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须疮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皮肤科 鲁建云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须疮系发生于男子胡须部的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毛囊炎,如破坏毛囊,临床上出现瘢痕者称狼疮样须疮。本病常见于20~40岁的男性,室内工作者较室外工作者多。初起为一水肿红斑、毛囊性丘疹或脓疱,中心贯穿毛发。脓疱破后,干燥结痂,经2~3周痂脱而愈。但不断有新疹出现,呈慢性过程。好发于须部及其周围。其病原菌为葡萄球菌,且常与鼻腔内所分离出的菌型相同。治疗主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严重者还可配合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满意,预后良好。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Sycosis
疾病别称
羊公须、羊胡子疮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脂溢性皮炎、睑缘炎、结膜炎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水肿红斑、毛囊性丘疹、脓疱、鳞屑、结痂

好发人群
20~40岁男性、脂溢性皮炎患者、长时间室内工作者、过度疲劳者、长期精神紧张者
常用药物
1∶5000高锰酸钾、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醋酸泼尼松龙
常用检查
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致病菌培养
疾病分类

须疮

初起为一水肿红斑、毛囊性丘疹或脓疱,中心贯穿毛发。脓疱破后,干燥结痂,经2~3周痂脱而愈,但反复发病。

狼疮样须疮

在须疮基础上,出现瘢痕者就为狼疮样须疮。

病因

须疮的主要病为葡萄球菌感染,且常与鼻腔内所分离出的菌型相同。临床多见于20~40岁男性。皮脂溢出、长期室内工作不运动、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剃须造成伤口、修面造成伤口、饮食不规律、胃肠吸收差等因素,都可成为须疮的诱发因素。

主要病因

须疮的主要病因为葡萄球菌感染。

诱发因素

皮脂溢出

皮肤表面脂肪溢出,导致皮肤表面环境较湿润,给致病菌的繁殖创造良好的条件。

室内工作者

长期静坐,很少运动,导致免疫力不如室外工作者免疫力好,所以易患。

过度疲劳、长期精神紧张

这两个因素都会导致身体的免疫力降低,可能会诱发此病。

剃须、修面造成伤口

皮肤缺乏保护更容易受到致病菌的感染。

饮食不规律、肠胃吸收差

次两个因素会造成营养摄入不足,导致抵抗力低下,易患。

流行病学

本病为常见病,暂无较为权威的流行病学研究。

好发人群
  • 临床多见20~40岁男性。

  • 好发于脂溢性皮炎患者、长时间室内工作者、过度疲劳者、长期精神紧张者、剃须造成皮肤损害者等人群。

症状

须疮的患者多表现为水肿红斑、毛囊性丘疹、脓疱、鳞屑、结痂、萎缩性瘢痕等,或伴有瘙痒或灼热感。多按剩余须部及须部周围。眉毛、腋毛、阴毛及颊部、眼部也可能受到波及。严重者还会伴发睑缘炎、结膜炎、脂溢性皮炎。

典型症状

普通须疮

  • 初起为水肿红斑、毛囊性丘疹或脓疱,中心贯穿毛发。脓疱破后,干燥结痂,经2~3周痂脱而愈。但不断有新疹出现,呈慢性过程。

  • 皮疹多孤立散在,但亦可簇集成浸润斑块,其上有散在性脓疱。

  • 自觉灼热或痒感。

  • 多发生于上唇部靠近鼻部的胡须,严重病人可有睑缘炎及结膜炎。有时眉毛、腋毛、阴毛亦可受损。

狼疮样须疮

  • 初起为毛囊性小脓疱,逐渐增多,局部皮肤潮红、肿胀,有时有浸润。其上有小丘疹、脓疱、小结节、结痂及脱屑。

  • 病损逐渐向四周扩大,中心形成萎缩性瘢痕,而四周呈堤状隆起。

  • 自觉瘙痒,慢性经过。

  • 好发于耳前颊部及颞颥部。

并发症

脂溢性皮炎

须疮的患者常伴有皮质溢出的情况,而皮质溢出也常会造成脂溢性皮炎。典型的皮肤损害为黄红色斑片,上面附着油腻性鳞屑,可伴有瘙痒。

睑缘炎

当引起此病的葡萄球菌感染到睑缘时,会造成睑缘炎。一般临床表现为眼部烧灼感、痒、刺痛、分泌物增多,眼睑缘充血、肿胀等症状。

结膜炎

由于此病的葡萄球菌感染到结膜所导致。患者常会出现眼睛发红、干涩、眼痒、疼痛、异物感、怕光、分泌物多、流泪等症状。

就医

如患者须部及须部周围出现脓疱、鳞屑、结痂、萎缩性瘢痕等,请患者及时就医于皮肤性病科。医生会进行相应的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如组织病理学检查、致病菌培养等。根据患者皮损特点及辅助检查结果,一般不难对此病进行诊断。临床上还应与等须癣、狼疮、须部假性毛囊炎疾病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

如患者须部及须部周围水肿红斑、毛囊性丘疹、脓疱等,或伴有瘙痒或灼热感等症状,请患者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应就诊于皮肤性病科。

医生询问病情
  • 哪里不舒服?

  • 这个症状持续多久了?(水肿红斑、毛囊性丘疹、脓疱、鳞屑、结痂、萎缩性瘢痕等,或伴有瘙痒或灼热感)

  • 之前有看过其他医生吗?

  • 在家服用过什么药物吗?

  • 以前得过什么疾病吗?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注意观察患者的皮损位置。大小、颜色、形状、性质等。

组织病理学检查

取患者皮损边缘,送去病理科镜下检查,等待病理科结果即可。

致病菌培养

取患者皮损鳞屑、皮损分泌物、鼻腔分泌物进行培养,查看是否有菌落生长,病对其种类进行确定。

诊断标准

体格检查

病变主要出现须部及须部周围。呈现水肿红斑、毛囊性丘疹、脓疱、鳞屑、结痂、萎缩性瘢痕等。

致病菌培养

葡萄球菌培养阳性,与鼻部葡萄球菌类型一致。

组织病理学检查

符合此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主要为化脓性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被侵犯的毛囊壁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其周围为慢性肉芽肿改变,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及异物巨细胞的浸润,皮脂腺或全部毛囊可以破坏而代之以瘢痕组织。

鉴别诊断

须癣

常发生于下颊及颊部,为簇集性脓疮、水肿及浸润,炎症现象明显,取材镜检可找到真菌。

寻常狼疮

有狼疮结节及溃疡,必要时可做病理切片检查进行鉴别。

须部假性毛囊炎

本病为修剃胡须时,将毛的尖端穿透入毛囊壁内或卷曲于皮内所引起胡须部异物炎症反应。多见于颈部两侧或下颌角弓处,停止剃胡4~6周自行消退,不会反复发作即可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

须疮的治疗时,病须需要用镊子拔除,不宜刀剃,局部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如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后,外用夫西地酸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狼疮样须疮者可联合应用抗生素软膏和糖皮质激素软膏。

治疗周期
须疮的治疗周期为短期治疗。
一般治疗

拔出病须,尽量使用镊子拔出,避免使用剃刀,可做边缘扩大5mm拔除,并将病须进行焚烧,镊子进行消毒或用火烧灼灭菌。

药物治疗

1∶5000高锰酸钾

可氧化菌体的活性基团,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可湿敷可冲洗使用。高浓度反复使用可造成灼伤。不可与碘化物、有机物接触或并用。尤其是晶体,否则易发生爆炸。

夫西地酸乳膏

适用于各种皮肤细菌感染。眼部周围慎用,对本品过敏者、存在皮肤伤口、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莫匹罗星软膏

适用于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对于本病效果良好。对本品过敏者、皮肤伤口、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黏膜部位勿用。

醋酸泼尼松龙

此药物为中效能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止痒、调节免疫的作用。糖尿病患者慎用、妊娠期慎用。对本品及甾体激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宁缺不可长期大量大范围使用。

手术治疗

暂无针对性手术方法进行本病的治疗。

预后

大部分积极治疗的须疮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预后良好,可以治愈,不会留下后遗症,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建议患者一个月进行复诊一次,需进行体格检查、组织学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须疮的发展及转归情况,用以调整治疗放案及用药方案。

能否治愈

大部分经过积极治疗的须疮患者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

此病正规治疗后,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

复诊

建议患者一个月进行复诊一次,需进行体格检查、组织学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须疮的发展及转归情况,用以调整治疗放案及用药方案。

饮食
饮食调理

须疮的患者无需特殊的饮食调理。日常饮食注意营养充足、营养丰富、营养均衡即可。

护理

护理应注意指导患者用药、注意保持患处干净卫生、注意病须、剃刀、镊子的安全处理、禁止搔抓患处等。此外,患者应特殊注意药物的使用禁忌。

日常护理
  • 患者了解1∶5000高锰酸钾、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醋酸泼尼松龙等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且遵医嘱正确用药。

  • 注意保持患处干净卫生,对于此病的治疗很有必要。

  • 注意病须、剃刀、镊子的安全处理,病须需进行燃烧或封闭丢弃,剃刀及镊子可进行灼烧灭菌。

  • 禁止搔抓患处,造成破损,可能会引起继发感染。

  • 积极锻炼身体,适量运动,以提高免疫力。

特殊注意事项
  • 1∶5000高锰酸钾,高浓度反复使用可造成灼伤。不可与碘化物、有机物接触或并用。尤其是晶体,否则易发生爆炸。

  • 夫西地酸乳膏,眼部周围慎用、对本品过敏者慎用、皮肤伤口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 莫匹罗星软膏,对本品过敏者慎用、皮肤伤口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黏膜部位勿用。

  • 醋酸泼尼松龙,糖尿病患者慎用、妊娠期慎用。对本品及甾体激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宁缺不可长期大量大范围使用。

预防

要想预防须疮并不难,应从病因及诱因进行注意。皮脂溢出较多者应积极进行清洁、室内工作者应尽量外出运动、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精神紧张、正确剃须、修面等,以上措施都可以有效的预防此病。

预防措施
  • 皮脂溢出较多者应积极进行清洁,可使用相应的洁面乳。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进行户外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力。

  • 正确剃须、修面,尽量避免造伤口。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第2版.江苏: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447.
[2]方洪元.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85.
[3]朴永君.皮肤性病学·高级医师进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86.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