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后的反应及预防

2019-12-30 11:48阅读:

手机浏览

  因鼻咽癌绝大多数为低分化磷癌,对放射线敏感性较高,因此,目前,放射治疗仍然为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初诊患者一般宜首选放疗或放疗+化疗,晚期发生转移者可采用化疗,但为了止痛、止血、解除梗阻等仍可配合局部姑息放疗。

  1、黏膜反应:是鼻咽癌放疗中最显著的放射反应。表现为鼻咽及口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味觉消失,严重者发生溃疡、出血、坏死、剧痛,不能进食,被迫停止放疗。预防措施:注意口腔卫生,口腔粘膜疼痛严重者可于漱口液中加入一些表面麻醉药,以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黏膜反应一般于放疗结束后逐渐缓解。也可用中药甘草6克,麦冬6克,玄参6克,双花6克,菊花6克,开水浸泡,晾凉后饮用。

  2、口干:因腮腺受到照射后其分泌功能受到抑制,唾液分泌减少引起。预防措施:①如有进食困难需用汤送下或进半流食。②适当服用生津中药,有些患者含化薄荷片取得较好效果。③让患者含化草莓、果丹皮等酸味果脯,并指导患者配合想象疗法,以刺激唾液腺分泌,能较好地缓解口干。④有报道用羧甲基纤维素、山梨醇、矿盐等制成“人工唾液”反复喷雾,可保持口腔湿润。⑤鼻咽癌放疗后唾液pH值下降,易发生口腔感染,可用生理盐水做口腔冲洗。放疗后尽可能立即饮水,每杯水最好加半匙苏打粉。⑥另外,患者时常喝少量清水有助于保持口腔湿润。

  3、鼻塞:由鼻泪管肿胀阻塞及鼻腔黏膜水肿引起,尤以卧位时明显,影响睡眠,可用1%映麻滴鼻液滴鼻缓解症状,也可用眼药水滴双眼,以防止鼻泪管感染。一般情况下放疗结束后鼻塞症状可自行缓解。

  4、鼻咽及鼻腔出血:放疗过程中因肿瘤消退过快,肿瘤组织坏死脱落后正常组织来不及修复,照射后黏膜血管脆性增加,遇气候干燥,用力咳嗽、擤鼻或打喷嚏时都会引起出血。轻者渗血,重者可引起大出血。预防措施:①每日冲洗鼻腔、鼻咽腔,以清除坏死脱落的肿瘤组织,改善局部血流,提高放疗敏感性。冲洗液可选用0.3%过氧化氢,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出血;也可先用凉开水冲洗1~2次,再用生理盐水冲洗。②每周至少检查1次鼻咽部,如发现肿瘤消退过快,可适当减少放射剂量或暂停放疗,使正常组织得以修复。③饮食宜偏凉,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④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保留灌肠,解除大便秘结。⑤避免用力擤鼻涕或打喷嚏,也不可用手挖鼻。⑥控制血压,有高血压病史者尤应注意,保持鼻咽腔清洁和湿润,不饮酒,避免进食过热和辛辣食物。一旦发生鼻咽出血,应立即让患者仰卧去枕,保持安静,用冷水袋敷鼻及额部,给予镇静止血药。出血量多时让患者尽量吐出,防止因咽下的血液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而加重鼻咽出血,必要时用鼻咽气装压迫或以纱布填塞后鼻孔。

  3、放疗并发症主要有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和软组织萎缩纤维化、放射性龋齿和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及放射性脑脊髓病。

  (1)放射性中耳炎:表现为耳内胀痛,当鼓膜穿孔,渗液外流后,疼痛可自行缓解或减轻。处理:人工引流,并滴入药物预防感染。

  (2)张口困难:由于放疗使咀嚼肌萎缩和纤维化所致。预防:让患者坚持张、合口锻炼或用木质楔形三角塞入门齿进行扩张,有条件者可配合高压氧治疗。

  (3)放射性牙龈炎、放射性龋齿:鼻咽癌放疗后涎腺分泌受抑制,口腔自洁作用降低,表现为牙龈充血、水肿甚至溃疡,继续发展牙龈萎缩导致牙颈外露,形成放射性観齿。若在拔牙后创面尚未愈合即开始放疗,易发生放射性有预骨炎。预防:放疗前戒烟,保持口腔清洁,1~2度龋齿可以充填,拔除所有病牙,2周后开始放疗,放疗期间早晚刷牙,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分享:

29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7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