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本词条由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陈欣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这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且呈进行性发展,它的发生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随着病情反复发作、急性加重,导致肺功能逐渐下降,出现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COPD
疾病别称
慢阻肺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治疗周期
病程长,需要长期、规律、规范的治疗
临床症状

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

好发人群
老年人
常用药物
沙美特罗、福莫特罗、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噻托溴铵、沙丁胺醇气雾剂
常用检查
肺功能、血气分析、血常规、X线胸片、胸部CT检查
疾病分类

此疾病临床通常无特殊分类。

病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确切病因不清楚,与慢性支气管炎相似,可能是多种环境因素与机体自身因素长期相互作用有关。

主要病因

一般认为与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即环境因素)与内因(即个体易患因素)两类。

  • 外因包括吸烟、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等,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也易发病,可能与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居室拥挤、营养较差的因素有关。

  • 内因包括遗传因素、气道反应性增高等,而在怀孕期、新生儿期、婴儿期或儿童期,可由各种原因导致个体肺发育或生长不良,进而发病。

诱发因素

吸烟

是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

感染因素

病毒、支原体及细菌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1992年在我国北部和中部地区对102230名农村成年人进行了调查,慢阻肺的患病率为3%。2018年新发布的我国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慢阻肺的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13.7%。在我国,慢阻肺是导致慢性呼吸衰竭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约占全部病例的80%。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病人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慢阻肺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预计至2020年慢阻肺将占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

好发人群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如肺气肿、老慢支等。

  • 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内,如暴露于化学烟雾或粉尘围绕的环境中,此类患者也易发生该病。

  • 长期吸二手烟的患者,比健康患者更易发生该病。

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早期可以没有自觉症状。随病程发展可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胸闷等。

典型症状

慢性咳嗽

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阵咳或排痰,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

咳痰

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

早期在较剧烈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标志性症状。

喘息和胸闷

部分病人特别是重度病人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

其他症状

晚期病人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并发症

慢性呼吸衰竭

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时发生,其症状明显加重,发生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现。

自发性气胸

如有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并伴有明显发绀,患侧肺部叩诊为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应考虑并发自发性气胸,通过X线检査可以确诊。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致肺动脉收缩和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生右心功能不全。

就医

患者如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比平时加重、痰量增多、咯黄痰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通过专科检查手段查看是否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明确治疗方案。

就医指征
  • 若患者出现感冒且合并发热超过2~3天、气促或气促明显加重、咳嗽加重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 已经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若出现呼吸困难、食欲减退、双下肢浮肿、夜间不能平卧、嗜睡甚至昏迷,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就诊于呼吸内科。

医生询问病情
  • 有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病史多少年了?

  • 本次因为什么症状来就诊的?

  • 最近一次住院是什么时间?

  • 平时用什么药物?

  • 吸烟吗?若有,一天吸烟几包?

  • 这次发病胃口如何?夜里能平卧吗?

需要做的检查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预计值),是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其变异性较小,易于操作。

胸部X线检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胸片可无变化,以后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也可出现肺气肿改变。X线胸片改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意义不大,主要作为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肺疾病鉴别之用。

胸部CT检查

CT检查不应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规检查。高分辨率CT,对有疑问病例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血气检查

确定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酸碱平衡紊乱,并有助提示当前病情的严重程度。

其他检查

慢阻肺合并细菌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核左移,痰培养可能査出病原菌。

诊断标准
  • 当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及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的接触史(即使无呼吸困难症状)时,考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确诊需要肺功能检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可以确认存在不可逆的气流受阻。根据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进行功能分级:
    Ⅰ级(轻度)FEV1≥80%预计值;
    Ⅱ级(中度)50%≤FEV1<80%预计值;
    Ⅲ级(重度)30%≤FEV1<50%预计值;
    Ⅳ级(极重度)FEV1<30%预计值或FEV1<50%预计值伴呼吸衰竭。

鉴别诊断

哮喘

慢阻肺多为中年发病,症状缓慢进展,多有长期吸烟史。哮喘多为儿童或青少年期起气流受限有显著的可逆性,合理吸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常能有效控制病情,是其与慢阻肺相鉴别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部分病程长的哮喘病人可发生气道重塑,气流受限的可逆性减小,两者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此时应根据临床及实验室所见全面分析,进行鉴别。在少部分病人中这两种疾病可以重叠存在。

支气管扩张

典型者表现为反复大量咯脓痰或反复咯血。X线胸部检查常见肺野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高分辨率螺旋CT检查可确定诊断。

肺结核

常有发热、乏力、盗汗及消瘦等症状。痰液查找抗酸杆菌及胸部X线检查可以鉴别。

支气管肺癌

多数有数年吸烟史,顽固性刺激性咳嗽或过去有咳嗽史,近期咳嗽性质发生改变,常有痰中带血。有时表现为反复同一部位的阻塞性肺炎,经抗生素治疗未能完全消退。痰脱落细胞学、胸部CT及支气管镜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未完全阐明,目前仍缺乏病因治疗。临床中主要遵循预防和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等原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家庭氧疗、呼吸肌锻炼治疗和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长,需要长期、规律、规范的治疗。
一般治疗

教育与管理

其中最重要的是劝导吸烟的病人戒烟,这是减慢肺功能损害最有效的措施。因职业或环境粉尘、刺激性气体所致者,应脱离污染环境。

长期家庭氧疗

鼻导管吸氧,氧流量1~2L/min,吸氧时间10~15小时/天。

康复治疗

可以使因进行性气流受限、严重呼吸困难而很少活动的病人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稳定期病人的重要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是现有控制症状的主要措施,可依据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用药后病人的反应等因素选用。联合应用不同药理机制的支气管扩张剂可增加支气管扩张效果。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短效制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长效制剂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

抗胆碱药

短效制剂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长效制剂有噻托溴铵吸入剂。

手术治疗

外科方法仅适用于少数有特殊指征的病人,选择适当病例可以取得一定疗效,使病人肺功能有所改善,呼吸困难有所减轻。鉴于较高的手术风险及昂贵的手术费用,选择手术治疗应十分谨慎。术前必须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和胸部CT检查,全面评估呼吸功能。手术方式包括肺大疱切除术和肺减容手术。肺移植术为终末期慢阻肺病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但存在着技术要求高、资源有限、手术费用昂贵等诸多问题。

其他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

  • 确定急性加重期的原因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 扩张气道:使用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

  • 低浓度吸氧:可用鼻导管吸氧,给氧浓度为28%~30%。

  • 抗生素:当病人呼吸困难加重,咳嗽伴痰量增加、有脓性痰时,应依据病人所在地常见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情况积极选用抗生素治疗。

  • 糖皮质激素:针对血常规中有嗜酸粒细胞高的或者有支气管哮喘病史的可予以口服或静脉给药5~7天。

  • 当慢阻肺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时,如无绝对禁忌证,无创机械通气应为首选机械通气模式,这是因为无创通气可以改善通气、减少呼吸功和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存率。

预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慢性疾病,目前还无法治愈,但是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能否治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终身疾病,目前尚不能治愈。

饮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通过健康饮食维持体力,如果患者发生体重减轻的情况,应积极向医生或营养师寻求帮助,以更好地获得所需热量。

饮食调理
  • 肥胖患者忌吃油炸、油煎食物,炒菜宜用植物油,少食动物内脏、蟹黄、虾子、鱼子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 较瘦弱者要加强营养,少食多餐,可以多食用一些高蛋白质的瘦肉、鱼、牛奶等。

  • 宜进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对呼吸道上皮组织作用明显,对减轻咳嗽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属应积极帮助患者排痰,同时患者应每天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在合理的范围内。

日常护理
  • 需要积极促进痰液的排出,每两小时翻身拍背,避免皮肤破损。

  • 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如快走、打太极拳、做呼吸操等。

  • 在饮食上要坚持多样化,一日三餐要有碳水化合物、适当的脂肪类食物和优质蛋白。

特殊注意事项
  • 对于长期联合吸入激素加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者,一定要告诫患者吸入后要及时漱口,防止口腔内白色念珠菌感染。

  • 对于有前列腺增生患者,需了解吸入抗胆碱能药物会引起尿潴留。

预防
预防措施
  • 戒烟是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重要的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戒烟都有助于防止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

  • 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

  • 积极防治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系统感染。

  • 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细菌溶解物、卡介苗多糖核酸等,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

  •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可帮助改善机体一般状况。

  • 对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以尽可能早期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及时予以干预。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第9版.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1-27.

[2杨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J].医药前沿,2014,(36):302-30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