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骨硬化病

本词条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苏庆军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骨硬化病是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一种罕见疾病,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区别,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是破骨细胞的数量或者结构异常导致骨吸收异常,致使钙盐过量沉淀于骨内,以至于骨头变得又脆又硬,易发生骨折等症状。部分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较轻,有些患者表现出致命性特征,该病的诊断大程度依赖X线检查,目前没有很好的预防方法。

就诊科室
骨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osteopetrosis
疾病别称
大理石骨症、原发性脆性骨硬化病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多发性骨折、颅内高压、脑积水、贫血、脾脏增大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骨折、肋骨异常、骨痛、颅缝早闭、低钙血症

好发人群
近亲结婚者后代、携带隐形遗传基因者
常用药物
氯化铵
常用检查
X线检查、颅骨平片检查、磁共振检查、血常规
疾病分类

根据遗传方式和疾病进展主要分为以下:

常染色体隐性(恶性)型

病情严重,常于10岁内死亡。其病因是由于破骨细胞刷缘膜上的质子泵的一个亚单位发生了失活性的突变,因而破骨细胞不能起骨吸收的作用,此型患者症状在婴儿就发生。

常染色体显性(良性)型

无症状或症状甚轻。

常染色体隐性(中间)型

在儿童出现骨石化病,延续至成人。于成人有一定程度的贫血、肝脾肿大、髓外造血,亦易骨折。可有破骨细胞减少及破骨细胞功能欠佳这两种情况。

根据病情程度也可分为:

轻型

多见于青少年及成人,早期无明显症状或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脑神经受压症状,常因X线检查发现,预后良好。另外,可有血酸性磷酸酶升高。

重型

又称恶性型,常见于婴幼儿。多与遗传、血缘关系有关,神经系统与血液系统常受累。表现为贫血、出血、肝脾增大,甚至出现脑水肿、巨头症、视力下降或失明、眼球震颤、斜视、耳聋、脑积水、颅内出血、精神迟钝、面神经麻痹、癫痫及三叉神经受损等症状。

病因

骨硬化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骨吸收异常有关。软骨内骨质形成时,钙盐的软骨性基质吸收不良,并保持下来。钙盐过多沉积于骨内,外观呈大理石或象牙样。本病具有家族史,是一种遗传病,多见于近亲结婚的子女中,轻型为隐形遗传,重型为显现遗传。

主要病因
  • 病因不明,但可能与破骨细胞有关。

  • 破骨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性障碍可能是骨硬化病的病因。破骨细胞是负责骨吸收的主要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钙化性软骨性基质吸收不良并保持下来,使骨髓腔缩小甚至闭塞,形成硬且脆的骨质,骨皮质及骨小梁均增厚,骨皮质、骨松质无明显分界。

诱发因素

近亲结婚会给后代增加显性遗传的风险。

流行病学

此病为罕见病,具有家族性,多发于近亲结婚的子女,分轻型与重型两种。轻型多见于青少年及成人,无明显症状。成人型骨硬化病,每20万人就有1人发病。重型常见于婴幼儿,每10~50万人中就有1人患病。骨硬化病的发病率具有上升趋势。

好发人群
  • 近亲结婚者后代。

  • 部分青少年与成人,其家族遗传,且携带隐形遗传基因者。

症状

轻型骨硬化病无明显症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为轻型,隐形遗传多为恶性。恶性骨硬化病会导致骨折,骨痛甚至贫血、耳聋等症状。

典型症状

骨折

由于骨脆性增加,患者易发生骨折。

骨痛

患者骨骼处会有局部疼痛不适感。

视力、听力受损

颅神经压迫,骨质增生过多过快,对神经造成压迫,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及听力问题。

颅缝早闭

骨硬化病患者骨质较硬会造成颅缝早闭而导致患儿头颅畸形,影响脑脊液回流严重时会造成脑积水。

低钙血症

骨硬化病患者旧骨不被破坏,新骨不断形成,血清钙的来源不足,消耗增加易导致低钙血症,严重时会出现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其他症状

患者肋骨异常,可有鸡胸和胸廓畸形。另外,椎体异常可能会造成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等症状。

并发症

多发性骨折

因为骨质硬而脆,身体部位经常发生骨折,严重者可形成骨髓炎。

颅内高压、脑积水

由于颅底增生可能影响静脉回流而造成。

贫血、肝脾肿大

由于骨髓腔的变小或消失,对造血功能造成了影响,从而致使患者贫血、肝脾肿大。

就医

骨硬化病较为罕见且不易治疗,此病较难发现,常常因为出现各种并发症而就诊,或进行X线检查时被意外发现,对于易骨折患者应去医院进行尽早治疗。

就医指征
  • 易骨折、贫血的青少年人群,应及时就医,并做X线颅骨平片。

  • 脾脏肿大、牙齿畸形、四肢疼痛时,应及时就医。

  • 当出现骨折、失明、全身散在出血点时,应立即就医,或拨打120。

就诊科室
  •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 患者出现并发症时,如贫血,可去血液科检查血常规。

医生询问病情
  • 年龄多大?

  • 症状出现的时间?

  • 家族中是否有人有过类似病情?

  • 婚姻状况?是否近亲结婚?

  • 孕妇是否服用过药物?是否接触过有毒性或者放射性物质?

需要做的检查

X线和CT检查

检查是否有骨硬化、成型异常和骨中骨现象。X线平片为骨硬化病的首选检查方法,通过X线平片可以确诊。当存在脊髓压迫症状和脑神经症状等临床表现时可以考虑采用CT检查。

磁共振检查(MRI)

通常MRI上需要注意的不是骨本身的变化,而是注意有无伴有椎管狭窄所产生的脊髓压迫、空洞症等副损伤的表现,即用于检查是否有颅骨硬化、脑室扩张、椎动脉狭窄和髓外造血导致的肝脾肿大现象。

血常规

用于检查有无贫血、血小板降低及粒细胞减少等表现。

生化检查

在婴儿骨石化病,可有低钙血症而致生长板呈佝偻病改变。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而致骨化三醇增高和PTH(甲状旁腺激素)增高,成人骨石化病血清生化常无异常。

99mTc-人血清白蛋白

被用来寻找髓外造血的位点,还可以监测治疗的有效性。

基因诊断

基因诊断可用于骨硬化病确诊及改善预后,也可用于孕前筛查。

诊断标准

如若出现贫血、骨折、骨痛,颅神经压迫视力和听力受损,X线检查发现颅骨骨板增厚、骨硬化、成型异常和骨中骨等异常表现,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致密性骨发育症

该症患儿矮小,指骨发育不全,长骨密度高。但存在骨髓腔,颅盖骨增大。常见有缝间骨,但患儿无贫血症状。

治疗

骨硬化病的治疗取决于每个人的严重程度及特定症状。良性患者一般对症治疗,即控制感染、输血、加强护理等,并防止外伤性骨折。恶性患者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骨髓移植。

治疗周期
对于骨硬化病的患者,其若出现并发症,则需手术进行干预。所以采取长期持续性治疗,以维持良好的状态。
药物治疗

本病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可通过口服药物(氯化铵)诱发患者全身性酸中毒,以促进骨的吸收,还有低钙饮食、激素疗法,但疗效不确定。

手术治疗

成人出现并发症的时候才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年龄较小的患者由于骨折有时需要手术。骨髓移植手术对骨硬化病有一定的疗效,但骨髓移植术也并不是对所有骨硬化病有效,绝大部分患者仅仅只能改善症状和提高生存率。

预后

轻型骨硬化病患者控制贫血等并发症即可,一般可以治愈。部分重型患者可通过骨髓移植治愈,预后尚不明确,大部分重型患者活不过童年。

能否治愈

轻症患者积极控制病情,可治愈,但部分重型患者不能治愈。

能活多久

大多数婴幼儿基本活不过成年,未经治疗者在1岁之内死亡率达70%~80%。成人骨硬化病症状多轻微,基本不影响正常寿命。

复诊

定期复查视力、听力,及时发现异常,有助于对并发症等进行治疗。

饮食

骨硬化病患者生活中应注意加强营养及铁质摄入,以改善贫血。注意不宜过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宜食用低钙并含磷酸纤维素的食物。

饮食调理
  • 宜食用低钙食物,不宜吃过多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以免对骨的吸收带来负担。

  • 控制脂肪性食物摄入,可以用鱼类食物代替肉类食物。

  • 多吃蔬菜、水果,还有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

  • 严禁烟酒,忌食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

护理

虽然轻型、重型骨硬化病病情严重程度情况不同,但是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类似。主要方式是改善生活方式、防止感染、改善贫血症状和加强锻炼。

日常护理
  • 注意皮肤清洁,患儿皮肤会有散在皮疹,背部皮疹处可用碘伏消毒,温水洗浴。

  • 保证每天充足睡眠及水分摄入,患者应勤用温开水漱口,预防骨髓炎。

  • 患者应加强骨骼锻炼,动作循序渐进。注意安全,不宜大幅度运动,以防外伤性骨折。

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感染情况,以及视力、听力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治疗。

特殊注意事项
  • 生活中避免受伤,尽量少做大幅度运动。

  • 男女婚前应了解双方家族病史,实行优生优育,避免近亲结婚。

预防

骨硬化病很可能是一种基因缺陷导致的家族遗传性疾病,目前没有良好的预防手段。青年男女应积极进行婚前检查和基因筛查。

早期筛查

青年男女积极进行婚前咨询和基因筛查,避免近亲结婚。患者出现骨折、贫血、骨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预防措施
  • 青年男女积极进行婚前检查,了解对方家族遗传病史。

  • 孕妇定期产检,避免食用药物,勿接触有毒、有害或具有放射性的物质。

参考文献

[1]雷梅芳,张玉琴.儿童骨硬化病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22):1767-1768.

[2]孔庆奎,谢元忠,王立民,脊柱疾患影像诊断学[M].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49.

[3]陈家伦.临床内分泌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