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慢性肝病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国家卫计委肝胆肠研究中心 李坚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慢性肝病是指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肝脏慢性损害,包括各种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和药物性肝损害等。本病常引起全身多系统损害,同时也可引起骨代谢异常,导致肝性骨病。典型临床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肝脾肿大、食欲下降等。本病一般需要药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病情多迁延不愈。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肝胆外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Chronic liver disease,CLD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腹水、肝性脑病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上腹部疼痛、肝脾肿大、食欲下降

好发人群
感染肝炎病毒人群、长期酗酒人群、长期口服药物人群
常用药物
恩替卡韦、复方鳖甲软肝片、复方甘草酸苷
常用检查
肝功能检测、胃镜检查、肝脏超声
病因

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长期胆汁淤积、脂肪性肝病等,存在感染肝炎病毒、长期酗酒、长期口服药物等情况者为慢性肝病的好发人群,长期酗酒、药物或毒物、遗传和代谢因素为常见的诱发因素。

主要病因

病毒感染

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是我国造成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病毒的持续存在、中到重度的肝脏坏死炎症以及纤维化是演变为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

长期胆汁淤积

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高浓度胆酸和胆红素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可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进而发展为慢性肝病。

脂肪性肝病

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引起的慢性肝病逐年增多,尤其合并代谢综合征者。

诱发因素

长期酗酒

在欧美国家慢性酒精中毒为慢性肝病最常见的原因,我国较为少见,但近年来有升高趋势。

药物或毒物

由各种药物、化学毒物或保健品引起的肝损伤可诱发演变为慢性肝病。

遗传和代谢因素

由遗传和代谢疾病的肝脏病变发展成慢性肝病,在我国,以由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最多见。

流行病学

目前尚无慢性肝病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统计数据。

好发人群

感染肝炎病毒人群

肝炎病毒感染人体造成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多迁延不愈形成慢性肝病。

长期酗酒人群

长期酗酒者肝脏负担过重,易导致酒精性肝硬化,从而导致慢性肝病。

长期口服药物人群

诸多药物的不良反应肝毒性常见,长期服用各种药物易导致慢性药物性肝病。

症状

慢性肝病的典型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肝脾肿大、食欲下降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腹水、肝性脑病为常见的并发症。

典型症状

上腹部疼痛

慢性肝病患者可出现上腹部疼痛,表现为右上腹部肝区疼痛,疼痛多无明确定位,疼痛性质难以描述。

肝脾肿大

慢性肝病患者可出现肝脏和脾脏均增大,可伴有压痛。

食欲下降

慢性肝病患者进食的欲望降低,严重者完全的不思进食。

其他症状

恶心、呕吐

大部分慢性肝病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多伴有厌油腻等症状。

黄疸

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

出血倾向

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可导致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瘀斑、流鼻血、牙龈出血,还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内分泌紊乱

本病可致下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减少,加速性腺功能的减退,性激素分泌不足,患者可出现内分泌紊乱的表现,激素代谢失调,男性可出现乳房增大、性功能减退,女性可出现不孕、月经周期紊乱等症状。

并发症

腹水

慢性肝病患者常并发腹水,表现为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腔积液(腹水)。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为慢性肝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等。

就医

患者出现不明原因上腹部疼痛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就诊,常规需要行肝功能检测、胃镜检查、肝脏超声等辅助检查,以诊断慢性肝病,需要与原发性肝癌、慢性胰腺炎相鉴别诊断。

就医指征
  • 如出现不明原因上腹部疼痛、肝脾肿大、食欲下降以及恶心、呕吐等表现,应及时就医。

  • 如出现腹水、意识障碍等表现,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患者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就诊。

  • 需要行手术治疗者考虑去肝胆外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什么症状前来就诊?

  • 上腹部疼痛是一过性的还是持续性的?

  • 是否存在以下症状?(黄疸、肝脾肿大等)

  • 是否曾就诊于其他医院,进行过什么检查?

  • 既往有无其他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肝功能检测

包括肝酶、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等,慢性肝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白蛋白、胆碱酯酶水平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

胃镜检查

通过该检查可以了解患者食管静脉曲张、胃黏膜病变情况,尤其是既往有慢性肝病史及长期酗酒史者。

肝脏超声

通过肝脏超声可以评价肝脏大小、损伤程度及血管、胆管内径,同时除外恶性梗阻性病变。

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

主要用于明确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数量以及各类生化成分等指标有无异常,以明确是否存在感染情况。

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查

有助于明确感染肝炎病毒的类型,以便明确是否为病毒性肝炎。

诊断标准

依据患者既往病史,出现上腹部疼痛、肝脾肿大、食欲下降等典型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提示肝功能异常,以及肝脏超声初步评估病变程度,可基本确诊。

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患者常出现肝区疼痛、乏力、纳差等症状,与慢性肝病类似,需要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有明显的肝区占位性病变,肿瘤标志物(AFP)常明显升高,而慢性肝病无上述特征性改变,可鉴别诊断。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患者的典型症状为上腹痛,伴恶心、呕吐,与慢性肝病类似需要鉴别诊断。慢性胰腺炎腹痛剧烈,起始于中上腹,放射至背部,可伴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炎体征,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明显升高,而慢性肝病无上述表现,可依此鉴别。

治疗

慢性肝病的患者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常规需要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有恩替卡韦、复方鳖甲软肝片、复方甘草酸苷等,常用的术式有门腔分流术、肝移植术等。

治疗周期
慢性肝病患者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一般治疗

酒精性肝病患者应戒酒,如存在酒精依赖症状,可进行心理辅导,并辅助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和保肝治疗,以控制肝损害情况,预防发生肝硬化和肝癌。

恩替卡韦

恩替卡韦是由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慢性肝病的常用药物,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也适用于治疗2岁至18岁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代偿性肝病的核苷初治儿童患者,有病毒复制活跃和血清ALT水平持续升高的证据或中度至重度炎症和/或纤维化的组织学证据。

复方鳖甲软肝片

复方鳖甲软肝片适用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能够逆转和减轻肝纤维化。

复方甘草酸苷

复方甘草酸苷适应于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的治疗,是临床常用的保肝一线药物。

手术治疗

门腔分流术

用于慢性肝病合并有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分流手术常被采用,一般认为肝内性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曾有上消化道出血,适宜做脾肾静脉分流术及门腔静脉分流术。将门静脉或其主要分支与下腔静脉及其主要分支行吻合术,使压力较高的门静脉系统血液分流至压力较低的腔静脉系统中。

肝移植术

慢性肝病晚期患者可考虑肝移植,术后很快见效,生化代谢恢复正常。但肝移植术存在供体稀缺、术后并发症多等诸多缺陷,且术后需终生服用抗排异药物,新山地明或FK506以及骁悉或硫唑嘌呤等。

预后

慢性肝病的患者难以治愈,若无严重并发症,可不影响自然寿命,经治疗可遗留有腹水、肝功能异常等后遗症,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肝胆B超等辅助检查。

能否治愈

慢性肝病难以治愈。

能活多久

患者若无严重并发症,可不影响其自然寿命。

复诊

40岁以上不超过6个月,60岁以上不超过3个月就要复查1次,复查一般应包括肝功能(包括转肽酶)、肝胆脾B超,60岁左右的要查甲胎蛋白(AFP)。

饮食

慢性肝病的患者宜清淡饮食,避免油腻及过度饮酒,不易过多食用巧克力、糖及各种甜食,忌食各种腌制食品,避免加重病情。

饮食调理
  • 患者宜清淡饮食,避免油腻,可适当服用荷叶、山楂等降脂食物。

  • 患者可以适当多饮果汁、米汤、蜂蜜水、西瓜汁等,可加速毒物排泄及保证肝脏正常代谢功能。

  • 不易过多食用巧克力、糖及各种甜食,忌食各种腌制食品,慢性肝病患者吃多了易影响水、钠代谢,加重腹水病情。

护理

慢性肝病的患者应用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时,需注意其不良反应,日常注意观察慢性肝病患者的意识状态变化,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安慰、鼓励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按照医生的医嘱规律服药。

日常护理
  • 患者服用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时,应注意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乏力等不良反应,此外恩替卡韦口服时需要空腹使用,建议服药前两小时和服药后两个小时不能进食,也不能同服别的药物,以免引起影响恩替卡韦的吸收,影响治疗的效果。

  • 合并黄疸者,容易产生皮肤瘙痒,应叮嘱患者勿抓挠皮肤,以防破溃感染。对于有腹水和下肢水肿的患者,应指导其穿宽松的衣服,避免皮肤破溃。

  • 病毒性肝炎患者应注意避免与别人共用餐具等物品,以免发生感染。

  • 遵医嘱进行用药,不额外使用其他药品或保健品,避免加重肝脏负担。

病情监测

家属要注意观察慢性肝病患者的意识状态变化,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肝性脑病发生。观察患者粪便的颜色和性质,如出现黑便应及时送检。

心理护理

慢性肝病的患者往往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严重者可影响疾病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向患者耐心讲解慢性肝病的相关知识,安慰、鼓励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

特殊注意事项

慢性肝病的患者出院以后为巩固疗效和防止病情反复,应按照医生的医嘱规律服药,一般药物品种不宜过多,切不可擅自滥用药物,以防肝脏损害。

预防

预防慢性肝病,在日常应尽量戒酒,减少和可能被血液污染的仪器的接触,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并注意避免滥用药物。高危人群出现不明原因上腹部疼痛应及时就诊。

早期筛查

长期酗酒的高危人群出现不明原因上腹部疼痛应及时就诊,进行相关肝功能的筛查。

预防措施
  • 在日常尽量戒酒,因为酒精中的物质会对肝脏有很大的刺激和损伤作用。

  •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注射、穿耳、纹身、和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减少和可能被血液污染的仪器的接触,避免肝炎病毒的感染。

  • 日常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避免食用腌制、霉变食物。

  • 避免滥用药物及保健品,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导致本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2):881-891.

[2]张月英,张小燕.感染科慢性肝病患者的护理方法研究进展[J].养生保健指南,2020,(3):292.

[3]朱恩飞.慢性传染性肝病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4):19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