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经历:我是如何走出强迫症的

2022-12-28 19:02阅读:

手机浏览

我来自安徽六安,是一名基层公务员,得强迫症是在自己初中的时候,大概在1998年左右。那个时候,我从上海转学到老家镇上初中上学。

那个时候,我感觉到自己有些异常,平时上课都感觉到注意力不集中,时常对着书本发呆,特别是阅读感觉有些困难,总是一遍又一遍的读完课本上的文章,但也总感觉没有读懂,继续重复几篇,那个时候不知道这是强迫症症状,总觉得自己跟别人有些不一样。

学习的效率也是很低,就这样我一直读到初三,后来考高中,我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在镇上的一所普通中学读书,但我的强迫症症状还是依然存在,一直伴随我,直到我高考结束,第一年高考,我没有考上本科,后来选择继续复读一年。

就这样我去我们当地的县城去复读,那一年我的症状加重,可能是高考的压力,我觉得自己学习更加的吃力,自己精神也不好,身体也消瘦很多,一直带着症状去学习,效率低下不说,自己睡眠也是很差的,高考的压力,学习的压力,我感觉自己精神有些衰弱,想问题更加多了,容易钻牛角尖,同学之间也感觉到关系紧张,敏感。

自己一度怀疑自己得了精神病,但自己的苦楚也没有告诉别人,就这样一直到参加高考。最后,自己勉强考上了三本,自己也想继续复读了,于是,就去省城读了一所三本院校。

大学期间,自己的症状也是依然存在,但大学学习算轻松,自己也不那么紧张了。但因为自己的强迫症症状,让我自己感觉到一些自卑,很少去参加一些校园的一些活动,自己整天泡在图书馆,自习室,虽然学习效率不高,自己也想通过多花时间来弥补这样的差距。

自己学的专业也不算热门,也谈不上自己喜欢,总觉得自己前途迷茫,在整个大学期间,自己一直在学习,没有恋爱,也没有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整天跟强迫症做斗争,艰难的度过大学几年。

临近毕业的时候,自己觉得自己适应一些稳定性的工作,于是就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自己一共考了两次才考上,后来被安排在一个其他镇上当办事员,就这样我开始我的基层公务员生涯。

开始的几年,自己觉得工作繁琐,机关单位的事情是做不完的,自己的这种状态也是慢慢适应这种节奏,自己也慢慢开始喜欢这种没有什么压力的工作。

我也知道自己的性格适合这种体制内的安稳生活,但骨子里的想法,还是希望自己能有机会能有一番作为,但感觉到自己的强迫症症状还是如影相随,自己也觉得有必要先要治疗好自己的这种病,才有工作的提升和动力,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的治疗之路。

了解自己是强迫症的时候,是在一次无意中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个企业家因为得了强迫症自杀了,这个新闻让我很震撼,也让我感觉我的这种症状跟当事人的感觉很相似,我于是就开始去证实我的病情,去了市医院,一家三家医院精神科,诊断出来,自己就是强迫症障碍,我听到那个诊断病情,我内心感觉到一些无力感,甚至觉得自己很倒霉,也联想到一些死亡事情,特别是自杀现象,自己也在想,如果撑不下去,自己会不会走这条路,我一直也在给自己做一些情感预设。

但强烈的求生欲让自己内心明白,这种病是能治疗好的,仅仅是需要时间问题,我的主治医师也是怎么说,让我先吃药保守治疗,后面看看效果。

就这样,自己开始吃药,整整吃了2年。吃药的同时,自己也定期去医院做心理治疗,对于吃药,感觉吃了一段时间,那些焦虑的情绪缓解不少,但症状还是依然存在的,吃药久了,自己也能感觉到自己反应迟钝了,甚至性需求也少了很多。

治疗的过程中,自己也觉得这种强迫症会慢慢地治疗好,自己也不着急,虽然强迫症的症状和思维依然存在,但自己还是能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仅仅是这种无力感,尤其是自己的心情容易起伏不定,容易受到这种症状的干扰,想的太多了,也觉得自己内心很焦虑,有种很累的感觉。

有的时候勉强地装着自己很正常,因为时常也有应酬,但自己内心却不喜欢这种官场上的应酬,觉得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自己都觉得虚伪。

通过医院不间断的心理治疗,自己最终也没有完全康复起来,觉得这样下去,症状还依然存在,自己的其他方面也有问题了,尤其是躯体方面,自己感觉到一些思维的迟缓,记忆的衰退,更多的是感觉到自己无精打采,这种药物也对身体有副作用,自己感觉到不能再吃药了,于是就暂停了药物。

自己平时也上网,看看强迫症的一些帖子和相关治疗的话题,后来,看到不少可以做强迫症方面的咨询,对于这些咨询师,我感觉他们不是很专业,尤其是对自己的强迫症症状,没有真正去了解和身同感受,总觉得有些像隔靴搔痒的感觉。

咨询的过程中,采用的那些咨询技术,我尝试了几种,感觉到对自己的效果不大。对于症状,还是依然存在,每次咨询的这种说教,自己也感觉到一些苦恼。咨询几次,自己就没有兴趣再继续了,或许,一方面是咨询师的水平问题,也有一方面是自己急于求成吧。

直到后来我遇到了这个自己容易接受,有种亲切感的咨询师,他经验丰富,强迫症案例多,对于疑难杂症的强迫症比较擅长,自己也就死马当活马医。

于是,我把自己的咨询经历和情况统统告诉他,他对我的这种多次跟不同的咨询师咨询,都不是很久,表示刚建立了心理咨询关系,建立了信任,又开始选择别人,这种情况,不利于心理咨询的效果的。

我也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很多时候,几次咨询,也没有多少效果,有些仅仅是了解我的情况,还没有完全建立信任感,我就开始不耐烦了,经过这样解释,我对自己的咨询态度有些内疚。

他针对我的情况,他说几次咨询没有效果的,尤其是对这种长年有强迫症障碍的患者,需要接受一种长程的疗程,系统的心理咨询才能更好的康复,也举例不少其他康复案例的情况。于是让我最终从强迫症的泥潭中走出来。

对于心理咨询,我觉得强迫症患者朋友,需要找对人,需要充分信任咨询师,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咨询师,匹配很重要。对方的资历和经验也是需要看的,对于咨询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需要积极完成,积极配合,自信,建立中长期的咨询目标和生活目标,顺其自然地去做建设性的生活,接纳症状,带着症状去生活,便是康复的秘诀。

注明:案例征得咨询者的书面同意,愿意公开发表,为了保护案例隐私做了专业伦理技术处理。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分享:

92

相关推荐

来自强迫症患者的感同身受

看到别人的强迫症,勾起了自己的强迫症回忆。昨天,跟同事去进行产品收货服务,看到一个操作工人,为协助我们换工作液,一直把废液来回清洗不亚于5次,我跟他说,不需要清...

王东有来心理诊室

2022/12/29阅读(3151)

02:08

如何走出焦虑症

帮助患者走出焦虑症,

陈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1/08/30播放(78962)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指的是一种控制不住的,反复的思考,或者反复的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神经症。那什么是强迫思维呢?强迫思维指的是大脑当中反复出现的一种强迫的想法,表象和冲动,强迫想法比如说反复的觉得自己被病毒细菌所感染,或者反复的觉得自己的门窗没有锁好,怕有人进来,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什么是强迫表象呢?强迫表象指的是大脑里不断呈现的一种恐怖的场景,或者其他的一些伤害性的场景。强迫冲动指的是大脑当中会有一种控制不住的意念,比如说去伤害别人,而且伤害的人往往是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具有强迫思维的人往往会非常的痛苦,他们没办法控制这种思维的出现,而且又挥之不去,有时会激发一些强迫的行为出现来缓解这种强迫的思维。那什么是强迫行为呢?就是反复的去做同样的动作,甚至行为,包括仪式性的肢体语言。比如说反复的洗手,一遍一遍的去洗,或者反复的关门,反复的检查水管、煤气是不是关好了,或者反复的核对自己是不是做对了什么。强迫行为还包括反复的精神活动,包括一次一次地去数1234567,他要数到某个固定的数值,心里面才踏实,或者反复的背诵。所有拥有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的这样一些症状的个体,他们的内心非常痛苦,难受,自己也非常渴望去摆脱这种症状。但通常来讲,自己没办法做到,所以更加的难受和痛苦。有些强迫的症状会严重地影响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给自己的社会功能带来明显的影响。

语音时长03:08''

黄建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2017/06/20收听(2988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