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颈部肿块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 朱红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颈部肿块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但其病因复杂、组织来源多、生物学特性各异、性质判断比较困难。主要表现为颈部质地不同的肿块,有的伴有红、肿、热、痛,原发肿瘤的临床症状。肿块较大可导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并发症。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还包括药物治疗,放疗等治疗手段。炎症、先天性疾病和良性肿瘤的肿块预后好,恶性肿瘤肿块预后差。

就诊科室
肿瘤科、呼吸内科、普外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nack mass,NM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Horner综合征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单发或者多发颈部肿块、肿块处红、肿、热、痛

好发人群
甲状腺肿块好发于40-60岁中年人、炎性肿块好发于青壮年
常用药物
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利妥昔单抗
常用检查
病理检查、超声、CT检查、MR检查、血沉
疾病分类
  • 颈部肿块按病理性质可分为甲状腺肿块、炎性肿块、先天性疾病肿块和肿瘤性肿块四大类。

  • 颈部肿块按照疾病性质分为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两大类,颈部肿块按照质地分为实性和囊性两大类。

病因

炎性肿块多是由于一些亚急性或急性炎症引起,可见于各个年龄段。先天性疾病多是由于生长发育异常所致等,先天性肿块,多见于儿童、青壮年,没有传播途径和诱发因素。

主要病因
  • 头、面部和颈部的一些亚急性或急性炎症引起颈部炎性肿块。

  • 颌下腺、腮腺以及皮肤、皮下组织、神经肌肉来源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炎性病变,也可以导致炎性肿块形成。

  • 生长发育异常形成先天畸形,从而形成颈部先天性疾病肿块。

  • 头颈部、躯干、四肢的恶性肿瘤发生淋巴道转移,从而形成恶性肿瘤性肿块。

流行病学

颈部肿块属于常见疾病,其中恶性肿瘤、甲状腺疾患及炎症、先天性疾病和良性肿瘤各占1/3,其中恶性肿瘤占有相当比例。颈部先天性肿块,多见于儿童、青壮年,大部分发生在20岁以下的年龄组,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60岁以后少见。颈部肿块80%左右为肿瘤性肿块,20%为感染性及其他肿块;肿瘤性肿块中80%左右为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中80%左右为转移性肿瘤。80%左右的颈部肿块是位于锁骨上。

好发人群
  • 先天性肿块好发于婴幼儿,如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囊性水瘤等。

  • 炎性淋巴结肿大引起的颈部肿块好发于青少年。

  • 恶性肿瘤的颈部肿块好发于青壮年和中年患者。

  • 颈部转移性肿瘤肿块好发于老年人。

症状

颈部恶性肿瘤的肿块一般较硬,活动度差。颈部转移癌可出现多个肿块,压痛不明显。颈部良性肿块一般质地中等,边界清楚,活动度可。颈部肿块较大可引起压迫导致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可导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并发症。

典型症状

甲状腺肿块症状

包括甲状腺腺瘤、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等甲状腺良性病变以及甲状腺癌。良性病变为颈部无痛性单发、多发以及弥漫性肿块。甲状腺癌肿块质硬、固定,颈淋巴结肿大或有压迫症状者,或出现存在多年的甲状腺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的情况。

颈部炎症性肿块症状

炎症性肿块包括颈部淋巴结结核和颈部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结炎具有红、肿、热、痛等炎性症状。慢性淋巴结炎往往继发于头、面部和颈部的一些亚急性或急性炎症。肿大淋巴结质软或稍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一般无压痛或轻度压痛。淋巴结结核与慢性淋巴结炎表现类似。

颈部先天性肿块症状

先天性肿块多表现为囊性肿块,一般不痛。例如先天性甲状腺舌下囊肿或瘘、胸腺咽管囊肿或瘘、鳃裂囊肿、囊状淋巴管瘤、皮样或表皮样囊肿等。

颈部肿瘤性肿块症状

  • 颈部良性肿瘤多表现无痛性颈部肿块。

  • 颈部原发的恶性肿瘤多表现无痛性质韧、有弹性肿块,例如淋巴瘤。或者质硬、活动度差的肿块,例如颈部转移癌等。

其他症状

肿瘤性肿块压迫引起的相关症状,如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颈部转移癌也可能原发灶的相关症状,例如鼻咽癌颈部转移癌患者有血涕、鼻塞、复视等症状。

并发症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肿瘤性肿块压迫或者局部侵犯导致上腔静脉阻塞,引起局部血流缓慢引起的一组症候群。主要包括以下表现面部、颈部及上肢水肿,严重者可出现青紫,胸壁可见静脉曲张。

Horner综合征

颈部肿大淋巴结压迫交感神经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临床主要表现为患侧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裂狭小、眼球内陷、以及同侧面颈部无汗等。

就医

医生需综合患者病史、症状,影像学、病理检查结果为患者诊断。若患者出现颈部肿块,应及时就诊于肿瘤科。行颈部肿块超声等检查,必要时需要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来明确肿块性质,从而制定治疗方案。

就医指征

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感染后颈部单发、多发肿块,无论是否伴有疼痛、发热、胸闷憋气等表现,均应及时就医。儿童以及青壮年出现颈部肿块,无论有无症状均要就诊儿科或者普外科。

就诊科室
  •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肿瘤科就诊。

  •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呼吸困难、面部、颈部及上肢水肿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呼吸科等。

  • 先天性疾病肿块可以到儿科、甲状腺肿块可去普外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从开始出现颈部肿块到现在已经多久了?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红、肿、热、痛、胸闷、憋气等)?

  • 症状持续多久了?

  • 家族中有无类似的情况?

  • 既往是否做过治疗,效果如何?

需要做的检查

活组织检查

活检在颈部肿物的诊断中有重要地位,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活检来明确诊断。最常用的方法是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不需要局部麻醉,耐受良好,总体说来快速有效,准确率高。不利之处在于可能对以后的影像学检查有一定影响,某些情况下不能了解全貌,需要进行肿块的切除活检。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可以区分囊性或实性,在评价先天性或继发性囊肿方面非常有用,对血管病变来说也是一种无创的技术,还可以准确判断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异常。确定肿物在腺体或淋巴结以内或以外,特别是在判断肿块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及手术能否切除方面是非常有用的。

  • 血管造影主要针对血管来源的肿块或判断肿块与血管的关系方面发挥作用。

  • CT、MR检查对判断原发病灶的来源是有帮助的。

实验室化验检查

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查、血沉、乳酸脱氢酶等。

诊断标准
  • 通过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可对颈部肿块有初步的诊断印象,如肿块所处的分区;单发或多发;实质性或囊性;先天性或后天性;原发性或转移性;良性或恶性。位于甲状腺区域的肿块,生长慢,病理学证实为甲状腺腺瘤等良性肿块。生长快速,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等恶性肿块。颈部肿块病理明确为淋巴瘤等原发性肿块,或者病理明确为其他部位恶行肿瘤转移导致的转移性恶性肿块。儿童以及青壮年出现颈部囊性肿块,先天存在,影像学检查或者病理学检查可明确。

  • 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肿块、炎性肿块、先天性疾病肿块和肿瘤性肿块。

鉴别诊断

良性和恶性肿块鉴别

根据肿块的大体形态、质地可以鉴别良恶性颈部肿块。良性肿瘤一般形态规则,边界光滑,炎性肿块临床可有压痛及白细胞升高等异常结果。而恶性肿瘤质硬、固定,表面不光滑,与正常组织结构分界不清,伴有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且淋巴结具有融合趋势。

治疗

颈部肿块组织来源复杂,生物学特性各异,临床治疗方案不同。治疗方案良性肿瘤样肿块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短期手术治疗即可。炎性肿块应采用积极的抗生素治疗、必要时切开引流,也是短期治疗。恶性肿瘤性肿块多是手术、化疗药物、靶向药物等治疗联合的综合治疗,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

治疗周期
甲状腺、肿瘤性肿块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先天性、炎性肿块短期手术或者消炎治疗后可以治愈。
药物治疗

抗生素类药物

抗生素类药物是炎性肿块的主要治疗方式,特异性炎症需针对病因治疗,如颈部淋巴结结核应行抗结核治疗。

化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采取CHOP(表阿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及泼尼松四药联合)方案化疗。霍奇金淋巴瘤采取ABVD(表阿霉素、长春新碱、氮烯米胺及博来霉素四药联合)方案化疗。颈部转移癌的患者采用针对原发灶的化疗方案,例如鼻咽癌颈部转移癌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治疗等。

靶向药物治疗

利妥昔单抗主要用于治疗CD20(+)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

手术治疗
  • 先天性颈部肿块多是行囊性肿块完整切除术。甲状腺,颈部良性肿瘤的颈部肿块行肿块根治性切除术。

  • 甲状腺癌等原发性恶性颈部肿块一般需要行恶性颈部肿块的根治性切除以及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例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手术禁忌症为患者存在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

其他治疗

控制症状治疗

包括发热、疼痛、胸闷憋气等临床症状的控制,应用头孢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等。结核需要抗结核治疗,疼痛的治疗需要遵循癌痛的治疗原则。给予吸氧、解痉平喘药物等治疗胸闷憋气等。

预后

颈部肿块患者人群中,炎性颈部肿块及先天性颈部肿块预后较好,能够治愈,无后遗症,1~2周后复诊。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较好,早期患者能够治愈可长期生存,术后每隔半年复诊一次。

能否治愈

炎性颈部肿块及先天性颈部肿块可以治愈,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为晚期恶性肿瘤,目前多数病例不能治愈。

能活多久

炎性颈部肿块、颈部良性及先天性颈部肿块不会对患者的自然寿命影响。甲状腺良性肿块术后也可以长期生存。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多数患者活不过5年,有的甚至更短。

后遗症

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状腺癌手术后,由于腺体切除可出现激素分泌异常,从而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后遗症。患者表现纳差、神志淡漠、反应迟钝、体重增加等,严重者可出现甲状腺萎缩,需要长期口服药物治疗。

复诊

炎性肿块在抗生素治疗后1~2周后复诊,评估治疗效果,主要是颈部超声和血常规以及C反应蛋白检查。根治性切除术后的颈部良性、先天性疾病的患者,每年复诊1次,至少需随访5年,主要检查颈部超声。对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在化疗等治疗期间,应当每两个化疗周期结束后复诊1次。主要也是颈部超声、肿瘤标志物、血沉、乳酸脱氢酶等。

饮食

颈部肿块的患者,总体上注意清淡易消化饮食、蛋白质等丰富饮食,以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提高自身抗击疾病的能力。禁烟酒,辛辣、刺激等饮食。手术后恢复期间注意初期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固体饮食。

饮食调理
  • 清淡易消化、忌辛辣食品、高蛋白、高维生素等。多进食瘦猪肉、鱼、虾等优质动物蛋白饮食,芹菜、土豆、苹果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 忌海鲜、动物内脏等饮食,即不利于炎症的控制,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还易损害肾脏。例如蛤蜊、扇贝、鸡肝、猪肝等。

  • 戒烟限酒,烟草是致癌物,饮酒不利于疾病控制。

护理

主要是做好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护理工作,注意患者下肢输液等。还需监测手术、化疗、放射治疗等导致的不良反应。例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导致的感染,出血等情况做好预防以及治疗。有的恶性颈部肿块术后还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控制肿瘤,例如甲状腺癌术后需要服用甲状腺素片治疗等。

日常护理
  • 颈部转移癌的晚期患者由于活动耐力差,需要家属协助患者多翻身,预防褥疮等发生。

  • 在行化疗等治疗措施时,患者要多饮水、注意饮食卫生等。

  •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片治疗。

病情监测

良性肿块切除后只需每年复查颈部超声检查即可,恶性肿瘤性肿块患者术后需要检测肿瘤指标水平,从而监测肿瘤病情变化。通过超声、CT或者MR检查监测肿瘤是否复发及转移。血液学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血常规以及C反应蛋白、血沉、乳酸脱氢酶、甲状腺功能等。

特殊注意事项

需要进行长期随访,随访项目推荐超声、CT、MR、各种生化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辅助检查。颈部肿块并发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患者,注意下肢输液、利尿、限制水钠以及液体摄入量等措施,及时发现,尽早处理。

预防

对于病因明确的颈部肿块可以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先天性疾病做好孕期的产检,及早发现异常。做好肿瘤的早期筛查,尽早发现病变。

早期筛查
  • 对于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宜及早开始进行肿瘤筛查。

  • 建议每年健康查体,提早发现病变。

预防措施
  • 戒烟戒酒,均衡全面的蛋白质丰富饮食,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饮食等。

  • 增强机体免疫力,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 对于结核等原因导致的颈部肿块,可以通过隔离结核传染期的患者,从而避免发病。

参考文献

[1]赵海鹰,李瑞芬等.颈部肿块的临床诊断进展.中国综合临床[J]2014,1,30卷第1期99-100

[2]沈迪勇.颈部肿块的临床诊疗探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J]2014年第14卷第36期36

[3]梁分凤,廖俊等.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颈部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J]20160ct27(20)3936-3937

[4]王永明.颈部肿块鉴别诊断与处理.医学美学美容[J]2015.1.597

[5]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五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663-67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