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肝区痛

本词条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 徐海涛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肝区痛是发生在右侧季肋部的疼痛,多见于急性肝炎时由于肝脏充血、肿胀、渗出或肝细胞坏死,把肝脏外层的包膜极度的撑开,撑紧的肝被膜刺激了神经后,产生了胀痛、钝痛以及针扎一样的疼痛感。

  • 引起肝区疼痛的原因很多,肝脏本身没有疼痛的神经,但是肝包膜及附近胸腹壁上有疼痛的神经。当发生胸壁病变、胸膜及肺组织病变、肝胆系统疾病等病变时,会导致肝区痛。

  • 主要症状为右肋部或剑突下的部位有疼痛的感觉,疼痛性质为钝痛、刺痛、间歇性或持续性隐痛;疼痛前患者可感到右上腹不适,疼痛可时轻时重或短期自行缓解。

  • 肝区痛的患者需要明确诊断,找到引起肝区疼痛的真正原因,针对病因治疗。肝病时肝区疼痛一般不必服用止痛药,通过休息、合理营养和适当治疗,随着肝病好转而逐渐减轻或消失。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肝病科、急诊科
疾病别称
肝区疼痛
是否常见
伴随症状
消瘦、恶心、发热、乏力、腹泻
好发疾病
右侧肺部感染、右侧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炎、肺肿瘤、气胸
治疗周期
短期持续性治疗
常用药物
还原性谷胱甘肽、甘草酸制剂、维生素E、索拉菲尼
常用检查
血常规、肝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X线、CT
是否严重
视病因而定,如果是恶性肿瘤导致的肝区疼痛,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重要提醒
只要患者出现右上腹部或右季肋区的疼痛,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病因

引起肝区痛的原因很多,当发生胸壁病变、胸膜及肺组织病变、肝胆系统疾病等病变时,可能会出现肝脏的肿大,导致包裹肝脏的包膜被撑紧,或刺激肝区的胸腹壁引起肝区痛。

疾病因素

胸膜及肺组织病变

如右侧肺部感染、右侧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炎、肺肿瘤、气胸及肺炎剧烈咳嗽等,均可导肝区疼痛或不适。

肝胆系统疾病

如病毒性肝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肝脓肿、胆石症、胆系感染、胆管癌等,特别是胆系感染、胆囊炎、胆囊结石等可引起较强烈的阵发性肝区痛,是肝区疼痛最常见的原因。

周围器官病变

如膈下脓肿、右肾肿瘤、胰头癌、肠道病毒近期感染引起的肝区痛等。

相关疾病
右侧肺部感染、右侧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炎、肺肿瘤、气胸
非疾病因素

生活习惯

固定性书写体位,可使肋间肌肉受压产生局部疼痛。

情绪波动

情志不畅引起的肝区不适、肝疼痛,如大怒,气急等。

外伤

如胸壁的意外撞击引起肋骨骨折、胸壁挫伤,肋间肌损伤、右季肋部的肌肉局部损伤等,均可引起肝区痛。

症状

肝区痛的主要症状为右肋部或剑突下的部位有疼痛的感觉,疼痛性质为钝痛、刺痛、间歇性或持续性隐痛,疼痛可时轻时重或短期自行缓解。在生气、劳累或过多油腻、酸辣食物后明显,卧床休息或心理调理后可缓解。

典型症状

常感到右上腹部或右季肋区针刺一样痛或闷闷不适,时有时无。体检时患者常诉有肝区触压痛或叩击痛。

伴随症状
  • 肝区痛伴有发热、畏寒、腹痛、恶心,继而出现厌食、乏力、尿色加深、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多见于肝炎的患者。

  • 肝区隐痛伴有上腹部胀痛、乏力、严重者可出现黄疸、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人还可出现肝大等症状,常见于脂肪肝的病人。

  • 肝区痛伴有黄疸、出血、贫血、肝掌、蜘蛛痣等症状,常见于肝硬化或肝癌的病人。

并发症

食欲不佳

肝区痛的患者,常表现为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患者由于疼痛难忍,常不想进食。部分患者由于胆汁淤积,无法顺利排入肠道,也可出现食欲不佳。

免疫力降低

长期和反复的肝区疼痛,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可导致身体免疫力降低。

就医
肝区痛的患者,出现右上腹部或右季肋区的疼痛,时有时无或经过休息可缓解,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做相关的检查,查明原因并给予治疗。
就医指征
  • 当患者出现右上腹部的不适、疼痛时,或肝区痛伴有恶心、呕吐、皮肤黄染等症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做相关的检查。

  • 若出现右上腹部的剧烈疼痛不缓解、寒战、高热、面色苍白或其他威胁生命的表现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起病急骤、病情严重、疼痛难忍,伴有高热寒战、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症状时,可及时到急诊科就诊;患者出现右上腹部疼痛,伴有或不伴有恶心、呕吐、黄疸、发热等症状,怀疑为肝胆病变时,可到消化内科、肝病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什么时候出现疼痛症状的?疼痛持续多久了?

  • 有没有加重或缓解迹象?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

  • 疼痛性质是怎样的?

  • 是否肝脏疾病家族史?

  • 平时生活习惯如何?

  • 近期是否受过外伤或做过胸部手术?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检查右上腹部有无包块、压痛、反跳痛、肿物、肝脾大小;检查有无振水音、波动感;检查腹部浊音界的分布,有无移动性浊音以及肠鸣音有否改变,是否有血管杂音。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用于判断有无感染等,可以辅助判断病情。

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包括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等是否正常,有助于肝胆疾病的诊断。

肿瘤标志物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查为肿瘤的诊断提供依据,甲胎蛋白升高见于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

影像学检查

X线片

胸部或腹部X线片对肋骨骨折、胸壁结核及右季肋区肿瘤等有诊断价值。

腹部CT检查

腹部CT检查了解腹腔脏器有无感染性疾病、占位性病变、畸形、结石、梗阻、穿孔、积液等。

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检查对早期恶性肿瘤有诊断意义。

腹部B型超声检查

腹部B型超声检查对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有一定判断作用。

诊断标准

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有无外伤史、有无肝胆系统疾病、体格检查,如右上腹部的叩击痛、隐痛、钝痛等,可判断患者为肝区痛。

鉴别诊断

胃痛

胃痛所在的位置,一般为肚脐周围及上腹部,胃痛多为阵发性疼痛,当胃穿孔时,可表现为持续性刀割样剧痛,按压肚脐周围,胃痛可加重。而肝区痛主要为右上腹疼痛,多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局部按压时疼痛加重,还可通过肝、胆B超或胃镜检查等辅助检查进行诊断。

肋骨痛

肋骨的疼痛是刺痛,且常有外伤史、骨质疏松史。肝区疼痛常有肝炎的病史,疼痛多为钝痛,可做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检查,看有没有肝功能异常;做胸片判断有无肋骨骨折;做骨密度检测,看有无骨质疏松等进行鉴别诊断。

胸痛

引起胸痛的原因很多,如冠心病的病人常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不适、向左肩部放射,休息可缓解。而肝区痛为持续性疼痛,一般不缓解;肺栓塞的患者再深呼吸或咳嗽时常伴有胸痛,多数伴有胸闷和明显的呼吸困难,肝区痛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等。不同原因导致胸痛的症状不同,还可通过X线、CT、心电图等检查鉴别胸痛和肝区痛。

治疗
肝区痛的患者主要针对引起右上腹部疼痛或不适的原发病进行治疗,症状较轻时,可选择一般治疗或药物治疗,当病情严重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采用手术治疗。
家庭处理
  • 急性肝炎的早期可在家隔离治疗休息。

  • 慢性肝炎患者应适当休息,病情好转后注意动静结合,避免过劳。

  • 患者若食欲缺乏,应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饮食,禁止饮酒。

到院治疗

药物治疗

抗氧化药物

肝功能异常者,可适当选用还原性谷胱甘肽、甘草酸制剂、维生素E等抗炎、减轻过氧化损伤等药物。对于合并进展性肝纤维化病人,也可选择上述药物,可减轻脂质过氧化,用于脂肪肝的治疗。

分子靶向药物

索拉菲尼是一种分子靶向药物,是目前唯一获得批准治疗晚期肝癌的分子靶向药物。一方面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另一方面还可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抑制肿瘤的生长,从而治疗肝癌,减轻肝区痛。

保肝利胆药物

利胆药物熊去氧胆酸可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有利于胆汁的排泄,减缓胆汁对肝脏的刺激,减轻肝区疼痛,延缓肝硬化的进展,具有保肝利胆、免疫调节作用。存在肝脏疾病者多需使用葡醛内酯、维丙胺等药物性保肝治疗,防治肝脏发生纤维化或硬化。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采用手术治疗,如胆囊炎的患者,可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胆囊造口术;部分肝切除术主要用于治疗肝癌。

饮食

肝区痛的患者饮食宜清淡有营养,多吃新鲜水果、豆制品、蔬菜、瘦肉,宜食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但不宜过多。宜补充与肝功能有关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避免过多的甜食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调理
  • 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如牛肉脂肪含量较低,蛋白含量较高,可以改善肝硬化患者的低蛋白血症

  • 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如豆浆具有高热量,高蛋白,并且富含多种矿物质,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 避免吃油腻难消化食物,如动物脂肪,难以吸收,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

护理

肝区痛的患者,平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体位和呼吸方式,避免引起腹肌紧张、疼痛;平时饮食宜清淡为主,少量多餐,避免太油腻。

日常护理
  • 疼痛时尽量深呼吸,以胸式呼吸为主,减轻腹部压力刺激。

  • 取舒适的体位,患侧卧位及半卧位,可减轻腹壁紧张,减轻疼痛。

  • 局部轻轻按摩,不可用力,否则易致肿块破裂或扩散。

  •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减轻腹胀,以免诱发疼痛。

病情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患者的疼痛是否缓解,是否还伴随有发热、皮肤巩膜的黄染、恶心、呕吐等症状,做好记录,出现异常或病情的加重时,及时汇报并医生给予相关的治疗。

心理护理

肝区痛的患者由于上腹部剧烈的疼痛,常伴有腰背部的放射痛,会让患者出现痛苦、烦躁、焦虑的情绪,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鼓励和信心,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

特殊注意事项

有肝胆系统疾病的病人,应及时的进行治疗原发病,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加重。

预防
预防措施
  • 避免长期大量饮酒,酒精可损害肝细胞,会导致肝硬化。患有或患过肝病的人,尤其注意。

  • 饮食要平衡,暴饮暴食或经常饥饿都可能引起肝功能障碍,或引起胆汁分泌异常。

  • 饮食要卫生,病毒性肝炎也是中年人的多发病,而且比青年人更容易变为慢性。因此,应讲究饮食卫生,不吃来历不明和不洁净的食物,坚持饭前便后洗手,不食用霉变的粮食、花生等。

  • 坚持户外体育锻炼,不但可以促进气体交换、血流畅通,使肝有足够的氧和营养供应,而且可加速新陈代谢,起到保肝作用。

  • 避免与乙肝或甲肝等有传染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有黏膜、唾液、性接触,预防接种疫苗。

参考文献

[1]余祖江.右肝区不适或疼痛是肝癌表现的前兆吗.[J]肝博士,2019:41~42.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9):388~42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