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脊柱外科 邓幼文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是一种甚为少见的遗传性疾病,表现为全身性、进行性、多发性的肌肉骨化现象。本病的特点为在胎儿或婴儿时开始发病,横纹肌纤维、筋膜、腱膜、韧带和肌腱由上而下地发生进行性骨化,一直发展到大部分结缔组织、肌肉和关节发生骨化和强硬为止。本病可通过使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二膦酸盐类药物等缓解症状,但不能阻止病情发展,最后患者多因胸痹僵硬、骨化、呼吸衰竭而死亡。

就诊科室
骨科、儿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Myositis ossificans progressiva,MOP
疾病别称
进行性骨化性纤维组织发育不良症、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症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治疗周期
终身治疗
临床症状

先天性拇指畸形、强直僵硬、活动障碍、胸壁固定、呼吸衰竭

好发人群
3~5岁幼儿
常用药物
孟鲁司特、沙利度胺
常用检查
X线检查、血细胞计数、血沉检查、肌电图检测、基因检测
病因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为中胚层发生或发育异常。多数认为是结缔组织某些成分遗传方面缺陷所引起的继发性全身肌肉广泛发生钙化和骨化的疾病。

主要病因

遗传因素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属于一种罕见的系统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多变的基因表现度和完全的外显率。目前具体病变位点还不能确定。由于基因的变异,导致胚胎期未分化的间叶细胞在向骨骼、软骨、结缔组织转化时发生障碍所致。

基因突变

该疾病有不同基因表达,定位于4q31的成骨蛋白-4基因、谱位于17q21—22的nog-gin基因、以及2q23—24的BMP-1受体ACVR突变,本病多发生在10岁以前,常伴有先天性发育缺陷如拇(姆)、指(趾)畸形、缺指(趾)、足内翻、泌尿、生殖、循环、神经系统畸形。

流行病学

本病甚为少见,尚无权威的流行病学数据,一般在婴幼儿时期发病,男性多见,大多数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平均发病年龄为3~5岁,男女之比约3∶1。

好发人群

3~5岁幼儿好发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男性略多于女性。

症状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患者以进行性的结缔组织、肌肉和关节骨化、强硬为表现,还会伴随有先天性足外翻等先天性骨骼畸形、手足趾大拇指畸形,以及心肺功能异常、头发稀疏、智力低下等症状。患者的异位性骨化,多从右颈项部、躯干、肩胛带开始,逐渐向全身发展,直至大部分的结缔组织、肌肉和关节都强硬为止,最后因累及胸壁,导致胸壁缩窄,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

典型症状

进行性结缔组织、肌肉和关节骨化、强硬

  • 病变在婴儿开始,偶有在出生之后即见肌腱异常。最早病变位于右颈项部、躯干、肩胛带。早期疼痛肿胀,可触及肿胀的结节,逐渐强直僵硬以致活动障碍,如颈的前屈和颞下颌关节活动受限。后期发展到脊柱、肩、髋、膝等处,造成这些关节的活动障碍。

  • 病变呈阶段性进行,病情进展与缓解交替进行,一直发展到大部分结缔组织、肌肉和关节发生骨化和强硬为止。

骨骼畸形

足趾畸形分4型

  • I型最常见,占79%,表现为拇趾短,仅有一节趾骨,缺乏皮肤皱褶,躅趾在跖趾关节处向外偏斜(外翻)。

  • Ⅱ型占9%,趾长度正常,在幼年时即出现关节僵硬,随年龄增长进展为骨性融合。

  • Ⅲ型占6%,年幼时临床表现均正常,10岁以后出现唇状突出的骨赘,因此出生时趾正常不能排除此病。

  • Ⅳ型占6%,全部脚趾出现多发性缺失,手也同样有骨骼缺失。

手部畸形

包括第一掌骨、大拇指短,小指的中节指骨亦短,小指弯曲,掌指骨畸形伴随脚趾畸形出现,不单独出现,而足趾畸形可以不伴发手畸形。

颈椎畸形

幼年时颈椎崎形表现为椎体小而高,椎弓相对较大,棘突大,随年龄增长逐渐为颈椎骨性融合,颈椎融合者不一定合并颈项部的肌肉及筋膜的异位骨化。此外,股骨颈短宽也是一个常见的畸形,发病率约为59%

软组织肿胀与骨化

异位骨化为双侧对称性,身体左右两侧病变情况一致,其骨化出现年龄为6~7岁,部位的病变均按一定规律进展,早期(数周以内)出现软组织疼痛、肿胀、发热、触痛及皮肤红斑、肿块可能退化,也可能继续发展;中期(几周之后)上述症状逐渐消退,病灶变硬;晚期(约12周后)软组织肿胀完全消失,遗留下固定、坚硬的无触痛结节,其大小、形态各异,软组织肿胀出现4~6个月后,X线检查可显示骨性病灶形成,大关节周围的骨性强直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

关节功能障碍

肩关节和脊柱的运动受限最显著,几乎所有患者均有此表现,皆在10岁前出现,到15岁时,95%的患者出现严重的上肢关节活动障碍,到20岁时单侧或双侧髋关节受累,71%的患者下颌关节固定。

就医

新生儿出现了足趾畸形或手指畸形时,要考虑到可能是罹患了进行性骨化性肌炎,一般在3~5岁时会开始发病,颈部、脊柱旁和肩胛带肌肉和关节开始异位性硬化,此时可带孩子就诊至骨科就诊,进行X线、CT、基因检测等相关检查,注意与风湿病、多发性骨赘等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

有手足趾指先天性畸形的孩子,如果在3~5岁时发现了颈部肌肉软组织疼痛、肿胀、发热、触痛及皮肤红斑时,可能是罹患了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可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进行排查。

就诊科室

本病患者建议就诊于骨科。

医生询问病情
  • 什么时候发现孩子有肌肉肿胀、硬化、疼痛等症状的?

  • 之前生育的孩子是否有类似的症状?

  • 父母等家族直系亲属中,是否有人出现过类似疾病?

  • 是否做过基因测序检测?

  • 目前是否在服用药物?

需要做的检查

X线、CT、MRI影像学检查

初期见软组织内沿肌肉走行方向有条柱状的钙化和骨化,多位于颈肩部和躯干背侧。继之则位于髋部和下肢的近端。有的肌肉骨化呈扁平状或条状,沿肌纤维走行方向分布并与骨骼相连,亦可交叉呈网状。有的骨化块有类似正常骨质的结构。

血液实验室检查

血细胞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正常。

血沉检查

在疾病进展活动期血沉可加快。

血清酶类检查

血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正常。

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肌电图上出现纤颤电位、正相电位,收缩时出现短时限,低电压多相电位,重收缩时出现干扰相,一旦骨化形成后,肌电图上无阳性发现。

病理组织学检查

肌肉及皮下组织的病理改变为肌纤维变性、胶原结缔组织增生,骨组织出现,早期肌纤维并无明显改变,但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以后出现透明变性,在严重损害区域结缔组织增生,肌纤维被结缔组织代替,并可见大量嗜碱性胶原样物质。广泛骨化发生时,可见骨细胞。

基因测序检测

通过观察患者的基因,是否存在基因的改变,例如碱基对或者基因序列的错误。

生化检查

钙、磷正常,碱性磷酸酶大部分正常,部分升高,尿排出的经脯氨酸量正常或升高,血沉正常。

诊断标准
  • 多见于男性患儿,10岁前发病。

  • 颈部、躯干背部、肩胛带和肢体近端发生水肿,肿胀结节大如核桃,一部分肌肉肿胀消退,另一部分肌肉又出现症状,最后形成骨桥、导致关节固定。

  • 局部疼痛、压痛,常伴有发热。小指畸形、病侧拇趾近侧趾骨粗短对本病诊断很有帮助。

  • X线检查显示骨呈废用性萎缩,结缔组织内出现发育异常性钙化和骨化,骨化区呈柱状,按肌肉、肌腱或韧带的走行排列,有不规则硬块阴影。

鉴别诊断

进行性骨发育异常

进行性骨发育异常(POH)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表现为儿童皮肤、皮下脂肪和深部结缔组织的进行性异位骨化,病变主要累及四肢,双侧不对称,亦可累及躯干。最初表现为皮肤斑丘疹,病变迅速融合成大片骨化斑,大范围的骨化导致关节强直和患肢生长障碍,实验室检查无异常。与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区别在于POH无跨趾及其他骨骼畸形,属膜内成骨,首先侵犯皮肤,之后累及深部组织,如骨骼肌等。

Klippel-Feil综合征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颈椎畸形表现为小椎体、大椎弓、大棘突,Klippel-Feil综合征(KFS)患者无此表现;KFS的颈椎骨性融合从出生时即存在,畸形不随年龄增长而进展,融合的椎体之间无椎间盘样结构,棘突的形态显著不规则,表现为脊椎的先天性分节异常,而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椎体融合后仍可分辨椎间盘,每个棘突的形态均很规则;进行性骨化性肌炎患者存在畸形的脚趾,KFS患者无此特异性畸形。

弥漫性钙质沉着症

多对称性发生在皮肤、皮下组织,浅层、肌腱、肌肉或筋膜等处,最常见于髋部和肘部,无指、趾畸形且钙质沉着症的钙化可被吸收,而骨化性肌炎一旦形成骨质则永不消失,两者不难鉴别。

治疗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使用激素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有助于缓解疾病进展期的肿胀、疼痛,但不能阻止病情发展,二膦酸盐类药物可以通过调节钙的代谢,或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需要终身对症治疗。手术疗法对本病无效且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不建议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属于遗传性疾病,需要终身对症支持治疗。
一般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

药物治疗

激素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

虽然无法阻止疾病进展,但可以缓解进展期急性期的肿胀、疼痛。

免疫调节和抗血管生成药物

如重组人头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阻断剂、沙利度胺等,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抗变态反应药物

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常用的如孟鲁司特、色甘酸钠等。

二膦酸类药物

调节钙的代谢,如氨基双膦酸盐等。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进行手术治疗。

预后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难以有效的阻止病情发展,也不能治愈。患者发展至全身大部分的结缔组织和关节都发生僵硬、强直时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能否治愈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目前没有特殊有效的方法,不能治愈,也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

能活多久

本病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具体死亡年龄目前没有权威统计数据,该疾病的发展进程是无法阻止的,脊柱、肢体关节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难以预测,与性别、发病年龄,起病部位均无相关性,到30岁时大多数患者无法行走,只能坐轮椅或卧床。少数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发展缓慢,个别患者尚可以驾驶汽车和独自上下楼梯,生活能自理,能从事日常工作;患者的死亡原因通常由于胸壁固定导致呼吸运动受限以及肺部感染;部分患者因下颌关节固定无法进食而死亡。

复诊

患者需要根据病情的发展,遵医嘱定期复诊,通过X线检查等对患者异位骨化的程度进行评估。

饮食
饮食调理

此病无特殊饮食调理,注意饮食营养丰富均衡即可。

护理

当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累及到四肢时,会导致活动能力受限,或者丧失活动能力,此时要注意做好预防褥疮、血栓等的措施。

日常护理
  • 丧失活动能力的患者要勤翻身,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并注意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 注意加强对患者的照护,避免跌倒、损伤,以免加速病情进展。

特殊注意事项

要避免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或者取活检等操作,以免刺激患者的肌肉和结缔组织,加快病情进展。

预防
预防措施

由于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属于遗传性疾病,确切病因不明,而且大部分患者是在3~5岁时发病,因此目前尚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能够阻止疾病发生,也无有效方法阻止病情的进展。

参考文献

[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实用外科学》编委会.实用外科学第4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368.

[2]贺林,马端,段涛.临床遗传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34-136.

[3]刘恩涌,张瑞杰,周慧玲.小儿感染性疾病及免疫缺陷病的诊断[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2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