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ICU 杨明施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为急性胰腺炎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指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一种炎症。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症状较轻,主要由胆道结石、肝胰壶腹括约肌功能障碍及酗酒或暴饮暴食引起。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其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本病多为自限性,病死率很低,3~5天内可缓解,少数可反复发作。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急诊科、普外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acute interstitial pancreatitis
疾病别称
急性间质性胰腺炎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重症胰腺炎
治疗周期
1~2周
临床症状

腹痛、恶心、呕吐、发热

好发人群
有胆道疾病的患者
常用药物
醋酸奥曲肽、抑肽酶、氢氧化铝凝胶
常用检查
血常规、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胸腹部X线片、B超
病因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主要是由胆道结石、肝胰壶腹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酗酒或暴饮暴食、遗传因素等可能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诱因。本病好发于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人群。

主要病因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主要病因与胆道结石、肝胰壶腹括约肌功能障碍有关。

胆道结石

约有5%的胆道结石患者可引起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且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有超过一半合并有胆道结石,胆道结石通常会影响患者食物的排泄或者其他原因,最终导致为胆道型胰腺炎。

肝胰壶腹括约肌功能障碍

当括约肌发生功能障碍时,食物或者胆汁可能会长期堆积在胰腺部位最终导致该疾病的发生。

诱发因素

遗传因素

自身胰腺蛋白酶消化作用不全可能是导致该疾病的发生诱因。

酗酒或暴饮暴食

不良的饮食习惯可引起胰腺损伤,可导致本病。

流行病学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目前尚无流行病学数据。

好发人群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好发于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习惯人群,当人群存在胆道疾病的时候,胆汁或者食物无法顺利的排泄出去,经过长期堆积,可能会导致胰腺发病。

症状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临床表现以腹痛、恶心、呕吐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出现发热、黄疸等症状。本病常见的并发症为重症胰腺炎。

典型症状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典型临床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

腹痛

90%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腹痛,多呈突然发作,常于饱餐和饮酒后发生。疼痛轻重不一,轻者为钝痛,重者为绞痛、刀割痛,常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疼痛部位通常在中上腹,如胰头部炎症明显,则在中上腹偏右。如胰体、尾炎症为主,常在中上腹及左上腹部,并向腰背部放射。

恶心、呕吐

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常在进食后发生,呕吐物常为胃内容物,重者呕吐胆汁。

其他症状

发热

多为轻、中度发热,一般3~5天,若体温持续不退或逐日升高,则提示合并感染。

黄疸

于发病后1~2天出现,常为暂时性阻塞性黄疸,多在数天内消退。黄疸的发生可由肿大的胰头部压迫胆总管所致,但黄疸不退或加深者,则多由胆总管结石引起。

并发症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不积极治疗,部分患者可出现整个胰腺组织的出血、坏死,发展呈重症胰腺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的情况,危及患者生命。

就医

当患者酗酒或暴饮暴食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或发热超过2天并呕吐加重、出现黄疸等症状时就诊于消化内科或急诊科、普通外科,做血常规、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胸腹部X线片、B超、腹部CT检查,需要与急性胆囊炎、消化道溃疡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
  • 如果患者酗酒或暴饮暴食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进一步检查。

  • 当患者出现腹部剧烈疼痛或者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黄疸或者黄疸加重的时候,应该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需要消化内科或急诊科、普通外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腹痛出现多长时间了?腹痛的部位以及性质?

  • 恶心、呕吐吗?呕吐物的性质以及呕吐次数?

  • 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病史吗?

  • 有发热吗?喝酒了吗?

  • 就诊过吗?做过什么检查吗?用过什么药物吗?

需要做的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升高(10~20)×109/L,中性粒细胞也升高。

血清淀粉酶

一般起病后2~6小时开始上升,24小时左右开始达高峰,一般持续3~5天,但病情严重程度与其升高幅度不一致。

尿淀粉酶

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持续1~2周。此项检查常因尿量及肾功能改变等而影响其准确性,不如血清淀粉酶可靠,但在血清淀粉酶已下降的患者,其有诊断意义。

胸腹部X线片

排除其他原因的急腹症,提供支持胰腺炎诊断的间接证据。

B超检查

B超检查可发现胰腺明显肿大、边缘模糊、不规则、回声增强、不均匀等异常,胰腺中还可有小片状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

腹部CT检查

是诊断胰腺炎的首选方法,可以发现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大,胰周有明显积液。

体格检查

通过视诊检查来观察患者身上是否存在着黄染或者皮肤破溃的现象,通过触诊检查观察患者的胆囊区或者肝脏区能否触摸到肿大,是否存在叩击痛。

诊断标准
  • 症状∶酗酒或暴饮暴食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或发热超过2天并呕吐加重、出现黄疸。

  • 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升高。

  • 腹部B超检查发现胰腺明显肿大、边缘模糊、不规则、回声增强、不均匀等异常,胰腺中还可有小片状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

  • 腹部CT检查可以发现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大,胰周有明显积液。

鉴别诊断

急性胆囊炎

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其典型临床特征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有明显的触痛和腹肌强直,但一般不会出现黄疸的症状,可通过明确具体的细菌感染进行鉴别。

消化道溃疡

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典型症状为中上腹部疼痛和反酸,疼痛呈周期性和节律性发作,其发病部位有所不同,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主要是以对症支持治疗和药物治疗,通过抑制胰酶活性、减少胰酶的分泌,达到改善胰腺微循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目的。本病治疗周期约为1~2周。

治疗周期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需要治疗1~2周。
一般治疗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一般治疗包括禁食和胃肠减压,应静脉补充液体、电解质,以维持循环稳定、水电平衡,预防出现低血压。改善微循环,保证胰腺血流灌注。

药物治疗

抑制胰酶活性

各种抑肽酶可抑制胰酶活性,是理想的药物,但临床效果不显著。一般主张早期大量静脉滴注,可控制炎症进展。药物可用抑肽酶、加贝酯等。

生长抑素

其作用包括抑制胰液、胰高血糖素、胆囊收缩素、脂肪酶和淀粉酶的分泌,抑制胃泌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释放,减少脏器血流,促进肠道水电解质吸收等,常用的药物为奥曲肽。

镇痛

可采用强镇痛剂,如阿片类药物,如杜冷丁、吗啡等。

抗生素

胰腺炎是化学性炎症,故早期应用抗生素的目的是防止继发感染,由于其致病菌多来自肠道细菌移位,故应选用抑制肠道细菌的药物,同时注意血胰屏障的穿透力,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呋辛钠。

手术治疗

本病无需手术治疗。

预后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经正规治疗后,可以痊愈,不会影响自然寿命,治愈后一般需要1个月复查血清淀粉酶。

能否治愈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治愈后一般1个月复查血清淀粉酶,如无明显异常,以后不需要复诊。

饮食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急性期需要禁食,同时注意胃肠减压,恢复期间可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普食。

饮食调理
  • 急性期,患者应该禁食,并且要胃肠减压,调整内环境的稳定,预防离子紊乱和酸碱失衡的发生。

  • 在恢复期间,肛门正常排气、排便以后,腹胀的症状明显的消失,没有恶心和呕吐的表现可进食,但应该以流质饮食为主。

护理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日常要注意生活作息规律,进食期间可含漱或湿润口唇,同时注意监测症状。另外,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需注意口腔卫生。

日常护理
  • 生活作息时间规律,保持居室内空气流通。

  • 禁食期间有口渴时可含漱或湿润口唇。

  • 按时遵医嘱正确、合理应用药物。

病情监测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治疗后如果再次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情况,要立即就诊,行相应检查。

特殊注意事项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注意口腔卫生,因为唾液的分泌与积蓄不仅造成口腔的异味,而且会使细菌滋生,引起口腔内感染。

预防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预防主要是积极治疗胆道系统的疾病,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暴饮暴食,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筛查。

早期筛查

本病高危人群可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特别注意腹部彩超检查,如有异常,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措施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暴饮暴食、食用高脂肪类的食物。

  • 积极治疗胆道系统的疾病。

  •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 在日常生活中,多饮水、多运动,防止胆道结石的生成。

  • 饮食规律化,防止增大肝脏的受累,形成脂肪肝。

参考文献

[1]谭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采用奥曲肽治疗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9,40(01):122-123.

[2]杜景丽.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保守治疗的整体护理干预[J].青岛医药卫生,2020,52(02):152-154.

[3]王波.奥曲肽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06(01):80-81.

[4]吉鹏飞.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24):122-12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