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低热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胡成平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临床上一般以人口腔温度为标准,将37.3℃~38℃的温度称为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 低热的发生机制包括致热原性发热及非致热原性发热,其中致热原性发热又包括外源性致热原和内源性致热原,包括病毒、微生物及体内的炎症因子等,非致热原性发热一般包括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患者患有产热过多的疾病及散热减少的疾病。

  • 低热的病因可以根据感染和非感染进行分类,感染为外部微生物的感染,非感染包括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血栓、颅内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 低热的症状根据发热的时期不同也会不同,发热的时期分为体温上升期、高热期及体温下降期,三个时期除均伴有发热外,还存在特殊症状。

  • 低热的治疗主要是诊断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一般不考虑使用退烧药物,对于持续低热者可考虑适当的使用物理降温。

  • 对于经检查无法确定低热原因,且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者,可以仅进行定期随访,不做特殊处理。

就诊科室
感染科、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急诊科
疾病别称
低烧
是否常见
伴随症状
淋巴结肿大、疱疹、肝脾肿大、出血
好发疾病
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治疗周期
短期或长期治疗
常用药物
头孢呋辛酯、罗红霉素
常用检查
血液检查、超声检查、尿液检查、组织活检
是否严重
视患者的原发疾病决定。
重要提醒
长期低热患者,可能会伴有体内水分及电解质的丧失,需要定期适量的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病因

低热的原因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又可以分为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多数患者是由疾病因素引起的低热。

疾病因素
  • 感染: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

  • 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引发持续性低热。

  • 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和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均会引起发热。

  • 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痛风和重度脱水等导致发热。

  • 血栓及栓塞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梗死、脾梗死和肢体坏死等,通常称为吸收热。

  • 颅内疾病:如脑出血、脑震荡、脑挫伤等,为中枢性发热。

  • 皮肤病变:皮肤广泛病变致皮肤散热减少而发热,见于广泛性皮炎、鱼鳞癣等。慢性心力衰竭使皮肤散热减少也可引起发热。

  • 恶性肿瘤,也可以导致低热。

相关疾病
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非疾病因素

物理及药物作用

手术后、大出血后、服用安眠药等。

原发性低热

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体温调节障碍或体质异常,低热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热型较规则,体温波动范围较小,多在0.5℃以内。

感染治愈后低热

由于病毒、细菌、原虫等感染致发热后,低热不退,而原有感染已治愈。此系体温调节功能仍未恢复正常所致,但必须与因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潜在的病灶活动或其他新感染所致的发热相区别。

夏季低热

低热仅发生于夏季,秋凉后自行退热,每年如此反复出现,连续数年后多可自愈。多见于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夏季身体虚弱,且多发生于营养不良或脑发育不全者。

生理性低热

如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后均可出现低热,月经前及妊娠初期也可有低热现象。

症状

低热本身即为症状之一,在低热发生的过程中,也可伴有其他表现,如疲乏无力、出汗增多等。

症状分类

根据发热的进程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体温上升期

患者可存在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表现,低热者一般不伴有寒战现象。皮肤苍白是因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冲动经交感神经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浅层血流减少所致,甚至伴有皮肤温度下降。

高热持续期

低热者一般不存在此期症状。患者可伴有皮肤发红并有灼烧感,呼吸加深加快,出汗增多,使产热与散热过程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

体温下降期

患者体温逐渐恢复症状,此期可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  

典型症状

患者体温升高,超出正常水平,体温在37.3℃~38℃之间。

伴随症状

患者可出现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肤黏膜出血、关节肿痛、皮疹以及昏迷等表现。另外,不同原因导致的低热,患者可出现不同的伴随症状,具体如下:

  • 呼吸道感染者,可伴随鼻塞、咽痛、咳嗽、流涕、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 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者,可伴随头痛、呕吐、昏迷等表现。

  • 泌尿系统感染者,可伴随腰部疼痛、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

  • 胃肠道疾病导致者,可伴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表现。

并发症

营养不良

低热可使人体代谢水平超过基础状态,长时间低热,会造成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过度消耗,从而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

恒定的体温是保证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长期低热,会对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造成影响,进而出现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的情况。

就医
低热可以由很多疾病导致,患者在低热时需要尽早就医,对于低热的症状治疗和原发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就医指征

低热患者若是出现以下症状,请立即前往医院就医:

  • 患者低热持续,未出现缓解迹象。

  • 患者出现低热的同时,合并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咳嗽、关节肿胀等各种症状。

  • 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咳喘等伴随症状。

就诊科室
在低热同时伴有皮肤黏膜出血,建议患者前往血液科就医。
在低热同时伴有心率快、心慌、脾气暴躁,建议患者前往内分泌科就医。
在低热时伴有咳痰、喘息等呼吸系统症状,建议患者前往呼吸内科就医。
在低热同时伴有关节肿胀等症状,建议患者前往风湿免疫科就医。
如果颅脑外伤引起的低热,建议患者前往急诊科就医。
对于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低热,建议患者前往感染科就医。
医生询问病情
  • 患者的药物服用史?(排除可能导致低热的药物,如安眠药等)

  • 患者在低热时或者低热前后存在的其他症状?(如关节肿胀、皮肤黏膜出血,肝脾肿大等)

  • 低热的持续时间及最高体温?

  • 患者在发生低热前是否存在淋雨、跑步等诱因?

  • 既往有无其他疾病?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需要测量患者呼吸、脉搏、血压等是否正常,检查皮肤黏膜有无异常,触诊看肝脾及淋巴结有无肿大等,以初步判断病情。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六项、风湿免疫相关因子等多种检查,可以对患者低热的原因提供部分依据。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作为影像学检查的最基础手段,可以了解患者体内器官,如肝、肾、心、脾等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改变。

尿常规

对于排查泌尿系统疾病及内分泌疾病具有一定意义。

组织活检

通过物理手段取得患者的组织,如淋巴结、皮下结节、骨髓等,也可以对患者发病原因提供一定依据。

CT检查

对于脓肿、血肿、脑出血等多种可以导致低热的原因做出诊断。

超声检查

对于怀疑有心包炎和感染性心膜炎患者,可以进行超声检查。对于怀疑后腹部脏器病变者,也可以进行超声检查。

诊断标准

对于低热的诊断,可以通过患者的口腔温度进行诊断,当温度在37.3℃~38℃之间即可完成诊断。

鉴别诊断

低热一般无需与其他症状进行鉴别,其鉴别诊断主要是针对导致低热的原因进行鉴别。

结核感染

结核感染为最常见的导致低热的病因,可以通过结核菌素实验、患者的血沉及X线、CT等影像学方法进行鉴别。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可以直接通过病毒分离培养、显微镜检查及抗原抗体检查手段进行鉴别。

细菌感染

可直接通过实验室检查,找到感染菌种进行鉴别。

血液病

血液病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或者骨髓穿刺活检进行鉴别诊断。

药物

患者低热前常伴有药物服用史,如抗生素、安眠药等,可以根据病史鉴别。

生理性低热

多和天气变化、患者的情绪及生理状态变化有关,在解除上述诱因后,体温即可正常。

治疗
低热的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一般不使用退烧药物,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
家庭处理

镇静、休息

尽量使低热患者保持休息、镇静,避免因体力活动过重或情绪变化,引起疾病病程延长。

物理降温

如果患者不舒服,可以使用冷湿毛巾对患者的手腕、额头、小腿等部位进行冷敷。

补充水分

嘱咐患者多饮水,避免引起水分缺失。

到院治疗

一般治疗

进行降温、体温监护、输液及对症和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对于由感染引起的低热,可服用适当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罗红霉素等抗感染治疗,低热会随着感染的控制逐渐好转。

糖皮质激素

适用于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的治疗,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

抗甲状腺药物

患者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合自己的抗甲状腺激素药物,常用的药物有丙硫氧嘧啶及甲巯咪唑。

其他治疗

对于无法单独使用药物治疗控制的原发疾病,可以针对原发疾病进行相应的手术、化疗、放疗等各种治疗方式。

饮食

原则上对于单纯低热的患者,并无明确的饮食禁忌,患者只需加强自身营养,补充电解质即可。

饮食调理
  • 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不可食用过多油腻、辛辣食物,如辣椒、动物内脏等。

  • 避免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 多喝水,可以饮用淡盐水及专业的电解质饮料补充电解质。

护理

低热患者的有效护理对于患者的症状控制和原发病的治疗,均起到重要作用。患者尤其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分劳累,缓解低热症状。

日常护理
  • 居住的场所勤通风,注意室内温度要保持适宜。

  • 日常生活中注意穿衣舒适,不可太厚也不可太薄,尽量保持着衣宽松。

  • 患者日常多喝水,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 嘱患者严格按医生医嘱服药。

病情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体温变化及原发病情况,如果患者体温出现上升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出现,及时和医生进行联系。

心理护理

紧张、焦虑、发怒等情绪都可能会导致患者的体温上升,因此家属及医护人员对待患者时要充满耐心,使患者心情保持平静,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特殊注意事项

部分因感染导致的高热患者,可在感染控制住之后仍然伴有低热,多与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转复有关,为正常情况。

预防
预防措施

对于低热的预防,主要是以治疗患者可以导致低热的原发疾病为主,除此之外,还可以参考以下几点预防意见:

  • 预防感染。

  • 保持心情愉快和平静。

  • 夏天温度高时,要尽量避暑。

  • 对于可以引起低热的药物,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服用。

参考文献

[1]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12.

[2]张学敏.发热门诊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8):5,23.

[3]奚肇庆,余婉蓉,刘清泉,崔咏梅.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4):519-52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