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介绍: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原急救创伤中心)于2009年5月12日正式成立,2012年被评为惠州市重点专科、惠州市创伤急救中心,2015年被评为惠州市“青年文明号”,2019年被授予“中国地市级医院急诊专科医联体常务理事单位”和“惠州市三八红旗集体”,2021年被授予“惠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乘着医院快速发展的东风,急诊医学科目前已发展成为以严重创伤、急性中毒、急性疑难重症规范化诊治为品牌,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救治、危重症监护于一体的现代化急救诊疗中心。此外本中心还是惠州市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和惠州市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主委单位。

随着整体迁入二期新大楼,急诊医学科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使用面积达6000平方米,包括楼顶直升飞机停机坪、院前急救办公室、急诊分诊处、急诊内外儿、耳鼻喉和妇产科诊室、符合国际标准的创伤单元2间、胸痛单元1间、卒中单元1间、负压抢救单元1间、急诊输液中心、急诊留观病区、急诊综合病区(含急诊创伤外科、EICU)等医疗服务区以及急诊挂号收费处、急诊超声、急诊CT/DR、急诊药房、急诊检验等支持区。全科现有医护人员160余人,高级职称医师16人,中级职称医师16人,硕士研究生15人,先后送出科内医疗骨干到广东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澳大利亚阿尔弗雷德医院等国内外知名医院急诊科进修。近两年平均每年院前出车5000人次,急诊接诊量24万人次,其中危重病例比例约10%,抢救成功率98.5%以上。中心现配备有德尔格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床边DR机、床边彩超、心电监护、除颤仪、自动洗胃机、降温毯、自动心肺复苏系统、纤维支气管镜、电子视频插管喉镜、床旁快速检测仪、心脏临时起搏器等先进仪器设备;常规开展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心肺复苏、经皮气管切开、心脏电复律、床边心脏起搏、静脉溶栓、机械通气、各种血管体腔穿刺置管、床边超声评估、主动脉球囊阻断(REBOA)、支气管镜检查、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连续性肾脏替换治疗(CRRT)等急救诊疗技术。

近年来,科室一直秉承“团队、高效、学习、创新”的理念,以建设“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急性中毒救治中心”、“蛇伤救治中心”和“急性疑难重症诊疗中心”等为抓手,着力提升科室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内涵建设。根据医院发展战略及本地区医疗服务特点,本科室以建设“严重创伤一站式救治体系”为核心发展品牌,通过国际合作项目,提升创伤救治理念和技术,建设全市配置功能最完善创伤复苏单元,自主研发创伤管理系统(ITM),形成以急诊外科为核心的创伤复苏团队,构建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复苏-损伤控制手术-重症创伤监护等一体化模式,成为全省第四个、惠州市第一个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成为国家级创伤中心建设单位,牵头成立惠州市创伤中心联盟并成为执行主席单位,多次在本地区特大型车祸等灾难应急事件处理中出色地完成任务,受到卫健、交警等相关部门肯定和赞扬。

此外,急性中毒的规范化救治也是本中心的核心发展品牌之一,从院前接诊、紧急抢救处理及后续治疗及随诊一体化管理,对常见的农药中毒、药物中毒、食物中毒及毒蛇咬伤等形成规范化诊疗,在中毒危重症的诊治领域具有独到之处,被省卫健委认定为“广东省中毒救治中心惠州分中心”,承担惠州市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近年来科室在科研、教学工作方面也取得较大突破。主持省级科研基金1项、市科技项目10余项,获得首届惠州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发表中华系列杂志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科室近3年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30余项。2016年急诊医学教研室成立,承担广东医科大学临床本科班的理论课教学及见习带教等,此外还承担全院医务人员的急救技能培训。中心全体人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长期坚持义务为群众培训急救技能,已开展包括到罗浮山和红花湖景区、学校等公共急救培训200余场次,接受培训人数超过15000余人,在本市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近3年来,中心近20人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学雷锋标兵、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惠州市优秀共产党员、首届惠州医师奖、惠州三八红旗手、南粤好医生等省市级荣誉。

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急诊医学科的医教研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科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之路。根据医院的发展总方针,学科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具有国内专科特色、广东省一流、惠州地区领先的医教研全面发展的急诊医学科。

科室主要特色有:

1.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救治、危重症监护一体化模式;

2.互联网+急诊急救;

3.严重创伤一站式救治体系;

4.急性中毒的综合救治;

5.毒蛇咬伤的规范化救治;

6.急性疑难疾病诊治中心;

7.全面科学的急救培训体系。科室核心品牌——创伤中心建设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6年3月与创伤急救领域全球排名前四的澳大利亚阿尔弗雷德医院正式签约建立创伤国际合作,并在2017年的惠州市两会上,建立“互联网+城乡交通创伤智能救治体系”列入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自此创伤中心正式启动建设。2018年5月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成为创伤中心建设单位;2018年10月发布《医院创伤中心建设方案》;2020年12月成立“急诊创伤外科”规范院内严重创伤收治。

突破传统急救模式,打造创伤一体化急救体系

近5年来,作为我市创伤中心建设的典型代表,市一院创伤中心通过借鉴先进的创伤管理理念和技术、改进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流程、创新性建设全市首个功能齐全的创伤复苏单元、自主研发并部署急救创伤智能救治平台和智能创伤管理(ITM)系统,打造了创伤院前院内信息衔接通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培养创伤团队人才,目前形成了以急诊外科为核心科室的创伤救治体系,构建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复苏-损伤控制手术-重症创伤管理-创伤康复”的一体化模式。创伤中心核心科室之急诊创伤外科目前有医生19人,护士96人,年平均接诊创伤病人4.5万人次。2017-2021年四年期间,市一院创伤中心共接诊1727名ISS≥16分的严重创伤患者,院内死亡率仅6.66%,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8%以内)。

从“输血”到“造血”,助力全市急救创伤体系建设

2018年5月,我院成为广东省第四家、惠州市第一家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并成为国家级创伤中心建设单位。2019年1月牵头成立省内首个市级创伤中心联盟,2020年12月牵头成立省内首个市级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并成为主委单位。为提高全市各医疗单位整体创伤急救能力,达到全市创伤救治水平均质化的目标,我院创伤中心自2018年起即组织骨干投入巨大精力和时间进行巡回培训,成功搭建了省内首个市级“公众-基层-高级”三级创伤培训体系”,累计培训公众超过10000人次、培训基层医护人员13场次共1522人次、培训24支专业创伤救治团队。2020年12月承办首届惠州市创伤急救技能大赛,2021年相继举办第二届全市创伤急救技能大赛。

持续扩大学术影响力,打造创伤急救品牌效应

因为建设较早、体系较完整、亮点突出,发展模式可借鉴、可复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品牌效应,我院创伤中心建设工作在省内外引起同行极大的关注,截至2021年底已有33家医院来函来访,其中有7家三甲医院,覆盖5个省份、覆盖广东省12个地级市,很好地起到“省级创伤中心示范基地”作用;2019年2月创伤中心李王安主任受邀参加沙特国家创伤年会并作专题讲座,同年9月受邀参加中国医促会创伤医学全国年会,并在大会上专题介绍惠州市创伤救治发展经验,引起国内外创伤领域专家的高度评价。

2021年3月,市一院创伤中心建设案例《完善创伤急救体系,助力健康湾区建设》获评2020年度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提升科室团队类典型案例并在人民网上发布展示。在2021年惠州市医学会组织的首届市医学科技奖评审中,创伤中心的作品《依托智慧医疗平台构建院前院内严重创伤一体化救治体系》荣获一等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将持续努力,争取将创伤管理模式建设成为广东的样板、全国的标杆。

  

专家列表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