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胃灼热

本词条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 肖军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胃灼热是剑突或胸骨下部或上腹部的一种烧灼感或发热感,多在饱餐后发生。多见于胃食管反流病、胃炎和溃疡病,为酸性心反流物对食管上皮下感受神经末槽的化学性刺激所致。最初只有饱食、平躺以及俯身时才会引起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随后症状更容易产生,常伴有吞咽困难。

  • 在成年人中,胃灼热几乎都是由于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妊娠,特别是妊娠后期的妇女。患者通常会有明显的症状,在服用碱性药物后缓解,平卧休息时加重。

  • 胃灼热通常由食管痉挛造成,间断发作几分钟,一段时间后会复发,与体力活动无关,有时放射到颈部甚至是手臂、背部及颌部。40%有食管反流的患者会感到背部放射痛,但只有5%的患者感到手臂及颈部放射痛。

  • 摄入酸性或高脂食物、饱食、胃潴留会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食管下段肿胀、黏膜刺激或胃排空延迟,这都容易引起反流性食管炎,出现胃灼热症状。

  • 胃灼热是位于胸骨后烧灼感,其程度强弱不等,偶尔伴有放射痛。这种疼痛有时很难与心绞痛相鉴别。频繁出现胃灼热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X线检查、食管测压、内镜等检查来明确病因,并积极进行治疗。

  • 一旦明确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必须予以积极治疗,防止引起更为严重的食管损伤。药物治疗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药物为促胃动力药、抗酸药、质子泵抑制剂等。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急诊科
疾病别称
烧心
是否常见
伴随症状
反酸、进餐后上腹胀满、胸痛、吞咽困难
好发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食管癌、急性胃炎、贲门失弛缓症、胃溃疡
治疗周期
长期间歇性治疗
常用药物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硫糖铝
常用检查
X线检查、食管测压、24小时食管pH监测、内镜检查
是否严重
不积极进行干预治疗,胃灼热会频繁出现,还会伴有吞咽困难。
重要提醒
每周2次或2次以上出现胸骨后烧灼感,伴有放射痛和液体反流时,需要引起重视,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消化内科进行就诊。以免因疾病反复诱发或加重食管炎,出现吞咽困难等并发症。
病因

引起胃灼热的原因包括反流性食管炎(存在或不存在食管裂孔疝)、服用药物(例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胃炎特别是慢性活动性胃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暴饮暴食、胆囊疾病、妊娠、吞气症以及功能性胃肠疾病。

疾病因素

食管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食管裂孔疝、食管憩室、弥漫性食管痉挛等。

胃肠道疾病

急慢性胃炎、贲门失弛缓症、幽门梗阻、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肿瘤

胃泌素瘤、食管癌、胃癌等。

相关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食管癌、急性胃炎、贲门失弛缓症、胃溃疡
非疾病因素

妊娠

怀孕后会产生大量孕酮,引起全身平滑肌松弛,使胃肠蠕动减弱,胃排空时间延长,反射性的引起胃酸分泌过多。除此之外,增大的子宫还会压迫胃肠或直接把胃向上推移,加重食物逆流而使烧心加重。

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容易引起食物在胃里堆积,或反流至食管引起胃灼热。

服药不当

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洋地黄、钾剂、铁剂、茶碱类药物。

症状

胃灼热的主要症状为胸骨后烧灼感,通常位于剑突至胸骨柄之间,有时会放射至颌部。通常在服用碱性药物后缓解,平卧休息时加重。

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为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延伸。烧心和反流常在餐后1小时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部分患者烧心和反流症状可在夜间入睡时发生。

伴随症状

反酸

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酸性物质,多见于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等。

进餐后上腹胀满

主要见于梗阻性疾病,如幽门梗阻、食管裂孔疝等。

胸痛

胸痛是由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疼痛发生在胸骨后。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有时酷似心绞痛,可伴有或不伴有烧心和反流。

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见于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症状呈间歇性,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均可发生。

并发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遭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在所有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占前三位。

食管狭窄

任何原因造成的食管腔病理性狭窄。一般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如食管践、食管环、先天性食管闭锁等。后天性发育异常可分为炎性狭窄、肿瘤性狭窄、术后吻合口狭窄、化学烧伤、食管动力性障碍、外压性狭窄、食管异物等。

就医
当胃灼热每周出现2次或2次以上时,需要提高警惕,应及时前往医院消化内科进行就诊。如果出现胸痛、吞咽困难等并发症时,应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
就医指征
  • 胸骨后烧灼感,每周出现两次或以上。弯腰、平卧时加重,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胃灼热同时伴有胸痛、吞咽困难时,应立即就医。

  • 出现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1.当胃灼热每周出现2次或2次以上时,需要提高警惕,应及时前往医院消化内科进行就诊。
2.如果出现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时,应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出现胃灼热的感觉有多久了?

  • 出现的频率为多少?

  • 有没有伴有放射痛,反酸、呕吐、胸痛等症状?

  • 改变体位时烧灼感有没有变化?

  • 平时吃完饭后,有没有躺着的习惯?

需要做的检查

X线检查

食管吞钡X线检查目的主要是排除食管癌、食管裂孔疝等疾病,对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敏感性不高,严重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现阳性X线征。

食管测压

可测定食管括约肌的长度和部位、食管括约肌压、食管括约肌松弛压、食管体部压力及食管上括约肌压力等。食管括约肌静息压为10-30mmHg,如食管括约肌压<6mmHg易导致反流。当胃食管反流病内科治疗效果不好时可作为辅助性诊断方法。

24小时食管pH监测

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应用便携式pH记录仪在生理状态下对患者进行24小时食管pH连续监测,可提供食管是否存在过度酸反流的客观证据,并了解酸反流的程度及其与症状发生的关系。

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结合病理组织活检,是诊断消化系统疾病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主要是了解食管黏膜情况,观察有无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及食管占位性病变等。

食管酸滴定试验

主要是了解食管对化学性刺激的敏感性有无增强。

诊断标准

通过典型临床表现,即患者在餐后1小时出现烧灼感,并在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症状加重可进行初步诊断,再通过X线检查、食管测压、食管PH监测、内镜等检查来明确导致胃灼热的病因诊断。

鉴别诊断

胃灼热的胸痛是由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疼痛发生在胸骨后。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有时酷似心绞痛,可伴有或不伴有烧心和反流,需要同以下胸痛进行鉴别诊断:

心源性胸痛

以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及心肌炎最常见。胸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少数在剑突下,并可向左肩放射,常因体力活动而诱发或加剧,休息后可好转或停止。

非心源性胸痛

常见的为肺动脉栓塞、胸膜炎、胸膜肿瘤、食管癌、急性胰腺炎、胆囊疾病、食管痉挛、食管裂孔疝等。

心理-精神性疾病

如抑郁症、焦虑症、惊恐障碍等也可能会出现胸痛。

治疗
胃灼热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和防治并发症。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控制症状。
家庭处理
  • 需改变生活方式,为了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可将床头抬高15~20cm。避免睡前2小时内进食,白天进餐后亦不宜立即卧床。注意减少一切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如肥胖、便秘、紧束腰带等。

  • 饮食上应避免进食使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的食物,如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需要禁酒。

  • 避免应用降低食管括约肌压力的药物及引起胃排空延迟的药物。

到院治疗

药物治疗

H2受体拮抗剂

包括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能减少24小时胃酸分泌50%~70%,但不能有效抑制进食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可按治疗消化性溃疡常规用量,但宜分次服用,增加剂量可提高疗效,同时亦增加不良反应。

质子泵抑制剂

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等。这类药物抑酸作用强,因此对本病的疗效优于H2受体拮抗剂,特别适用于症状重、有严重食管炎的患者。一般按治疗消化性溃疡常规用量。对个别疗效不佳者可加倍剂量或与促胃肠动力药联合使用,并适当延长疗程。

促胃肠动力药

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依托必利等,这类药物可能通过增加食管括约肌压力、改善食管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从而达到减少胃内容物食管反流及减少其在食管的暴露时间。由于这类药物疗效有限且不确定,因此只适用于轻症患者,或作为与抑酸药合用的辅助治疗。

制酸药

制酸药可中和胃酸,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减少酸性胃内容物对食管黏膜的损伤。另外,碱性药物本身也有增强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功能,如口服氢氧化铝凝胶、铝碳酸镁等。

饮食

胃灼热患者应避免食用能诱发烧心的食物或药物,例如巧克力、咖啡、硝酸甘油、茶碱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还要注意进食后不能立即卧床。

饮食调理
  • 避免进食使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的食物,如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

  • 避免应用降低食管括约肌压力的药物及引起胃排空延迟的药物,如硝酸甘油、茶碱类药物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

  • 禁酒。

护理

胃灼热患者在生活上进行相应的护理,可以把诱发胃灼热的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食管炎、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日常护理
  • 为了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等情况,可将床头抬高15~20cm。

  • 避免睡前2小时内进食,白天进餐后亦不宜立即卧床。

  • 避免摄入能诱发烧心的食物或药物,如巧克力、硝酸甘油等。

特殊注意事项

对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或有食管炎的患者宜以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以求迅速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相关药物。

预防
预防措施
  • 睡前2小时内进食,白天进餐后亦不宜立即卧床。

  • 避免食用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容易诱发烧心症状的食物。

  • 尽量少服用硝酸甘油等容易引起胃排空延迟的药物。

  • 戒烟、戒酒。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53-363.

[2]潘祥林,陈诗鸿,许伟华主译.常见症状鉴别诊断[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56-161.

[3]刘德培总主编.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消化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180-181.

[4]张曜文等.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第2版.下[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537-541.

[5]陈东银,田径,钟玲.中老年人消化道疾病治疗与预防[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6.108-110.

[6]张玉玲等.现代消化疾病诊疗与内镜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25-27.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