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意识障碍

本词条由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曾湘豫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高级神经功能受损所致,根据意识水平和意识内容损害程度不同分为嗜睡、意识朦胧、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昏迷(轻度、中度、重度)。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急诊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Consciousness Disorders
疾病别称
神志障碍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肺炎、脑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
治疗周期
根据病因不同,治疗时间不同
临床症状

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昏迷

好发人群
心肺疾病患者、头部受到创伤者、服用某些药物人群
常用药物
头孢曲松、呋塞米、丁苯酞、阿司匹林肠溶片
常用检查
动脉血气检查、血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肺CT、头颅CT
疾病分类

觉醒度改变

嗜睡

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呈现病理性倦睡,可被唤醒正确回答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对时间、空间和人物的定向力正常,停止刺激后患者又进人睡眠状态。

昏睡

昏睡是较严重的意识障碍,患者需经过强烈和连续的刺激(持续压眶刺澈)才能唤醒,唤醒后反应迟钝,时间、空间定向力障碍,无法正常交流,一旦停止刺激立刻进入睡眠状态。

昏迷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对周围事物和声光刺激丧失反应,意识活动完全中断和丧失,根据程度不同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意识内容改变

意识蒙胧

意识范围的缩小,可感知事物的轮廓,但不清晰,定向力下降,清醒后回忆不完整。

意识模糊

意识活动存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等定向力障碍。

谵妄

患者在意识模糊的基础上同时出现了幻觉和幻想(多见于感染性疾病高热期和中毒性脑病)。

病因

意识障碍包括觉醒障碍和意识内容障碍,良好的意识主要与脑干网状结构和大脑皮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病因是脑血管病、感染、脑损伤、癫痫发作、中毒及全身性疾病。

主要病因

各种感染、中毒和机械压迫等因素引起神经细胞或轴索损害,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重症急性感染

如败血症、肺炎、中毒型菌痢、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和颅脑感染(脑炎、脑膜脑炎、脑型疟疾)等。

颅脑非感染性疾病

  • 脑血管疾病,脑缺血、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高血压脑病等。

  • 脑占位性疾病,如脑肿瘤、脑脓肿等。

  • 颅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外伤性颅内血肿、颅骨骨折等。

  • 癫痫。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如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尿毒症、肝性脑病、肺性脑病、糖尿病、低血糖、妊娠中毒症等。

心血管疾病

如重度休克、心律失常引起Adams-Stokes综合征等。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如低钠血症、低氯性碱中毒、高氯性酸中毒等。

外源性中毒

如安眠药、有机磷杀虫药、氰化物、一氧化碳、酒精和吗啡等中毒,还有毒蛇咬伤。

物理性及缺氧性损害

如高温中暑、日射病、触电、高山病等。

诱发因素
  • 服用药物:如安眠药、有机磷杀虫药、酒精和吗啡等可引起神经细胞或轴索损害。

  • 原有心肺疾病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加重,容易诱发本病。

流行病学

中国人口基数大,颅脑损伤发生率高,各地区的救治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昏迷而变成意识障碍的患者数量庞大。我国大约每年新增7~15万例的意识障碍患者。

好发人群
  • 原有心肺疾病患者,如严重肺部疾病、心功能衰竭。

  • 头部受到创伤者。

  • 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

  • 严重肝肾疾病患者,如肝衰竭失代偿期、肾衰竭尿毒症终末期。

症状

意识障碍多由高级神经功能受损所致,根据意识水平和意识内容损害程度不同分为嗜睡、意识蒙咙、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昏迷。

典型症状

嗜睡

是最轻的意识障碍,属于病理性倦睡。病人陷入持续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意识模糊

是意识水平轻度下降,较嗜睡为深的一种意识障碍。病人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昏睡

是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病人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刺激下(如压迫眶上神经、摇动病人身体等)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谵妄

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临床上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幻觉,错觉)、躁动不安、言语杂乱。谵妄可发生于急性感染的发热期间,也可见于某些药物中毒(如颠茄类药物中毒、急性酒精中毒)、代谢障碍(如肝性脑病)、循环障碍或中枢神经疾病等。由于病因不同,有些病人可以康复,有些病人可发展为昏迷状态。

昏迷

是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按其程度可分为三阶段。

轻度昏述

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活动。对声光制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的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等可存在。

中度昏迷

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于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饨,眼球无转动。

深度昏迷

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其他症状

发热

先发热然后有意识障碍见于重症感染性疾病;先有意识障碍然后有发热,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呼吸缓慢

是呼吸中枢受抑制的表现,见于吗啡、巴比妥类、有机鳞杀虫药等中毒、银环蛇咬伤等。

瞳孔散大

见于颠茄类、酒精、氰化物等中毒以及癫痫、低血糖状态等。

瞳孔缩小

见于吗啡类、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药等中毒。

心动过缓

见于颅内高压症、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吗啡类、毒蕈等中毒。

高血压

见于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肾炎尿毒症等。

低血压

见于各种原因的体克。

皮肤黏膜改变

出血点、瘀斑和紫癜等见于严重感染和出血性疾病;口唇呈樱红色提示一氧化碳中毒。

脑膜刺激征

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瘫痪

见于脑出血、脑梗死等。

并发症

吸入性肺炎

误吸胃内容物,因胃酸及未消化的食物刺激而引起的肺部感染。

下肢深静脉血栓

长时间制动血液流动缓慢,双下肢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

不可逆脑损害

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对脑功能造成不可逆损害,甚至呼吸心跳骤停。

就医

如果患者意识障碍较为严重,应立即就诊,如果处于危险环境,应立即离开,以免发生二次伤害。同时,应积极检查明确病因,保持生命体征平稳。

就医指征
  • 存在重症急性感染、脑血管疾病、外源性中毒等好发因素时,定期检测非常有必要,一旦出现阳性体征,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出现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昏迷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 出现呼吸中枢受抑制、心动过缓等其他严重急性症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神经内科就诊。

  • 若患者出现呼吸中枢受抑制、心动过缓等其他严重急性症状,可于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 意识障碍有无诱因?

  • 意识障碍持续了多长时间?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昏迷等)

  •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发热、呼吸缓慢、心动过缓、瞳孔缩小、脑膜刺激征等症状)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诊断标准

通过体格检查,明确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并可判断意识障碍类型和程度;通过颅脑CT、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相关血液学检查等可明确病因,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心脏疾病、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

鉴别诊断

持续植物状态

主要为全脑结构,尤其大脑皮层的广泛损害。基本表现为睁眼昏迷,存在睡眠觉醒周期,但无任何意识心理活动,保存吸吮、咀嚼、吞咽等原始反射。对疼痛刺激可有肢体屈曲躲避反应,大、小便失禁,通常通过病史以及典型症状可鉴别。

闭锁综合征

是由于脑桥腹侧的局限性病变累及双侧皮质脊髓束,以及三叉神经以下的皮质延髓束所致。患者能睁、闭眼,眼球能垂直运动而不能水平运动。因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未受累之故,患者的意识活动存在,能以眼球的上、下活动来表达其思维活动。本综合征的常见病因是基底动脉主干闭塞,偶见于脑桥出血、肿瘤和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神经影像学和脑血管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紧张综合征

包括木僵、违拗、刻板言语和动作、模仿言语和动作、蜡样屈曲、缄默等症状,可以持续数周至数月。紧张性木僵可以突然转人紧张性兴奋状态。紧张性兴奋持续时间短暂,常常是突然暴发的兴奋和暴力行为,然后又突然进入木僵或缓解。典型的紧张综合征见于精神分裂症的紧张型,其他精神病、抑郁症、反应性精神障碍、颅脑损伤时也可见到不典型的表现。

晕厥

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常见类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和脑源性晕厥。昏迷与晕厥的鉴别要点是前者的意识丧失时间较长,不易迅速逆转;后者则是为短暂的意识丧失。

发作性睡病

为一组睡眠障碍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四联症,分别是不可抗拒的病理性睡眠、猝倒发作、人睡前睡眠幻觉、睡眠瘫痪。发作性睡病与昏迷不同,前者是睡眠障碍,患者在正常人不易人睡的场合下如行走、骑自行车、工作、进食时均能出现难以控制的睡眠,其性质与生理性睡眠无异、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但可唤醒。

癔症

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发作时需要与意识障碍之昏迷相鉴别,癔症的意识障碍仅为意识范围的缩窄而非意识丧失。患者在发作时仍有情感反应(如眼角噙泪)以及主动抗拒(在扒开患者的双眼时患者的眼睛反而闭合更紧,称之违拗)等。

阵发性意识障碍

这种情况可见于肝硬化、胰岛细胞瘤、脑部中线肿瘤。偶有阵发性昏迷并伴有阵发性精神症状的患者,需考虑间脑病变的可能。  

治疗

意识障碍的治疗主要为病因治疗,保持生命体征的平稳,注重康复促醒治疗。

治疗周期
根据病因不同,治疗时间不可一概而论。
一般治疗
  • 对于危及生命的昏迷病人应立即给予有效处置,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应用呼吸兴奋剂,纠正休克,维持有效循环。

  • 建立静脉通道,连续呼吸、心率、血压和体温监测。持续昏迷病人应予气道管理。创伤病人除给予液体复苏外,应特别注意脊柱损伤。

  • 急诊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检查。

  • 有颅压增高表现者给20%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等降颅压治疗,必要时行侧脑室穿刺引流。

  • 控制癫病发作、高血压及高热,预防感染。

  • 昏迷伴呼吸衰竭、休克、心力衰竭者应予及时救治:严重颅脑外伤昏迷伴高热、抽搐、去大脑强直发作可用人工冬眠疗法。

  • 昏迷病人的重要治疗是找出导致昏迷的原因,针对主要疾病进行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适用于急性脑梗死引起的意识障碍,可在发病后4.5小时内首选此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两者均通过抗血小板聚集,达到减缓或避免血栓形成进展、预防脑梗死再发的目的。

抗生素

需根据感染类型、药物敏感情况选择药物。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美罗培南、万古霉素。

甘露醇、呋塞米或白蛋白

可减轻脑水肿,改善意识障碍及程度。

脑保护药物

主要用于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如丁苯酞、依达拉奉、神经节苷酯。

呼吸系统兴奋剂

用于呼吸抑制或呼吸衰竭的危重病人,可以增加吸氧的效果。

手术治疗

神经调控手术对患者意识及行为具有一定改善作用,神经调控外科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以脑深部电刺激和脊髓电刺激最受关注。适用于微意识状态患者或植物状态,但检查证实大脑存在意识活动特征的患者。

预后

患病5个月内达到微意识状态和外伤患者两种情况预后较好;而植物状态及非外伤患者预后较差,但个体差异很大,部分患者会长期处于严重残疾状态。

能否治愈

患者能否治愈需根据疾病严重程度而定。

能活多久

根据疾病严重程度不同,患者预期寿命不同。

复诊

根据病因遵医嘱进行复诊,通常病情稳定3~6个月门诊复诊,病情变化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饮食

可以进食的意识障碍患者,应合理、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物质,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慎食肥甘油腻之品。不能自己进食的意识障碍患者,需要通过肠外营养以及经导管的肠内营养补充机体所需。

饮食调理

手术患者全麻苏醒后4~6小时可喝水,术后以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为主,如大米粥、面片、鸡蛋羹等,逐渐可以正常饮食,尽量食用富含蛋白、高钙等食品,如鸡蛋、牛奶、精瘦肉等。

护理

高度重视早期常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 ,需尽力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需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若进行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的患者,还需注意术后护理和用药注意事项。

日常护理

对症支持

昏迷病人多有进食障碍、呕吐及多汗等,需注意补充营养及水、电解质的平衡。有呕吐及呃逆者,应用维生素B、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

日常护理

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更换床单被褥,勤翻身,预防肺炎和褥疮。

病情监测

根据病因选择持续监测动脉血气和碳氧血红蛋白、电解质、肌酐、尿素氮、肝功能等指标。

特殊注意事项

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肝肾功能障碍者,避免使用加重肝肾功损害的药物。

预防

意识障碍的病因较多,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如果患者已经处于嗜睡、意识模糊等意识障碍早期阶段,则应高度重视,防止疾病进展进入昏迷期,同时注意预防褥疮和肺炎。

预防措施
  • 针对意识障碍的病因进行积极预防以及治疗,如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肝肾疾病等。

  • 儿童注意严密看护,远离危险因素。

  • 老人注意定期体检,平时注意避免摔倒引起外伤。

参考文献

[1]贾建平,苏川.神经病学[M]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3]沈洪,刘中民.急诊与灾难医学[M]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胡品津,谢灿茂.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M]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5]赵继宗.意识障碍临床诊疗的现状与进展[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17(01):1-3+7.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