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

2021-05-10 10:4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1、病程:病程要求>3个月;

2、血肌酐水平以及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水平>110μmol/L,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肾功能不全常见的表现是病人会出现血肌酐的升高,血肌酐升高每个医院的标准都不一样,但是通常认为病人血肌酐>110μmol/L,则可以认为出现肾功能不全。这时会给病人估算他的肾小球滤过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公式主要包括MDRD公式和CKD-EPI公式,都可以基本估算病人的肾功能状态。如果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则病人肾脏不能完成它的大部分工作,所以称为肾功能衰竭。

分享:

66

相关推荐

什么是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一个人的肾脏功能慢慢的丧失,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就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主要有以下几个后果,第一个就是体内代谢的毒素大量地蓄积,经常拿来评估肾功能的尿素氮、肌酐、尿酸等指标,实际上是每时每刻身体都在产生的物质,绝大部分或者全部经过肾脏排泄。当肾脏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物质就会在血液当中聚集起来,就可以通过检测从肾脏排泄的代谢废物的水平来评估病人的肾功能,这是代谢废物的蓄积。第二个方面,会引起一些盐类的蓄积,这些盐类特别危险的就是钾,钾在血液当中的蓄积,称为高钾血症,而高钾血症本身会引起心脏骤停,会引起病人猝死,这是慢性肾衰竭的第二个后果。第三就是体内每天代谢要产生大量的酸根或者酸性物质,而这些酸性的物质需要在肾脏进行交换以后,把酸根排除到体外。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会出现代谢性的酸中毒,就是酸类的物质蓄积的表现,病人体内是酸性的环境,这是很不利于健康的。第四,慢性肾衰竭会引起水的聚集,如果病人的尿量减少,病人的水就排不出去,会出现一些水肿、心衰等现象。所以肾衰竭实际上是指肾功能的丧失,慢性肾衰竭就是病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肾功能逐渐地丧失。"

语音时长02:22''

李晓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18/01/04收听(7459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5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