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反流性肾病怎么治

2021-08-09 13:2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儿童反流性肾病的治疗最主要是制止尿液反流,控制感染,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损害。内科治疗方案主要让患儿白天多饮水,经常排尿,睡前习惯性两次排尿,以减轻膀胱内压力,不能有憋尿习惯,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尿道口清洁、勤换内裤、饮食合理、忌辛辣,预防和治疗便秘。此外,可长期使用小剂量抗生素如呋喃妥因、TNP等进行预防性治疗,每晚睡前一顿服用,减少尿道感染发生率,可能对膀胱输尿管反流存在一定效果。

外科治疗是指膀胱输尿管反流,部分可以微创手术,经内镜在膀胱输尿管开口黏膜下注入药物,还可以使用腹腔镜等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引起的反流性肾病还要注意定期清洁导尿,反流性肾病定期检查尿常规、尿培养,及时发现和治疗尿路感染,还要定期查B超、肾功能、ECT等,以判断反流及肾功能变化情况。

分享:

241

相关推荐

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和反流性肾病怎么治

"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尿液由膀胱向输尿管,甚至肾盂逆流,从而造成小儿上行性尿路感染的一系列综合征,如果患有这种疾病,建议尽快去正规综合性医院儿科就诊。一般来说,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综合征发病率虽然很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可以自愈。但已有肾瘢痕形成者不能消失,5岁以下出现肾反流的患儿预后多不佳,治疗方案有:一,防治尿路感染,对于伴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综合征的患儿,尿路感染复发率更高,因此疑似有症状或无症状的尿路感染,都可以引起肾损伤,近年来,对小儿尿路感染的患者已广泛采取复方新诺明长期预防疗法,长期服用无明显副作用,而且还可以控制复发,促进膀胱输尿管反流综合征的消失,预防量一般是治疗剂量的1/2-1/4,每天1次,可以睡前服用,预防用药应当在6个月以上,或服药至膀胱输尿管反流综合征消失,停药后每半年需要进行血生化检查以及血压检测,每2-3年应当检测一下IVP。二,如果存在以下几种表现,应当进行外科手术治疗:1,感染不能控制;2,肾有瘢痕形成;3,肾有回流现象;4,肾功能异常;5,膀胱输尿管反流综合征病情逐渐加重;6,膀胱输尿管反流综合征病情持续两年以上。三,对尿道扩张和利尿,注意并处理膀胱下梗阻,可以做间歇性尿道扩张,通过大量饮水利尿疗法等进行治疗。不要相信一些偏方和秘方,也不要相信一些虚假广告,以免上当受骗。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语音时长02:14''

徐亚光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5/03收听(15622)

什么是反流性肾病

"反流性肾病是间质性肾病的一种,以肾表面的不规则粗大瘢痕、受累肾盏杵状肥大和扩张变形、受累皮质萎陷退缩、膀胱输尿管反流为特征,以往称为慢性萎缩性肾盂肾炎。反流性肾病的病因是输尿管、膀胱反流。膀胱输尿管反流是尿液通过不健全的膀胱输尿管连接处的反流。生理状况下,输尿管最后一段的活瓣机制能防止这种反流。当该机制解剖功能完整性受损,即可导致原发或继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从而引起反流性肾病。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临床最为常见,多见于小儿,为膀胱黏膜下输尿管段的先天性异常,如先天性膀胱黏膜下输尿管段过短、膀胱三角肌组织发育不良等等。随着小儿成长,膀胱肌部发育完善,反流都会消失;继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可继发于多种原因所致的膀胱颈或尿道梗阻、膀胱高压、神经性膀胱、膀胱肌无力、膀胱结核及膀胱手术后引起输尿管损伤等等。反流性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尿路感染和发生于排尿时的胁腹疼痛。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可达60%到90%之间;蛋白尿的发生率在30%到60%之间,也可为反流性肾病的首发症状。蛋白尿通常在严重瘢痕形成数年后出现,提示膀胱输尿管反流已导致肾小球病变,为预后不良指征。"

语音时长02:28''

张敬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17/07/12收听(46218)

儿童远视怎么治?

  确定孩子有远视后,家长一定不可掉以轻心。儿童远视一旦发现,及早治疗。婴幼儿处于视力发育的敏感期,这个阶段也是治疗远视和弱视的最佳时机,过了这个时期则疗效欠佳...

王华德濮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7/11/03阅读(79613)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2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