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症的康复方法

2019-07-16 16:59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共济失调的康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针对运动功能、言语和吞咽功能,实施个体化康复综合治疗法,具体如下:

1、运动疗法:首先是垫上训练,采用本体感觉性神经肌肉易化技术,也就是PNF,结合眼、头、手协调性训练,针对性的提高体位转移能力,改善视固定;其次是坐位训练,以Frenkel训练法结合负重训练,针对性改善患者右下肢深感觉障碍,提高下肢远端控制力,以增强近端稳定性。再次是站立位训练,坐-立转移训练,扶持站立下躯干的对角旋转模式训练,完成双侧上肢的对称或不对称对角线模式的训练,还有重心的左右转移训练,骨盆前后左右运动的训练等,以增强躯干的控制能力,双下肢的肌肉耐力和增加本体感觉的输入;

2、作业疗法:患者呈端坐位,每日进行一次,每次45分钟,以本体感觉性的神经肌肉易化技术为基础的近端控制训练;以Frenkel训练法为基础的远端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3、语言和吞咽功能训练:针对患者舌唇运动不良,最长呼吸时间较短、鼻音化严重、单一音调或双唇音、舌根音不稳定、舌尖音不能发出等功能障碍,加强唇、下颌和舌的运动,加强对软腭和声带闭合运动的控制,强化上述肌群的力量和协调性,以改善吞咽功能。治疗过程中强调正确的坐姿,配合腹式呼吸,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

分享:

505

相关推荐

小脑共济失调症怎么治疗

小脑共济失调症主要是由于小脑的病变引起的一种共济失调,主要是治疗原发病。临床上引起共济失调常见的小脑病变,主要包括脑血管病,一般见于小脑梗死或者小脑出血,也可能是由于小脑肿瘤或者小脑炎症所引起,也可能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所导致。如果考虑是小脑梗死,超急性期患者适合溶栓时,应给予静脉溶栓治疗,不适合溶栓的情况下,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同时给予神经保护以及改善血液循环治疗。神经保护治疗的药物一般应用依达拉奉、胞二磷胆碱和脑蛋白水解物。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主要应用舒血宁、维脑路通和川芎嗪,同时可给予丁苯酞,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果考虑是小脑出血,适合手术的情况下尽量给予手术治疗,不适合手术时应给予神经保护和降颅压治疗。如果患者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时,主要给予改善血液循环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西比灵、银杏叶滴丸,也可以应用舒血宁和维脑路通,同时控制患者的病因。如果患者由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导致,大多数发生于中老年人,多数患者有高血脂和糖尿病。降血脂的药物可以应用辛伐他汀,降血糖药物一般应用二甲双胍,同时可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临床上一般应用阿司匹林。

语音时长01:46''

袁俊丽邯郸市第一医院

2019/05/16收听(37910)

中风症怎么康复

"脑卒中的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稳定之后,神经功能损伤症状不再发展的48小时之后就可以开始康复。它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急性期的康复治疗一般是指发病后的1-4周,期间康复治疗应与临床治疗同时进行。治疗目标是预防各种并发症及继发障碍的出现,为恢复期的进一步功能恢复打好基础。治疗的方法有:一、保持良好的体位。二、体位转换,床上翻身,原则上是每2小时变换一次。三、要保持正常的关节活动度。四、预防纠正单侧视野缺损。五、保持正确的坐姿。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是指卒中发病后1个月左右进入恢复期,恢复早期是恢复发病后的1-3个月,是康复治疗及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治疗的目标是加强患者的协调性和选择性随意活动,并结合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进行实用功能的强化训练,适时应用辅助以补偿患肢的功能,预防常见的并发症。治疗的方法有关节活动度的维持和改善、保持正确的体位、上肢和手的治疗性活动、上肢和手的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一般是发病后6个月以后,治疗的目标是加强残存已有功能,重视患者的环境适应训练,使患者更加自如用患侧预防适用综合征,预防误用综合征等其他的病症。它的治疗方法是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健康宣教,必要的时候要对家庭进行环境改造,使他能够更加方便地融入家庭日常生活,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能够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语音时长02:28''

张洁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

2018/05/25收听(2445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5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