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股骨髁上骨折

本词条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足踝外科 张建中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股骨髁上骨折为发生在股骨内外髁上5cm以内的骨折,多是由于交通事故中直接或者间接暴力引起,患者会出现局部的肿胀、疼痛,有压痛、传导叩痛、膝端屈曲畸形、患侧膝关节功能障碍。股骨髁周围有关节囊、韧带、肌肉以及肌腱,骨折块受这些组织的牵拉不易复位,即使复位后也难以维持,股骨远端骨折易引起血管、神经损伤,大多需要手术治疗。

就诊科室
骨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femur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感染性疾病、失血性休克、腓总神经麻痹
治疗周期
3~6个月
临床症状

局部疼痛、肿胀、压痛、传导痛、膝端屈曲畸形、膝关节活动障碍

好发人群
高空作业者、汽车驾驶员、容易摔倒的老年人
常用药物
布洛芬、双氯芬酸钠
常用检查
X片、CT、核磁共振
疾病分类

根据受伤时的肢体状态,股骨髁上骨折分伸展型和屈曲型。

  • 伸展型骨折为膝关节伸展位受伤所致,骨折线由前下至后上斜行。

  • 屈曲位受伤时,可形成由前上到后下的斜行骨折,直接暴力作用下,也可发生横形或粉碎性骨折。

病因

股骨髁上骨折的病因多是直接或者间接暴力引起,以工、农业作业中外伤所致的高能量损伤、交通事故中的损伤为多见。此外,也见于低能量创伤。

主要病因

高能量创伤

青壮年多为高能量创伤,如交通伤及工、农业作业中的高处坠落伤,常为开放粉碎骨折。

低能量创伤

老年患者主要为低能量创伤,如跌倒。

流行病学

股骨髁上骨折的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0.4%,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常为高能量损伤引起。也多见于老年人,常为低能量损伤引起。

好发人群
  • 高空作业者。

  • 汽车驾驶员。

  • 容易摔倒的老年人。

症状

股骨髁上骨折的典型症状是骨折后局部的肿胀、骨折远端侧向移位及膝端屈曲畸形,以及关节活动受限,有部分患者因为骨折后大出血,出现出血性休克等全身症状。

典型症状

骨折局部症状

主要为膝部肿胀明显,股骨髁间或内外髁部位压痛;传导叩痛亦较明显,骨折远端侧向移位及膝端屈曲畸形。

膝关节功能障碍

因系关节内骨折,稍许活动即可引起剧痛。因此,其关节功能受限程度更为明显。

移位

膝关节上方出现移位。

其他症状

股骨髁上骨折伤及腘动脉,肱骨外科颈骨折伤及腋动脉,骨盆骨折引起的髂部大血管破裂或撕裂等。动脉损伤在临床上通常有下列几种情况:

出血

闭合骨折为内在出血,呈进行性张力肿胀,按之发硬、远端发凉。

血栓形成

血管外表的连续性未破坏,但其内膜有不同程度的挫伤或破裂,可引起血栓形成或主要分支痉挛,表现为远端缺血。

外伤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

骨折处出现“搏动性血肿”。

并发症

感染性疾病

开放性骨折创口处理不好,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发生感染,出现局部的红、肿、热、痛,甚至出现发热等症状。

失血性休克

骨折出现腘动脉损伤,引起大出血,严重者会出现失血性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

腓总神经麻痹

有时候骨折本身并没有引起神经损伤,但是伤后肢体处于外旋位,腓骨头最易受压,常可发生腓总神经麻痹。

缺血性肌挛缩

这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上肢多见于肱骨踝上骨折或前臂双骨折,下肢多见于股骨髁上或胫骨上端骨折。肢体筋膜间隔区内压持续增高也会造成缺血性肌挛缩。

骨折畸形愈合

股骨髁上骨折可能会并发骨折畸形愈合,导致股骨髁关节面歪斜。

就医

股骨髁上骨折都有明显的外伤史,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当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及在股骨髁上部的环状压痛,主要表现为患肢,尤其是膝关节屈伸活动障碍时,需及时就医。

就医指征
  • 有外伤史,出现患侧下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的患者,应该立即下肢制动、送医,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发现有面色苍白、血压低,疑似有腘动脉损伤,大出血的患者,应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动脉血管破裂、腓总神经麻痹等,可请血管外科、神经外科会诊。

医生询问病情
  • 是否有外伤史?

  • 受伤经过是怎样的?

  •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乏力、头晕、肢体麻木、局部疼痛等症状)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 是否感觉下肢麻木?

需要做的检查

X线

X线检查可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

CT检查

如果是粉碎性骨折可做CT检查,明确关节内骨折的粉碎性骨折块情况,以便于术前评估、手术方案的设计,以及术中复位。

血管超声及血管造影

股骨髁上骨折明显向后成角者有可能损伤腘动脉,对于怀疑血管损伤的患者,行血管超声、血管造影、增强CT血管重建有助于判断血管压迫及损伤情况。

体格检查

可检查出局部是否出现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确定有无血管神经损伤。

诊断标准

外伤病史

多遭到强大暴力,如车祸、扭转、摔伤、高处坠落伤等。

临床表现

多有骨折局部的症状,如肿胀、压痛、传导痛、膝关节功能障碍等。

X线

正位X线可显示骨折线方向、骨折块大小和移位的程度;侧位X线能提示骨折块向前、后方向移位状况。必要时以相同条件拍摄对侧膝关节正侧位X线,以便对比观察。在明确外伤史和足够清晰的X线下,即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胫骨平台骨折

股骨髁上骨折与胫骨平台骨折都可出现膝关节活动障碍、膝关节部位的肿胀、疼痛。股骨髁上骨折的压痛点多在股骨髁上,而胫骨平台骨折的压痛点多在胫骨内外侧平台,通过X片检查不难鉴别。

治疗

股骨髁上骨折临床中主要遵循早期积极的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等原则,可以选择非手术和手术的方式治疗。如果出现并发症,也需要积极治疗。

治疗周期
股骨髁上骨折,经过积极、正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治疗周期大概3~6个月。
药物治疗

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主要用于缓解骨折疼痛,常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

手术治疗

对于不稳定骨折,或因各种原因不能耐受长期固定、长期卧床且无明显手术禁忌者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髓内系统内固定术和开放复位术。髓内系统内固定一般适用于股骨髁上骨折。较钉板系统内固定而言更加符合生物力学性能,固定效能更佳。若行闭合复位对断端血运破坏较小,骨折愈合率较高。开放复位术可以在直视骨折断端的情况下进行固定,适合血管神经损伤严重、肌肉嵌顿严重的患者。

中医治疗

内治法

根据骨折愈合过程,分为三期辨证治疗,骨折早期宜破、中期宜和、后期宜补。骨折初期常用攻下逐瘀法、行气消瘀法、清热凉血法等,可用活血灵、解毒饮、活血疏肝汤;中期常用和营止痛法、接骨续筋法、舒筋活络法等,如三七接骨丸、养血止痛丸;后期是指骨折一个月以后,常用补气养血法、健脾益胃法、补益肝肾法、温经通络法等,如加味益气丸、特制接骨丸。

外治法

指骨折损伤后的局部用药,如敷、贴、洗、搽、撒、浸、熨等。

其他治疗

固定、牵引

对青枝骨折或无移位的骨折,应将膝关节内的积血抽吸干净,然后用夹板或石膏固定,夹板均采用超膝关节固定。有移位的屈曲型骨折可采用股骨髁部牵引,伸直型骨折则采用胫骨结节牵引。

预后

股骨髁上骨折经过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疼痛、肿胀症状,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治愈的,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能否治愈

股骨髁上骨折早期积极治疗,通常能够治愈。

能活多久

股骨髁上骨折患者如果治疗及时,护理得当,并发症控制良好,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股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应两周复查一次X线检查。对于手术后的患者,应每月复查一次,后改为3个月、6个月复查一次,如有病情变化需及时复查。

饮食

股骨髁上骨折患者应注意膳食多样化、定时定量,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维生素、低脂饮食为主,避免不规律进食、暴饮暴食。

饮食调理
  • 高热量饮食,特别是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应该增加能量的摄入。

  • 应限制患者饮酒,鼓励其大量饮水。

  • 补充维生素,特别是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应该多吃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苹果、橙子、梨等。

  • 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多进食蔬菜和水果来保持大便通畅。

护理

股骨髁上骨折患者的护理应促进骨折愈合,并保持良好体位,还需避免发生感染、褥疮等并发症,或在并发症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等。

日常护理
  • 口服用药:了解各类消水肿、营养神经、促进骨愈合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服用。

  • 功能锻炼:在股骨髁上骨折的管理中占重要地位,尤其对患侧肢体关节活动障碍的骨折病人,有助于改善肢体功能。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开展康复锻炼,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

  • 非手术患者应注意固定部位是否稳定,术后患者应注意敷料是否清洁、避免污损和随意触碰。

特殊注意事项

骨折长期卧床的病人需要特别注意护理,避免发生坠积性肺炎和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应该勤翻身、拍背,积极预防感染,多喝水、不能憋尿。

预防

由于股骨髁上骨折多是因为外伤导致,加强劳动保护、交通安全意识,注意工作场所安全,避免外伤因素,对避免骨折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预防措施
  • 加强劳动保护,在高空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 加强交通安全意识教育,在驾车时要注意系安全带、遵守交通规则。

  • 保证老年人居住场所安全,消除地面不平整、地面过滑等隐患,必要时拄拐杖。

参考文献

[1]詹红生,冷向阳.中医骨伤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45-147.

[2]贺良,郭维光,孙林.股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2005,43(4):235-238.

[3]窦茂鑫,尚剑.成人股骨髁上骨折的不同固定方式治疗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18,020(003):235-237.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