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副乳

本词条由中日友好医院乳甲外科 刘治滨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副乳是指人体除了正常的一对乳房之外出现的多余的乳房,一般在腋前或者腋下,也有发生在胸部正常乳房的上下、腹部、腹股沟等部位。由于发育异常,一些乳腺始基未能完全退化,就形成了多个乳房,又称多乳房症。副乳可分为不完全副乳和完全副乳,在女性的发病率较高。

就诊科室
乳腺外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mamma accessoria
疾病别称
多乳房畸形、多乳症、异位乳腺、额外乳腺、迷走乳腺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副乳增生、副乳纤维瘤、副乳腺炎、副乳腺癌
治疗周期
2~4周
临床症状

涨痛、泌乳、无乳头及乳晕

好发人群
有家族遗传史者、女性
鉴别诊断
脂肪瘤、神经瘤、乳腺纤维瘤
常用检查
超声检查、钼靶X线检查
疾病分类

完全副乳

既有乳腺组织发育又有乳头。

不完全副乳

有乳腺组织但无乳头、无乳腺组织但有乳头。

病因

造成副乳的主要病因是先天性发育异常,由于胚胎时期形成的乳腺始基退化不完全导致,好发于有家族遗传史者以及女性,其诱发因素包括女性在哺乳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性激素出现改变所诱发副乳。

主要病因

在胚胎时期,自腋窝至腹股沟,每个婴儿都有6~8对乳腺始基,到出生之前,只有胸前的一对会发育成乳房,其他乳腺始基会退化。如果退化不完全就会形成副乳,所以从腋窝至腹股沟都有可能出现副乳,发生在腋下或腋前的比例较高。

诱发因素

女性在哺乳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性激素出现改变,会导致副乳腺体增生,引起体积增大、疼痛。

流行病学

每100个人中,就有1~2个人患有副乳,发病率与性别和人种相关,男女都可患病,在女性中发病率为1%~6%,男性较女性少见,男女比例为1:5,黄种人发病率更高。

好发人群

副乳好发于女性以及有家族遗传史者。

症状

副乳患者通常副乳大小不一,因人而异,多数没有特殊感觉,表现为腋前或腋下的肿胀、隆起,也可有发育完全的乳头,其并发症包括副乳增生、副乳纤维瘤、副乳腺炎等疾病。

典型症状

完全发育型副乳

有发育完全的乳腺组织,受雌激素的影响,随月经周期而有肿胀,甚至微痛,月经过后消失。在妊娠期副乳也随乳房发育胀大,哺乳期可有乳汁自副乳头处排出。断奶后可变软,乳腺萎缩。

不完全发育型副乳

可以表现为仅有发育不完全乳腺组织,无乳头及乳晕,或仅有色素沉着为乳晕,以局部皮肤增厚为乳头的副乳。也有仅存婴儿状态的乳头而无乳晕,或者仅有色素沉着的乳晕而无乳头及乳腺。有发育不全的乳腺组织者,也可随月经出现胀痛,仅有乳晕或仅有乳头者则无此表现。有少数胸部副乳腺与正常乳腺相通,并将分泌物排空于正常乳腺中,但多数为分开的,为不相通的副乳腺。

其他症状

副乳影响外形美观,换衣服及社交活动受到影响。副乳内包含乳腺组织,因此有发生乳腺癌的风险。

并发症

副乳增生

女性月经周期、妊娠、哺乳等因素造成雌激素水平增高,作用于乳腺组织的同时也会作用于副乳腺体组织,引起副乳增生。

副乳纤维瘤

当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失衡,雌激素水平升高,由于雌激素的刺激,可以引起副乳的乳腺上皮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结构异常,形成良性肿瘤,即为副乳纤维瘤。

副乳腺炎

由于激素水平失衡,副乳乳腺导管发育异常,日常护理不当造成细菌滋生的因素引起炎症,可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出现炎性肿块,乳头溢液等。

副乳腺癌

由于日常生活中致癌因素的影响,性激素水平异常、基因突变、遗传因素等作用于副乳,乳腺组织引起癌变,表现为副乳短期内出现进行性增大的不规则无痛性肿块,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规律治疗。

就医

若副乳没有太大的感觉的情况下,一般观察即可,如副乳又出现自觉症状,如有肿块、有溢液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超声检查、钼靶X线检查,以便明确副乳的性质,注意与脂肪瘤等疾病相鉴别。

就医指征
  • 副乳患者可以触摸到副乳腺腺体内存在硬块,应及时就医。

  • 副乳患者发现副乳头经常出现溢血,尤其是鲜红色或者豆渣样血渍,应及时就医。

  • 副乳患者自觉副乳腺出现严重的胀痛感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及时就医。

  • 副乳患者的副乳腺体积较大,严重影响穿着衣物以及美观,应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乳腺外科。

医生询问病情
  • 患者副乳是否有出现疼痛?

  • 出现疼痛的症状有多久了?

  • 副乳是否有分泌乳液?

  • 在平常也分泌乳液吗?

  • 既往有无其他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超声检查

是诊断副乳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对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当超声检查见到乳腺腺体样组织,乳腺导管组织时,可以确诊副乳。

钼靶X线检查

是乳腺特殊X线检查,一般作为超声检查的辅助检查,用于判断是否存在钙化或超声检查难以判断的微小肿块。

诊断标准
  • 临床表现为腋前或腋下的肿胀或隆起,也可有发育完全的乳头。副乳内可触及肿块,为发育的乳腺,可诊断为副乳。

  • 钼靶X线检查可发现腋下有与正常乳腺不相连的乳腺腺体样表现,通过此结果可诊断为副乳。

鉴别诊断

脂肪瘤

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肿瘤,由脂肪细胞构成,一般发生在脂肪组织丰富的部位,主要出现在皮下、肩、背、乳房周围、腋下多见。与副乳的区别是触诊质地比较软,超声检查钼靶X线检查仅有脂肪组织,没有乳腺组织。

乳腺纤维瘤

由于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衡导致的乳腺良性肿瘤,好发于乳房的外上象限,多见于青年女性。与副乳的区别是触诊边界清晰、表面光滑,有弹性,超声检查表现为圆形均匀回声肿块,有包膜,与正常乳腺组织有明显不同。

神经瘤

是来自于神经鞘组织的良性肿瘤,好发于四肢、腋窝等部位,一般成棱形。与副乳的区别是神经瘤患者一般有肢体远端麻木、疼痛、感觉过敏的症状,超声检查提示无乳腺腺体样组织。

腋窝淋巴结肿大

由于感染、肿瘤、反应性增生等原因导致腋窝淋巴结增大,当隆起突出于皮肤表面时,需要和副乳进行鉴别。对重大的腋窝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可以见到淋巴结样回声,有血流和淋巴门,没有乳腺腺体样组织。

腋下赘肉

有些女性是由于肥胖导致脂肪堆积于腋窝,医生触诊后一般很容易明确,通过控制饮食和锻炼可消除。

治疗

副乳是先天性发育异常的组织,除了影响外形美观,亦有发生乳腺恶性肿瘤的机会,因此建议手术切除副乳切除手术,包括切除副乳乳腺、多余的脂肪组织及皮肤在辅助加压包扎,患者通常需要2~4周的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
副乳患者通常需要2~4周的治疗周期。
药物治疗

副乳患者一般不采用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传统开放式梭形切除术

主要在于将副乳组织全部彻底切除,但是因为副乳深部组织与周围界限并非十分明确,所以想要彻底切除副乳,传统的开放式梭形切除术切口范围往往比实际副乳腺外周区域要大,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手术切口较长较大以及其它并发症发生,所以临床使用较少。

膨胀脂肪抽吸术

主要是通过膨胀麻醉技术先对副乳进行注射浸润麻醉,待副乳组织内脂肪组织与腺体组织分离后,用尖刀在副乳腺隐蔽处做一小切口,将吸脂机的吸脂针通过小切口逐渐进入副乳组织内部并不断进行拉锯式抽吸,其优点主要是手术切口小、手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感染率低和效果好、术后患者形体更加美观。

麦默通旋切术

在局部麻醉下,选择副乳相对隐蔽处作穿刺进针点,用穿刺尖刀切一小口,置入麦默通无菌穿刺探针,缓慢调整无菌穿刺探针刀糟位置,利用其自身的旋切系统,反复对副乳腺组织进行旋切、抽吸,其优点是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后效果好、痊愈时间快并发症少。

预后

副乳患者经过治疗后能治愈且一般不影响寿命,术后可能会有瘢痕形成,患者术后一个月需要进行复诊一次,以便观察术后恢复情况。

能否治愈

副乳手术切除后能治愈。

能活多久

副乳患者治愈后若无并发症出现则不影响寿命。

后遗症

副乳患者在切除副乳后,会有瘢痕的形成。

复诊

副乳患者术后遵医嘱一个月后进行复诊,检查患者创口是否恢复良好。

饮食
饮食调理

副乳患者正常饮食即可,避免服用对性激素造成影响的保健品、药物。

护理

副乳患者要日常生活中保证乳房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揉搓、按压、刺激副乳,同时调整生活状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可以采用乳房自查的方法观察副乳的变化并按医嘱服药。

日常护理
  • 避免穿不适合胸罩,如过大、过小、过松、过紧。

  • 乳房、乳晕要清洁。

  • 避免过冷或过热的水刺激乳房。

  • 避免长期使用丰乳膏以及进行非正规的乳房按摩。

  • 调整生活状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参加体育活动,拒绝不良生活习惯。

病情监测

副乳患者应该学会乳房自查,发现副乳出现肿块或肿块持续增大应及时就医。

特殊注意事项

副乳患者如果患有其他疾病,需要服用某些对性激素造成影响的药物,需要遵医嘱对药量进行严格控制,必要时更换药物,定期复查乳腺超声时不要忽视副乳,如果出现并发症,及时就医手术治疗。

预防

女性应该学会乳房自查并定期进行乳腺筛查,平时要合理用药,同时在妊娠期间要定期产检,避免出现副乳。

早期筛查

女性应该学会乳房自查,如左手上提至头部后侧,用右手检查左乳,以手指之指腹轻压乳房,感觉是否有硬块,由乳头开始做环状顺时针方向检查,逐渐向外(约3~4圈),至全部乳房检查完为止,用同样方法检查右边乳房,每年进行乳腺影像学检查。

预防措施
  • 孕妇在妊娠期间遵医嘱定期产检,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避免服用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的药物。

  • 合理用药,谨慎使用对性激素造成影响的药物和保健品。

参考文献

[1]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40.

[2]马诺,刘凤岩.上臂腋窝联合吸脂治疗副乳及上臂脂肪堆积[J].智慧健康,2020,6(22):138-140.

[3]文雅,赵希.知否知否,应是腋下副乳[J].健康世界,2019(08):14-15.

[4]马会清,杨思凤.腋窝副乳切除术后包扎带的制作与临床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0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