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乙型流感

本词条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侯凤琴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乙型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一种,是指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呼吸道吸入病毒,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水肿、坏死,出现炎症反应而发病。患者以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感染中毒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咽痛或咳嗽,但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治疗以对症及抗病毒治疗为主,预后良好。

就诊科室
感染疾病科、呼吸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influenzaBvirus,IFVB
疾病别称
乙型流行性感冒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细菌性肺炎、鼻旁窦炎、扁桃体炎、中耳炎、Reye综合征、中毒性休克
治疗周期
需要短期治疗,一般1-2周
临床症状

发热、咽痛、咳嗽、头疼、、全身酸痛、疲乏

好发人群
所有人群。免疫功能低下者、肥胖者、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65岁的老年人易病情加重。
常用药物
奥司他韦、扎那米韦
常用检查
体格检查、血常规、X线胸片、病毒抗原、病毒抗体、病毒核酸检测
病因

乙型流感的病因主要是由于经呼吸道吸入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呼吸道细胞水肿坏死,出现炎症反应而发病。

诱发因素

在流感流行期间,经常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更容易患病。

流行病学

乙型流感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流行过程短暂,多呈局部爆发或小流行,主要发生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如学校、单位、工厂和公共娱乐场所等。

传播途径

传染源

乙型流行性感冒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后5d内均可有传染性,传染期约为1周,以病初2~3d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病毒传播的速度、广度与人口密集程度有关。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妊娠期妇女,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以及集体生活于养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疗养机构的人群,肥胖者,年龄<5岁的儿童,以及年龄≥65岁的老年人更容易发展为重症。

好发人群

所有人群均为好发人群。但以下人群容易发展为重症。

  • 妊娠期妇女。

  • 有基础疾病者,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肾病等。

  • 肥胖者(体重指数BMI>30)。

  • 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 年龄>65岁的老年人。

  • 免疫功能低下者。

症状

乙型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为数小时至4d,一般为1~3d。潜伏期后起病急骤,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肌痛、咽痛及全身不适,可伴有腹泻、呕吐等。

典型症状

起病急,可有发热(体温38~40℃)、畏寒、寒战、乏力、食欲减退、、头痛、头晕、全身酸痛等感染中毒症状,同时伴有咽干、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局部症状。部分伴有鼻塞、流涕等呼吸道卡他症状。少数病例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乙型流感整体病情较甲型流感轻。

并发症

细菌性肺炎

继发细菌性肺炎常见于有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多发生于病程第2~4天,有高热、剧咳、脓性痰、呼吸困难、发绀、肺部湿性啰音或肺实变征。治疗以对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并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病原体不同,预后不同,一般早期及时治疗后预后良好,但若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预后较差。

其他炎症疾病

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中耳炎、喉炎、气管炎或支气管炎等,一般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以及抗菌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及时干预后预后良好。

Reye综合征

较为罕见,是乙型流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多见于2~16岁儿童,应用水杨酸类退热药,如阿司匹林导致。临床特征出现发热、咽痛、流涕、咳嗽、恶心、呕吐后1~2天,伴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见有精神状态改变,从嗜睡到昏迷,甚至出现谵妄和癫痫发作。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纠正代谢紊乱、降低颅内压、保护重要脏器器官,防治进一步的并发症为主。

中毒性休克

少数病人会出现中毒性休克,表现为持续高热、头痛、嗜睡、呕吐、血压降低等,需紧急救治,进行对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若治疗不及时可能有不良结局的发生。

就医

乙型流感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感染、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尤其对于易感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孕妇、免疫力低下者),要做好日常防控管理,有不适时及时就诊。

就医指征
  • 若出现发热、寒颤、肌肉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要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已经确诊为乙型流感的患者,若出现剧咳、发绀、嗜睡、呕吐、血压降低或其他部位炎症反应,高度怀疑出现并发症时,应立即就医。

  • 以上提及的症状反复发作或突然加重,以及出现其他严重、持续的症状体征时,均需及时就诊。

就诊科室

患者可去呼吸科或感染疾病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发热、寒颤、肌肉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 既往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等疾病或糖尿病吗?

  • 是否接触过有类似症状的人?

  • 出现不适后是否自己用过药?是什么药?

  • 与类似症状者密切接触过吗?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检查可见伴有全身发热,颜面潮红、眼结膜及咽部充血,有时可见扁桃体红肿,但少有渗出物,肺部可闻及干性啰音等乙型流感相关体征。

主要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或降低,伴有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会增多。

病原学检查

病毒抗原检测(用于早期诊断),血清病毒抗体检测(用于回顾诊断及监测)。病毒核酸检测可帮助诊断,但不如抗原检测快捷。

其他相关检查

必要时行胸部X线片或肺部CT、凝血功能、血气分析、痰培养、血培养、咽拭子培养、心电图等检查,有助于明确并发症及病情进展程度。

诊断标准

诊断应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并参考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流行病学史

有接触过流感患者;

临床表现

发热,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咽痛、咳嗽、,有时可伴恶心、呕吐消化道症状。肺部可闻及干性啰音等;

X线片

肺炎型乙型流感可见双肺广泛小结节性浸润或散在絮状阴影。

病原体检测

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

鉴别诊断

应与普通感冒、咽炎、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别。

普通感冒

主要以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鼻塞。一般无发热及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胸部检查多无异常,病程短、病情轻、可自愈,多由于淋雨、受凉、过度疲劳等引起。

咽炎

主要表现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少见咳嗽,可有发热和乏力,病程短、病情轻、可自愈。

肺炎支原体感染

发热无定型,有时体温正常,咳嗽较重,全身症状比胸部体征明显,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下降,支原体抗体阳性。

治疗

乙型流感的治疗可采取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降温、抗病毒、防治并发症为主。

治疗周期
乙型流感根据临床分型不同,治疗周期不同,一般1~2周可治愈,治疗周期还受病人体质及基础疾病的影响,有个体差异。
一般治疗

发热时应卧床休息,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继发感染。高热、呕吐、进食少者,应静脉输液,补充水及电解质。另外,注意隔离,减少探视。

急症治疗

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或机械通气等,合并休克时,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

解热止痛药

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用于高热、头痛或全身酸痛显著者进行解热止痛,儿童禁用水杨酸类降温药物,如阿司匹林,以防发生Reye综合征。

止咳祛痰药物

咳嗽剧烈,特别是干咳少痰、影响休息或睡眠者,可适当应用止咳、祛痰药物,慎用镇静剂,以防痰液不能咳出,引起肺炎。

抗生素

一般不用,仅在明确或有充分的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才考虑应用。

抗病毒药物

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最好在发病48h内使用,可以明显缩短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和减轻症状严重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治疗

本病无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

物理降温

高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是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可冷湿敷或冰袋冷敷额头、手腕、腘窝、腋窝等,注意前胸后背及脚部需保暖。

中医治疗

中草药对乙型流感的治疗方法较多,一般应早期用药,辨证施治。可按辨证分别选择清热、解毒、化湿、扶正祛邪等不同治则和处方及中成药。

预后

乙型流感预后良好,一般可治愈,而且部分患者可于短期内自愈。婴幼儿、老年人或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者,个别患者预后较差。

能否治愈

为短期疾病,可以治愈,但体弱和有慢性基础病患者病程较长,极个别患者预后不良。

能活多久

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乙型流感多在1周后大部分症状得到缓解,具体遵医嘱定期复诊。

饮食

乙型流感患者应注意营养摄入要均衡,以清淡饮食为主,并有效补充维生素、蛋白质、富含铁、锌的食物,大量饮水。

饮食调理
  • 多喝水可使口腔和鼻腔内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发挥呼吸道清除细菌、病毒的功能。

  • 轻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注意摄入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蛋清、牛奶、虾等。

  • 多摄入维生素,如蔬菜、水果、谷类、豆类等食物。 忌辛辣刺激油腻之物,忌烟酒、浓茶、咖啡。

护理

乙型流感患者的护理以控制感染和传染,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为主。

日常护理

休息与活动

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居室内要时常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好转后根据机体情况适度运动,推荐轻运动,禁止剧烈运动。

其他

保持良好作息,注意卫生,勤洗手,外出时佩戴口罩,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等。

预防

乙型流感是传染性疾病,预防重在扼制传染,可在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方面进行防护。

预防措施
  • 隔离期间避免外出,若外出应戴口罩,在咳嗽、打喷嚏时应捂住口鼻。

  • 流行期间停止公众集会及集体娱乐活动,加强居室通风换气。

  • 进行疫苗接种,常用的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接种应在每年流行性感冒流行季节前1~3个月进行。

  • 应多参加户外运动,如跑步、跳绳等,以增强抵抗力,防止病毒的侵袭。

参考文献

[1]任成山,王甲汉,牛广政,等.现代临床疾病防治学上册.第1版[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1185-1186

[2]向延根.临床检验手册[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414.

[3]李冬.儿科医师处方手册[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32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