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阳性的原因是什么

2018-05-21 18:37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核抗体阳性的原因是什么
01:37

语音内容

抗核抗体又称抗核酸抗原抗体。是一组对细胞核内的DNA、RNA蛋白或这些物质的分子复合物产生的自身抗体。其临床意义,抗核抗体检查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筛选试验,抗核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全身性硬皮病、狼疮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但经皮质激素治疗以后,阳性率可降低。抗核抗体在类风湿患者中约有20%-50%IgG型ANA呈阳性。小儿类风湿抗核抗体的阳性率为19%-35%,伴发虹膜睫状体炎者阳性率达50%-90%。因此抗核抗体阳性,预示类风湿有发生慢性睫状肌炎的可能。

分享:

58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薛兆强的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