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鼓膜破裂会哭闹不止吗

2023-03-15 17:08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小孩鼓膜破裂后,疼痛通常会结束,因此是在中耳炎疼痛比较厉害后,突然疼痛消失,才有可能是鼓膜破裂。鼓膜破裂后,小孩停止疼痛,哭闹也会随之停止,且鼓膜破裂后,通常能看到外耳道有脓液溢出。

小孩鼓膜破裂后,多数可以自行生长愈合,少数不能愈合的鼓膜穿孔,可以通过手术进行修复,可采用内窥镜的方法,小孩不需要理发,外面没有切口,直接在外耳道内进行手术,且手术时间比较短,创伤比较小,听力的恢复比较好。鼓膜修补的成功率接近100%,因此鼓膜,如果有穿孔,且长期不愈,可以通过手术修复。

分享:

58

相关推荐

孩子哭闹怎么办

"孩子哭闹要细心查找病因,然后对病因进行治疗,孩子啼哭的性质,还有啼哭的时间、伴随的症状,这些对于诊断都有提供的帮助。比如哭的性质,说明如下:一、哭声强度不大,持续时间不长,满足要求或去除非病理性的因素,哭闹停止,多为非病理性的哭闹。二、长时间剧烈的哭且性质异常,多伴有病理性的哭,还有剧烈的哭,突然间挣扎不安,好像应该除外常见的肠套叠、婴儿痉挛症、泌尿道的结石。三、出现高调尖叫的哭声,这种哭声常提示有颅内的出血和黄疸、脑膜炎、脑炎和其他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四、哭声单调,哭时没有伤心,多提示脑发育障碍,叫脑瘫,还有巨细胞性贫血。哭声伴有嘶哑,多提示是喉炎,哭声细小属于先天性肌弛缓或者是重症肌无力,还有猫叫样的哭,还有小羊叫样的哭,这都考虑是染色体疾病。五、哭的时间,睡前或午觉后哭,可能和饥饿有关,进食和哺乳时哭应注意口腔、鼻塞,还有母乳的乳房阻塞着患儿的鼻孔,或者是有先天性心脏病、贫血、缺氧、不能进食,所以也哭。六、夜间哭,应注意饥饿和睡眠不好的习惯,比如过冷、过热,或者活动性佝偻病,还有孩子晚上肠道寄生虫,肛门特别痒,也爱哭,注意有没有结肠炎、肠炎,还有消化道、泌尿道的畸形。七、伴随的症状,有流鼻涕、咳嗽,考虑上呼吸道感染,哭闹时心跳气短、发绀,考虑是心脏的病变。出现便血、套叠、呕吐、腹胀,要考虑这些肠道的病,还有其他的是多汗、枕秃、易惊,注意佝偻病和营养不良。伴有黄疸,要考虑肝胆系统的病、淋巴结的病,还有血液病。哭闹时候高声的尖叫,频繁呕吐,考虑是脑病,这些都要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判断。"

语音时长03:05''

孙玲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11/16收听(75981)

孩子断奶哭闹怎么办

每个宝宝成长到一定的阶段以后,都要经过一个断奶的过程,每个宝宝断奶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为了宝宝的成长也是在所难免的。也要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一般母乳喂养的宝宝一定要坚持喂养到6个月左右。最新的母乳喂养规定可以喂养到2岁左右,这是在母乳充足的情况下,要适当的添加辅食。如果是由于特殊的原因,比如妈妈要上班或者是母乳量减少或者是疾病过程中等特殊的原因的情况下,宝宝该断的时候必须要进行断奶。宝宝断奶的情况下不停的哭闹这种情况都是正常的,所以不必要过分地担心。只要在这段时间内给宝宝精心的照顾,让宝宝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的过程,这是宝宝成长的一个阶段。在断奶的过程中出现宝宝哭闹怎么办?首先一定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在给宝宝断奶的时候,首先要转移宝宝的注意力,特别是母乳喂养的宝宝,这种宝宝依赖性比较强,断起来比较困难,相对来说比奶粉喂养的宝宝有些困难。所以妈妈要懂得注意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拿玩具来哄一哄宝宝。还有的情况下是适当的给宝宝增加辅食,给宝宝多吃些水果、蔬菜,带宝宝出去多活动活动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也可以帮助宝宝断奶给宝宝缓解一下宝宝不高兴的心情,而且要多给宝宝安抚,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给宝宝补钙,避免宝宝大哭大闹,帮助宝宝快乐的度过断奶时间。只要时间过了宝宝自然而然就好了,锻炼锻炼宝宝也是可以的,不要过于紧张,不要着急,该断必须断,不能优柔寡断否则会越来越难断了。

语音时长02:21''

冯海桃天脊医院

2018/05/03收听(39177)

孩子发脾气哭闹怎么办

"孩子发脾气、哭闹首先让家长进行宣教和行为的治疗两方面,应该让孩子家长了解情绪和调控发展的过程。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要逐渐告诉他们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另外父母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学会适当等待和情绪的调控办法。当症状严重时可进行暂时隔离法的行为治疗,但是实施该办法时必须注意,一定不能在孩子脾气爆发到一定的阶段,放弃并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会更加进一步的强化其行为。其实这种行为,简言之就是家长给惯出来的,如果继续惯下去,这种行为是不可能改的。多半是由于过分的溺爱,孩子开始发脾气、暴怒,为了满足他的要求缓解这种情况,以立即就满足他的要求,管它合理不合理。但是久而久之,孩子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满意和达到要求,所以就形成了这种坏脾气。在治疗中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放弃,否则就会更一步强化他这种行为的发生。因此要对孩子实行暂时的隔离法,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情绪爆发,这一行为的纠正比较适合2-6岁的孩子。儿童发脾气时,将他放在设置简单与外界没有联系的隔离室或空房子当中,让他待数分钟,症状消失15秒钟左右即可解除隔离。儿童症状减轻时应当采取正性的强化的疗法,比如赞赏、表扬,巩固良好的行为。越是年龄小的孩子,正性强化的反馈需要越及时,所以根据孩子的情况,也就是不要太惯着他,再惯下去这个脾气就不会改的。"

语音时长02:40''

孙玲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10/15收听(86582)

孩子半夜哭闹是怎么回事

"孩子半夜哭闹多见于两大类型,生理性哭闹和病理性哭闹。生理性哭闹,因为啼哭是新生儿一种本能的反应,哭声洪亮、有力多属正常生理现象。不哭或者是哭声微弱反而是一种异常病理反应,婴儿哭闹首先考虑是否由于奶量不足、尿布潮湿,衣被过热、过冷,体位不适、排便等上述生理和外界刺激引起,或者是因为要抱、要哄等要求未能满足,这些因素纠正后如果哭闹不止,则需要检查有没有病理现象。有的孩子还在睡前常哭闹,尤其是在傍晚,俗称闹觉,立即安排睡眠,则可停止哭闹,有的时候夜间哭闹,而白天多睡,日夜颠倒、规律颠倒也需要纠正其规律。病理性的哭闹,凡是身体不适或者疼痛的任何疾病,都可以导致小儿哭闹不安。常见的临床表现也不相同,有的表现哭闹,因此要检查全身各处有没有不舒适和疼痛的地方,最常见的是神经系统疾病,孩子囟门一般都没有闭合,颅内神经压力高的时候症状不明显,表现出高声的尖叫,这种哭叫、脑性尖叫要引起注意,常见于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核黄疸、脑积水等,还有腹痛,肠痉挛、急性腹痛、肠套叠、肠梗阻、阑尾炎的叫是突然的阵发性尖叫,常伴有面色苍白、呕吐、出汗、腹泻和便秘,这时要引起注意。还有感染和创伤,各种的感染和创伤都可以引起孩子烦闹、哭叫,应仔细检查,找出感染原,比如哪个地方皮肤有红、肿、热、痛,表示局部的感染或挫伤,颈部、腋窝、背部、臀部、肛门周围有没有红、肿、热、痛,耳朵、外耳道、肢体哪个地方碰一下会尖叫、哭闹,这都是要查的。其他就是慢性疾病,常见佝偻病,晚上爱闹。"

语音时长03:07''

孙玲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09/18收听(3937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7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