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可以治愈吗

2019-12-12 15:31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肾性高血压一般不可以治愈。肾性高血压分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在临床上多见肾动脉狭窄,或者是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引起,或者是动脉粥样硬化。前两者的这种情况多见于青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高血压多见于老年人。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通常可以做肾血管的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或者是肾血管血运重建,或者是肾切除术。肾实质性的高血压的患者,在临床上多见于肾小球肾炎或者是糖尿病肾病,或者是做过肾移植的患者出现肾实质性高血压。这种血压一般很难控制,一般都需要三种以上的降压药物联合控制,如果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是相当理想的水平。

分享:

403

相关推荐

什么是肾性高血压

"一般来说,肾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在症状性高血压中称为肾性高血压,其发病机理与病理特点是:一,肾实质病的病理特点表现为肾小球玻璃样变性,间质组织或结缔组织增生、肾小管萎缩、肾细小动脉狭窄,造成了肾脏既有实质性的损害,也有血液供应不足;二,肾动脉壁的中层粘液性肌纤维增生,形成许多小动脉瘤,使肾小动脉内壁呈串珠样突出,造成肾动脉呈节段性狭窄;三,非特异性大动脉炎,可以引起肾脏、血液灌注不足。如果患有肾性高血压,建议去正规综合性医院泌尿内科就诊,需要在医师指导下,完善相关化验检查,评估病情。肾性高血压病,包括肾实质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两种,各种肾脏疾病引起高血压的机会与其病变的性质,对肾小球功能的影响,以及造成肾实质缺血程度有关。一般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先天性肾发育不全等病变较为广泛,可伴有血管病变或肾缺血,故常会出现肾性高血压。而肾结石和肾盂肾炎引起继发性肾性高血压的机会比较少见。此外,肾性高血压与肾功能状态有关,肾功能减退,血压趋于升高,肾功能衰竭后期80%以上会伴有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的危害比较大,应当积极进行护理和治疗,在治疗降压的同时,应当注意保护肾功能。宜用对肾血流无影响或增加肾血流量的药物,以及避免一些药物对肾功能造成更大影响。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语音时长02:07''

徐亚光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5/03收听(3779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4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