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三级甲等

介绍:

1.研究所发展简史:

1957年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由张泰伦教授创办了我省第一个肿瘤科,1977年全国科技大会后,郑树教授筹建了肿瘤研究室,开展对肿瘤临床实验研究,是全国较早专科研究机构之一。1984年被确定为我省第一批重点学科--肿瘤学,1986年进而建成了肿瘤研究所。本学科点相继于1979及1987年招收硕士及博士研究生,1994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肿瘤学博士点,1997年批准成立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所包括肿瘤临床、综合治疗中心及实验研究中心,并有国家海宁、嘉善大肠癌高发现场。以大肠癌、乳腺癌为切入,以肿瘤早诊早治及病因发病机制与化学预防为研究方向。目前已形成了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培养人才与科研医疗相结合的基地与实体。学科现有教师共6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3人,近40%具有博士学位。先后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各为60名及36名,已毕业各为47名及18名。每年新招收博、硕士研究生15-20名,博士后多名。已具有稳定的培养基地,教学医疗基础及人才的梯队。国家教委新近已批准肿瘤学科设置特聘教授岗位(即'长江学者计划')。

近20年来,本所承担'六五'及主持'七五'、'八五'和'九五'国家大肠攻关课题,'863'国家科委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以上课题共60余项。曾先后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奖18项并专利四项。创造性的建立有效的无症状大肠癌诊断方案,且在基础研究上建立了肿瘤相关基因cDNA库。从中发现了三个新的大肠癌候选抑癌基因,其中2个被国际命名委员会命名为ST13与ST14。并开展以自然产物为化学预防研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1998年构建了含病毒cDNA片段的白血病细胞cDNA文库,筛检到10与白血病相关的新基因表达序列标签(EST),完成测序工作,其中6个于99年4月被国际GenBank收录(AF135383,AF135384,AF135385,AF144057,AF144058,AF144059)。新近我们已从人急性白血病细胞分离到9.5kb左右新病毒的前病毒DNA基因组,DNA序列分析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结构与表达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应用基因工程生产抗病毒提供目的基因。

2.现有人员结构43名中,高级职称20名,占总人数46.5%,其中正高6名,副高14名。43名中,博士13名,硕士6名。硕士以上19名,占44.4%,其中博士占28.8%。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22名,其中2/3已开始临床或实验研究。共计60人在岗工作。

3.现有仪器设备本实验室已达相当规模,有DNA自动测序仪、流式细胞仪、全自动蛋白质、多肽、核酸纯化系统、高速及超速冷冻离心机、PCR仪、原位PCR仪、数字凝胶成像仪、真空冷冻干燥仪、真空浓缩仪、紫外交联仪、正压/负压转膜仪、高效液相层析仪、紫外分光光度仪、荧光显微镜、设备齐全的细胞培养室等。拥有计算机网络与丰富的信息资源.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完备,能进行肿瘤病因与机制各项研究。

医疗服务浙医大附属二院肿瘤科为肿瘤学科的临床医疗部分自1980年恢复建制以来,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医疗护人员30人,18名医生中,主任医生5人,副主任医生7人,肿瘤学博士8人。在肿瘤外科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化疗与生物治疗科和放疗科,拥有床位数分别为30张,20张和30张,形成了以手术为主的肿瘤综合治疗体系。门诊由主任医师把关,同时开设专家和专科门诊(乳房疾病,化疗和胃肠肿瘤等),解决了许多外院转诊的肿瘤疑难杂症和专科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有关肿瘤防治、康复保健和遗传咨询等服务,还专人负责随访诊治的大肠和乳腺肿瘤(随访率达95%以上)。外科病房每年手术治疗各类肿瘤病人约1100例,乳腺癌1300例,对这两种肿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恶性肿瘤新辅助治疗和横切口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等,大肠癌和乳腺癌治疗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肿瘤分子事件预测大肠肿瘤遗传易感性和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均属国内首创。为此,肿瘤学科成了首批卫生部属抗肿瘤药物临床药理基地。临床治疗对象与学科的研究对象紧密结合,临床肿瘤防治结合多种反映肿瘤生物特性的分子指标如药敏试验,肿瘤标记和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及其产物的研究,以及电子纤维肠镜临床诊疗和二万例大肠肿瘤普查的成功开展,显示了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相互依托,使得肿瘤科成为肿瘤学科的临床基地和服务窗口。目前为'中华医学会大肠癌诊治中心'所在地。

(一)大肠癌的生存水平与预后的COX分析国内文献报道大肠癌5年生存率(5YS)为50%左右,统计分析(寿命表达)肿瘤科1980-1989年收治的742例大肠癌,全组5YS为58±2%,其中65岁以上女性组5YS达69%,治疗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图示总体生存曲线。

单因素分析临床病理指标,发现年龄,手术性质,组织分类,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转移和Duke's分期与预后有关;将上述诸相关因素经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从557例根治切除病例分析结果看,仅淋巴转移和肿瘤浸润深度即Duke's分期是独立性指标,认为Duke's分期是提示预后的最为重要和可靠指标,下列表格表示多因素分析结果。

(二)乳腺癌分子标记的预后意义研究从分子水平研究腋淋巴阴性乳腺癌(ANN)的预后,指示辅助治疗的选择,在国内属首创。研究采用病例对照配对和多因素分析,分析了180例ANN的(erB-2,P53,nm23H1,ER,PR,Cath-D和SPF等指标的意义,发现SPF为指示预后的最重要指标,若ANN病例的SPF>10%,又为ER(-),PR(-)和Cath-D(+),则5YS低,需加强辅助治疗,否则予以定期随访科学研究(一)研究方向:

1.大肠癌人群预防研究本学科从1978年开始从事大肠癌的人群预防研究,承担了卫生部'六五'招标课题和国家“七五”、“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研究领域既包括了大肠癌的临床诊治、实验室研究,又包括防治现场研究,形成了大肠癌预防的综合研究体系,在整体上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其主要方面为:(1)大肠癌的病因学研究;(2)大肠癌的检测和诊断的临床实验室研究;(3)大肠癌的现场筛检研究;(4)大肠癌的阻断和干预的实验研究。由于大肠癌预防研究工作的发展,在预防现场15年来出现大肠癌发病死亡率下降的趋势,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本学科是全国大肠癌研究协作组的组长单位,又是全国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在国内起学术带头作用。

2.肿瘤标记和肿瘤早诊早治研究本学科从70年代后期开始对肿瘤标记的实验室和临床应用研究,主要方面包括:(1)乳腺癌雌激素受体测定并用于指导临床,此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多种肿瘤标记物CEA,AFP,DBP,CA-50,CA19-9,CA-242,SPA的临床应用研究;(3)免疫法检测人粪便潜血的实验研究和大肠癌筛检的应用研究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4)乳腺癌红外热象图处理专家系统的建立,使这一无创伤的诊断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学科正在对如何提高肿瘤化疗疗效方面,从预测化疗敏感性着手进行了10余年工作。90年代开始着手以分子生物技术研究化疗抗药的MDR(多药耐药)基因,建立了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系,证实MDR基因表达P蛋白不是唯一因素,在国际会议上报道后,为MDR提出者VictorLing所接受,此外,发掘祖国医学,初步证实某一天然药物成份具有对瘤细胞促分化的作用。

3.肿瘤病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肿瘤预防的最大困难在于大部分肿瘤的致病原因尚不清楚,本学科从多个方面开展肿瘤病因,特别是大肠癌病因的研究,包括:(1)大肠癌高发现声的流行病学调查;(2)中美大肠癌病例对照研究;(3)血吸虫病和大肠癌关系的研究;(4)家族性息肉病的家系和临床病理及分子技术的研究。分子生物学用于恶性肿瘤的研究是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新领域。本学科基本上与国际同步开展了大肠癌癌基因和癌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建立了国人大肠癌减数杂交cDNA基因文库,从中发现了新的癌相关基因,其中有三个基因SNC6,19,及73均作为新基因,被收入NIHGenbank(NCBI)。同时收入欧洲EMBC及日本DDBJ库,Genbank检索号为:U17714,U20428及AF067420。并且,国际命名委员会(HUGO/GDB1998)为SNC6和SNC19基因分别保留了ST13和ST14这两个命名(ST:SuppressionofTumorigenecity),并建议正式应用此命名。同时建立了非同位素法检测粪便中Ki-ras的突变基因,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肿瘤普查和早期诊断新技术,代表了当前国际上将分子生物学手段于肿瘤防治的新趋势和新发展。

(二)研究内容:

通过历年来各层次研究共计64项课题,尤其是连续性系统性强的“六五”、“七五”、“八五”及至“九五”,对大肠癌的研究,以及连续的国家自然科学基础支持的课题,在肿瘤研究上已形成了特色,即从群体到分子,从现场、临床到实验,应用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体系。研究工作主要落实在大肠癌、乳腺癌及化学预防(含化疗敏感或阻断剂的研究)三大方面:

大肠癌方面六五期间,通过现场流行病学研究,首次提出了我国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并进行了大样本的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协作研究双方华人配对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饮食与体力活动等相关危险因素,同时在国内开展6个地区(杭州、贵阳、郑州、大连、银川、沈阳)的相互配对调查研究,阐明我国大肠癌高危因素,为早诊早治提供了有效参数,建立了我国独特的无症状大肠肿瘤筛检模式。

第一部分优化大肠癌筛检方案“七五”期间我们建立了“结肠癌人群序贯筛检方案”,以计算机分析大肠癌人群危险状态隶属度函数及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相结合作为初筛,浓集高危人群进而以60cm纤维肠镜复筛,此方法在浙江嘉善县7万多人群中应用,取得良好的效益。但仍有17%的漏检率,并且初筛阳性率较高,还需要附以计算机技术,提示该方案应进一步提高敏感度与特异度,并使筛检措施更为简便易行,易于推广应用,我们根据我国多地区大肠癌危险因素研究及不同人群大肠癌普查结果,拟定?quot;人群结直肠癌筛检的优化方案'一、大肠癌筛检生化指标的筛选1.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PRHA-FOB)的应用研究:80年代我们建立了反向间接血凝法和酶联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测方法。免疫法较化学法更为第三和特异,且无须饮食控制,易为受检对象所接受。我们经数项研究结果表明,并非所有的大肠癌均有出血,“七五”的工作筛检到的41例癌仅19例FOB阳性(46.3)。一次法大便潜血试验,其检测的敏感度仅为40-50%,三次法约为60%左右,因此单以粪便潜血检查来筛检大肠癌,势必将一半左右病人漏检,而且对被认人是癌前病变的大肠腺瘤的筛检效果不佳。另外,并非所有出血者均为大肠癌,其阳性预测值仅为0.68%。因此单单以粪便潜血法检测大肠癌其应用价值有一定限度,除了重复大便潜血检查次数外潜血试验还应结合其它方法。

2.T抗原对人群大肠癌筛检的意义:我们应用该方法于1722例肠息肉病人以60cm纤维肠镜复查中,发现GOS试验在该人群对大肠癌敏感性仅为22.2%,特异性为83.0%,对大肠腺瘤的敏感性仅为17%,提示该方法尽管有报道在临床上具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根据我们的结果该方法尚难以应用到人群大肠癌筛检中。

二、用于人群筛检的大肠癌高危因素的确立我们进行了数项优选高危因素的研究,应用快速流行病学调查和nestcase-control等研究方法,根据“七五”攻关项大肠癌普查数据以及中美大肠癌和中国六地区大肠癌病例对照研究数据,从新评价了各危险因素与大肠腺瘤、大肠癌的相关性,选取了联系更为密切的8项指标,剔除了一些对筛检贡献较弱的因素,并对一些危险因素作了重新定义。根据'七五'期间进行的人群筛检的结果,进一步分析检出病例年龄分布,若将初筛年龄定于≥40岁,则可减少31.4%的初筛对象,而筛检效力仍合乎要求。因此,提出大肠癌初筛人群为≥40岁者。

三、“优化方案”的拟定根据各危险因素在大肠癌、腺癌、息肉中检验的意义以及上述研究结果,我们拟定了如下筛检方案:筛检人群确立在≥40岁以上人群,并具有以下一项者作为复筛对象。(1)免疫法粪便潜血阳性。(2)一级亲属大肠癌史;(3)本人有癌症史或肠息肉史;(4)具有以下二项及二项以上者作为复筛对象:①慢性腹泻;②粘液血便;③慢性便秘;④慢性阑尾炎;⑤精神刺激史;⑥胆道疾患史。对以上复筛阴性者每年复查一次,对具有2项以上复筛指征者排队其它原因后,半年复查一次。

四、“优化方案”的回代验证与推广应用经回代验证,结果表明:“优化方案”的筛检效力高于原方案。(1)大肠癌组:根据序贯筛检方案,将A-D组列为复筛(及初筛阳性对象),则检出大肠癌18例(18/37),敏感度为48.6%;而用优化筛检方案,可检出大肠癌28例(28/37),敏感度为75.7%,经X2检验,二者有显著差异(P  

专家列表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