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范可尼综合征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肾病风湿科 张浩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范可尼综合征是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氨基酸尿、葡萄糖尿、磷酸盐尿、低分子蛋白尿,同时容易合并近端肾小管酸中毒和肾性尿崩症。儿童患者多为遗传性疾病,而成人患者多为继发性。本病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预后多较差。

就诊科室
肾内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Fanconi syndrome
疾病别称
Fanconi-deToni综合征、骨软化-肾性糖尿-氨基酸尿-高磷酸尿综合征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肾小管性酸中毒、低钾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软化症、肾结石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肾性糖尿、肾性氨基酸尿、蛋白尿、磷酸盐尿、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好发人群
家族遗传病史者、基础性肾脏病者、处于易引发肾脏损害环境者
常用药物
羟胆骨化醇、枸橼酸钾钠溶液、双氢克尿噻、乳酸盐
常用检查
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常规X线检查
疾病分类

我国目前采用WHO1999年的病因学分型体系,将范可尼综合征分为以下两大类:

原发性范可尼综合症

又可以分为婴儿型、成人型以及刷状缘缺失型三种类型。

继发性范可尼综合症

常继发于慢性间质性肾炎、干燥综合征、重金属肾损害等疾病。

病因

范可尼综合征的病因很多,可分为遗传性与获得性两类。儿童患者大多与遗传有关,成人则多继发于免疫病、重金属中毒或肾脏疾病。

主要病因

遗传性范可尼综合征

这种疾病通常伴随着其他遗传性障碍,尤其是胱氨酸贮积病。胱氨酸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代谢性疾病,表现为胱氨酸在细胞和组织内积聚。除肾小管功能障碍外,胱氨酸病的合并症还包括眼病,肝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其他表现。范可尼综合征可能还伴有Wilson病、遗传性果糖不耐受、半乳糖血症、眼脑肾综合征(Lowe综合征)、线粒体细胞病、酪氨酸血症。疾病相关的遗传方式各不相同。

获得性范可尼综合征

可由于各种药物,包括某些癌症化疗药物(如异环磷酰胺、链佐星),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去羟肌苷、西多福韦),和失效的四环素,所有这些药物均有肾毒性。获得性范可尼综合征也可能在肾移植后、多发性骨髓瘤、淀粉样变、重金属或其他化学物质中毒,或者维生素D缺乏患者中发生。

诱发因素

内源性物质的丢失

包括低分子量蛋白如肽、激素、酶和免疫性轻链,钠、钾、钙、镁和L-肉碱的丢失,也可发生。尿碳酸氢盐丢失过多,可导致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流行病学

范可尼综合征我国罕见,婴儿与成人均可发病,起病缓慢,多于青壮年期出现症状,发病率不详。

好发人群

家族遗传病史者

多见于婴儿型胱氨酸贮积症。

基础性肾脏病者

如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脏移植、肾静脉血栓等。

处于易引发肾脏损害环境者

如重金属、化学毒剂、肾损害药物、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症状

范可尼综合征较罕见,典型症状有肾性糖尿、多种氨基酸尿、高钙尿症等,并发症有肾小管性酸中毒、低钾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软化症、肾结石等。

典型症状

遗传性范可尼综合征

成人型

多在10~20岁以后起病,有肾性糖尿、多种氨基酸尿、高钙尿症、肾丢失钠、低磷血症、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低尿酸血症、肾小管性蛋白尿,低钾血症(肌无力、软瘫、周期性瘫痪等),低钙血症(手足搐搦症)等。长期低钙血症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

婴儿型

多于6~12个月发病,多尿、烦渴、脱水、便秘、无力、拒食、发热,生长发育迟缓肾性氨基酸尿,可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及严重营养不良现象。实验室检查呈低血钾、低血磷、低血钙及碱性磷酸酶增高、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尿中可滴定酸及NH4可减少。尿糖微量或4~5g/d,血糖正常,急性起病者预后差,常死于尿毒症。慢性起病者多于2岁以后发病,症状较轻,突出表现为侏儒和(或)抗维生素D佝偻病。

特发性刷状缘缺失型

小儿由于近曲小管刷状缘完全缺失而引起范可尼综合征,因为葡萄糖及各种氨基酸载运系统完全丧失,故这些物质的清除率近于肾小球滤过率。

继发性范可尼综合征

胱氨酸储积病

胱氨酸储积病所引起的范可尼综合征不同于其他原因所致范可尼综合征,常以失钾、脱水、多饮、渗透性利尿为突出表现。临床上可分3型:

  • 婴儿型或肾病型,患儿多于6个月左右开始发病,多尿、烦渴、便秘、多饮、呕吐、拒食、消瘦、发育障碍。由于脱水有反复发热,可发生维生素D缺乏病及侏儒症。由于角膜、结膜的胱氨酸沉着而畏光,眼底周围色素脱失,可引起末梢视网膜病变。此外尚可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脾大、脑水肿、肌病等。肾小管功能障碍表现为肾浓缩功能障碍、氢离子排泄功能障碍,而至尿液不能酸化至pH5.5以下,呈肾小管性酸中毒。

  • 儿童型或中间型,10岁左右发病,进展较慢,骨病不严重,无侏儒症。组织胱氨酸含量远较婴儿型为低,白细胞内胱氨酸含量为正常的30倍,也可表现为肾脏病变。甚至发展为尿毒症,骨骼畸形、畏光、视网膜病变、胱氨酸引起的脾大也可产生,范可尼综合征表现不明显。

  • 成人型,无肾病表现,以其他器官功能障碍为主。成人型又可分为急性与慢性,前者与婴儿型类似,后者与儿童型类似。

Lowe综合征

  • 眼症状,先天性白内障(双侧)伴有先天性青光眼(牛眼)、视力严重障碍、眼球震颤及畏光。

  • 脑症状,严重智力发育迟缓,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患儿常哭泣样尖叫。

  • 肾小管功能障碍,多组氨基酸尿、磷酸盐尿、碳酸氢盐尿、尿酸化功能差,尿中排出赖氨酸、酪氨酸为多。还可有肾小管性蛋白尿、后期可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

其他症状
  • 低尿酸血症可发生,原因不清,但尿路结石罕见。

  • 钠和钾的丢失,丢失可能很明显,导致继发性高醛固酮血症。

并发症

肾小管性酸中毒

肾小管性酸中毒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肾脏酸化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是血浆阴离子间隙正常的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而与此同时肾小球滤过率则相对正常,肾脏原因引起的酸中毒的本质,是肾小管泌氢障碍或肾小管碳酸氢根重吸收障碍。

低钾血症

血清钾(K+)浓度在3.5~5.5mmol/L,平均4.2mmol/L。通常血清钾<3.5mmol/L时称低血钾。但是,血清钾降低,并不一定表示体内缺钾,只能表示细胞外液中钾的浓度降低,而全身缺钾时,血清钾不一定降低。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细胞内外缺钾的程度及缺钾发生的速度,急性低钾血症症状比相同水平缺钾的慢性低钾血症严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指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肠吸收不良综合征、范可尼综合征和肾小管酸中毒、维生素D缺乏或抵抗以及妊娠、哺乳等情况下。甲状旁腺长期受到低血钙、低血镁或高血磷的刺激而分泌过量的甲状旁腺激素,以提高血钙、血镁和降低血磷的一种慢性代偿性临床表现,长期的甲状旁腺增生最终导致形成功能自主的腺瘤。

骨软化症

病因多为维生素D和钙、磷缺乏,多见于寒冷贫困地区的经产妇,少数病例是肾小管病变或酶缺乏、肝病、抗惊厥药等所致。早期表现腰痠腿痛、行动不便、骨骼压痛,偶有抽搐或麻木,骨质疏松、骨骼变形,并可出现骨折或假性骨折或成人的青枝骨折、骨盆X射线片常呈三叶形上口。椎体受压而成楔形骨折或双凹形变形。

肾结石

肾结石是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在肾脏的异常聚积所致,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多发生于青壮年。40%~75%的肾结石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痛。结石较大,移动度很小,表现为腰部酸胀不适,或在身体活动增加时有隐痛或钝痛。较小结石引发的绞痛,常骤然发生腰腹部刀割样剧烈疼痛,呈阵发性。泌尿系统任何部位均可发生结石但常始发于肾。

就医

出现多尿、烦渴、脱水、便秘、无力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做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常规X线检查等检查,明确诊断范可尼综合征。需要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肾小管性酸中毒和因其他代谢性骨病引起骨质疏松伴肌病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
  • 当出现多尿、烦渴、脱水、便秘、无力、软瘫、婴儿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出现体检时发现低钠、低磷血症、尿呈碱性、X线检查发现骨质疏松、骨骼畸形等应及时就医。

  • 出现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性蛋白尿、高钙尿症等症状的,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优先考虑去肾内科。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多尿、烦渴、肌无力、成长停滞、发育迟缓、佝偻病等)

  • 有没有直系亲属也有类似症状或肾脏疾病的?

  • 有无经常抽烟喝酒的习惯?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 有无接触重金属?

需要做的检查

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的常规检查,尿液比重低,24小时蛋白尿,尿钾、磷、钙、尿酸明显增高,尿糖阳性,呈肾性全氨基酸尿。

血液检查

血液中血氯、血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血钙、磷、钾、尿酸减少以及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

常规X线检查

晚期可发现患者骨骼畸形、骨骼畸形,常伴有尿路结石。

其他检查

胱氨酸储积病所引起的范可尼综合征往往会有胱氨酸结晶体出现,一般通过骨髓涂片、外周血涂片、直肠黏膜涂片的结晶分析可见,以及裂隙灯检查患者角膜同样伴有胱氨酸结晶。

诊断标准

具备肾性糖尿、氨基酸尿、磷酸盐尿特征者即可诊断,三者均存在成为完全型范可尼综合征,仅有两者称为不完全型范可尼综合征。诊断范可尼综合征后,必须进一步寻找病因,明确为继发性、遗传性还是特发性。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所致的肾小管性酸中毒

婴儿型范可尼综合征需要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肾小管性酸中毒相鉴别,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系统性疾病、药物性肾脏损害疾病以及原发性肾脏疾病。鉴别依据是婴儿型范可尼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和肾性氨基酸尿,病因多不明确。其他疾病有明显的病因,如免疫因素、遗传因素、药物毒性因素以及器质性等因素所导致。

慢性肾衰竭所导致的骨性肾病

成人型范可尼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为磷酸盐尿、葡萄糖尿、全氨基酸尿等,常伴有软骨病等骨骼疾病。常与慢性肾衰竭所导致的骨性肾病鉴别。鉴别要点后者有器质性肾脏损害表现,肾盂造影可见肾脏体积明显缩小,也可与尿毒症鉴别,鉴别依据患者可有葡萄糖尿或氨基酸尿而无低磷酸盐血症。

治疗

对于遗传性范可尼综合征患者需要长时间持续治疗,主要是病因和药物治疗。而对于其他严重情形,应治疗基础疾病,并停止使用有毒有害物质或药物。同时应积极谨遵医嘱坚持其他治疗来缓解病情。

治疗周期
范可尼综合征需长期持续性治疗,一般需要2~3年的维持性治疗。
一般治疗

治疗原发病

继发性范可尼综合征应治疗基础疾病,重金属中毒可通过促进毒物排泄。遗传代谢病通过饮食管理减少代谢毒性物质沉积,减轻对肾小管的损害。胱氨酸储积症继发性范可尼综合征,应给予低胱氨酸饮食及对症治疗,停止使用有毒有害物质或药物。

药物治疗

羟胆骨化醇

出现骨病变可用羟胆骨化醇治疗,也可用维生素D2或维生素D3来治疗。

枸橼酸钾钠溶液

对于出现脱水及酸中毒症状者,可用枸橼酸钾钠溶液口服

重碳酸氢盐、枸橼酸盐、乳酸盐

对于酸中毒者来说,应根据碳酸氢根丢失情况补充碱剂,可用重碳酸氢盐、枸橼酸盐、乳酸盐等,以血中碳酸氢盐水平恢复正常为标准。

双氢克尿塞

对于上述第三条情况,若碱剂用量过大患者不能耐受时,可加用双氢克尿塞,它可使细胞外液缩减而促进碳酸氢根的再吸收,但应谨慎防止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半胱胺

可降低白细胞内胱氨酸浓度,延缓肾功能不全进展;有耗竭生长抑素的作用,降低体内生长抑素的水平,间接促进生长与发育。

青霉胺和二硫苏糖醇

这两种药均有降低细胞内胱氨酸浓度的作用。

手术治疗

范可尼综合征无特殊手术治疗方式,仅通过病因和对症治疗为主。

其他治疗
  • 低尿酸血症、氨基酸尿及蛋白尿一般不需治疗。

  • 肾功能衰竭宜进行透析或肾移植。

预后

范可尼综合征病因复杂,预后与基础病息息相关,一般需要2~3年才可治愈。如及时采取适当治疗,一般预后尚好,不影响寿命。往往会遗留有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骨质疏松等后遗症,一般每3个月复查一次,稳定后可每半年复查一次。

能否治愈

及时采取适当治疗,一般可以治愈,有些无法根治,可能会导致死亡。

能活多久

如及时采取适当治疗,一般可维持生活,也有些遗传性疾病无法根治的,可能于儿童期死亡。

后遗症

儿童往往会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成年人会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等后遗症。主要原因是肾脏代谢性紊乱严重影响肾脏羟胆骨化醇的进一步活化,导致活性维生素D大量减少,不利于骨骼生长和发育。

复诊

范可尼综合症治疗刚开始,至少每3个月复查一次。达到治疗目标,病情稳定后,可6个月复查一次。

饮食

范可尼综合征的日常饮食调理需注意水、盐和蛋白质的摄入量。水的摄入量最好限制在500~800ml/日较为适宜,而少盐则是该病患者的通则,应选用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动物蛋白。

饮食调理
  • 忌滥补维生素C,过量则会影响肾脏的排毒功能。

  • 不要吃刺激性东西,如生葱,生姜,生蒜、辣椒。

  • 豆制品不宜多吃。

  • 平时饮食中应少盐,少油。

  • 用富含维生素D2、维生素D3的食物,如鱼类、蔬果类食物。

  • 多喝水,保持每天饮水量≥1500~2000ml,尿量≥1500ml。

护理

范可尼综合征日常生活管理应注意严格疾病控制、谨遵医嘱用药,劳逸结合,尽量避免服用损害肾脏的药物。保持愉悦心情,定期监测疾病的发展状况,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日常护理

日常用药

对于有基础疾病患者,尤其是有肾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基础病,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慎用成分不明的药物。

生活护理

患者应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熬夜,日常可进行适度的活动。

病情监测

建议定期体检与复诊,一旦发现出现多尿、烦渴、肌无力等表现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日常应检测尿糖、尿量、尿比重、尿蛋白、血糖、血压等。

特殊注意事项

对于婴儿型范可尼综合征患儿无自理能力和自我认识的,家长应特别注意其营养状况和身体各项指标,以防较晚或没有发现而耽误及时医治。本病一旦明确就诊,应让患者和家人及时治疗,晚期肾脏衰竭会危及生命。故在早期有基础疾病时,应多监测肾功能,调整饮食习惯等,预防肾脏衰竭形成。

预防

遗传性范可尼综合征无特效预防方法,需要及时通过尿液检查来早期筛查来减少疾病的发生。对于其他类型的范可尼综合征,平时多注意保持合理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早期筛查

对于遗传性范可尼综合征,可在婴儿时期进行早期筛查可减少疾病的发生。对于成年人筛查年龄为20~30岁左右,一般每年一次即可,筛查方法为尿液检查。一旦发现尿钾、磷、钙、尿酸明显增高,尿糖阳性,呈肾性全氨基酸尿,可初步判定为本病。

预防措施

范可尼综合征是遗传性疾病者,对于遗传性者,应尽可能产前诊断。继发性的预防应避免接触毒素和药物滥用,病注意以下情况:

  • 合理安排生活饮食,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习惯。

  • 定期体检,发现任何典型症状及时就诊。

  • 慎用不明成分的药物、食物等,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 对于有基础性肾病者,及时治疗,防止引起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魏平,谭明红.内分泌科临床速查掌中宝[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5:303-305.

[2]邹羽真,胡扬,张波.阿德福韦酯致范可尼综合征1例及41例不良反应报道汇总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5:13-6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