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区别

2023-08-09 11:48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血压简单而言是血液流动的过程中,对动脉管壁造成的侧压力,而此种压力有高、有低,临床称之为高血压或者低血压。如果正常人的血压超过140/90mmHg,就称之为高血压,如果低于90/60mmHg,就称之为低血压。

如果长期处于高血压,就会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情况,高血压对于脑部的损害,就是会导致急性脑梗死或者急性脑出血的发生。这是因为高血压可以导致脑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也可以引起脑血管出现玻璃样改变。

对于心脏的损害,就是会导致冠心病的发生,甚至会引起心力衰竭。对于肾脏的损害,会引起肾功能不全,而晚期会形成尿毒症,患者需要终身透析,甚至进行肾脏移植的手术。

所以有了高血压,一定要第一时间,到高血压的专科门诊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甚至是终身口服降压药物。而长期的低血压,也会导致各个重要脏器的灌注不足,引起重要脏器出现缺血、损伤。

分享:

27

相关推荐

高血压为何突然变成低血压?

当高血压的患者血压突然变低了,那么一定要提高警惕,很有可能是病情加重了,首先我们要将血压维持在安全范围以内,比如说收缩压可以维持在90毫米汞柱以上,舒张压可以...

魏晓冬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8/10/18阅读(62884)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