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高甘油三酯血症

本词条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于佳慧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一种异族性甘油三酯蛋白合成或降解障碍,指血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升高超过正常值(>1.7mmol/L),它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很大的的关系。此病情一般无明显症状,常通过体检或发生了相应的心脑血管事件才被发现。因此,早期识别血脂异常,并积极进行干预,对防治动脉硬化、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降低死亡率意义重大。

就诊科室
心内科、内分泌科、急诊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Hyper triglyceridemia,HTG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自发性胰腺炎、脂肪肝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黄色瘤、肝脾大

好发人群
中老年人、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史者、肥胖者
常用药物
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烟酸
常用检查
血生化、血脂检查、血糖测定
疾病分类

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包括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性混合型血脂异常、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等。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常具有一定遗传背景,并且常伴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继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继发于其他疾患,如过量饮酒、药物、糖尿病、其他内分泌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妊娠以及免疫功能异常等导致甘油三酯升高。

病因

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原因比较多,凡是引起甘油三酯来源、合成、代谢或降解过程异常的因素均可能导致高甘油三脂血症。此病情好发于有家族史、肥胖等人群,同时高脂饮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和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等病情都有诱发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

主要病因

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病因主要是家族性遗传。继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因主要包括糖尿病、其他内分泌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妊娠以及免疫功能异常,激素和药物等,其中不合理饮食、缺乏运动、超重或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导致甘油三酯升高最常见的原因。

诱发因素
  • 高脂饮食、长期吸烟、酗酒、久坐可诱发高甘油三酯血症。

  • 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处于紧张状态,也会诱发高甘油三酯血症。

流行病学

中国慢性肾病工作公布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2010年中国>18岁成人居民有33.97%的人血脂异常,12.17%有高甘油三酯血症。

好发人群
  • 有高脂血症家庭史的高危人群,主要是中老年男性,长期高糖饮食、大量饮酒者及绝经后的妇女。

  • 有脑血管病家族史者,如各种黄色瘤患者。

  • 超重或者肥胖者,如饮食不健康引起的肥胖。

症状

高甘油三酯血症通常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多于常规体检时发现。但长期患病可导致机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等发生,还可引起肝脂肪变性,最终导致肝功能障碍,同时此病情可并发心血管疾病、自发性胰腺炎和脂肪肝。

其他症状

严重者出现肝脾大、躯体四肢疹状黄色瘤等。黄色瘤是过多的脂质在局部组织沉积所致。主要累及部位为眼睑周围、手掌及手指的皱纹处,少数也可发生于肘、膝、踝、臀部等。黄色瘤的存在提示时间较久的脂代谢异常,且多数可逐渐消退。

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

长期持续存在的血脂异常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尤其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中,心血管疾病多为早发,男性可在45岁,女性55岁。通过多项研究数据证明,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冠心病等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自发性胰腺炎

主要见于以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为主的患者中。由于乳糜微粒栓子阻塞胰腺的毛细血管,引起局限性胰腺细胞坏死而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一部分患者呈慢性复发性胰腺炎。长期或反复发作可导致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均下降,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及继发性糖尿病。

脂肪肝

血脂异常是脂肪在肝内大量蓄积所致,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其中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髙脂肪髙热量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以及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

就医

出现甘油三酯升高,以及四肢出现黄皮瘤和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及时到内分泌、心血管或者急诊科就诊,可以做空腹血脂以及彩超等检查确诊病情,一般甘油三酯超过1.7mmol/L即可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此病情需与肾病综合征相鉴别。

就医指征
  • 体检发现甘油三酯大于正常值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四肢出现黄皮瘤,提示病情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 已确诊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如出现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若体检发现血脂异常多考虑去内分泌科就诊。

  • 若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应去心内科就诊。

  • 如发病急促,可到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 发现甘油三酯升高多长时间?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黄色瘤)

  • 是否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

需要做的检查

空腹血脂

诊断中注意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甘油三酯等项目,空腹血脂是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以便明确有无糖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状态来判断病情。

监测血压

以便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高血压。

腹部彩超、肝功能检测

以便明确有无非酒精性脂肪肝。

血管彩超

可行颈动脉血管彩超,如发现动脉粥样斑块和(或)颈动脉中层内膜增厚可考虑并发动脉粥样硬化。

诊断标准

一般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结合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査进行血脂异常的诊断。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人甘油三酯的合适范围。即正常<1.70mmol/L、边缘升高1.70~2.29mmol/L、升高>2.29mmol/L。在排除继发性血脂异常的基础上可诊断为原发性血脂异常。

鉴别诊断

肾病综合征

高脂血症是肾病综合征临床特征之一,其特点是几乎所有血脂和脂蛋白成分均增加。肾病综合征引起血脂异常的主要机制是低白蛋白血症导致脂蛋白合成增加、分解减少。本病诊断主要根据大量蛋白尿(>3.5g/d)和低白蛋白血症(<30g/L),可资鉴别。

治疗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应根据甘油三酯升高的程度,不同程度的防治目的与策略有所不同。包括运动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如控制饮食、限制饮酒以及服用贝特类、烟酸类药物。

治疗周期
高甘油三酯血症治疗周期一般在1~3年,属于短期治疗。
一般治疗

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基础。甘油三酯边缘升高(1.7~2.29mmol/L),要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如控制饮食、限制饮酒、适量运动、减轻体重等。甘油三酯轻中度升高(2.30~5.63mmol/L)应给予药物干预。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不能进行饮食及非调脂药物治疗或治疗后疗效不满意的对象。

  • 中度(2.30~11.2mmol/L)、重度(11.2~22.4mmol/L)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可应用贝特类、烟酸或n-3脂肪酸类药物单独治疗或与他汀联合治疗。

  • 重度或极重(>22.4mmol/L)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不建议单独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 对于心血管风险增高的轻中度高甘油三酯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有用,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手术治疗

此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预后

高甘油三酯血症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可治愈,不影响寿命,建议积极改善生活方式能降低心血管系统风险水平,改善患者远期心血管预后,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建议此类患者治疗后根据不同情况定期复查血脂水平。

能否治愈

高甘油三酯血症经过系统有效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能活多久

此病情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 饮食与非调脂药物治疗3~6个月后,应复查血脂水平,如能达到要求可继续治疗,但仍须每6~12个月复查1次,如持续达到要求,每年复查1次。

  • 药物治疗开始后4~8周复查血脂,如能达到目标值,逐步改为每6~12个月复查1次,如开始治疗3~6个月复查血脂仍未达到目标值,则调整剂量或药物种类,或联合药物治疗,再经4~8周后复査。达到目标值后延长为每6~12个月复查1次。

饮食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应给予改善生活方式的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如减少髙脂食物的摄入、戒烟、戒酒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一些功能性食物和营养补充剂对改善血脂异常有益,如大豆蛋白、膳食纤维等。

饮食调理
  • 减少糖类摄入,如糖果、果汁等糖类含量较多的食物。

  • 减少淀粉类食物摄入,如面包、土豆、米饭等。

  • 减少高脂肪、胆固醇类食物,如动物脂肪、内脏等,油炸食物等。

  • 多食用一些功能性食物和营养补充剂,如大豆蛋白、膳食纤维等。

护理

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应注意患者血脂的监测,用药治疗的同时关注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无肌痛、肌肉压痛、肌无力、乏力和发热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

日常护理

口服用药

了解各类降酯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正确服用药物,禁止自行增减药量。

运动调理

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按时坚持锻炼,日常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等有氧运动。

血脂监测

定期去医院监测血脂情况,避免患者血脂过高引起病情加重。

特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时,必须监测不良反应,主要是定期检测肝功能和血肌酸激酶。如超过正常上限3倍,应暂停给药。停药后仍需每周复查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用药期间如有其他可能引起肌溶解的急性或严重情况,如败血症、创伤、大手术、低血压和抽搐等,应暂停给药。

预防

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建议高位人群及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均应进行血脂检查。同时针对此病情可进行控制体重以及合理饮食等方式来预防。

早期筛查

血脂检査的重点对象包括:

  • 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者。

  • 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 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

  • 有皮肤黄色瘤者。

  • 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建议以上高位人群及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均应进行血脂检查。

预防措施

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的患者体重降低5%~10%,甘油三酯可降低20%左右。

合理饮食

控制饮食总热量、限制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摄入、增加蔬菜和优质蛋白摄入。

限制饮酒

甘油三酯严重升高者应立即戒酒,无饮酒习惯者不建议饮酒,。

适量运动

规律性的体力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还可直接降低甘油三酯。

戒烟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整体风险性。

参考文献

[1]杜建玲.内分泌学高级医师进阶.第1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274-281.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754-760.

[3]郭艺芳.2012美国内分泌学会高甘油三酯血症评估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4(12):60-62.

[4]叶平.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7,45(02):108-1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