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2020-11-01 21:03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胆红素分两种即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不溶于水,所以在血清里难以查到。胆红素经过肝脏处理、经过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处理后可以溶于水,即直接胆红素是经过肝脏处理过的胆红素,可以溶于水。

如果有造成肝脏疾病或肝脏病理学改变,可以引起直接胆红素变化,造成胆管运输系统、排泄系统疾病,也可以引起直接胆红素变化。如果是肠道病变,可以影响到直接胆红素的变化。具体如下:

1、肝炎、肝脏肿瘤,甚至脂肪肝都可以影响肝脏功能,影响肝细胞功能,影响直接胆红素的变化;

2、胆道出现病灶,可以影响到直接胆红素的改变,临床最常见的是胆管结石,胆管结石可以在肝胆管内,也可以在肝外胆管的分支,造成胆道内梗阻,胆道内梗阻会影响直接胆红素的变化;

3、胆管炎,临床上的胆管炎有结石引起,也有非结石引起,如需要自身免疫性的胆管炎都可以造成胆管狭窄,引起直接胆红素变化;

4、胰腺病变,如胰头癌也会造成胆道梗阻,急性胆囊炎压迫胆总管也可以引起直接胆红素变化。所以临床上发现直接胆红素升高、变化,通常要考虑到在整个途径过程中是哪些病变所引起的,然后有目的的去检查、对症治疗。

分享:

390

相关推荐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临床上,引起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的原因非常多。如果出现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总胆红素升高,一般考虑出现梗阻性的黄疸,临床上最多见是由于胆管结石造成的。其中,以肝总管和胆总管的结石最为多见,主要合并急性胆管炎的症状,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高热、寒战,体温可以达到39℃-40℃。此外,还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厌食油腻、恶心、呕吐、腹胀等相关的症状,以及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等,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以及休克等。另外一种疾病有可能是恶性肿瘤,比如胰头癌、胆总管的下段癌以及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等。临床上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都是无痛性的黄疸,无发热的症状以及疼痛的感觉,患者可伴有较严重的瘙痒,夜间明显,常难以缓解。小便呈浓茶色,大便呈陶土样。因此,出现直接胆红素升高和总胆红素增高时,还应当进一步完善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定量以及核磁共振的检查,以具体明确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给予及时的治疗。良性的患者可以通过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以及内镜ERCP取石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而对于恶性肿瘤,多需要采取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者胆管癌根治术的方法,来获得比较好的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语音时长01:51''

金鑫枣庄市中医医院

2018/06/02收听(2990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1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