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2019-07-19 16:14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它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是脑内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形成老年斑;再一个是脑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在神经细胞内形成神经元纤维缠结、神经元丢失,伴有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大脑内的老年斑、神经元缠结、胶质增生病理变化,促进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目前认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与遗传、社会环境、生活方式都可能有关,研究发现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有低教育程度、饮食,如有甜味剂、高脂饮食、高盐、高糖饮食,还有吸烟;另外,女性更年期雌激素水平降低,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增加有关;高血脂、高血糖、得过脑血管病这些因素;再有一个是重金属的接触史,如铝的接触史,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有关;另外,情绪也非常重要。如果经常有抑郁、悲观情绪,患上老年痴呆症的概率可能要大大增加。

分享:

362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8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