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埃博拉出血热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 黄燕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埃博拉出血热是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引起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是本病传染源,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黏膜、脏器的出血,在很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但以肝脏、淋巴组织最为严重。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式,只能通过对症支持治疗改善,预后较差。

就诊科室
感染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Ebola hemorrhagic fever
疾病别称
埃博拉病毒病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衰竭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

好发人群
常用药物
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
常用检查
血清学检测、病毒抗原检测、核酸检测
疾病分类

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为单股负链RNA包膜病毒,分4个亚型

  • 埃博拉—扎伊尔型(Ebola-Z),人和灵长类动物发病,致死率为88.8%。

  • 埃博拉—苏丹型(Ebola -S),人和灵长类动物发病,致死率则为53.2%

  • 埃博拉—科特迪瓦型(Ebola-C),人和灵长类动物发病。

  • 埃博拉—瑞斯顿型(Ebola -R),只会使灵长类动物发病,但人类也可能感染这种病毒亚型从而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在西太平洋就有这种病例出现。

病因

埃博拉出血热是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引起的传染病,可由接触、气溶胶、医源性感染、性传播进行传播。本病好发于与患者接触的成年人,可由自身免疫异常诱发。

主要病因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烈性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研究表明,体外通过传染表达GP基因的质粒或腺病毒传染GP基因进人宿主细胞,能够导致宿主细胞的脱落,表明埃博拉病毒包膜蛋白GP具有细胞毒性,但是其机理不详。

诱发因素

自身免疫异常

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埃博拉病毒。

流行病学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主要与成年人和患者接触机会多有关。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危及乌干达、苏丹、科特迪瓦、刚果、南非等国家,死亡率较高。

传播途径

一般来讲,埃博拉出血热有四个传播途径:

  • 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等体液传播。

  • 通过直接接触患者尸体传播。

  • 处理发病或病死的猩猩、猕猴等动物引起传播。

  • 医务人员在护理患者时不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也会引起传播。

症状

埃博拉出血热根据发病时间症状以及程度有所不同,但临床表现以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为主。本病治疗不及时,可合并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衰竭。

典型症状

早期症状

埃博拉出血热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这包括肌肉酸痛、腹部及关节疼痛、发热和头痛。腹泻、呕吐及食欲不振亦为常见症状。相反,咽喉痛、胸痛、打嗝、气促及吞咽困难则不是典型症状。病人多在受感染后的8~10d内发病,但亦有2d及21d的记录。

出血

有40%~50%病人的出血位置均为穿刺点及黏膜处(如胃肠道、鼻腔、阴道和牙龈),出血阶段多出现在第一个症状显露后的5~7d内,最易被观察到的内部及皮下出血状况为红眼及吐血。流血处若伸延至皮肤的话,则很有可能出现瘀点、紫斑、瘀斑和血肿(尤其常见于针管刺入处)。与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的出血方式,包括了吐血、咳血及便血。

凝血障碍

所有患者均出现与循环系统有牵连的症状,最主要为凝血障碍。到了此阶段,若患者仍未有好转的话,就很有可能在第一个症状出现后7~16d(通常是第8天或第9天)里,因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

早期症状

发病2~3日后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等表现,半数患者有咽痛及咳嗽。

中期症状

病后4~5日进入极期,患者可出现神志的改变,如谵妄、嗜睡等,重症患者在发病数日可出现咯血,鼻、口腔、结膜下、胃肠道、阴道及皮肤出血或血尿。在病程第5~7日可出现麻疹样皮疹,以肩部、手心和脚掌多见,数日后消退并脱屑,部分患者可较长期地留有皮肤的改变。

中晚期症状

第10日为出血高峰,50%以上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可因出血、肝肾衰竭及致死性并发症而死亡。

晚期症状

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日内死亡(7~14日)。患者最显著的表现为低血压、休克和面部水肿,还可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失调等。

其他症状

由于病毒持续存在于精液中,也可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缩等迟发症。

并发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表现为凝血和纤溶障碍,血小板的减少、凝血因子的耗尽,以及纤溶产物的增加,引起出血及微循环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多项研究证实埃博拉出血热最终可引起机体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多器官衰竭

埃博拉病毒对抗原提呈细胞的感染和激活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分泌的促炎因子、趋化因子及其他介质导致血管功能和凝血系统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多器官衰竭和死亡。

就医

凡有疫区旅行史或来自疫区,表现为急性发热、头痛、肌痛、谵妄、嗜睡、出血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到感染科或其他相应科室就诊,通过做血清学检测、病毒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确诊。埃博拉出血热需要与伤寒、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
  • 与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有过接触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凡有疫区旅行史或来自疫区,表现为急性发热、头痛、肌痛、谵妄、嗜睡、出血等症状的患者,高度怀疑此病时应及时就医。

  • 已经确诊埃博拉出血热的患者,若出现血尿、蛋白尿、肝掌、蜘蛛痣、昏迷等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感染科就诊。

  •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血尿、蛋白尿等去肾内科。

医生询问病情
  • 患者是否存在咳血的现象?

  • 是近期出现的还是持续好久的?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发热、头痛、肌痛、谵妄、嗜睡、出血等)

  • 同行者有无发病?

  • 最近是否去过乌干达、刚果、苏丹、科特迪瓦、南非等国家旅游?

需要做的检查

一般检查

埃博拉出血热的实验室检查一般无特殊表现,外周血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减少,可以低至1.0×109/mL,主要是淋巴细胞减少,随后中性粒细胞也可以发生减少。

血清学检测

患者最早可在症状出现后7~10日从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IgG抗体,IgM抗体可维持3个月,IgG抗体可维持很长时间。

病原学检测

病毒抗原检测

由于埃博拉出血热有高滴度病毒血症,可采用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病毒抗原。免疫荧光法应用也很广泛,它可从感染动物肝、脾中检测病毒抗原。

核酸检测

采用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一般发病后1周内的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

病毒分离采集

发病1周内患者血清标本,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

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查

病人血液中的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在发病后2~9d出现,持续存在到发病后1~6个月;IgG抗体在发病后6~18d出现,持续存在到发病后2年以上。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出的病毒核心蛋白羧基端多肽为抗原,建立的检测埃博拉病毒IgG抗体的ELISA 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但对于部分急性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很低的患者,应同时进行病毒抗原或核酸的检测。

病毒特异性抗原和核酸的检查

已经证实检测埃博拉病毒抗原与检测病毒核酸的一致性几乎达到100%,敏感度很高。并且,用y射线照射标本并灭活病毒后,再检测病毒抗原或RNA时,实验安全性增高,且实验结果也不受显著影响。

诊断标准

有疫区旅行史或疫区接触式,表现为急性发热、头痛、肌痛、谵妄、嗜睡、出血等症状,血清中埃博拉病毒IgM抗体阳性,一般发病后1周内的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抗原,病毒核酸,能分离到埃博拉病毒。

鉴别诊断

伤寒

多见于夏、秋季,起病较缓慢,全身中毒症状较轻,皮疹出现较晚,特征性表现如淡红色玫瑰疹、数量较少、多见于胸腹;可有相对缓脉。白细胞减少,肥达反应阳性,诊断依赖于血和骨髓培养出伤寒杆菌。

回归热

也是由虱传播,有急起骤退的发热、全身痛、中毒症状及肝脾大。但发热间断数日可再次发热。凡诊断斑疹伤寒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应怀疑本病。血液和骨髓涂片暗视野检查可见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病

夏秋季节发病,有疫水接触史。无皮疹,多有腹股沟和(或)腋窝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明显。可有黄疸、出血或咯血。钩端螺旋体补体结合试验或显微镜下凝集试验阳性。乳胶凝集试验有助于早期诊断。

治疗

目前对埃博拉出血热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出血和继发感染,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衰竭等并发症。本病治疗周期为短期治疗。

治疗周期
本病患者需要通过短期治疗。
一般治疗

需要隔离患者,卧床休息,予少渣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保证充分热量。

药物治疗

白蛋白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预防和治疗低血压休克。对白蛋白严重过敏、严重贫血、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低分子右旋糖酐

扩充血容量,预防和治疗低血压休克,可用于失血、创伤、中毒等引起的休克以及严重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出血倾向者。

手术治疗

本病无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包括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控制出血,肾衰竭时进行透析治疗等。

免疫治疗

输注恢复健康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康复患者的血浆中含有中和抗体。

预后

埃博拉出血热预后差,病死率高,50%以上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可因出血、肝肾衰竭及致死性并发症而死亡,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日内死亡。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睾丸炎、睾丸萎缩等并发症,患者需要每3个月复诊一次。

能否治愈

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病死率高,对于非致死性病例,患者经历了多日的发热后,通常在6~11日逐渐好转。

能活多久

50%以上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可因出血、肝肾衰竭及致死性并发症而死亡。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日内死亡。非致死性病例,患者经历了多日的发热后,经过及时治疗,通常在6~11日逐渐好转。

后遗症

由于病毒持续存在于精液中,也可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缩等迟发症。

复诊

发现该病后要立即隔离,病情好转后,至少每3个月复查一次。

饮食
饮食调理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丰富补充蛋白质即可。

护理

针对可疑或确诊的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要进行隔离以及生活用品定期消毒。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病可能存在性传播,因此要避免性生活。

日常护理
  • 可疑或确诊的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一定要严密隔离。

  • 生活用品要定期消毒。

特殊注意事项

埃博拉出血热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一定要避免性生活,同时要对性伴侣进行严密隔离和常规治疗。

预防

埃博拉出血热的预防方式主要是减少接触野生动物或做好防护,以及在治疗患者或探视患者时,做好防护。

早期筛查

因本病发病急骤,故无法进行有效的早期筛查。

预防措施
  • 减少接触野生动物或食用生肉,处理动物时应当做好防护,如戴好手套,穿上防护服。

  • 日常照料患者时,做好个人防护,探视患者时,要定时洗手。

  • 疑似病例应该与其他患者隔离开来并且执行严格的隔离看护,疑似病例的监测应持续到最后一次接触后3周。

  • 和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包括没有穿隔离衣与患者或者被患者污染的器械接触的医务工作者)应该被严格监测,如一天测两次体温,一旦体温超过38.3℃应立即住院,严格隔离。偶尔的接触应该处于警惕中,一有发热应立刻报告。

  • 静脉输液以及处理分泌物、导尿管以及吸痰管等高危险的操作应该在严格隔离保护条件下进行。医院工作人员应该有自己的隔离衣、手套和口罩。口罩和手套不能重复使用除非已消毒。

参考文献

[1]王宇明,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878.

[2]陈叶,王萍,刘芳炜,马亚楠.埃博拉出血热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7:1.

[3]王晓丽,贾若苹,高雯,王宇卓主编,重点传染病防治技术[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8,111.

[4]周大勇主编,现代传染病循证导读[M].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1,337.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