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急性心包炎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 余再新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急性心包炎是心包膜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常常伴有胸痛和心包渗液,可以同时合并心肌炎和心内膜炎,也可以作为唯一的心脏病损而出现。急性心包炎的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acute pericarditis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缩窄性心包炎、心律失常、复发性心包炎、心肌缺血
治疗周期
一般1~2周,复发和反复发作者可持续1年以上
临床症状

胸痛、呼吸困难、全身症状、心脏压塞

好发人群
有感染、肿瘤、代谢性疾病、尿毒症、自身免疫病、外伤等疾病病史者
常用药物
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
常用检查
血清学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
疾病分类

急性心包炎根据病理变化可分为纤维蛋白性(干性)心包炎和渗出性(湿性)心包炎两种,前者可发展为后者;根据渗液性质可分为浆液纤维蛋白性心包炎、浆液血性心包炎、出血性心包炎或化脓性心包炎;根据病因可分为非特异性心包炎、感染性心包炎、继发性心包炎等。

病因

急性心包炎可由各种原发的内外科疾病所引起,也有部分病因至今不明。目前大多数病因仍以炎症为主,其中非特异性、结核性、化脓性和风湿性心包炎较为常见。

主要病因

非特异性心包炎

有些病人经检查仍无法明确病因,称为特发性急性心包炎或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一般认为,其中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但常规检查往往无法明确何种病毒。约1/4患者可复发。少数甚至反复发作。国外资料表明非特异性心包炎已成为成年人心包炎的主要类型;国内报告仍以结核性心包炎居多,其次为非特异性心包炎。

感染性心包炎

随着抗生素和化学治疗的进展,结核性、化脓性和风湿性心包炎的发病率已明显减少。细菌感染如肺炎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革兰阴性败血症和结核杆菌等依然占多数,但细菌种类发生了变化。现艾滋病患者合并多重感染包括结核,在某些地区已经成为心包炎的主要病因。

继发性的心包炎

继发性的心包炎包括心肌梗死、心脏手术后所引起心包炎有逐渐上升趋势。心脏疾病引起的心包炎大多在发病的1~2天发生(占10%~15%),而10天至2月后发病率减少到1%~3%。心肌梗死后心包炎(Dressler综合征)常于心肌梗死后数周或数月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且易复发。

其他

结缔组织病、肾衰竭、创伤、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放疗以及慢性渗漏(如主动脉瘤渗入心包)等也常有报道。大量的心包积液更多见于肿瘤、心脏损伤或心脏手术后。

诱发因素

熬夜及营养不良

长期熬夜及营养不良容易使机体免疫力低下,造成细菌或病毒性感染。

其他

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等,也容易致上呼吸道感染,进而诱发急性心包炎。

流行病学

心包炎的流行病学资料较少,在尸检中的发生率为2%~6%,除狼疮性心包炎外,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成人较儿童多见。

好发人群
  • 病毒感染者,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感染者。

  • 细菌感染者,如化脓性细菌、结核性细菌感染者。

  • 心肌梗死、心脏手术后等患者可引起继发性心包炎。

  • 有结缔组织病、肾衰竭、创伤、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放疗以及慢性渗漏(如主动脉瘤渗入心包)等人群也好发。

症状

急性心包炎的典型症状是胸骨后、心前区疼痛,常见于炎症变化的纤维蛋白渗出期。疼痛可放射到颈部、左肩、左臂,也可达上腹部。疼痛性质尖锐,与呼吸运动相关,常因咳嗽、深呼吸、变换体位或吞咽而加重。部分患者可因心包填塞出现呼吸困难、水肿。感染性心包炎可伴发热。

典型症状

心前区疼痛

心前区疼痛为主要症状,多见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和感染性心包炎,常位于心前区或胸骨后,偶可位于上腹部,可放射到颈、左肩、左臂及左肩胛骨,性质多尖锐呈锐痛,也可呈闷痛或压榨样,常因咳嗽、深呼吸、变换体位或吞咽而加重,坐位前倾时减轻。

呼吸困难

为心包炎伴心包积液时最突出的症状,严重时可有端坐呼吸、身体前倾、呼吸浅速、面色苍白、发绀。

全身症状

原发病因的非心脏表现,如发热、乏力、食欲缺乏、消瘦等。

心脏压塞

渗出性心包炎,如心包积液大量积聚或短时间内快速积聚,则可发生心脏压塞,产生相应症状,如显著气短、心悸、大汗淋漓、肢端冰凉,严重者出现意识恍偬、休克等。

并发症

缩窄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化脓性心包炎或创伤性(包括手术后)心包炎若未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包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与交感神经兴奋、心房扩大、心外膜炎症、心肌缺血以及机械性压迫等有关。以窦性心动过速多见,部分为房性心律失常,如房性期前收缩、房速、房扑或房颤。

心肌缺血

心包炎中也有并发心肌缺血的报道,可能与冠状动脉痉挛、增厚钙化的心包压迫冠状动脉和心脏压塞时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等有关。

就医

有疑似急性心包炎临床表现的患者应及时就诊于心血管内科,进一步做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但应该注意与其他可引起急性胸痛的疾病相鉴別。

就医指征
  • 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后出现胸痛,同时有乏力、肌肉酸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大多患者应胸痛优先考虑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 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等危重症状时可到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胸痛在哪个部位?是什么性质的?(剧痛、刀割样痛、钝痛、压迫样感)

  • 在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会不会放射到其他地方?

  •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呼吸困难、上腹部疼痛、水肿、咳嗽、声音嘶哑、发热、心悸、乏力等)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感染、肿瘤、代谢性疾病、尿毒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外伤等)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心包摩擦音为正常特异性征象,以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诊最为明显。渗出性心包炎心脏叩诊浊音界向两侧增大为绝对浊音区,心律快,心尖搏动弱,心音低而遥远,大量心包积液时可出现心包积液征。可出现奇脉、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及下肢水肿等。

血清学检查

取决于原发病,如感染性心包炎常有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増加、C反应蛋白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自身免疫病可有免疫指标阳性,尿毒症病人可见肌酐明显升高等。

心电图

90%以上的病人心电图都有异常,主要表现为:

  • 除aVR和V1导联以外的所有常规导联可能出现ST段呈弓背向下型抬高,aVR及V1导联ST段压低,这些改变可于数小时至数日后恢复。

  • 一至数日后,随着ST段回到基线,逐渐出现T波低平及倒置,此改变可于数周至数个月后恢复正常,也可长期存在。

  • 常有窦性心动过速。积液量较大的情况可以出现QRS电交替。

胸部X线检查

可无异常发现,如心包积液较多,则可见心影增大,通常成人液体量少于50ml、儿童少于150ml时,X线难以检出其积液。

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可确诊有无心包积液,判断积液量,协助判断临床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否由心脏压塞所致。超声引导下行心包穿刺引流可以增加操作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心脏磁共振成像(MRl)

MRI能清晰显示心包积液容量和分布情况,帮助分辨积液的性质,可测量心包厚度。延迟增强扫描可见心包强化,对诊断心包炎较敏感。对于急性心肌炎、心包炎,还有助于判断心肌受累情况。

心包穿刺

心包穿刺的主要指征是心脏压塞,对积液性质和病因诊断也有帮助,可以对心包积液进行常规、生化、病原学(细菌、真菌等)、细胞学相关检査。在大量心包积液导致心脏压塞时,行心包治疗性穿刺抽液减压缓解症状,或针对病因向心包腔内注入药物进行治疗。

诊断标准

急性心包炎可通过临床表现、体征、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 出现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气短、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 体格检查可听到心包摩擦音,以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诊最为明显。渗出性心包炎心脏叩诊浊音界向两侧增大为绝对浊音区,心律快,心尖搏动弱,心音低而遥远,大量心包积液时可出现心包积液征。

  • 心电图出现新的广泛ST段抬高或PR段下移;心脏超声显示有心包积液或心脏压塞表现;血液检查可见血清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血沉(ESR)、白细胞计数等炎症标志物增高。

鉴别诊断

急性心包炎的种类较多,需针对不同类型之间进行鉴别。

风湿性心包炎

起病前1~2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伴有其他风湿病的表现,为全心炎的一部分,发热多数为不规则的轻、中度发热,常有胸痛、心包摩擦音、心脏杂音,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定度常增高,白细胞计数中度增高。

结核性心包炎

常伴原发结核表现,常无发热、胸痛。有心包摩擦音,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淋巴细胞较多,血培养阴性。心包积液量较大,多呈血性。细菌学检查有时找到结核分枝杆菌。

非特异性心包炎

常有原发的感染病灶,伴明显的毒血症表现,常为高热,常有胸痛、心包摩擦音,无心脏杂音,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心包渗液量较多。

化脓性心包炎

起病前1~2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起病多急骤可复发,伴有原发感染病灶,或败血症表现,患者常有高热、胸痛,体格检查可有心包摩擦音。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较多,血培养阴性,心包积液量较多,呈脓性。细菌学检查可发现化脓性细菌。

治疗

急性心包炎的治疗应该包括病因治疗、解除心包填塞和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宜卧床休息至胸痛消失和发热消退。根据病因的不同予以相应的治疗,疼痛及病情反复发作时可以给予药物治疗,心包渗液多应行心包穿刺引流。顽固性复发者可考虑外科心包切除术治疗。

治疗周期
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无并发症和复发者,病程1~2周,呈自限性,但可能反复发作,这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应相应延长。其他原因心包炎病程和预后因病因而异。如结核性心包炎应尽早开始抗结核治疗,并给予足够的剂量和较长的疗程,直至结核活动停止后一年左右再停药。
病因治疗

风湿性心包炎

应加强抗风湿治疗,一般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反应好。

结核性心包炎

应尽早、足量联合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直至结核活动停止后年左右停药。如出现心脏压塞症状,应行心包穿刺放液,当渗液继续产生或有心包缩窄表现时,应考虑心包切除,以防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

化脓性心包炎

诊断一旦确定,应针对致病菌选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并反复心包穿刺抽脓和心包腔内注入抗生素。当疗效不佳时,应立即施行心包切开引流术,如发现心包增厚,则做广泛心包切除。由于本病同时存在严重的原发病,应予以重视。

非特异性心包炎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有效地抑制本病急性期,如反复发作也可以考虑进行心包切除。

其他

如尿毒症性心包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包炎、脚瘤性心包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心包炎、真菌性心包炎、类风湿性心包炎、阿米巴性心包炎等,治疗均为针对原发病为主,必要时行心包穿刺术或心包切除术。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

疼痛时可以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效果不佳可以给布洛芬,或吲哚美辛。

麻醉类镇痛药

NSAID效果不佳者,应用麻醉类镇痛药辅助治疗。

秋水仙碱

能有效缓解疼痛并减少复发。非甾体类药物治疗1周无效时可使用。常见副作用为腹泻。其他副作用有肝脏毒性、心肌毒性和骨髓抑制。肾功能不全患者秋水仙碱浓度增加是副作用增加的重要原因。经肝脏CYP3A4代谢的其他药物也可以影响本药代谢而增加副作用。对疼痛不缓解的患者必要时可使用吗啡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

能有效改善病情,但是可能增加复发。因此,只有对前述抗炎药物和秋水仙碱治疗无效并除外某些病因以后才使用。使用2~4周且症状消失、C反应蛋白正常后,应该缓慢递减剂量至停药。

手术治疗
  • 中至大量心包积液即将发生心脏压塞者行心包穿刺引流,预防心脏压塞。结核或化脓性心包炎更强调充分彻底引流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心包缩窄发生率。

  • 已发生心脏压塞者,无论积液量多少,均应行紧急心包穿刺引流。

  • 对于含有较多凝块和纤维条索样物质的积液,估计闭式引流效果不佳或风险大者,建议行心包开窗引流,可同时行心包活检辅助诊断。

预后

急性心包炎的预后根据疾病不同有所不同,一般可以治愈,预后较好,结核性心包炎病程较长,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无并发症和复发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治愈的患者至少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需要到心内科门诊进行复查。

能否治愈

大多数急性心包炎疾病可以治愈,但是结核性心包炎病程较长,急性非特异心包炎则易复发,部分病人可演変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难以治愈。

能活多久

患者的寿命情况主要决定于病因,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无并发症和复发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其他原因心包炎病程和预后因病因而异;如结核性和化脓性心包炎若治疗及时彻底,预后较好,也不会影响寿命;而肿瘤性、尿毒症性心包炎则预后差,影响和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一般会影响寿命。

复诊

本病按时门诊复查,可以到心内科门诊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刚刚治愈的患者至少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需要到心内科门诊进行复查,此后可以6个月、1年再复查。长期抗结核药治疗者需复査肝肾功能。

饮食

急性心包炎常为消耗性疾病,患者应合理调配饮食,补充疾病消耗,保证各种营养素的供给,以促进康复。

饮食调理
  • 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肉、猪肉、大豆、新鲜蔬菜和水果。

  • 避免暴饮暴食,少食多餐,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

  • 水肿的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

  • 禁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护理

急性心包炎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氧气吸入,并保持情绪稳定,以免因增加心肌耗氧量而加重病情。休息时可采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出现心包填塞的患者往往采取强迫前倾坐位,应给患者提供可趴俯的床尾小桌,并加床挡保护患者,以防坠床。

日常护理
  • 患者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做好生活护理及皮肤护理。心包炎患者抵抗力弱,接受手术治疗后,仍坚持休息半年左右,以利于心功能恢复。

  • 遵医嘱用药,患者必须坚持足够疗程的药物治疗,勿擅自停药,调整用药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 术后患者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规律作息。

心理护理

急性心包炎患者可因病因诊断不明、病情重、病程长、治疗费用高及疗效不佳等原因而产生焦虑、恐惧、消极、悲观等心理,患者情绪容易激动。家属应给予患者安慰及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

特殊注意事项

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的患者,需注意有无胃肠道反应、出血等副作用。某些心包炎中毒症状较重时,为了减轻中毒症状,促进心包积液的吸收,防止转变为缩窄性心包炎,可能会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在使用激素期间,应注意观察有无副作用,如果有任何不良表现需及时和医生沟通。

预防

急性心包炎的病因较复杂,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有效预防,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改善日常生活习惯,保持情绪稳定等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
  • 积极治疗可导致急性心包炎的基础疾病。

  • 注意充分休息、防寒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结核患者亲密接触。

  • 注意个人卫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02-302.

[2]王辰,王建安.内科学[M].八年制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实用内科学[M].第1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4]路岩.心血管内科学高级医师进阶[M].第1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

[5]孙芹等编著.现代实用护理学上第2版[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228-22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