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雀斑样痣

本词条由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病研究所・皮肤外科 戴耕武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雀斑样痣又称黑子,系指皮肤或黏膜上的褐色或黑色斑点,皮肤的任何部位以及皮肤黏膜交界处或眼结合膜均可发生。本病常见,为颜色一致的褐色或黑褐色斑点,米粒至豌豆大,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或轻微脱屑,散发、单发或多发,但不融合,可局限于某一部位,亦可泛发于全身。此病一般无需进行治疗,对身体健康无影响,但是对美观有影响。此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和紫外线照射或遗传有关。药物治疗可使用角质溶解剂,也可使用激光进行祛除。

就诊科室
皮肤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nevoid lentigo
疾病别称
黑子、黑子痣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结节性黑素瘤、肢端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褐色或黑褐色的境界清楚的斑点

好发人群
白种人、具有家族史的人、过度日晒的人
常用药物
维生素C、维A酸、氢醌霜
常用检查
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病因

雀斑样痣可以作为独立病症存在,亦可是某些遗传性综合征的特点之一,如面中部黑子病、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等。紫外线、放射线的照射可能也会引起此病。本病好发于白种人、具有家族史的人、过度日晒的人。

主要病因

遗传因素

雀斑样痣可是某些遗传性综合征的特点之一,如面中部黑子病、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等。一些家族性、泛发性的雀斑氏综合症,可能与rasme激酶、POR信号传导、Pten通路突变有关。

紫外线照射

包括日晒和光化学疗法,可能和此病的病因具有一定的关系。

离子照射

如放射疗,可能也和此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系。

流行病学

本病白种人易患,亚洲人发病率较低,于接受日晒后开始发病,但也可到7岁才发病。暂无其他具体流行病学数据。

好发人群

好发于白种人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白种人好发。

具有家族史的人

部分病例具有遗传倾向。

过度日晒的人

过度日晒导致紫外线照射过度,可引起本病。

症状

雀斑样痣临床以皮肤或黏膜存在褐色或黑色斑点为主要特征。如治疗不及时,部分患者还会发生肢端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结节性黑素瘤等疾病。

典型症状

单纯性雀斑样痣

较常见,损害为淡褐色至黑褐色的斑疹,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多小于5mm,但可相互融合,表面平滑或略隆起,损害内色素的分布非常均匀。损害单发或多发,数目有时很多,呈簇集或散在分布,无自觉症状。身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包括掌跖、甲床和黏膜,但分布与日晒无关。日晒后颜色不加深,冬季亦不消失。

多发的雀斑样痣

可群集并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往往呈单侧节段性分布,状如曲线或旋涡,损害为直径2~10mm 的褐色斑疹,出生时或童年早期即已存在,患者的身体大多健康。此种情况有人称之为簇集性雀斑样痣或节段性雀斑样痣病。

发疹性雀斑样痣病

于数月至数年内广泛发生数以百计的雀斑样痣。患者多为青少年,并无心脏或内部异常可见。患者的身体大多健康,但有一部分人合并其他发育异常,如黏液瘤综合征、多发性雀斑样痣综合征、面中部雀斑样痣病、Peutz-Jegher综合征等。

并发症

肢端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

瘤体边缘不规则、色素不均匀、表面过度角化、毛发脱落,可溃破出血、痒痛,是因为大量黑色素沉积造成。

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

恶性雀斑样黑素瘤是从恶性雀斑样痣发展而来,通常是在恶性雀斑样痣多年以后,皮疹扩大,出现蓝黑色结节和溃疡,主要发生在老年人面部。早期为褐色或黑素斑片,逐渐向周围扩展,颜色不均匀,边界清楚,但不规则。

结节性黑素瘤

患者的皮肤黑素细胞垂直向下增生所造成。表现为黑色或者蓝黑色浸润的斑块与结节,损害可呈蕈样或者菜花状,可有溃疡和出血,特征性的表现是卫星状损害或有色素溢出现象。

就医

当患者面部出现雀斑样黑色素沉积,如较影响面部美观及对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扰,或者其数目增加迅速,患者应积极进行就医于皮肤科。医生会做相应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如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雀斑样痣还应该与雀斑和混合痣做鉴别。

就医指征

当患者面部出现雀斑样黑色素沉积,如较影响面部美观及对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扰或者其数目增加迅速,患者应积极进行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应优先就诊于皮肤科。

医生询问病情
  • 请问您哪里不舒服?

  • 请问您这个症状持续多久了?

  • 请问您之前有看过其他医生吗?

  • 请问您在家服用过什么药物吗?

  • 请问您以前得过什么疾病吗?

  • 请问您的亲属有过类似的症状吗?

  • 请问您以前做过手术吗?

  • 请问你对什么药物和其他过敏吗?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注意观察患者的皮损位置、大小、颜色、形状、性质等。

组织病理学检查

取患者皮损边缘,送去病理科镜下检查,雀斑样痣的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突略伸长,轻度棘层肥厚,在伸长的表皮突的基层内黑素细胞增生,但不形成细胞巢。

皮肤镜

也称为表皮透光镜,不仅可以放大皮肤的表面,而还可以观察到肉眼观察不到的表皮下的情况,用于此病可清晰看到雀斑样痣的表现。

诊断标准

根据体格检查发现的皮损特征在配合辅助检查结果,即可进行正确的诊断。

体格检查

皮损特点符合雀斑样痣皮损特点。

组织病理学

检查结果符合此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如表皮黑素增多、基底层黑素细胞增多、真皮乳头及表皮突延长,真皮上部有嗜黑素细胞。

鉴别诊断

雀斑

雀斑好发于面部,尤其是鼻和面颊等暴露部位,其颜色、大小、数量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并可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出现相应的变化。可根据其可随季节变化与雀斑样痣进行鉴别。

混合痣

多见于青少年,皮损大多略高出皮面,有些呈乳头瘤状,颜色黄褐到褐色,表面可有或无毛发,而雀斑样痣一般多见于白种人,亚洲人少见。需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别。

恶性雀斑样痣

在年龄较大的人中,要注意与恶性雀斑样痣鉴别。后者逐渐向周围扩展,颜色不均匀地加深。病理可见黑素细胞不典型增生和退化现象。而单纯性雀斑样痣通常无上述病理改变。

斑痣

簇集性雀斑样痣与斑痣的区别在于前者的色素性斑疹系坐落于外观正常的皮肤上,而后者系于褐色斑的上面有颜色更深的斑点或丘疹存在。

治疗

雀斑样痣无不适,无恶变时可不进行治疗或通过使用角质溶解剂、维生素C等药物或激光治疗改善外观,但发生恶变时可进行切除手术短期治疗。

治疗周期
雀斑样痣的治疗时间为短期治疗。
药物治疗

维生素C

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抗氧化剂,具有捕捉游离的氧自由基、还原黑色素、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可口服使用。肾功能障碍患者、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

维A酸

属于角质溶解剂,对雀斑样痣有一定的作用。妊娠起初3个月内妇女禁用。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禁用。

氢醌霜

属于脱色剂,对雀斑样痣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

对于恶变的雀斑样痣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切除手术。

物理治疗

激光治疗

可以用调Q激光进行祛除雀斑样痣。

冷冻疗法

液氮冷冻疗法可以对雀斑样痣起到一定的作用。

紫翠绿宝石Q755激光仪

波长755nm,治疗的参考能量密度为4~8J/cm2,对准皮损逐个照射,以被照射部位变白但无出血作为能量合适标准。一般每个斑点照射1~2个光斑,使整个斑点区全部变白,术后涂抗生素软膏。通常5次以上的治疗,皮损可明显变淡或消退,一般不易复发。

强脉冲光

则需更多的治疗次数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临床中可与激光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短脉冲激光和强脉冲光治疗

不良反应轻微,且发生率低,主要为暂时性色素沉着(治疗操作前后事项同雀斑治疗)。

预后

雀斑样痣经过积极治疗,可以治愈,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若进行干预治疗,可根据医嘱进行复诊。

能否治愈

雀斑样痣若不进行治疗,皮损会一直存在。药物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可通过手术、激光、液氮冷冻等疗法进行治愈。

能活多久

此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

复诊

此病一般情况下无需复诊,若进行干预治疗,可根据医嘱进行复诊,复诊项目有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饮食
饮食调理

雀斑样痣的患者无需特殊的饮食调理。日常饮食注意营养充足、营养丰富、营养均衡即可。

护理

护理应注意指导患者用药、注意保持患处干净卫生、禁止患者进行搔抓、外出做好防晒、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关心和安慰等,可定期监测皮损变化。同时需要特别注意,氢醌霜建议晚间使用。

日常护理
  • 患者需要了解维A酸、氢醌霜等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服用。

  • 注意患处的干净卫生。

  • 禁止患者进行搔抓,以免造继发伤口及感染。

  • 外出时做好防晒,建议使用物理遮阳方法。

  • 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安慰。

病情监测

除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外,患者自己也应积极关注自己的病情。注意观察自身的皮损的转归及恶化情况,并将其告知医生,出现异常应及时复诊。

特殊注意事项

氢醌霜,因具有光感性,宜晚间使用。

预防

雀斑样痣预防起来较为困难,日常避免紫外线的过度照射、避免放射线的过度照射,可能会对此病的预防起到一定的作用。

预防措施
  • 尽量避免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平时外出时应注意做好防晒,做光疗的患者应注意不要过量。

  • 尽量避免放射线的照射,从事相应工作的人应做好防范措施,化疗的患者应注意控制放射剂量。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第2版.江苏: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238.

[2]方洪元.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690.

[3]朴永君.皮肤性病学·高级医师进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13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