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如何防范急性心肌梗死?

2023-03-02 17:36阅读:

手机浏览

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高龄、肥胖、工作压力大、高脂饮食、家族史以及遗传因素等,主要诱因包括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便秘(用力排便)、大量饮酒等。

节假日期间预防心肌梗死,首先应该规律饮食起居。过度劳累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不要总是刷手机、看电视、打麻将等,避免暴饮暴食、过度熬夜、晚睡晚起、缺乏运动等。其次,对于有心脏病家族史、“三高”、中年肥胖男性、既往发现冠脉斑块等高危人群,在节假日期间饮食需忌油腻、忌过饱、忌过咸、忌抽烟、酗酒。另外,情绪不要过于激动、兴奋。情绪激动时,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发血压增高、血管收缩,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最后,预防急性心血管意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规律服药,切不可吃吃停停,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极容易造成血压不断波动,更易诱使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根据上述介绍,如若怀疑自己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请停下所有活动,休息制动,保持镇静,就地躺下或坐下休息,可尝试含服硝酸甘油(需监测血压水平)或速效救心丸等,及时向家人或周围人求救,拨打“120”。及早开通闭塞的冠脉血管,完成再灌注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好的治疗手段。需要注意急性心肌梗死最佳救治时间从发病到开通血管,最好不要超过120分钟,若发病超过2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死亡率会显著上升。

分享:

80

相关推荐

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其实很多:第一、最常见的就是猝死,叫猝死型冠心病,发病很快,可能都不会给很多的抢救时间。第二、心肌梗死以后,会表现为严重的休克状态,病人心脏功能严重下降,会引起低血压以及休克,进而引起全身多脏器的损伤。第三、急性心肌梗死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室颤、室速,或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房颤,恶性心律失常相当一部分都可以致命。如果在医院外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抢救成功率不到1%,院内的成功率也只是90%的水平。所以,心肌梗死一旦发生,都是非常严重。如果心梗侥幸能够存活下来,还有其他症状,最常见是心功能不全或者心衰。可能心梗好了,但是回去以后时间一长,心功能越来越差,病人就会反复的多次到医院进行就诊。所以,建议心梗一旦发生,尽早到医院进行完全的血运重建,减少或避免远期的心衰发生。第四、其他并发症,包括血栓栓塞,有些心梗病人一旦发生坏死的死壁,往往会诱发血栓,血栓一旦脱落,都可引起严重的卒中。第五、包括心脏的破裂。心脏破裂在心梗病人的发生比例不低,一部分严重的心脏破裂,特别是破到游离壁,可以造成患者猝死,抢救成功率非常低。第六、室间隔的穿孔,也是心肌梗死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死亡率马上从3%上升到50%,抢救的可能性都比较小。第七、还有一些心梗的并发症,比如少见的Dressler综合征,就是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它会出现心包炎的表现,发热、心包腔积液等。总之,心梗危害非常多,且心梗不仅有急性期的危害,也有长远的危害,都需要尽早的重视。其实,心梗一旦发生,最好的方法还是尽早开通血管。所以,现在提倡发生心梗以后,建议两个小时之内就送到能够开通血管的中心,进行相应的救治。"

语音时长02:33''

彭文辉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2019/01/15收听(67)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