疾病

屈光参差性弱视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眼科 熊炜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屈光参差性弱视是指两眼的屈光状态不一致。人的两眼屈光状态普遍存在轻度的差异,完全一致者很少见。屈光参差有多种类型。可表现为两眼屈光性质的不同或两眼屈光性质相同而屈光度的不同。临床上把屈光参差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其危害一是损害双眼单视功能;二是导致单眼弱视及外斜视。目前主要通过物理、药物、手术等多种方式治疗,预后尚可。

就诊科室
眼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弱视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视力障碍

好发人群
青春期人群、用眼过度的成年人
常用药物
阿托品
常用检查
电脑验光
病因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者的主要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因素及后天因素,好发于青春期人群及用眼过度的成年人。眼外伤及眼部手术等也可诱发屈光参差性弱视。

主要病因

不规范用眼习惯

正在成长中的青春期孩子,由于用眼不规范,导致远视的度数在不断减轻,而近视的度数在不断发展,最后导致参差性弱视。

先天性因素

出生时就有明显的两眼眼轴发育不平衡,两眼的屈光状态不相对称。

诱发因素

眼外伤、眼部手术

眼部外伤或眼部手术等医源性因素,导致双眼眼轴破坏,最终可以诱发屈光参差性弱视。

流行病学

主要多发于成长期的青少年,部分也可继发于医源性因素,先天性因素者,自出生起,两眼的眼轴发育不平衡。

好发人群

青春期人群

青春期人群在眼的成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课业负担或沉迷于网络,不规范用眼,导致双眼发育不平衡,最终导致屈光参差性弱视。

用眼过度的成年人

在日常工作中,未能重视用眼规范,最终导致屈光参差性弱视。

症状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主要临床症状以视力障碍为主,一般为一眼近视,另一眼远视,双眼屈光状态不同。临床并发症以弱视多见。

典型症状

视力障碍

双眼对物体的成像能力不同,双眼看到的同一物体不是一样的。

并发症

弱视

视力较前下降,视力低于正常,看东西时眯眼或斜视。

就医

当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情况时要及时到眼科就诊,结合电脑验光结果,可确诊为屈光参差性弱视。要注意本病需要与屈光不正性弱视、废用性弱视等相鉴别。

就医指征
  • 患者自觉视力下降、视物模糊,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两眼出现视物不等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优先考虑去眼科。

医生询问病情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 出现这些症状有多久了?

  • 有没有过眼外伤的病史?

  • 是否做过眼科的手术?

需要做的检查

电脑验光检查

球镜度之差≥1.50D,柱镜度之差≥1.00D,即可诊断为屈光参差性弱视。

诊断标准

屈光参差性斜视根据临床表现以及验光可以确诊,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双眼视物模糊、双眼视物状况不一致,电脑验光检查结果符合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表现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屈光不正性弱视

多为双眼性,发生在高度近视、近视及散光而未戴矫正眼镜的儿童或成年人,多数近视在600度以上,远视在500度以上,散光≥200度或兼有散光者。双眼视力相等。

废用性弱视

在婴儿期,由于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因眼睑手术后遮盖时间太长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眼球,妨碍或阻断黄斑接受形觉刺激,因而产生了弱视,故又称遮断视觉刺激性弱视。

治疗

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最简单的治疗方法为配戴眼镜进行矫正,也可通过遮盖疗法及药物疗法进行治疗,严重的患者也可进行手术治疗,本病一般属于长期持续性治疗。

治疗周期
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治疗周期为长期持续性治疗。
药物治疗

阿托品疗法

用阿托品药物散瞳而抑制好眼的视力,强迫使用弱视眼,以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手术治疗

屈光手术

对于屈光手术,不但手术前术者必须严格掌握的适应症,想进行屈光性手术的人也应有充分了解手术适应范围与术前注意事项。

  • 要求受术者年龄应在18岁以上,60岁以下。因为18岁以下眼睛尚处在发育阶段,屈光度还会发生变化;60岁以上可以在作白内障手术的同时用人工晶体矫正屈光不正。

  • 屈光度数稳定在2年以上,尽量排除进行性近视。

  • 矫正视力0.8以上,无其它眼病及眼科手术史。

  • 身心健康,无影响伤口愈合的全身病。

  • 患者自愿接受治疗并能配合。

  • 戴角膜接触镜者需脱镜两周以上再进行检查。

物理治疗

配戴眼镜治疗

儿童有较大的适应性和可塑性,对框架眼镜能较好地接受,可以在试镜时根据需要处方,对6.00D以下的屈光参差应积极行全矫或尽量接近全矫,而不应受不超过2.50D的原则所束缚。若4个月后视力仍未提高,就要考虑遮盖治疗或阿托品压抑疗法。

配镜矫正的原则:

  • 12岁以下儿童,应尽早矫正其全部屈光不正,巩固其双眼视力,防止斜视和弱视的出现和发展。

  • 成人有双眼单视的可全部矫正。

  • 有交替视力并伴有视疲劳的青年人可予以全部矫正,若为老年人,无视力疲劳可不予全部矫正。

  • 应同时进行,周密的眼肌平衡检查,凡有隐斜后肌力不平衡者均应酌情给予治疗。

  • 角膜接触镜矫正效果优于框架眼镜,如果条件允许可选择角膜接触镜。

遮盖治疗

通过遮盖健眼或较好眼以减缓或消除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增加弱视眼的使用机会,从而提高弱视眼的视力。

预后

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可以治愈,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少部分患者会遗留有后遗症,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进行对症治疗。

能否治愈

屈光参差性弱视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

本病不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建议患者出院后每4个月复查一次,可以做电脑验光检查。

饮食
饮食调理

此病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丰富、均衡即可。

护理

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眼卫生及规范用眼,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如果感觉到自身视力变化,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视力检查,以免视力情况进一步恶化。另外,还要注意散瞳彻底。

日常护理
  •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眼卫生,切勿用手揉搓双眼,日常护理选用缓解视疲劳的滴眼液,若有其他病变,可选用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滴眼液。

  • 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患者,平时要注意规范用眼,与书本保持一定的距离,平时少玩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减少不必要的用眼时间。

病情监测

配戴眼镜一段时间后,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复查,最好4个月检查一次。

心理护理

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患者,由于双眼视力不相等、视物模糊等情况,可能会产生心理上的偏差,导致情绪暴躁、心理抑郁等变化,家属要及时带患者与心理医生进行疏通。

特殊注意事项

压抑疗法时间比较长,需定期复查视力,定期验光配镜。在治疗过程中,双眼散瞳验光及健眼散瞳是个关键问题,一是了解患儿确切的远视度数,二是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只有散瞳彻底,才能随着弱视眼视力提高,逐渐减少健眼滴眼次数,直到最后停止散瞳。散瞳过程中,患儿会出现畏光现象,应向家长说明,以求配合治疗。

预防

由于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大部分为后天性,主要预防措施方法为平时注意规范用眼,注意用眼卫生。少部分患者继发于眼外伤、眼手术后,这部分患者要注意术后眼部护理。

早期筛查

建议青春期少年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成人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预防措施
  • 注意平时书写姿势正确,与书本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少玩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 注意用眼卫生,尽量不要用手揉搓眼部,特别是眼外伤、眼手术后,更要注意眼部的护理。

参考文献

[1]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17-119.

[2]宋琛,马志中.眼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7: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