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视网膜静脉阻塞

本词条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眼科 姜发纲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比较常见的眼底血管病,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第二位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临床上根据阻塞部位的不同,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两种。本病比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更多见,患者可处各年龄段,常为单眼发病,左右眼发病率无差异。本病病因复杂,常由多种因素共同致病,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视力下降,目前常用治疗方法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视网膜光凝治疗等。若经及时且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疗效明显,但部分患者易复发,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部分患者可进展至持续性视力降低甚至失明。

就诊科室
眼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retinal veinocclusion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黄斑囊性水肿、新生血管形成
治疗周期
长期间歇性治疗
临床症状

视力突然下降、眼前黑影

好发人群
血管壁病变高风险者如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高风险者如糖尿病患者
常用药物
雷珠单抗、阿柏西普、贝伐单抗、曲安奈德
常用检查
光相干断层扫描、光相干断层血管成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疾病分类

病因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可处各年龄段,老年多见,视网膜中央静脉患者病因大多为血栓形成,促使血栓形成因素复杂,常为多因素共同导致,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常为增厚硬化的动脉壁对静脉的压迫,其次为局部和全身炎症诱发。

主要病因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血流动力学改变

由于视网膜静脉系统是一个高阻力、低灌注的系统,所以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十分敏感。血液循环动力障碍引起视网膜血流速度的改变容易形成血栓。例如,高血压患者长期小动脉痉挛,心脏功能代偿不全、心动过缓、严重心率不齐,血压突然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变等原因都会导致血流速度减慢而造成血栓形成。

血管壁的改变

巩膜的筛板处,视网膜中央动脉和中央静脉在同一个血管鞘中,当动脉硬化时,静脉受压导致管腔变窄,且管壁内皮细胞受刺激增生,管腔变得更窄,血流变慢,导致血栓的形成另外一些全身以及局部炎症侵犯视网膜静脉时,毒素导致静脉管壁的内面粗糙,继发血栓形成,管腔闭合。

血液流变学改变

大多数静脉阻塞的患者都患有高脂血症,血浆黏度以及全血黏度高于正常人群。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液里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酶原和免疫球蛋白增高。当这些脂类和纤维蛋白原增多后,可包裹于红细胞表面使其失去表面的负电荷,因而容易聚集并与血管壁黏附。而且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以及脂蛋白等成分增加使血液黏稠度增高,增加血流阻力而导致了血栓的形成。

邻近组织疾病

对视神经的压迫、视神经的炎症、眼眶疾病、筛板结构的改变也会造成视网膜静脉血栓的形成。另外一些眼病如青光眼也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相关。

其他

有研究表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除了红细胞沉降率以及凝血酶升高以外,另外还有激活的蛋白c和蛋白s的缺乏。但这些是否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相关还不确定。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因

增厚硬化的动脉壁对静脉的压迫所致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部位主要出现在动静脉交叉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动静脉有共同的血管鞘,动脉一般位于静脉前方,硬化的动脉压迫静脉而导致血流动力学素乱和血管内皮的损伤,最终导致血栓形成和静脉阻塞,多数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出现在侧分支,可能是因为这里是动静脉交叉最为集中的地方血管性疾病还包括巨大血管瘤、 Coats病、视网膜毛细血管瘤等往往会引起视网膜静脉阻塞。

高血压

高血压是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最常见的全身相关疾病,研究证明了静脉阻塞和高血压之间的重要关系。

诱发因素

原发疾病加重

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不佳,就医依从性差,原发病加重,可能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生几率增加。

流行病学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后的第二大影响视力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患病率约为0.7%~1.6%,年发病率为0.04%~0.16%。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常见年龄段为60~70岁。

好发人群
  • 高血压等血管壁病变者者:高血压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造成对视网膜中央静脉的压迫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此血管壁的改变促使血栓形成。

  • 糖尿病等血流动力学改变者:糖尿病可以引起血液粘度增高、血小板数量增多和凝集性增高,促使血栓形成。

  • 眼局部因素如高压眼、视神经乳头水肿患者容易患本病。

症状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中心视力下降,或某一部分视野缺损,但发病远不如动脉阻塞那样急剧和严重,一般尚可保留部分视力,在中央静脉阻塞后3~4个月,5%~20%的患者可出现虹膜新生血管,并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并发症有黄斑水肿、新生血管形成。

典型症状

缺血型

多数患者有视物模糊、视力明显减退,严重者视力降至仅能辨别手指数或手动,合并动脉阻塞者可降至仅有光感。可有浓密中心暗点的视野缺损或周边缩窄。

非缺血型

自觉症状轻微或全无症状,根据黄斑受损的程度,视力可以正常或轻度减退,视野正常或有轻度改变。

伴随症状

头晕

部分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患者,常伴头晕症状。

口干、多饮、多食、多尿

部分基础疾病为糖尿病者,常伴糖尿病典型症状或其中个别症状,如口干、多饮、多食、多尿等。

并发症

黄斑水肿

视盘正常或边界轻度模糊、水肿。累及黄斑,黄斑区正常或有轻度水肿、出血。

新生血管形成

视盘高度水肿充血,边界模糊并可被出血掩盖。一般在发病6~12个月后视盘水肿消退,颜色恢复正常或变淡,其表面或边缘常有新生血管形成,呈卷丝状或花环状,比较细窄,有的可突入玻璃体内,在眼底漂浮。

就医

当患者出现突然视力下降时,应立即就医,就诊于眼科,并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但视网膜静脉阻塞需与眼部缺血综合征、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
  •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者按时监测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者,突然视力下降时,应立即就医。

  • 已经确诊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经治疗出院后,若自觉视力下降反复出现,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眼科就诊。

  • 若患者出现基础疾病糖尿病的严重不适如消瘦、口干、多饮、多食、多尿等,可到内分泌科就诊。

  • 若患者出现基础疾病高血压的其他严重不适如头晕、心悸等,可到心内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看得清楚眼前东西吗,看得到我的手指吗?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视物模糊、有无光感等)

  •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头晕、心悸、口干、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

  • 既往有无其他基础疾病史?在服什么药?服药规律吗?控制得如何?

需要做的检查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既往是评估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缺血程度的金标准,可有创性显示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由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起病时往往有大量视网膜出血,对于评估造成一定困难,因此也可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功能评价来评估其缺血程度。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目前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是明确患者是否存在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视网膜各层结构的异常。还可显示视网膜各层血管密度的改变及中心凹无血管区域的变化,显示侧支循环的形成以及缺血面积。

视力检查

明确患者视力有无出现下降,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眼压检查

若需要散瞳或怀疑存在青光眼应行该检查。

视野检查

明确有无视野缺损的存在,可明确视网膜受损的程度。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能够观察眼睛个部位的结果,有利于疾病的判断。

眼底镜检查

散瞳之后使用眼底镜对眼睛进行检查,可初步明确是否存在视网膜静脉的阻塞,以及阻塞程度等。

全身检查

主要包括血糖、血脂、血压以及动脉血流等,判断或评估身体其他部位有无血栓存在或形成的风险,有利于病因的明确。

诊断标准

患者的视力突然下降;眼底检查发现以视乳头为中心的火焰状或放射状出血,静脉血管迁曲扩张呈腊肠样即可明确诊断。光相干断层血管造影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进一步区分缺血型还是非缺血型,进行诊断分型。

鉴别诊断

眼部缺血综合征

急性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容易和眼部缺血综合征相鉴别。两种疾病都有视物模糊的症状,也可都有出现短暂失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常常可以看到黄斑水肿,但是在眼部缺血综合中少见。两种疾病都有静脉充血,但是眼部缺血综合征一般没有静脉迂曲。眼部缺血综合征视网膜出血一般位于中周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视网膜出血位于后极部。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当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引起视乳头水肿时,临床表现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相似。但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很少两侧同时发病,而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常常双眼发病,眼底静脉有扩张但并不发暗。无明显迂曲,常常可以见到棉絮斑和黄斑区星芒状渗出。眼底有动脉硬化的表现,动脉呈铜丝或者银丝样改变,动静脉压迹明显。

低灌注视网膜病变

又称静脉淤滞性视网膜病变,由颈内动脉狭窄或阻塞所致。因视网膜长期慢性缺血,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有少量出血和微血管瘤形成。但出血较静脉阻塞者少,且视网膜动脉压明显降低,常伴有全身症状如感觉异常,肢体瘫痪等可以鉴别。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该病多为双眼发病,出血不如静脉阻塞者多,出血类型和分布不同。并有血糖增高和全身症状可资鉴别。

治疗

视网膜静脉阻塞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一般治疗主要是去除诱因,药物治疗主要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糖皮质激素,在合并有玻璃体积血时可使用手术治疗,主要是玻璃体切割手术,还包括其他光凝治疗、营养治疗。

治疗周期
本病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
一般治疗

去除诱因

了解存在的诱因并及时消除,如严格遵医嘱服药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复查,降低视网膜静脉阻塞风险。

药物治疗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雷珠单抗 

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是安全有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有效促进视网膜解剖和功能恢复。

阿柏西普

2019年指南新增加了阿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相关内容,并强调了早期治疗对患者预后的重要性。阿柏西普能有效缩小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降低眼后节和眼前节新生血管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贝伐单抗 

贝伐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是有效的,研究分析发现黄斑水肿持续时间短、预后更好,与使用的药物类型无关,支持应注重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基于患者的基线特征和治疗反应来选择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

曲安奈德

基于目前的证据,糖皮质激素仍然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重要方案,但多作为二线用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效果不佳(已接受3~6次注药)的患者可考虑糖皮质激素治疗。

手术治疗

玻璃体切割手术

适用于出现大量持续不吸收的玻璃体积血或已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

其他治疗

光凝治疗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性并发症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并发症主要包括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或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引起的视网膜或视盘新生血管,以及虹膜新生血管。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视网膜缺血并能密切随诊,可以延迟至发现新生血管再进行激光治疗,否则应考虑行预防性激光光凝。由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的疗效较好,局部激光光凝目前作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二线治疗方案。

预后

视网膜静脉阻塞经过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大部分可治愈,能够减轻或消除视力下降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少部分患者错过治疗最佳时间,可能遗留永久性视力下降,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定期复诊。

能否治愈

本病能治愈,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视力下降的现象。

能活多久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嘱病人遵医嘱按时复诊检查眼低视网膜出血和渗出吸收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如黄斑囊性水肿、眼部新生血管形成,并根据病情进展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

饮食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饮食调理以尽量减轻诱发因素,积极控制原发基础疾病,合理控制总热量,食用低脂肪、低胆固醇、清淡食物。

饮食调理
  • 建议食用低脂肪、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积极控制血液粘稠度。

  • 建议炒菜用植物油。

  • 多食用含维生素、纤维素类的食物,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 清淡饮食,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护理

日常生活中需要了解各种药物的注意事项,已发病的病人应及时寻找病因,以防复发或另一只眼睛患病。同时注意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吸收情况,活动性出血期间不宜用热敷热熨等治疗方法。

日常护理
  • 了解各类降压药物,降糖药物、调脂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服用。

  • 适宜量运动对降压,降血糖,调脂都有良好作用,但注意不宜过量及负荷量大的运动。

病情监测
  • 观察视力和视觉的改变。

  • 注意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吸收情况。

  • 注意是否有黄斑水肿及眼部新生血管形成。

特殊注意事项
  • 注意室内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流通,避免强光刺激。

  • 活动性出血期间不宜用热敷热熨等治疗方法。

  • 有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心内膜炎、糖尿病等疾病者应定期检查及时治疗。消除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生的潜在因素,高血压患者不可选用利尿剂作为降压药物。

预防

由于视网膜静脉阻塞尚无特效治疗,且常为多因素共同致病,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对于有其他疾病的人群应该定期体检。

早期筛查

对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心内膜炎、糖尿病等疾病者应定期检查,若出现突然视物模糊应立即就医。

预防措施
  •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可少食多餐。宜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少糖少盐,定时定量进餐。

  • 有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心内膜炎、糖尿病等疾病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检查及时治疗,消除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生的潜在因素。

  • 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充足息,节制性生活,保持大便通畅,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 如果服用了避孕药,需要咨询医生,因为在罕见的情况下避孕药也会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

参考文献

[1]李泽锋,周希瑗,刘丹宁.视网膜静脉阻塞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0,(3):192-199.

[2]陈露璐,陈有信.2019年《EURETINA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指南》解读[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0,(1):60-63.

[3]梁静.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的影响因素[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0):27-29.

[4]王丽雯,崔林,邹吉新等.OCTA在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眼科杂志,2019,第19卷(8):1361-1364.

[5]余江平,邢宁.采用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观察及临床评价[J].心理医生,2019,第25卷(1):110-112.

[6]崔淑敏,秦梅.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区的血流密度变化及其与视功能的相关性[J].眼科学,2020,第9卷(1):43-51.

[7]吴素兰,毛剑波,沈丽君等.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J].国际眼科杂志,2020,第20卷(2):350-353.

[8]高宏程,田春柳,石瑶瑶等.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即时疗效观察[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第41卷(2):135-136.

[9]欧玉仑,周小平,谢丽莲等.抗VEGF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J].国际眼科杂志,2019,第19卷(7):1162-1165.

[10]张树洪.临床眼科疾病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70.

[11]刘家琦.实用眼科学[M].第3版.2010.4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