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确诊要点:血压测量得精准

2022-04-28 16:03阅读:

手机浏览

随着高血压在人们的生活中”出镜率”和”辨识度”越来越高,没事去药店测个血压,成了一些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但血压怎么测才准,如何正确测量才能帮助我们确诊高血压?这些该掌握的要点,还是要自己牢记在心。

在了解测量血压前,得先搞清楚,什么是血压,血压的正常值是多少。

临床上血压可以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高压”,舒张压即俗称的“低压”,若测量数据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则可视为正常血压。而对于高血压,临床上判断标准一般为在不使用降压药物的条件下,测量的收缩压≥140mmHg,或者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诊室测量血压,诊断的“金标准”

测量血压可以说是一项“技术活”,操作不当就可能导致测量的数值不准确,对临床诊断造成影响。所以诊室测量血压,通常被当成了高血压诊断的“金标准”,其实通俗来讲,就是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范,进行测量所得的血压。

高血压9-图1.jpg

诊室血压测量

具体步骤如下:

①要求受试者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后开始测量坐位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

②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水银柱血压计将逐步被淘汰。

③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气囊长22-26 cm、宽12 cm,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

④首诊时应测量两上臂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的上臂。

⑤测量血压时,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 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该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和3分钟时测量。

⑦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测定脉率。

不过,诊室测量血压也有不“准确”的时候,主要由于可影响血压的因素较多,其中一项就包括了精神、情绪过于紧张,也就导致很多人群出现了“白大衣高血压”,即其他情况下血压都属于正常范围。所以除了诊室测量血压,临床上也存在一些其他的血压监测方法,其中常见的包括动态血压监测以及家庭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的要求较高,需要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器,测定昼夜24小时内的多次血压,一般间隔15-30分钟即会测定一次,最后计算24小时内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脉压、基础血压的值,即称为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9-图2(与26头图相同).jpg

动态血压监测

该结果可用于早期高血压病的诊断,并协助鉴别原发性、继发性和复杂高血压,也可以让医生更好地指导合理用药、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预测高血压的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和发展。

家庭血压监测

相比动态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在生活中可能被更多人熟知,是指由被测量者使用电子血压计或水银柱血压计进行自我测量。

高血压9-图3.jpg

家庭血压测量

一般建议每天早晨起床后服药前和晚上睡觉前各测量坐位血压2~3遍。每次测量前尽量避免剧烈运动、饮用浓茶或咖啡,两次测量可以间隔1分钟,连续测量7天后计算血压的平均值。

若已经在规律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且血压控制平稳的患者,可适当减少每周测量的次数,一周测量1~2天的血压即可。

高血压是常见慢性疾病,常在无声无息中就危害了健康,积极预防才是重中之重。不论你年龄几何学会判断和测量血压,都是生活中的“必备小技巧”,不要让疏忽和大意,让高血压“与你为伍”。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01):24-56.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19)[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048(001):10-46.

分享:

74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