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静脉血栓形成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管外科 黄建华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表静脉或下肢深静脉。其临床特点为患肢局部肿痛,皮下可扪及有压痛的条索状物或伴有病变远端浅表静脉曲张等静脉回流受阻现象。本病主要通过药物、手术治疗改善,预后较好。

就诊科室
血管外科、急诊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Venous Thrombosis
疾病别称
静脉血栓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肺栓塞
治疗周期
长期间歇性治疗
临床症状

局部疼痛、发热、肿胀、体温升高

好发人群
老年人、恶性肿瘤者、偏瘫者、产妇及妊娠晚期者
常用药物
肝素、链激酶、尿激酶
常用检查
凝血筛查、D-二聚体、超声检查、静脉造影术
疾病分类

浅静脉血栓形成

与深静脉血栓区别主要是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多发生于局部皮肤表面,可成为血栓性浅静脉炎,常见的例子如滴流后造成的浅静脉炎及某些严重的大隐静脉曲张造成的静脉炎。

深静脉血栓形成

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虽然小腿深静脉是术后最易发生血栓的部位,但有时常被漏诊。

股静脉血栓形成

绝大多数股静脉血栓继发于小腿深静脉血栓。但少数股静脉血栓也可单独存在。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绝大多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继发于小腿深静脉血栓,但有时原发于髂股静脉或髂静脉。产后妇女、骨盆骨折、盆腔手术和晚期癌肿病人易发生。

病因

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病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液瘀滞、血液高凝状态等,好发于老年人、恶性肿瘤者、偏瘫者、产妇及妊娠晚期者,可由各种制动状态、外科手术和创伤诱发。

主要病因

静脉壁损伤

静脉内膜具有良好的抗凝和抑制血小板功能的作用,完整的静脉内膜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前提。静脉壁因外伤,如手术、创伤、电击或感染等,造成内膜破坏等,是诱导静脉发生血栓的重要因素。手术过程中静脉显著扩张者,术后很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液瘀滞

血流缓慢是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要因素,但单一的静脉淤血,常不致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果发生在受损的静脉内膜,则血栓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此类患者有一个很重要的解剖学因素是,左髂静脉易受右髂动脉骑跨压迫,造成远侧静脉血流回流障碍而发生血栓,因此临床上,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要高于右侧。

血液高凝状态

肾病综合征、血液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肿瘤患者、妊娠期妇女都是高凝状态的危险人群。这类患者需要进行静脉血栓的排查。

诱发因素

各种制动状态

如各种手术术后、重病卧床、骨折固定、长时间静坐等,患者均处于相对制动的状态,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

外科手术和创伤

此类因素易造成静脉壁损伤,也是并发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诱因。

流行病学

静脉血栓形成重在预防,我国目前尚缺乏完整流行病学资料。

好发人群

老年人

老年人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的老化也日渐严重,老化的血管内膜粗糙不平,容易导致血小板附着在粗糙的内膜表面,释放出凝血物质,继而使红细胞聚集形成血栓。另外,老年人的血液黏稠度也较中青年人高,再加上老年人活动量减少,血液流速降低,也促成了血栓的形成。

恶性肿瘤患者 

患有各种恶肿瘤的病人都有血栓形成的倾向。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中,恶性肿瘤的病人约占20%左右。癌症患者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比例也较其它良性疾病的手术更高。

偏瘫者

大多数偏瘫是由于脑动脉硬化,致使动脉内膜凹凸不平,容易发生血栓形成,致使脑动脉闭塞,造成脑组织缺血而出现的。这些病人的血液内的胆固醇和血脂也高,是造成血液高凝状态的重要因素,血液高凝状态自然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再加上偏瘫后,长期卧床不起,再进一步导致血液流速减慢。

产妇及妊娠晚期者

  • 妊娠妇女随着时间推移,子宫可逐渐增大,只要子宫增大到能使腹腔压力增高,就可以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待到子宫增大到压迫下腔静脉和髂静脉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

  • 产后1~2个月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产后用大量止血药物和产后恢复期间活动过少有关。

症状

静脉血栓根据分类不同,相应的症状也有所区别,但以局部疼痛、发热、肿胀、体温升高为主。本病治疗不及时可合并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肺栓塞。

典型症状

浅静脉血栓形成症状

血栓形成部位疼痛,外表可见浅静脉有一发红、低热的索状物,有触痛,周围红肿。其栓子不易脱落,一般不会引起肺动脉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

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

多见于卧床少动的患者,常在手术后第2周发生。左侧下肢最常见。特征性表现为小腿腓部肌肉疼痛和压痛,活动后感严重抽痛,且足背屈时更甚,全身症状不显著,检查时可有Homan征,还可出现腓肠肌周径较健侧增粗5cm以上。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症状

常见于产后,起病急骤,患肢严重弥漫性水肿,皮肤温度升高或略发绀,浅静脉扩张,有难以耐受的大腿内侧疼痛和沿静脉特别是股三角区的显著压痛。全身症状不重。

其他症状
  • 当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广泛累及肌肉内静脉丛时,由于髂股静脉及其侧支全部被血栓阻塞,下肢呈现高度水肿,由于静脉回流严重障碍,淤血严重,临床表现为疼痛剧烈,患肢皮肤呈紫绀色,称为疼痛性股青肿。

  • 当下肢深静脉急性栓塞时,下肢浮肿在数小时内达到最高程度,肿胀呈可凹性及高张力,阻塞主要发生在股静脉系统内,当合并感染时,刺激动脉发生持续性痉挛,可见全肢体的肿胀,皮肤苍白及皮下小静脉扩张呈网状,称为疼痛性股白肿。

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是指深静脉血栓形成再通后,静脉瓣膜破坏,静脉血液发生逆流,引起远端静脉高压和淤血等临床表现。患肢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沉重疲劳感,活动后加重,或朝轻暮重,下肢浅静脉曲张,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湿疹样皮炎,慢性溃疡等。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如脱落进入肺动脉,可引起肺栓塞,其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低血压等表现,严重者发病急骤,可迅速出现晕厥状态,出现寒战、苍白或发绀、血压明显下降等。肺动脉CT血管造影可辅助诊断。

低血容量性休克

少数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后,偶可因下肢回流血量锐减,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发生,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就医

出现局部疼痛、发红、发热、肿胀、体温升高时,需要及时就诊,进行凝血筛查、D-二聚体、超声检查、静脉造影术等,明确诊断静脉血栓形成,本病需要与血栓性浅静脉炎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
  • 出现局部疼痛、发红、发热、肿胀、体温升高等症状,高度怀疑静脉血栓形成时,应及时就医。

  • 已经确诊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若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低血压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可至血管外科或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 发病持续时长?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局部疼痛、发红、发热、肿胀、体温升高等症状)

  • 之前做过手术吗?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凝血筛查

据报告测定血浆中存在于凝集的血小板中的血栓球蛋白可以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测定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有助于判断凝血亢进状态,但不能直接判定血栓的存在。

D-二聚体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复合物溶解时产生的降解产物。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同时纤溶系统也被激活,血液中D-二聚体浓度上升,但手术后或重症病人D-二聚体浓度也有升高,故其阳性意义并不大。如果D-二聚体浓度正常时,其阴性价值更可靠,基本可排除急性血栓形成的可能,准确率达97%~99%。

彩超检查

超声检查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有相当高的检出率。其优点是:

  • 无损伤。

  • 能反复检查。

  • 对有症状或无症状的病人都有很高的准确率。

  • 能区别静脉阻塞是来自外来压迫或静脉内血栓形成。

  • 对小腿静脉丛及静脉血栓再通的病人也有满意的检出率。

血管造影术

可了解血栓的部位、大小、形状,闭塞程度和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否,另外下肢逆行性静脉造影还可以诊断静脉瓣损伤程度及血液倒流情况。但血管造影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方法,造影剂可引起过敏反应,少数引起深、浅静脉炎、注射造影剂外渗,对下肢膝关节以下腓肠肌静脉血栓常有假阳性结果。

诊断标准

病史

本病多发生于下肢或盆腹腔手术后、严重外伤、急性感染妊娠﹑恶性肿瘤、心脏病患者。

症状

全身症状不明显。小腿肌肉疼痛,用手压迫腓肠肌或足背屈时,小腿肌肉疼痛更甚。急性骼静脉血栓形成亦称疼痛性股白肿,常发生于产后,起病急骤,全身反应不重,整个患肢严重水肿,皮肤发白或略发绀,浅静脉扩张,大腿内侧,尤其在Scarpa三角区有自发性疼痛和明显压痛。

辅助检查

血管超声可明确血栓部位及堵塞程度。静脉造影可判断有无血栓、血栓位置及其范围和侧支循环情况。

鉴别诊断

血栓性浅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局部常有皮肤发红,疼痛,局部皮温升高,可触及条索状或网状物,多发生在大隐静脉,往往伴发于静脉曲张。静脉血栓形成可发生于浅静脉与深静脉,但不伴发静脉曲张,可进行鉴别。

治疗

静脉血栓形成可通过一般治疗和病因治疗进行改善,同时可配合肝素、链激酶、尿激酶等药物进行长期间断性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配合手术治疗改善。

治疗周期
本病需要长期间断性治疗。
一般治疗
  •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应用湿热敷,待疼痛消失和体温脉搏恢复正常后2周左右,即可下床活动。

  • 用弹力绷带缠肢3~6个月,可有效减轻下肢水肿。

病因治疗

积极处理或去除感染灶如扁桃体炎和癌肿等,予抗感染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生命征情况。

药物治疗

肝素

常用的抗凝剂,适应证为外科大手术后,尤其是腹部和下肢骨科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循环障碍、容易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或有血栓前状态的患者,以及动脉血栓形成、肺血栓栓塞症急性发作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等。

链激酶

血栓形成过程中,有大量的纤溶酶原随纤维蛋白吸附在血栓内,因而需要较大剂量的链激酶才能进入血栓,激活纤溶酶原,起到溶栓作用。链激酶局部注射的适应证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梗死、外周动脉血栓栓塞,可与肝素合用,更可提高溶栓疗效。但链激酶不良反应大,目前应用逐渐减少。

尿激酶

胰蛋白酶样蛋白水解酶,由尿液和人肾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的生理性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是目前最常用的溶栓药物,可直接注射在血栓部位或栓塞血管局部,对于早期血管再疏通有较高的成功率。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是常用溶栓药物之一,但对富含血小板成分的血栓疗效欠佳。原因在于富含血小板的血栓纤维蛋白交联程度高,能吸附较多的凝血因子和纤溶抑制物,对常规t-PA有抵抗作用。重组突变型rt-PA溶栓效果较常规制剂更好。

手术治疗

交感神经节阻滞术

该法可减轻疼痛和水肿,对伴有动脉反射性痉挛者有良好的作用,尤其是在深部大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应用,疗效更为显著。 

取栓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般不作手术取栓。但对于广泛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伴动脉血供障碍而肢体趋于坏疽者,则常需手术取栓。手术时间,一般在发病72小时内,尤以48小时内效果最好。手术时间越早,手术取栓越可彻底,术后疗效更佳。  

静脉结扎、剥离术

适用于下肢浅静脉曲张明显,伴有小腿胀痛和肿胀,色素沉着,慢性复发性溃疡,大隐静脉及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者。既往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且深静脉瓣膜功能良好者。对于年老体弱,有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疾病,手术耐受力较差者,深静脉有阻塞者,合并有急性静脉炎或全身化脓性感染者不予行静脉剥离术。

预后

静脉血栓形成积极治疗,多数可治愈,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每2~4周复诊一次,达到治疗效果后,可长期复查。

能否治愈

本病经过积极治疗可治愈。

能活多久

本病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复诊

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刚开始,至少每2~4周复查一次,达到治疗目标后,应长期定期复查,以了解凝血功能、抗凝治溶栓治疗问题。

饮食

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日常以清淡、低脂饮食为主,并注意补充维生素,同时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调理
  • 非手术患者应清淡、低脂饮食,少吃肥肉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 手术患者在术后以低盐、低脂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如粥、豆浆等。

护理

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日常要注意遵医嘱用药,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日常注意监测出血倾向、突然晕厥、肢体疼痛及情绪改变。

日常护理

用药护理

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服用。服用抗凝药及溶栓药时,定时监测凝血功能及彩超变化情况。

生活护理

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运动护理

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注意尽早下床活动,长期久坐或久站的人群应该注意增加日常活动量,避免长期处于同一姿势。

病情监测

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患者出血倾向、突然晕厥、肢体疼痛及情绪改变等变化,并注意记录。

特殊注意事项

很多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患病后,不与人交流,感到孤独,甚至产生恐惧或绝望心理,除了合理的用药治疗,家人、朋友应该主动与患者沟通,建立愉快的工作生活氛围,让患者感到轻松。

预防

静脉血栓形成可通过饮食控制,预防下肢骨折以及针对长期卧床患者使用药物抗凝治疗进行预防,同时可针对高危人群可进行体检筛查。

早期筛查

静脉血栓形成中存在心脑血管疾患的老年人,可尽早进行静脉血栓形成病变的筛查。首次筛查结果正常者,宜每1年至少重复筛查一次。

预防措施
  • 通过药物、锻炼、饮食控制,降低血液粘稠度、血糖、血脂,减少静脉血栓形成。

  • 预防下肢骨折、盆腔骨折等创伤性骨折以及肌肉创伤,凡有严重骨折、下肢创伤、盆腔创伤者,使用超声或化验排查深部静脉血栓,观察D-二聚体有无明显增高,判断是否存在血栓形成。

  • 长期卧床患者使用药物抗凝治疗,同时勤翻身、勤运动,减少血栓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41.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J].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2017.

[3]LoscalzoJ.哈里森心血管病学[M].第2版.韩雅玲,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43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