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本词条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 陈志芬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暴发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部分病人发病前可有不洁饮食或上呼吸道感染,近年来认为本病发生与C型产期荚膜杆菌产生的β毒素有关,以春秋季节发病为多。病变主要在空肠或回肠,常呈节段性,但少数病例可有全部小肠及结肠受累,以出血、坏死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腹痛、腹胀、呕吐、腹泻、便血及全身中毒症状,重症可出现败血症和中毒性休克。本病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加强全身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失常、解除中毒症状、积极防治中毒性休克和其他并发症,必要时予以手术治疗。该病情预后与是否出现严重并发症等有关,若获得良好近期治疗效果,则一般远期预后也较良好。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急诊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acute hemorrhagic necrotic enteritis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肠梗阻、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急性腹痛、腹胀、腹泻、便血

好发人群
学龄期儿童、青少年
常用药物
氯霉素、庆大霉素、氢化可的松
常用检查
血象检查、粪便检查、X线检查
疾病分类

血便型

以血水样或暗红色血便为主要症状。

中毒型

以休克为主要表现,有高热、寒战、神志淡漠、嗜睡、谵语、休克等表现。

腹膜炎型

有明显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及急性腹膜炎征象,受累肠壁坏死或穿孔,腹腔内有血性渗出液。

肠梗阻型

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排便排气停止,肠鸣音消失,出现鼓肠。

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部分病人发病前可有不洁饮食或上呼吸道感染,近年来认为本病发生与C型产期荚膜杆菌产生的β毒素有关。该病情好发于青少年、儿童以及饮食卫生差的人群,可由饮食不洁、饮食习惯改变诱发。

主要病因

C型产期荚膜杆菌感染:C型产期荚膜杆菌产生的β毒素可选择性作用于小肠血管,使小肠血管痉挛、凝血,造成小肠黏膜下层水肿、出血、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进而发生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诱发因素

饮食不洁

进食污染有致病菌的食物,其产生的β毒素作用于小肠血管,使小肠血管痉挛、凝血,造成小肠黏膜下层水肿、出血、坏死,导致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

饮食习惯改变

如突然改变饮食习惯或暴饮暴食,肠内生态学发生改变,有利于致病菌的繁殖,产生毒素致病。

流行病学

成年人和小儿均可发病,但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较为多见,老年人少见,好发于春秋季节,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病变主要累及空肠和回肠,少数病例可有全部小肠及结肠受累。

好发人群

青少年和儿童

此类人群抵抗力低下,易受感染引起该病情。

食物卫生差者

此类人群患有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几率更大。

症状

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腹胀、呕吐、腹泻、便血及全身中毒症状。腹痛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疼痛伴阵发加剧,随之有腹泻,多为血水样便或果酱样腥臭便,有发热、恶心、呕吐,少数病人腹痛不明显而以血便为主要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败血症和中毒性休克。该病情可并发有肠梗阻、休克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典型症状

血便型

此型以血便为主要症状,有明显贫血和脱水,可有腹痛、发热、腹泻等症状,但腹部症状较轻,可无明显腹膜刺激征。

中毒型

此型以休克为主要表现,病人有腹痛、腹泻、高热、谵妄、昏迷等表现,颇似中毒性痢疾。

腹膜炎型

此型以明显腹痛、恶心、呕吐、腹胀为主要表现,腹部有明显的压痛和腹肌紧张,可以局限或遍及全腹,腹腔内往往有积液,肠鸣音减弱,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肠梗阻型

此型以阵发性腹痛、绞痛为主,伴有频繁呕吐,常无腹泻,偶有少量血便,检查可见腹部膨胀,有时可见肠型。

其他症状

少数病人腹痛不明显而以血便为主要症状。

并发症

肠梗阻

由于细菌以及其产生的β毒素的作用,小肠血管痉挛、凝血、肠壁充血、水肿、失去弹性及蠕动,肠内容潴留,发生小肠梗阻症状。

休克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由于细菌产生的β毒素吸收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病症和血液动力学紊乱,危重患者可发生中毒性休克,或伴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就医

如患者出现腹痛、腹泻、血水样便、贫血、发热以及已确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患者出现休克、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时,需要立即到消化内科、胃肠外科或急诊科就医,做血象检查、粪便检查、X线检查、腹腔镜检查确诊病情,注意与绞窄性肠梗阻、肠套叠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
  • 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需要尽早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相关检查。

  • 出现血水样便或果酱色腥臭便、贫血、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 已经确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患者,一旦出现休克、脓毒血症等并发症时,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就诊。

  •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肠梗阻、休克、脓毒血症等,应立即到胃肠外科或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 腹痛、腹泻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如果是持续性的持续了多长时间?发病前有无诱因?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腹痛、腹泻、血便等)

  •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腹痛、腹胀、呕吐、血水样便、果酱样腥臭便、发热、贫血等症状)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 发病前饮食情况?

需要做的检查

血象检查

通过抽取病人周围静脉血液,观察血液中各型血细胞比例有无异常,可见周围血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常有核左移。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常降低。

粪便检查

对病人留取粪便作镜下检查,可见粪便外观呈暗红或鲜红色,或隐血试验强阳性,镜下见大量红细胞,偶见脱落的肠黏膜,可有少量或中等量。

x线检查

腹部平片可显示肠管轻、中度扩张,钡剂灌肠检查可见肠壁增厚,显著水肿,结肠袋消失。在部分病例尚可见到肠壁间有气体,此征象为部分肠壁坏死,结肠细菌侵入所引起;或可见到溃疡或息肉样病变和僵直。也可出现肠痉挛、狭窄和肠壁囊样积气等征象。

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主要是作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时的检查,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

诊断标准
  • 典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症状:急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血水样便及全身中毒症状,或突然腹痛后出现休克症状。

  • 在粪便中找到大量红细胞或脱落的肠黏膜。

  • X线检查显示肠麻痹或轻、中度肠扩张。

鉴别诊断

绞窄性肠梗阻

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停止,可有腹部固定压痛和腹膜刺激征,压痛的肿块常为有绞窄的肠袢。X线检查可帮助鉴别诊断。

肠套叠

多见于幼儿,典型症状是腹痛、血便、腹部肿块,表现为突然发作剧烈的阵发性腹痛,病儿阵发哭闹不安,有安静如常的间歇期。腹部触诊常可扪及腊肠形、表面光滑、稍可活动、具有压痛的肿块,常位于脐右上方,而右下腹扪诊有空虚感。钡剂灌肠X线可帮助鉴别诊断。

治疗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患者的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包括加强全身支持治疗,维持内环境平衡、纠正水电解质失常,必要时输血治疗,解除中毒症状,积极防治脓毒血症、中毒性休克和其他并发症,必要时才予手术治疗。该病情的通过短期治疗改善。

治疗周期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属于急性病情,因此患者需要短期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

氯霉素

抑菌性广谱抗生素,抑制肠道病原菌生长。新生儿不宜应用本药,有指征必须应用本品时,如有条件应在监测血药浓度条件下使用;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本药。

庆大霉素

氨基糖苷类药抗生素,适用于治疗敏感病原菌所致的脓毒血症、败血症。对庆大霉素或其他氨基糖苷类药过敏者及孕妇禁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

氢化可的松:具有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适用于严重感染并发的毒血症。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者、病毒性皮肤病患者、角膜溃疡患者、严重的精神病和癫痫患者、以及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等禁用。

手术治疗
  • 对肠管坏死、穿孔伴有大量出血且病变局限者可行肠管部分切除术,如病变广泛或病人全身情况严重,可将坏死、穿孔肠段切除,远近两端外置造口,以后再行二期吻合。

  • 手术治疗指征:明显腹膜炎表现,或腹腔穿刺有脓性或血性渗液,怀疑有肠坏死或穿孔;反复大量肠出血,并发出血性休克;肠梗阻、肠麻痹;不能排除其他急需手术治疗的急腹症。

营养治疗

禁食、胃肠减压,维持内环境平衡,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紊乱,迅速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以抗休克,必要时可少量多次输血,应用静脉营养,即可提供营养又可使肠道休息。

预后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患者的预后与是否出现严重并发症等有关,若获得良好近期治疗效果,则一般远期预后也较良好,不影响自然寿命建议患者按医嘱进行复诊

能否治愈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患者若无严重并发症,经过及时、有效治疗时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患者经治疗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患者需要根据病情遵医嘱定期复诊,如进行粪便检查,以便明确病情恢复情况。

饮食

若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患者在急性出血期需禁食、胃肠减压,缓解期可少量进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应保证饮食卫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如避免进食未煮熟或变质的食物、会破坏肠道内蛋白水解酶的食物,注意均衡饮食,适当饮水。

饮食调理
  • 避免进食未煮熟或变质的食物,尤其在高发的春秋季节避免进食未煮熟的食物。

  • 避免大量进食会破坏肠道内蛋白水解酶的食物,如甘薯类食物,会使肠道对β毒素的破坏减少,加重病情。

  • 宜均衡膳食,适当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

  • 急性出血期需禁食、胃肠减压。

护理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患者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口腔,保持口腔清洁卫生,要严格按照病情禁食以及进食,同时患者需要注意用药安全并按时复诊。

日常护理

口服用药

患者需要了解各类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

日常清洁

患者日常要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口腔,保持口腔清洁卫生。保持大便通畅,加强皮肤的护理。

病情监测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患者复诊时粪便检查培养,检查是否还有致病菌存在繁殖。

特殊注意事项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患者若服用药物后,出现听力减退、血尿、食欲减退,需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病因目前未明确,因此无特异性的预防方式,注意在高发的夏秋季节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良好休息,同时要避免进食未煮熟或变质的食物可减少病情的发作。

早期筛查

对初次发生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者应彻底治疗,适龄儿童要按国家计划免疫要求规律驱虫。

预防措施

该病情目前无特异性的预防方式,注意以下方面可能减少病情的发生:

  • 避免进食未煮熟或变质的食物,保证饮食卫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合理膳食,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宜清淡饮食,定时定量进餐。

  • 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锻炼身体以及避免过于劳累。

参考文献

[1]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57.

[2]喻媛媛.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2).

[3]孙传政,黄飞舟,曾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的病因及诊疗方法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