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定义

2019-07-04 15:19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近几年内一直盘踞在首位。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处理原则主要为针对病因迅速止血,以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达500ml,或者剖宫产患者一次性出血超过1000ml,是分娩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的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出血量达到或者超过1000ml。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过子宫收缩剂、按摩子宫等保守性措施,仍然不能把血止住,需要一些外科的手术,包括介入治疗,甚至通过子宫切除来控制出血。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在5%-10%,但是由于临床工作中估计产后出血量往往比实际要低,因此产后出血的实际发病率要更高一些。

分享:

376

相关推荐

产后出血是指什么

"产后出血就是指胎儿娩出以后24小时以内出血量超过了500ml,产后出血主要发生在第三产程和产后两小时之内,发生率大约占分娩总数的2%-6%,因此发病率是比较高的。产后出血是我国构成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产后出血一旦发生,轻者产妇继续贫血、抵抗力降低,容易继发产后的感染,重的可以导致产后失血性休克,甚至造成垂体缺血、坏死,导致垂体功能降低,也就是席汉综合征,因此是严重威胁着产妇生命的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原因,常见的有四大原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最为常见,大约占产后出血的70%-80%,由于既往人工流产或者宫腔操作次数多,导致的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比例也在逐渐上升。一定要注意胎盘因素的问题,比如胎儿娩出以后胎盘有残留、胎盘粘连或者胎盘植入都会导致胎盘因素的产后出血。其他的还有软产道裂伤,比如分娩的时候因为胎儿过大、产时急产或者产程过快,手术助产的时候出现了会阴、阴道的裂伤,有的裂伤到子宫下段引起了阔韧带血肿,发生了严重的产后出血。少见的就是凝血功能障碍,比如孕前、孕期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型疾病,比如血液病、白血病、肝病等可能会发生出血,一旦发生出血都是非常凶险的。"

语音时长02:05''

赵芳北京积水潭医院

2020/04/30收听(6187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3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