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细菌感染

本词条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侯凤琴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细菌感染是指细菌在宿主机体内生长繁殖,与宿主相互作用,导致的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过程,是比较常见的一大类疾病。当致病细菌侵入人体过度繁殖,或者本来无害的细菌所处位置改变,或人体免疫力下降,有可能导致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临床以药物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经及时干预后多数可痊愈。

就诊科室
感染疾病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bacterial infection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菌血症、感染性休克
治疗周期
需要短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发热伴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局部感染的症状

好发人群
免疫力低下者、有不良生活习惯者
常用药物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
常用检查
体格检查、血常规、CRP、降钙素原、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疾病分类

细菌感染有多种类型。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以分为

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和带菌状态和潜伏感染,并可能在这几个状态中出现动态变化。其中,隐性感染最为常见,而显性感染常有明显症状。

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

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其中慢性感染病程较长,治疗较难。

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

全身感染、局部感染。其中,全身感染时病原菌可播散而引起较重的全身性症状。

病因

细菌感染多由外来细菌入侵或体内细菌失衡所致,若个体免疫力低下,或出现局部长期损伤,或有不良生活习惯,则更容易发病。

主要病因

外源性细菌感染

外界细菌入侵人体后,可在入侵部位直接引起病变,也可大量繁殖后分泌毒素,引起其他部位病变,也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多器官病变。

内源性感染

体内原有的细菌大量繁殖,自身体内的正常菌群失衡。多出现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 

其他

局部长期损伤时会有持续炎症反应,易引起细菌感染;不良生活习惯易导致免疫力低下或细菌入侵人体而发病。

诱发因素

卫生条件差

不卫生、空气不流通、有水污染的环境易出现大量细菌藏匿和繁殖,居住在其中的人群易诱发细菌感染。

免疫力低下

患有慢性消耗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出现细菌感染。

流行病学

细菌感染属于一大类疾病,目前无统一的流行病学数据。

传播途径

部分细菌感染具有传染性,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虫媒传播、接触传播,传染源有患者、带菌者以及带菌动物。

好发人群

免疫力低下者

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糖尿病患者、HIV病毒感染患者、高龄或体质差人群。

有不良生活习惯者

如酗酒、长期吸烟、经常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用不洁的手揉擦眼睛等。

症状

细菌感染的临床症状以出现发热、寒战、乏力、淋巴结肿大、咳嗽、腹痛、头痛等表现为主,其中隐性细菌感染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具体的症状表现取决于病原菌的种类、感染部位以及患者的免疫力水平。

典型症状

全身症状

细菌感染常表现为发热伴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即,发热的同时常伴有畏寒、寒战、头痛、全身酸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可见于全身各系统的细菌感染。比如常见的细菌性肺炎、细菌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伤寒、流行性脑脊液髓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局部症状

不同部位的感染,局部症状有所不同。呼吸道的感染,表现为咽痛、咳嗽、咳痰;消化道感染,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泌尿系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腰疼等;皮肤软组织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表现为头疼、喷射性呕吐、颈部强直等。

并发症

细菌感染患者存在炎症病灶,当病灶内的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循环或其毒素入血后,可并发菌血症、毒血症和败血症等疾病,进一步进展可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等。

就医

细菌感染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和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出现发热伴有畏寒、寒战、头痛、全身酸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时及时就诊。

就医指征
  • 当身体出现发热伴有畏寒、寒战、头痛、全身酸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 出现意识障碍、少尿、血压下降、高热、心悸、气促等症状时,需立即到医院就诊。

就诊科室

大部分患者可去感染疾病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发热、咽痛、咳嗽、头痛、呕吐、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尿痛、腰疼等)

  • 有接触过出现类似症状的人吗?

  • 持续症状有多久了?有加重或减轻吗?

  • 自身有什么基础疾病吗?

  • 之前是否做过相关的治疗?做的什么?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一般通过视、触、叩、听来进行查体,观察神志、面容、感染的炎症体征,如是否有扁桃体肿大化脓、颈部强直、肺部浊音、肾区叩击痛等。

血常规检查

一般通过血常规检查,观察血细胞计数,判断是否有感染出现。一般细胞感染多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常见C反应蛋白升高。

降钙素原

一般细菌感染降钙素原升高,败血症时降钙素原显著升高。

 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分离培养

血液、痰、尿、粪便、体液等标本可根据可疑的病原学选择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培养基上生长出的菌落特征进行初步判断。

形态学检查

将致病菌直接涂片染色后镜检有助于初步诊断。例如用抗酸染色法在患者痰中查见抗酸性细长杆菌,可初步诊断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用革兰染色法在脓液中发现G+葡萄串状球菌,可初步诊断为葡萄球菌感染。

生化试验

生物化学鉴定是目前检测肠道细菌最常用的方法,如肠道杆菌根据其对糖和蛋白质的分解能力不同进行鉴定。现已有多种微量、快速、半自动或全自动生化反应试剂盒或检测仪器可供使用。

药物敏感性试验

将分离培养后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选择用药、及时控制感染有重要意义。

抗原检测

不同病原体可表达或分泌特异性抗原物质,通过用已知抗体检测相应病原体抗原,即可诊断病原体的种类和型别。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用酶标记已知抗体(或抗原),将已知抗原(或抗体)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加入底物后,与固定于固相表面的酶发生酶促反应,形成有色产物,通过测定有色产物的多少,即可定量检测被检病原体抗原的含量。

免疫荧光技术

用荧光素标记已知抗体,将其加到临床标本涂片或被感染组织切片表面,抗体与标本或感染组织中的相应抗原结合,若观察到标本中有荧光菌球形成或组织切片荧光,即可诊断相应病原体感染。

核酸检测

不同物种具有特定核酸序列,通过检测病原体的核酸序列即可特异性诊断病原体的种类和型别。

PCR技术

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简便等优势,常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幽门螺杆菌等较难分离培养的细菌检测。

核酸杂交技术

可检测血清、尿液或组织标本中有无相应病原体,可用于诊断结核分枝杆菌、军团菌、幽门螺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

基因芯片技术

是以基因连锁、限制性长度的多态性及连锁不平衡等基因定位方法为基础,以同源DNA分子杂交为基本工作原理而设计的检测方法,可对细菌进行系统分类和检测。

寡核苷酸指纹图谱技术

主要用于追踪传染源及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的研究。

影像学检查

包括超声、CT、MRI等,可用于观察感染病灶所在位置、病变范围,有助于病原菌种类的判断,并评估体内各处脏器、骨骼受影响的情况及其严重程度。如X片可用于协助判断肺部感染情况,帮助监测疾病进展,评估脏器损伤。

诊断标准

细菌感染的诊断需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判断。

临床表现

多有发热伴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及局部感染的症状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升高提示细菌感染,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型别。

影像学检查

X线片发现肺纹理增粗,或有病变的肺叶或肺段出现有斑片样表现,提示可能出现早期的细菌性肺炎,若出现肺部影像大片发白,在实变影当中可看到充气征,有少量的胸腔积液,则提示出现细菌性肺炎后期。

鉴别诊断

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需与病毒感染作鉴别,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一样有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痛等临床表现,但病毒感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升高或降低,C反应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降钙素原一般正常。而细菌感染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多增高,CRP多中等或显著升高,降钙素原多升高。

治疗

细菌感染主要采取抗菌药物治疗,还可辅以一般治疗、物理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治疗目的彻底杀灭细菌,缓解症状、维持脏器功能。

治疗周期
细菌感染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病人体质等因素影响,有个体差异。但大多数患者需要短期持续性治疗。
一般治疗
  • 出现呼吸困难、气促时,需进行辅助通气治疗,包括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必要时需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 高热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包括用冷毛巾、冰袋、退热贴等置于患者前额头顶部和体表大血管流经处进行散热;也可以采用温水擦浴进行降温。

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时应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如在等待药敏结果过程中,可根据当地细菌耐药监测数据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

β-内酰胺类

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

大环内酯类

包括红霉素、阿齐霉素及罗红霉素等。

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以及人工半合成的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等。

四环素类

四环素、多西环素及米诺环素等。

喹诺酮类

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

其他抗生素

如万古霉素、林可霉素、磺胺类、利奈唑胺、磷霉素以及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以及吡嗪酰胺等)。

手术治疗

若细菌感染出现脓肿,则需根据情况采取手术治疗,目的为引流脓液,,若部分组织因严重感染出现坏死,则需根据情况进行手术切除坏死组织。

预后

细菌感染经过及时有效且规范的治疗,多可治愈,预后良好。若未经及时有效治疗,出现感染扩散,导致并发症,危及各系统和脏器正常功能,可能会出现不良结局。

能否治愈

细菌感染目前多数可以治愈,治疗效果还受患者自身健康状况而定。

能活多久

细菌感染患者如果护理得当,及时有效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但若未经积极治疗,或自身基础健康状况不好,出现严重并发症,则有一定病死率。

复诊

短期疗程的患者,可以在治疗结束后去医院复查,评估细菌是否已经彻底清除。长期治疗的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和耐药情况。

饮食
饮食调理
  • 日常宜食用高热量、易消化、少渣食物,需注意饮食卫生。

  • 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保持良好饮食习惯。

  • 若存在高热及腹泻情况则应多饮水,少吃辛辣食物,戒烟酒,注意饮食卫生。

护理

细菌感染患者应注意日常卫生、环境护理,具有传染性的患者应注意做好隔离措施,避免造成大面积传播。

日常护理
  • 病情允许时可适当运动,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增强机体抵抗力。

  • 有传染性患者应注意隔离,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洗漱用品、衣物等物品,且日常用品应每天进行清洗、消毒。

  •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出现皮肤破损时及时消毒和包扎;出现疥肿时避免挤压,以免细菌入侵和扩散。

病情监测

患者应注意观察症状有无加重、反复,用药患者还需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出现,若出现异常则应及时咨询医生。

预防

细菌感染的预防需要重点关注防止感染,对于具有传播性质的疾病,应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中进行防控。

预防措施

注意卫生

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家庭居所最好日常进行消毒、灭菌,防止带入外界环境的致病菌。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使机体获得针对病原疫苗的免疫力,应及时接种相关疫苗提高自身抗细菌感染能力。

体育锻炼

适当从事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免疫力,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打太极拳、玩健身球、野外郊游等,劳逸结合。

远离传染源

有传染性疾病的人群应做好隔离措施,其他人群也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与其接触,避免到细菌感染流行病区。

参考文献

[1]陈殿学主编.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134,141-142.

[2]夏惠,管俊昌.病原生物学[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7:77.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