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过度通气综合征

本词条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刘泽英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过度气综合征是由于超过生理代调需要的过度通气,以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没有相应的器质性心肺疾病,伴随焦虑和过度通气的一组综合征,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肢体麻木、头晕眼花,严重者可有晕厥、抽搐等症状。尽管患者有诸多症状,但往往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无法将这类患者归为于任何疾病的范畴。长期以来,由于得不到正确诊断,又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为此患者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这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不比器质性疾病小。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精神心理科、急诊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
疾病别称
高通气综合征、呼吸神经症、呼吸性碱中毒综合征、努力综合征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呼吸性碱中毒、快速心律失常
治疗周期
长期间歇性治疗
临床症状

呼吸困难、肢体麻木、头晕眼花、晕厥

好发人群
20~30岁的年轻人;性格好强、情绪不稳定的年轻女性
常用药物
阿普唑仑、地西泮、艾司唑仑、劳拉西泮、帕罗西汀
常用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胸片、肺功能、心脏彩超
病因

过度通气综合征所指的是没有器质性病变的任何原因,该病患者往往由于明显的精神焦虑,呼吸驱动过强,呼吸调节丧失了应有的稳定性。当呼吸受到刺激,出现一过性过度通气。过度通气呼出大量的CO2,PaCO2迅速降低,血浆碳酸铵盐相对增加,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并有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临床上表现各种各样症状。

主要病因

精神因素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患者,由于明显的精神焦虑,呼吸驱动过强,呼吸调节丧失了应有的稳定性。

代谢异常

当呼吸受到刺激,出现一过性过度通气。过度通气呼出大量CO2,PaCO2迅速降低,血浆碳酸铵盐相对增加,机体通过两种途径来代偿,以维持pH的恒定,即细胞外液的缓冲系统碳酸铵盐、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和肾脏代偿。由于细胞外液的缓冲调节很有限,而肾脏的代偿需要数日时间,因此低碳酸血症和呼吸性碳中毒几乎是立即发生的。

低碳酸血症、脑缺氧

低碳酸血症最直接、最严重的危害是收缩脑血管,导致脑血流下降、脑缺氧。碱血症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左移,血红蛋白氧的亲和力大大增加,氧合血红蛋白在组织中难于解离释故而造成组织缺氧。脑缺氧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昏、视物模糊、黑蒙、眼前发黑,甚至晕倒。

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脑炎、脑膜炎、脑肿瘤、脑血管意外及颅脑损伤患者呼吸中枢受到刺激而兴奋,出现通气过度。

其他

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人工呼吸过度、肝硬化、代谢性酸中毒突然被纠正、妊娠等也会造成过度通气。

诱发因素

由于机体高级神经中枢异常,在负面情绪、应激等因素的刺激下导致超出生理需求的通气量,进而引发过度通气综合征。

流行病学

过度通气综合征是常见病,欧洲不同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约占门诊就诊人数的4%~11%。在我国约占门诊病人的10%,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发病率在逐渐增加。

好发人群

过度通气综合征常见于20~30岁年轻人身上,尤其好发于性格好强、情绪不稳定的年轻女性。

症状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胸闷、喘憋、口周及四肢末端麻木等,症状累及多器官系统,严重程度不一,具有诊断的特异性。多数病人有心因性诱因,如精神紧张、焦虑或心理压力大等。临床多为慢性过程,伴急性发作。急性发作时间多为10~30分钟左右,严重者时长达一个多小时,多自然缓解。

典型症状

呼吸系统

憋气、吸不到底、胸部发紧或"堵"是过度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常见症状。典型病人表现为Ⅲ级以上的呼吸困难,没有相应的呼吸、心血管和其他引起呼吸困难的器质性病因,呼吸困难呈发作性,严重程度与体力活动无明显关系,伴随症状有头晕、肢体麻木等,发作时濒死感。体检可见病人呈现呼吸频率忽快忽慢、节律不均匀,频繁的叹息样呼吸。病人习惯于胸式呼吸,胸部上三分之一和颈部辅助呼吸肌参加呼吸运动,腹式呼吸基本消失。由于肋间肌负荷过重,收缩过度或疲劳,可出现胸部不适甚至胸痛,需要与冠心病、心绞痛鉴别。

心血管系统

由于症状急性发作时常有胸部不适、心跳加快、心搏增强、手脚冰冷和濒临死亡感,病人常首诊于心血管专科急诊。

神经系统

典型表现为发作时手足和上下肢的麻木、四肢强直甚至晕厥。少数病人有头晕的症状,病人常描述为眼前发黑,尤其是从蹲位或坐位突然站起时明显,病人并不感到周围环境在转动,可与眩晕加以鉴别。

呼吸系统

患者可出现肚子发胀、口干舌燥、经常排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其他症状

精神症状包括焦虑、恐惧,疑病心态非常多见,不少病人有长期失眠问题。

并发症

患者可因过度通气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导致碱血症继发血清游离钙降低,可出现手足和上下肢的麻木、强直、痉挛和抽搐。严重的碱血症可引起心肌缺氧、心电图ST-T改变和快速心律失常。

就医

过度通气综合征患者就诊时多数表现紧急,出现呼吸困难,伴四肢麻木或抽搐,就应及时就医。

就医指征
  • 若出现焦虑、恐惧、疑病心态,时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加快、呼吸困难,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若出现四肢麻木、强直、抽搐、晕厥、心跳加快、心悸、胸痛等情况时要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 若出现焦虑、恐惧、疑病心态可就诊精神心理科。

  • 若出现呼吸困难、四肢麻木、强直、抽搐、晕厥、心跳加快、心悸、胸痛等情况应就诊呼吸内科或急诊科。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有什么诱因?

  • 呼吸困难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呼吸困难、四肢麻木、强直、抽搐、晕厥、心跳加快、心悸、胸痛等)

  •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焦虑、恐惧、疑病心态、失眠等症状)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往往无阳性体征。

动脉血气分析

PaCO2降低,pH升高。

过度通气激发试验

过度通气激发试验前,按照规范化操作抽取肱动脉血液进行血气分析检查,并记录PaCO2值,然后嘱患者以每分钟60次呼吸频率深快呼吸3min,即查血气分析并记录。同时询问患者在深快呼吸过程中的感觉及症状,临床症状完全或部分得以诱发并PaCO2值低于20mmHg以下则激发试验为阳性。

心电图

心动过速者,心电图可发现异常。

其他检查

胸部影像学检查(胸片、胸部CT)、心脏彩超、肺功能、血常规、生化、BNP、D-二聚体、甲状腺功能等,主要目的是排除器质性疾病所导致的过度通气状态。

诊断标准

过度通气综合征目前公认的诊断标准是首先患者主诉有典型的过度通气综合征症状,发病前有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精神创伤等多因素刺激。其次,Nijmegen症状学问卷总积分达≥23分;最后过度通气激发试验结果为阳性。Nijmegen症状学问卷评分,具体如下:

常见症状

呼吸深快、气短、呼吸困难、胸痛、胸部发紧或不适、腹胀、头晕、视物模糊、手指麻木或针刺感、手指或上肢强直、口唇周围发紧、手脚冰冷、精神紧张、心悸或心慌、焦虑不安、精神混乱或对周围的情况完全不加注意。

症状积分

0=从来没有频繁急性发作;1=偶尔(1=0~3次/每月);2=有时(2=1~2此/每周);3=经常(3=3~6次/每周);4=频繁(4=每天1次或更频繁)。

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可伴随过度通气状态,血气PaCO2的降低,但后者不属于过度通气综合征的范畴。通过治疗原发疾病,过通气状态可以随之缓解。因此,在过度通气综合征的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过度通气状态加以鉴别。

治疗

过度通气综合征主要是通过心理疏导及药物对症治疗、物理治疗,改善呼吸习惯,纠正低碳酸血症。

治疗周期
过度通气综合征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
一般治疗

腹式呼吸训练治疗

腹式呼吸训练是目前普遍接受的有效治疗措施,其中治疗分三个步骤:

  • 向病人解释症状与过度通气之间的联系,症状是由过度通气所引起的,以此来说服病人过度通气综合征的诊断和该疾病的性质,解除病人精神负担,消除恐惧心理;

  • 病人需要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即腹式呼吸、缓慢呼吸,通过减慢呼吸频率减少或消除过度通气的倾向性;

  • 病人需要接受20次呼吸训练,在2~3个月内完成。该治疗措施在缓解病人症状、减少发作频率和强度方面有很好的疗效,经过2~3个月的治疗,60%~70%病人的症状得以缓解。1~2年以后随访,远期疗效很稳定,复发率较低。腹式呼吸训练治疗成功缓解症状的机制在于降低呼吸频率。

重呼吸疗法

过度通气综合征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是大家熟悉的面罩(或袋囊)重呼吸疗法,通过增加呼吸无效腔,使PaCO2增加,通气减低,症状迅速得到缓解。

认知行为疗法

作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方法,已用于治疗过度通气综合征,无论单独或是与其他治疗合用,都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且在多数研究中显示,中断治疗后较少复发。认知行为治疗是在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系统教育后,让患者逐渐暴露于使其焦虑的实际场景并学会一种自控。

药物治疗

精神药物治疗

高通气综合征过度通气综合征一经诊断,首选腹式呼吸训练治疗,尤其是躯体症状突出的患者,尽可能减少精神药物治疗,同时对青少年患者应该尽可能避免精神药物治疗。精神药物治疗与腹式呼吸训练治疗相比具有疗程长、容易形成心理依赖、撤药反跳和复发率高的缺点,约有1/4的患者对腹式呼吸训练治疗反应较差。这类患者焦虑突出,而躯体症状不明显;同时伴有抑郁,诊断时没有被识别出来。这类患者应该在精神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精神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

苯二氮卓类(BZD)

苯二氮卓类药物能有效地减轻焦虑,其中的阿普唑仑一向被认为是有效抗惊恐药物,常用的药物有阿普唑仑、地西泮、艾司唑仑、劳拉西泮。苯二氮卓类治疗焦虑简便易行,疗程充分后疗效明确。但治疗存在许多缺点难以克服,最突出的缺点是镇静性强,依赖潜力高,连续服用4~8周后即出现撤药反应。因此,在治疗显效后即刻拟定减药方案。即便如此,减药过程中仍有近1/3的病人出现症状反跳。少数病人难以彻底摆脱苯二氮卓类,终身服药。此外,高龄病人更难以耐受较大剂量的BZD,在治疗中易出现食欲下降、疲乏无力、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障碍,宜忌全身软弱,甚至摔倒等情况。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 帕罗西汀(赛乐特)用药从低剂量开始,在6周内增至充分治疗日用量,帕罗西汀对惊恐障碍疗效明确而耐受良好,可以减少发作频率,能改善本症伴随的焦虑不安、抑郁等症状。帕罗西汀的优点在于不良反应轻,而且耐受良好。与传统的治疗惊恐障碍药物阿普唑仑比较,帕罗西汀依赖潜力低,复发率仍较高。据最近观察,使用帕罗西汀治疗3个月后,再连续服药3个月只有5%复发,将帕罗西汀改为安慰剂有30%~50%复发,应该重视药物的巩固性治疗,以减少复发。

  • 西酞普兰(喜普妙)是近一段时间来综合医院使用较多的SSRI制剂,由于西酞普兰的抗焦虑疗效较差,对躯体症状突出的病人尤其适宜。西酞普兰服药方便,半衰期长约15天,起效慢,服药两周起效,多数病人服药1个月后症状开始改善。其特点为副作用小、安全性较好、病人耐受性好,建议疗程为6~9个月。

仅一般性神经官能症用药

如谷维素、溴剂等,常不能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 可结合安慰性吸氧,晕厥患者可使用短暂的氨水刺激鼻黏膜。

  • 手足搐搦者可静脉适量补给钙剂以增加血浆钙离子。

预后

临床上可以表现短期内频繁的症状发作,而另一时期又有较长的相对稳定期,迁廷为慢性。严重发作时病人有溯临死亡的感觉,常常急诊就医。尽管临床症状很重,尚未见到由于过度通气综合征而死亡的报道,主要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经过正确的诊断和处理,病人预后常常较好。

能否治愈

能治愈,但易反复复发。

能活多久

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若使用精神药物治疗,应遵医嘱定期复诊,调整药物剂量。

饮食

过度通气综合征患者在饮食上宜清淡,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饮食调理
  • 忌食剌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

  • 香烟、饮酒等嗜好应戒除。

  • 宜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护理

向患者解释清楚症状与过度通气之间的联系,加强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精神负担,消除恐惧心理。

日常护理
  • 做好心理护理,多沟通,鼓励患者放松心情,自我调节好情绪。

  • 注意锻炼腹式呼吸,调整过快的呼吸频率。

病情监测

首次出现四肢麻木、强直、抽搐、晕厥、心跳加快、心悸、胸痛等症状时应先排除器质性病变,注意有无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出现。若使用精神药物治疗,应注意有无药物副作用出现。

特殊注意事项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充足睡眠,舒畅心情,注意有无相关并发症出现。若使用药物治疗,需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诊调整药物剂量,并注意有无药物副作用出现。

预防

对于该病好发人群应做好自我情绪调节,舒畅心情,避免紧张、焦虑情绪,解除精神负担,消除恐惧心理,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

早期筛查

对初次发生过度通气综合征的患者应及时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所致过度通气状态。

预防措施
  • 健康饮食,戒烟,规律锻炼。

  • 管理好情绪和压力。

  • 减少烟、酒、茶、咖啡等,避免服用兴奋性药物。

  • 了解过度通气综合征的初发症状,及早提醒自己放松情绪及放慢呼吸。

参考文献

[1]吴天一.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14.

[2]褚婉婷.杜丽娟.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J].2019:16.

[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许亚慧,刘凤娟,王立生,孙荣丽.临床肺科杂志.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