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颈椎间盘突出症

本词条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科 金伟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颈椎间盘突出症指下位颈椎间盘至后纵韧带,向后方压迫脊髓或向后外侧压迫颈神经根,最终产生相应的局部症状及神经症状。本病好发于30~50岁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是导致颈肩疼痛的最常见原因,通过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就诊科室
骨科、脊柱外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herniation of cervical disc
疾病别称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颈突症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瘫痪、颈心综合征
治疗周期
4~12周
临床症状

单侧上肢或手部剧烈疼痛、麻木、步态不稳、颈部不适

好发人群
青壮年人群、长期低头工作人员
常用药物
布洛芬、甘露醇、甲钴胺
常用检查
体格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
疾病分类

侧方突出型

本型较为多见,突出部位在后纵韧带外侧、钩椎关节的内侧,表现为与受累神经根支配区一致的运动和感觉障碍。

旁中央突出型

突出部位偏向一侧,而在脊髓与脊神经之间,有单侧神经根和脊髓受压的表现。

中央突出型

突出部位在椎管中央,早期表现为感觉和运动障碍,晚期可出现瘫痪。

病因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髓核发生退行性病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椎管内。

主要病因

椎间盘退变

椎间盘退变是椎间盘突出的最基本病因,因外力的作用、椎间盘组织的营养供应减少、椎间盘细胞的过度凋亡、自身免疫、炎症等因素促成椎间盘退变,进而导致椎间盘突出。

慢性劳损

如不良的睡眠、枕头的高度不当或垫的部位不妥,反复落枕者患病率较高。另外,工作姿势不当,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者发病率较高。再者,有些不适当的体育锻炼也会增加发病率,如不得法的倒立、翻筋斗等。

外伤

在颈椎退变、失稳的基础上,头颈部的外伤更易诱发颈椎间盘突出的产生与复发。

流行病学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低头工作时间长的青壮年男性和老年人群体,好发于30~50岁男性。

好发人群
  • 颈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30~50岁的青壮年,约占患者人数的80%。

  • 长期保持固定姿势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电脑操作员、会计、打字员、教师、司机、银行职员、手术室护士、交通警察、刺绣女工、油漆工、电工、刻字工、汽车或机械修理工等。

  • 长期工作或居住在潮湿及寒冷环境中的人较易发生颈椎间盘突出症。

症状

颈椎间盘突出症多为急性发病,少数病例亦可慢性发病,大多起于轻微劳损,甚至睡醒时伸懒腰而发病,或是见于外伤情况下,通常表现为手部剧烈疼痛、麻木、下肢无力,容易跌倒。

典型症状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不同,症状有所差异。

侧方突出型

由于颈脊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表现为单侧的根性症状。轻者出现颈脊神经支配区(即患侧上肢)的麻木感,重者可出现受累神经节段支配区的剧烈疼痛,如刀割样或烧灼样,同时伴有针刺样或过电样窜麻感,疼痛症状可因咳嗽而加重。此外,尚有痛性斜颈、肌肉痉挛及颈部活动受限等表现,可出现上肢发沉、无力、握力减退、持物坠落等现象。体格检查可发现被动活动颈部或从头部向下作纵轴方向加压时引起疼痛加重,受累神经节段有运动、感觉及反射的改变,神经支配区域相应肌力减退和肌肉萎缩等表现。

旁中央突出型

本型患者有单侧神经根及单侧脊髓受压的症状,除有侧方突出型的表现外,尚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单侧脊髓受压的症状,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同侧肢体肌张力增加、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并出现病理反射,可出现触觉及深感觉障碍。对侧则以感觉障碍为主,即有温度觉及痛觉障碍,而感觉障碍的分布多与病变水平不相符合,病变对侧下肢的运动机能良好。

中央突出型

此型无颈脊神经受累的症状,表现为双侧脊髓受压。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或以运动障碍为主,晚期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运动神经元或神经束损害的不全痉挛性瘫痪,如步态笨拙、活动不灵、走路不稳,常有胸、腰部束带感,重者可卧床不起,甚至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检查可见四肢肌张力增加、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退或消失、病理反射阳性、髌阵挛及踝阵挛阳性。

并发症

瘫痪

颈椎间盘长期压迫脊髓,脊髓可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坏死、萎缩,导致下肢瘫痪。

颈心综合征

颈椎间盘突出长期压迫脊髓,可导致颈心综合征,患者可出现颈部不适、心前区疼痛、心悸、头晕和头痛。

就医

患者出现颈部放射性疼痛、手臂麻木、步态不稳的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通过X线、CT、MRI等检查进行诊断,注意与椎管内肿瘤、肩周炎、胸廓出口综合征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
  • 当患者反复出现颈肩部疼痛及上肢放射性疼痛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 如患者出现明显肢体感觉障碍、下肢瘫痪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治疗。

就诊科室

患者考虑去脊柱外科或骨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什么时候发现有这些症状的?

  • 颈肩部疼痛多久了?

  • 双手握东西有力气吗?胳膊麻不麻?

  • 平时做什么工作的?长期看书和用电脑吗?

  • 是否治疗过?效果怎么样?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颈部活动度检查发现患者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肌肉紧张等症状。可行臂丛牵拉试验和压颈试验初步判断椎间盘受压。

X线检查

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变化,脊柱前凸增大、曲度变直、反屈、侧弯及椎间腺前窄后宽等。

CT检查

CT可显示椎间盘突出位置、大小及形态,同时可以观察到硬膜囊、神经根受压情况,椎管、椎间孔形态及径线变化特点,为决定治疗方案提供根据。

MRI检查

MRI直接显示脊髓、椎间盘、韧带和肌肉等“软性”组织损伤类型及程度,在MRI图像上可清楚显示椎间盘突出,故可指导制定治疗方案,并可判断预后。

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在临床上常用来检查周围神经损害情况,同时可定位损害部位。

诊断标准

患者常有颈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和麻木等症状,体格检查颈部活动度受限、臂丛牵拉试验或压颈试验阳性,结合影像学检查X线正位片显示脊椎侧弯畸形,侧位片显示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椎间隙变窄,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椎管内肿瘤

颈椎原发或继发性肿瘤侵入椎管可压迫颈髓和神经根,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运动、感觉障碍,局部疼痛症状突出,夜间痛明显,MRI对肿瘤侵犯部位及脊髓变化情况能非常清楚的显示,故可鉴别。

胸廓出口综合征

患者由于神经和血管受压,也可导致肩部以及上肢的疼痛和麻木,可通过X线检查鉴别。

肩周炎

肩周炎有明显的关节运动障碍,表现为患肢不能上举和外展,被动活动范围亦受限,疼痛感在肩关节周围,通过X线检查可鉴别。

治疗

颈椎间盘突出症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可使用药物以及物理治疗来缓解疼痛症状。若出现脊髓受压症状,则应尽早行手术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出现。

治疗周期
本病需要长期治疗。
药物治疗

消炎止痛药

可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缓解颈椎间盘受压造成的轻至中度疼痛。

脱水药

可使用脱水药甘露醇缓解神经水肿。

营养神经药

如甲钴胺、维生素B12等药物,营养颈椎神经,辅助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糖皮质激素

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通常为三天之内的短期使用。

手术治疗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术

前路手术可有效的摘除致压的椎间盘组织,恢复椎间隙高度及植骨融合,术后需要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颈椎后路椎板切除术

当颈椎间盘突出伴有严重的颈椎椎管狭窄、合并椎板骨折、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且致压物较大以及合并颈椎过伸性损伤时,可酌情加以使用椎板切除术。

颈后路髓核摘除术

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也可以从后路施术,摘除髓核。颈椎硬膜囊内为脊髓,极易损伤,因而后路手术不能骚扰脊髓,需从侧方绕开脊髓摘除髓核。

其他治疗

牵引治疗

借助于颈椎牵引可使被牵引部位处于相对固定状态,恢复其正常序列,避免椎体间关节的扭曲、松动及移位。

颈部固定与制动

局部稳定是颈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的首要条件,采用简易颈围或石青围领保护即可限制颈椎的过度活动,增加颈部的支撑作用,减轻椎间隙内压力,逐渐恢复颈椎的内外平衡,避免症状进一步的加剧。对于椎间盘突出较轻的患者,持续佩戴颈围后可有效的缓解肌肉紧张,减少突出椎间盘对脊髓及神经根的刺激,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电疗

电疗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预后

颈椎间盘突出症经过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平时需要对颈部提高防护,可以缓解症状、消除疼痛,避免疾病进展。

能否治愈

颈椎间盘突出症目前不能完全治愈。

能活多久

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病情不同,要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是复查颈部CT。

饮食
饮食调理

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无特殊的饮食调理,健康均衡饮食即可。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可适当食用全谷物或含钙食物,如绿叶蔬菜、海带、燕麦、黄豆等。

护理

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要养成良好的颈椎使用习惯,避免使颈椎过早劳损,可以多做颈椎的保健操,平时多注意防护。

日常护理
  • 日常需注意休息,避免颈部劳累。

  • 改变生活及工作方式,多运动、锻炼。

  • 避免长时间连续低头工作、看书。

  • 睡觉避免使用过高的枕头。

  • 手术患者注意颈部切口卫生清洁,避免感染。

特殊注意事项

平常注意颈部保暖,避免空调直吹颈肩部。

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及功能锻炼有助于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如积极锻炼、端正体态姿势、注意睡眠姿势等。

预防措施
  • 平时注意保护颈椎,可以系围巾或者穿宽松的高领衣服来减少颈部的损伤。

  • 日常使用电子产品时,注意视线与屏幕相持平,每30分钟到1小时做做肩颈的活动。长期伏案的工作者要定时休息,端正头部的体位,多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注意端正坐姿,保持脊柱的直挺。

  • 对于老年人患者,适当练习中医的太极、八段锦等运动,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状态。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2]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4]赵玉沛,陈孝平.外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5]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规范化研究专家组.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规范化的专家共识[J].中华外科杂志,2015,53(11):812-8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