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肩关节活动受限

本词条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外科中心 王雷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肩关节活动受限指的是肩部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方向活动受到限制,多见于肩关节周围炎和肩袖损伤等。患者可伴随肩关节疼痛,肿胀,严重者会出现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废用性萎缩。肩关节指自由上肢与躯干连接的部分,包括臂上部、腋窝、胸前区及肩胛骨所在的背部区域等身体很大的一部分。

  • 肩关节活动受限,可由肩部外伤、肩部疾病等引起,多见于肩关节周围炎、肩峰下滑囊炎、肩关节脱位等。

  • 肩关节活动受限需使用药物、理疗改善疼痛的症状,也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要通过肩关节的功能锻炼来改善关节活动度。若保守治疗没有效果,可以选用关节镜手术治疗。

  • 肩关节活动受限作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多可改善关节的功能,提高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度,缓解疼痛。

就诊科室
骨科、疼痛科、康复科
疾病别称
是否常见
伴随症状
肩关节疼痛、肩关节肿胀
好发疾病
肩关节周围炎、神经根型颈椎病、肩关节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峰下滑囊炎、臂丛神经炎
治疗周期
视引发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而定,一般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后多可获得缓解。
常用药物
阿司匹林、布洛芬、利培酮
常用检查
肩关节X线检查、肩关节CT平扫、肩关节MRI检查
是否严重
视原发病、肩关节活动受限的病情轻重而定,严重者可以出现肩关节僵硬、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废用性萎缩。
重要提醒
肩关节活动受限出现关节疼痛需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药物时,最好是饭后服用,此类药物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一旦出现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并与主治医师沟通换药。
病因

肩关节活动受限多由肩部外伤以及肩关节周围炎等疾病引起,肩部外伤后固定时间过久等因素也可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

疾病因素

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多是软组织退行性改变引起的,该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长期姿势不良、长期过度活动等所产生的慢性损伤,肩周炎可因无菌性的炎症渗出,粘连肩关节,引起肩关节僵硬、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周炎表现出的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外旋,后伸内旋最为严重。

颈椎病变

在有颈椎病史者,尤其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由于其神经根受压可引起肩臂疼痛、肌肉痉挛,进而可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初期肩关节的被动活动可不受限,但如果长时间疼痛不缓解,上肢长期处于固定位,则会引起局部血运障碍,产生无菌性炎症,出现组织水肿、渗出,继而广泛粘连而发生肩周炎,便会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这一病理过程在老年人尤为明显。

肿瘤

肩关节组织内增长的肿瘤或周围组织器官病变,因占位性病变、易发生的病理性骨折和癌痛,导致患者可以出现病理性骨折。

肩关节结核

肩关节结核分为滑膜型及骨型结核,单纯滑膜型结核非常少见。右肩关节结核较左侧多见。骨型关节结核,又可分为菌型及干型两种,按病型不同,症状亦异。其病程进展较缓慢,逐渐现出症状。常以疼痛,活动障碍为首发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肩关节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的患者,活动受限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主要特点,同时患者还会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

臂丛神经炎

多见于成人,常在受凉、感冒、手术后发生。急性或亚急性发病,表现一侧(少数为双侧)颈、肩胛或上肢肌的麻木、疼痛、无力,肌萎缩,近端重,远端轻。锁骨上下窝或腋窝等处明显压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峰下滑囊炎

肩峰下滑囊,是全身最大的滑囊之一,位于肩峰、喙肩韧带和三角肌深面筋膜的下方,肩袖和肱骨大结节的上方。因肩部的急慢性损伤,炎症刺激肩峰下滑囊而产生,典型症状即为肩关节的活动受限。

相关疾病
肩关节周围炎、神经根型颈椎病、肩关节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峰下滑囊炎、臂丛神经炎
非疾病因素

运动不足,肩部软组织劳损

  • 肩部经常受力而得到锻炼的体力劳动者和某些运动员,肩部肌肉发达,肩部的软组织坚韧而富有耐力,协调性好,不易患肩周炎,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

  • 而脑力劳动者及一些肩部活动少的职业,比如教师、驾驶员、伏案工作的绘图员、文字工作者等由于手臂部肌肉缺乏锻炼,周围软组织缺乏耐力,加上长时间一个姿势工作,使肩部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虽然没有重力牵拉,但肩部肌肉的持续紧张也可导致其疲劳的发生,致使局部常有代谢产物积蓄。到老年期,这种累积性的劳损可使肌腱、韧带等组织出现退化、变性,此时,即使偶然的轻微牵拉或挤压等刺激,也有可能诱发肩部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产生充血、水肿、渗出等病理变化,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疼痛,进而引起肌肉的痉挛。炎症迁延日久,便可能出现粘连等病理变化。使患者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的表现。

年龄因素

机体各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骨骼、肌腱、韧带、腱鞘等一系列机体组织都会不可避免地进入自然退变过程,包括软组织的老化变性及骨质疏松等。但即便是在同一个机体内,其各类组织的退变程度是不同的,各个组织器官的退变程度在个体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就肩关节而言,目前已知的病变如肱二头肌腱鞘炎、冈上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等都与退变因素有关,这些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均可逐渐导致患者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的表现。

环境因素

寒风、潮湿和其他外界因素的侵袭,可导致患者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乘车开窗肩部受风、睡眠时袒裸肩臂、冒雨淋水、在冷库等湿冷环境中工作等情况都可能使肩部受到寒冷刺激,出现活动受限。尤其是老年人,组织退变、机体适应能力下降、反应迟钝,遭受风寒湿刺激时更容易导致肩部软组织血液流速变慢,出现组织缺血、渗出、无菌性炎症这一病理过程,从而形成肩周炎,导致长期的肩关节活动受限。

外伤

肩关节的解剖与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关节功能(屈伸、收展、旋转等)的实现必须依赖韧带、肌腱和骨骼肌的支持,由于肩部肌肉、韧带等组织运动频繁,负荷较大,因此损伤的机会较多。外力损伤可分为超强度损伤、无备过载损伤、直接损伤三种情况。

  • 超强度损伤:超强度损伤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在瞬间的受力超过了其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从而引起韧带、肌腱和肌纤维的部分断裂或全断裂,如冈上肌和肱二头肌的肌腱断裂就不少见,从而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老年人运动协调能力差,局部损伤尤其多见,更易引起牵拉损伤或对关节囊的挤压损伤。常见于体力劳动者,在搬运重物的过程中发生。

  • 无备过载损伤:指在没有精神准备情况下的突发外力作用所导致的肌肉、肌腱或韧带的损伤,从而导致肩关节的活动受限。因机体各部分是相互配合的一个整体,神经系统可协调每一个动作,人体有准备时比毫无准备时对某一作用力的承受能力可相差几倍乃至几十倍。多发生与事故现场,如火灾、地震等情况时,身体为了做出一些紧急避险的行为,使手臂承受了远超负荷的力量而出现。

  • 直接损伤:受外界暴力导致骨折、刀砍伤、炸伤导致患者肩部组织出现缺损,断裂,而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的表现。

无论是超强度的外力损伤,还是无备过载损伤都可以损伤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肌腱,使局部充血、水肿、渗出,进一步可发生机化、粘连等病理变化。

在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中,肩袖的损伤最为常见,与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发生也较为密切。肩袖损伤的机制包括外伤、年龄及解剖结构等因素。50岁以后,由于组织发生退行性变等因素,加上不断的劳损,导致肩袖滑膜面的最内侧纤维常发生不完全撕裂、磨损或破碎等病变,有的甚至整层均受到侵犯而发生完全撕裂,缺损近侧的滑膜组织加厚但平滑,形成镰状韧带,这种退行性变随年龄增加而日益加重。引起肩袖病变的原因除年龄因素外,与肩峰、肱骨头及关节囊之间特殊的位置关系也密切相关;当上臂外展时,旋转肌不能将脏骨头固定于关节盂,而是使肱骨头向上,顶住肩峰下面,因而容易使此处的软组织(包括关节囊)受到钳夹,从而使肩袖重复受到损伤。由于肩袖受损,导致关节活动度下降,随着病程的进展,部分肩袖受损的患者就会出现关节活动受限。

手术

部分肩关节活动受限可以作为手术后遗症儿出现,因在肩部进行的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损伤肩部的骨骼肌肉神经,术后可能会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

症状

肩关节活动受限可是多种疾病中的一个症状,可表现肩关节各个方向活动受到限制,通常会伴随有疼痛等症状。

典型症状
  • 患者自感肩部活动从轻度受限发展到明显受限,同时活动时疼痛明显加重,做上举、外展、内旋、外旋和后伸动作时肩关节明显受限,不能完成梳头、背手、洗脸、穿脱衣等动作。

  • 患者做肩关节上举(如做梳头动作)和后伸(双手做背手动作)时,患侧肩部可出现明显的疼痛现象。

  • 做双上肢外展动作时,患侧上肢不能伸平至90°。如果勉强将患侧上肢伸平至90°,则身体有向健侧倾斜现象,也称为“扛肩”现象。

  • 与健侧肩关节比较,患侧肩关节活动的幅度明显变小。

伴随症状

肩关节活动受限可单独出现,也可伴随其他症状同时出现。

肩关节疼痛

肩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往往会伴有疼痛,初起为肩部感觉异常、酸痛、冷痛,症状时轻时重,起伏不定。疼痛多位于肩关节四周,也可向上臂放射,昼轻夜重,睡觉时不能向疼痛侧翻身。用手按压肩关节,可有明显的压痛点,主要位于肩关节前方、上方和后方,一般无放射痛的现象。

肩关节肿胀

多数肩关节急慢性损伤患者会因为无菌性炎症渗出,出现肩关节局部肿胀。

怕冷

部分活动受限严重的患者,主要见于肩周炎的老年患者,肩部会惧怕寒冷,遭遇冷刺激会出现,发僵、疼痛等不适症状。

并发症

肩关节周围肌肉废用性萎缩

患者长期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导致肩关节周围肌肉得不到锻炼,便会出现如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冈上肌、前锯肌等肌肉的废用性萎缩。

就医
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的症状,应尽早就医。可根据病情需要就诊于骨科、疼痛科,或是康复科,医生询问病情做出初步判断后,指导患者完善肩关节影像学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就医指征

若出现以下症状,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相关处理,具体包括:

  • 肩关节各个方向活动受到限制。

  • 伴有肩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等。

  • 有明确外伤史,出现肩关节功能障碍等。

就诊科室
肩关节活动受限,一般需就诊于骨科;如果疼痛明显可以到疼痛科就医;病情稳定后可到康复科诊疗。
医生询问病情
  • 近期是否有明显外伤史?

  • 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时有无伴随症状,如肩关节肿胀,肩关节周围疼痛等?

  • 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多长时间了?

  • 有无糖尿病,心脏病等其它疾病?

  • 平常肩部怕冷吗?睡醒以后症状会加重吗?

需要做的检查

视诊

  • 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并充分暴露肩部,需作两侧对比。观察双侧是否对称,高低是否一致。

  • 锁骨骨折时,患者为了缓解肩部肌肉牵拉所引起的疼痛,其肩部常向患侧倾斜,两侧不对称。肩锁关节脱位时可在肩上部出现高凸畸形。肩关节脱位时,肩峰突出,肩峰下空虚而出现“方肩”畸形。继发性肩关节半脱位日久也会出现类似“高肩”畸形。臂丛神经损伤引起肩部肌肉麻痹,可出现“垂肩”畸形。肩胛高耸多见于先天性高肩胛症,若双侧病变,颈部可呈现短缩畸形。“翼状肩胛”是由于前锯肌麻痹致肩胛胸壁关节松弛,肩胛骨向后突起而成。

  • 观察肩关节有无肿胀、瘢痕、窦道、皮肤颜色改变等。局部肿胀,且皮肤青紫瘀斑,多见于骨折、脱位。肩关节肿胀,皮肤发红,多见于肩关节急性化脓性炎症。皮肤紫暗、窦道多见于肩关节慢性化脓性炎症。

  • 观察肩关节有无肌肉萎缩。肩关节周围肌肉的萎缩,多见于肩部疾病的晚期。如肩关节周围炎,疼痛日久、活动受限,则出现肩部肌肉的萎缩;肩部骨折,长期固定,则肩部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肩部神经损伤,肌肉麻痹,失去运动功能,则肩部肌肉出现神经性萎缩。

触诊

  • 触摸时,医者用手指沿锁骨滑动触摸,先触摸锁骨内侧2/3的凸面,再触摸其外侧1/3的凹面,观察有无骨突出、骨擦音或骨折而引起的骨中断。

  • 在锁骨凹面的最深处,离锁骨前缘约2.5cm,医者手指向下,往后外侧斜向压迫,可以触摸到喙突,观察喙突处有无压痛或异常的活动。

  • 在锁骨外侧端可触摸到肩锁关节,让患者伸屈活动肩关节数次,即可触到肩锁关节的活动,观察有无压痛、摩擦音和锁骨外端的弹性活动。

  • 在肩外侧的最高点的骨性突起为肩峰,检查有无压痛、异常活动。肩峰下方的骨性高突处为骇骨大结节,检查有无压痛、异常活动。肩峰向后、向内触摸,肩峰和肩胛冈形成一个连续的弓形,依次检查肩骨的脊柱缘、外缘、内上角、下角的骨轮廓,两侧进行对比,观察有无压痛。

  • 肩肱关节脱位时,在肩峰的外侧向下可触及明显的凹陷和空虚感,在腋窝部或肩前方能触摸到球形的肱骨头。

  • 肩峰下滑囊在肩峰和喙肩韧带的下方,检查时,使患者肩关节被动后伸,滑液囊从肩峰下旋向前面,以利于触摸,观察滑囊有无肥厚、肿块。肩峰下滑囊炎时,可以有触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

  • 使患者上肢外展,可触及腋窝的胸大肌、背阔肌,观察有无压痛及肌肉的张力、形状、大小。触摸胸大肌、肱二头肌、三角肌等肩胛带肌肉,两侧对比,以了解肌肉的张力、形状等有无异常。

  • 外旋患者肩关节,检查肱骨近端的结节间沟及穿过该沟的肱二头肌长头腱,如触及到明显压痛,多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如触摸到异位的长头肌腱,多为肱二头肌肌腱的滑脱。长头肌腱撕裂时,在上臂前中部可触及到隆起的球形。

关节运动功能检查

肩部的运动以上臂自由下垂时作为中立位,其运动有外展、内收、外旋、内旋、前屈、后伸等,医生观察患者肩关节运动能力评估病情。

特殊检查

搭肩试验

  • 检查方法: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医者立于患者前方,嘱患者将患侧上肢屈肘,并将手搭于对健侧肩上。

  • 阳性体征:手能搭到对侧肩部,肘部不能贴近胸壁;或肘部能贴近胸壁,手不能搭到对侧肩部

  • 临床意义:本试验阳性,提示肩关节脱位。

落臂试验

  • 检查方法:检查时患者取站立位。嘱患者将患肢外展90°,然后令其缓慢地放下。

  • 阳性体征:不能缓慢放下,并出现突然直落到体侧。

  • 临床意义:本试验阳性,提示肩部肌腱袖有撕裂或断裂。

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

  • 检查方法:患者取坐位。医者位于其前方,嘱患者屈肘90°,医者一手扶住患者肘部,一手扶住腕部,给予阻力同时嘱患者用力屈肘。

  • 阳性体征:出现肱二头肌腱滑出,或肱骨结节间沟处产生疼痛。

  • 临床意义:出现肱二头肌腱滑出,多提示有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出现疼痛,多提示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直尺试验

  • 检查方法:患者取坐位或站位。医者用直尺贴于患者上壁外侧,一端接触肱骨外上髁,另一端接触肱骨大结节。

  • 阳性体征:出现肩峰位于肱骨外上髁与肱骨大结节的连线上。

  • 临床意义:本试验阳性,提示肩关节脱位或有肩胛骨明显移位骨折。

肩关节外展活动试验

检查方法: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医者位于一侧,观察患者肩关节的外展活动,对肩部疾病作大致鉴别。其体征和临床意义如下。

  • 肩关节功能丧失,并伴有剧痛时,多提示有肩关节的脱位或骨折。

  • 肩关节从外展到上举过程中皆有疼痛,多提示有肩关节炎。

  • 肩关节外展开始时不痛,越接近水平位时,肩部越痛,多提示有肩关节粘连。

  • 肩关节外展30°~60°时,可以看到患侧三角肌明显收缩,但不能外展上举上肢,越用力越耸肩。若被动外展患肢越过60°,则患者又能主动上举上肢,多提示有冈上肌肌腱的断裂或撕裂。

  • 肩关节外展过展中疼痛,上举时反而不痛,多提示有三角肌下滑囊炎。

  • 肩关节外展开始时不痛,在60°~120°范围内出现疼痛,越过此范围后,疼痛消失,多提示冈上肌肌腱炎。

  • 肩关节外展时,动作小心翼翼,并有锁骨部位突然疼痛者,多提示有锁骨骨折。

影像学检查

  • X线是最简单、经济、有效的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肩关节骨折,脱位等骨性异常。

  • 肩关节CT检查的图像更为清晰,对于病变不太明显的患者,由于CT对于骨性异常的观察要优于X线,故可以尝试应用CT检查仔细观察。

  • 肩关节MRI可有效评估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韧带,软骨损伤情况,对于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MRI平扫是必需的检查。增强MRI可有效评估肩关节周围软组织肿瘤、骨肿瘤的性质及范围,是诊断肿瘤的必须检查。

  • 对于一些因不明原因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可采取肩关节造影检查,将阳性造影剂注入关节腔内,借以诊断肩关节内、关节囊和周围某些软组织损伤与病变。

诊断标准
  • 通过临床表现,即患者出现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方向活动受到限制,可以初步诊断。

  • 结合病史、体格检查、肩关节CT、X线等检查,可明确肩关节活动受限的病因。

鉴别诊断

本症状特征表现明确,为患者主诉症状,一般无需与其他症状鉴别。

治疗
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在家做肩关节的保健,必要时可到正规医院治疗,可采用药物治疗,必要时可手术治疗,以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功能,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家庭处理

肩关节活动受限可对症制动休息。注意患侧肢体的保暖,避免患侧肢体搬抬重物,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固定姿势。如果患者病情稳定,可自我按摩、做肩关节保健操。

到院治疗

一般治疗

急性期减少肩关节的活动,注意休息,可以冷敷肩关节,注意观察病情,对症和病因治疗。疾病缓解期,根据医生的指导做肩关节的功能锻炼,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以及增强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可使用爬墙法、划圈法等。

药物治疗

肩关节活动受限,伴随有局部疼痛的患者,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症状,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缓释胶囊、利培酮等,也可以局部注射泼尼松龙来缓解疼痛。

手术治疗

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可以选择开放性手术,或者是肩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

饮食

饮食调理

肩关节活动受限可能跟肩关节退行性改变有关,多见于老年人,饮食上要注意补充钙质和磷质,可以多喝牛奶,多吃鸡蛋,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

护理

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在生活上进行相应的护理,指导患者用药,同时要加强肩关节的功能锻炼,观察病情变化。

日常护理
  • 了解各类止痛药物的用法用量,指导患者遵医嘱使用药物,同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出现病情变化,应该及时告知医生。

  • 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病情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是否伴随有肩关节肿胀,疼痛加重等情况。

特殊注意事项

有些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发病(如肩周炎)属于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但并不是不治疗,若发现肩关节活动受限,应该及时就医诊治,避免出现肩周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预防

应积极预防肩关节活动受限,避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应注意做好日常防护,避免肩部外伤,同时要积极治疗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发病。

预防措施
  • 做好外出时,做好防护,遵守劳动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避免遭受外伤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

  • 应针对性的治疗能够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发病,如有肩关节炎症,应及时控制,避免炎性渗出,粘连关节,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

  • 日常生活中避免长时间面对电脑进行工作,注意休息,可适当做一些伸展运动。

参考文献

[1]田伟.实用骨科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803-805.
[2]郭卫主编.骨转移性肿瘤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78.
[3]陈杰,周桥.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79-80.

[4]李石良著;于战歌,王全贵,刘乃刚等参加撰稿.针刀应用解剖与临床上.颈项、颜面、肩肘部疾病[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05.393-39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