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利什曼病

本词条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 高世成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利什曼病分为皮肤利什曼病、黏膜利什曼病以及内脏利什曼病,我国以内脏利什曼病多见,主要是由内脏的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巨噬细胞内所致,由白蛉叮咬人体传播,主要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贫血、肝脾肿大、消瘦,以全血细胞减少及血清球蛋白增多为特征。人体感染该病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90%以上的患者2年内将因合并感染其他疾病等而死亡,因此危害较严重。

就诊科室
感染科、皮肤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leishmaniasis
是否常见
流行地区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细菌性痢疾、走马疮、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治疗周期
无固定治疗期限
临床症状

长期不规则发热、贫血、肝脾肿大、消瘦

好发人群
林区或牧区工作者、流行区居民、HIV感染患者、婴幼儿
常用药物
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制剂、喷他脒、五价锑剂
常用检查
血常规、病原学检查、淋巴结和脾脏穿刺液镜检、乳胶凝集试验
疾病分类

现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皮肤利什曼病、黏膜利什曼病、内脏利什曼病。

皮肤利什曼病

感染侵犯皮肤,主要表现为皮肤症状,如皮肤破溃。

黏膜利什曼病

黏膜型主要累及口鼻、眼部和软腭。

内脏利什曼病

病院侵犯至内脏,可表现为发热,多数可伴随有消化系统症状,如纳差、腹胀、消瘦、腹泻。

病因

利什曼病是全球最被忽视的传染病之一,由利什曼原虫感染所致,可通过蚊虫叮咬、与病人直接接触传播,好发于林区或牧区工作者、流行区居民、HIV感染患者、婴幼儿等人群。

主要病因

由利什曼原虫感染所致一系列全身症状,通过白蛉叮咬人体,侵入人体巨噬细胞而致病。

诱发因素

本病无明显诱发因素。

流行病学

该疾病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地中海盆地的60余个国家,例如在印度次大陆、东非、南美洲等经济卫生条件极端落后地区更为常见。目前在我国西部的新疆、甘肃、四川等地流行,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男性较女性多见,农村较城市多发,主要见于平原地区,以较大儿童及青壮年发病居多。

传播途径

本病可通过蚊虫叮咬、犬类传染、患者直接接触、共用吸毒用具以及血液传播。

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人群主要是易接触利什曼原虫人群以及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林区或牧区工作者、流行区居民。婴幼儿、HIV感染患者、器官移植患者主要是免疫力不全或急剧降低易引起感染。

症状

利什曼病临床中常见症状包括进行性消瘦、贫血、肝脾肿大等。部分患者可出现皮疹、口鼻或咽部黏膜损害。本病可合并出现细菌性痢疾、走马疮、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典型症状

皮肤利什曼病

多数患者感染后无症状,潜伏期后可在白蛉叮咬处出现瘙痒性小红斑,随后形成丘疹,2周到6个月内逐渐形成溃疡,此为典型皮肤病灶。

黏膜利什曼病

1%~10%患者在局灶性皮肤利什曼病痊愈后1~5年内发生黏膜受累,25%患者在该病起始之初就出现口鼻、咽部黏膜损害。

内脏利什曼病

主要表现为缓慢发展的病程,患者可出现长期不规则发热伴畏寒、寒战、肝脾大、进行性贫血、淋巴结肿大等。该类型未经治疗,死亡率超过90%。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因长期反复发热而导致消瘦、极度衰竭、肤色变黑等。

并发症

利什曼病的并发症多见于疾病晚期,可继发细菌感染,例如肺部炎症、细菌性痢疾、牙龈溃烂、走马疮等。另有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口咽部溃疡及坏死、局部淋巴结肿大、外周血象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及营养不良。

就医

对于有疫区旅居史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在出现发热、消瘦、肝脾肿大等意思利什曼病的症状时,应前往感染性疾病科行进步一检查,包括血常规、骨髓涂片、骨髓或脾脏穿刺液行吉姆萨染色等检查,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
  • 对于疫区人群,若出现不规则发热或有皮疹等表现,需尽快前往医院就医,并接受相关检查。

  • 对于非流行地区人群,若有长期不规则发热,伴消瘦、肤色变深人群,应前往医院排查。

  • 对于HIV感染、气管移植者等免疫缺陷人群,若出现皮疹、肝脾肿大更需警惕该病,需在医师指导下完善检查明确。

就诊科室
  • 多数人群优先于感染性疾病科就医。

  • 对于以皮疹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可能会首先就诊于皮肤性病科。

医生询问病情
  • 近期有无疫区旅居史?

  • 是否有白蛉叮咬史?

  • 是否有免疫缺陷等相关基础疾病?

  • 症状持续时间?发热有无规律性?

  • 是否有以下症状?(口鼻皮肤溃烂、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肤色变深等症状)

需要做的检查

血常规及血清蛋白检查

了解有无贫血,甚至了解有无三系下降。

病原学检查

可通过患者的骨髓、淋巴结和脾脏穿刺液行吉姆萨染色检查明确。

抗体检查

有间接免疫荧光、直接凝集试验等方法,但一般不用于皮肤利什曼病的诊断。

分子生物学检测

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强,可以用来确定内脏利什曼原虫的种类。

诊断标准
  • 患者有疫区或曾经有疫区旅居史。

  • 出现长期不规则发热伴寒战、肝脾大、进行性贫血、消瘦、皮疹等表现。

  • 血常规提示贫血。

  • 骨髓、淋巴结、脾脏等穿刺液吉姆萨染色提示胞浆呈淡蓝色、细胞核和动基体呈紫色的无鞭毛体。其中,脾脏穿刺活检诊断价值最高。

  • 对高度疑似而未检出病原体者,可用锑剂试验性治疗,若疗效显著有助于本病诊断。

鉴别诊断

寻常型狼疮、皮肤黏膜恶性肿瘤

寻常型狼疮可借助观察患者皮疹表现及患者抗核抗体谱等检查来鉴别;皮肤黏膜恶性肿瘤通过肿瘤标志物、皮疹病理组织检查以鉴别。

疟疾

内脏利什曼病需与疟疾进行鉴别,可通过患者发热规律、血液疟原虫检查等明确。

治疗

利什曼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常见的药物有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制剂、喷他脒、5价锑剂,当患者出现长期消耗性症状时,可进行补充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等营养治疗。

治疗周期
利什曼病目前无固定治疗期限。
药物治疗

五价锑剂

该类药物为抗利什曼原虫常用药物,在我国仍为首选用药,但锑剂产生的耐药性逐年增多,且该药不推荐用于妊娠患者。

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制剂

也是该疾病常用药物,在非流行区及广泛锑剂耐药地区,已成为一线用药。

喷他眯

在非流行地区可作为该疾病一线用药,在流行地区一般用于锑剂治疗无效者的补救方案。现很少用于该病治疗。

手术治疗

本病无需进行手术治疗。

营养治疗

患者由于疾病长期消耗,会出现不同程度贫血、消瘦,根据患者贫血程度,补充造血原料,对于衰竭、不能口服患者,可考虑予以肠外补充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维持人体所需。

预后

利什曼病患者若未进行治疗,其死亡率高,经有效抗利什曼原虫治疗,其死亡率有下降,且症状可得到明显缓解。

能否治愈

本病目前尚无治愈的统一标准,多数患者通过治疗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

能活多久

本病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可超过90%。

复诊

未明确规定复诊周期,根据患者不同分型,酌情安排复诊时限。

饮食

利什曼病患者日常饮食以增加营养为主,可进食的患者可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纤维素等,不能口服进食的患者,可通过胃管行肠外营养。

饮食调理
  • 对于可进食患者,每日摄入谷物、杂粮、米面等物质补充碳水化合物;摄入鱼肉、兔肉、牛肉、鸡蛋、牛奶等物质补充蛋白质;摄入新鲜当季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及纤维素。

  • 对于不能口服进食患者,可酌情安置胃管,行肠外营养。

护理

利什曼病患者注重防护,日常需要注意防虫叮咬,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同时日常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症状变化,使用药物治疗还应密切关注肝肾功能,及时检查。

日常护理
  • 利什曼病常并发有各种感染,因此需要进行功能锻炼、注意生活环境卫生、应用抗生素等方式防治感染。

  • 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后漱口、防止细菌增生,口唇干燥时可涂少量鱼肝油。

  • 可使用杀虫、驱虫剂等方式防止蚊虫叮咬。

病情监测

观察患者体温、体重、每日摄入量以及皮疹变化等,症状有异常时需要及时就诊。

特殊注意事项

对于使用药物治疗患者,定期随访血常规、肝肾功等检查,警惕药物副反应。

预防

利什曼病目前只能从减少到疫区旅居以及注意防虫、灭虫等方面进行预防,注意防护可能会减少疾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
  • 尽量减少到疫区旅居。

  • 前往疫区或于疫区居住时,需注意防虫、灭虫,室内可使用防虫剂。

参考文献

[1]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利什曼原虫感染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7(35):513-518.

[2]汪俊云,高春花.黑热病诊断标准解读[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7(5):541-543.

[3]李兰娟,任红主编.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