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肱骨外髁骨折

本词条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 汪滋民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肱骨外髁骨折是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之一,约占儿童肘部骨折的6.7%,其发生率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常见于5~10岁儿童,成人较少见。骨折块常包括外上髁、肱骨小头骨骺、部分滑车骨骺及干骺端骨质,经及时治疗,预后较为良好。

就诊科室
骨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fracture of lateral condyle of humerus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骨折不愈合、肘外翻畸形、迟发性尺神经炎
治疗周期
一般为3个月
临床症状

肘关节疼痛、肿胀

好发人群
5~12岁儿童
常用药物
骨肽、甘露醇
常用检查
X线、MRI、CT
疾病分类

根据骨折块移位程度和翻转角度可分为四型:

Ⅰ型,外髁骨骺骨折无移位。

Ⅱ型,骨折块向外后侧移位,但不旋转。

Ⅲ型,骨折块向外侧移位,同时向后下翻转,严重时可翻转90~180°,但肱尺关节无变化。 

Ⅳ型,骨折块移位伴肘关节脱位。

病因

肱骨外髁骨折多系间接暴力所致,较少数情况下为外力作用,患者以5~12岁儿童多见,成人较为少见,多为在外界玩闹时发生。

主要病因

间接暴力

肱骨外髁骨折多系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手掌撑地时,桡骨头与肱骨外髁(肱骨头)相互撞击及前臂伸展肌的猛烈收缩及牵拉,造成肱骨外髁骨折及移位。实际上撞击不仅是桡骨头,尺骨冠状突也参加撞击,故骨折块是肱骨外髁包含半个滑车。由于肘关节在致伤瞬间所处的位置不同,骨块移位的方向及大小有明显不同。移位的严重程度与外力和肌肉牵拉作用关系密切。

直接暴力

如车辆撞击伤,棍棒击打伤所造成的直接撞击产生肱骨外髁骨折较为少数,发生率低,但存在这种可能。

流行病学

肱骨外髁骨折是5~12岁儿童肘部最常见的损伤,成年人少见,在肘关节损伤中发病率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占肱骨远端骨折的16.9%。

好发人群
  • 肱骨外髁骨折好发于5~12岁儿童。

  • 工地工人、举重运动员、攀岩爱好者等人群由于易发生跌倒、撞击、压砸伤等暴力损伤,而成为本病的好发人群。

症状

肱骨外髁骨折时肘关节可出现疼痛、肿胀,以外侧明显,局部压痛也主要在肘部外侧,有移位骨折者可触及骨块或骨摩擦感。若患者病情严重,还可出现骨折不愈合、肘外翻畸形、迟发性尺神经炎等并发症。

典型症状

伤后外侧明显疼痛、肿胀,肘关节呈半屈曲位,肘关节活动障碍,肱骨外髁处有明显压痛。移位骨折可有轻度肘外翻在肘外侧可摸到骨块及骨擦音。

并发症

骨折不愈合

骨折不愈合的因素为骨折再移位后形成局部纤维连接,因此骨折2周内如有再移位,即应手术切开复位治疗。切勿等骨不连后再手术,以免手术困难及后遗功能障碍。

肘内、外翻

肱骨外髁骨折后,在愈合过程中可发生肘内、外翻畸形,内外比例为2∶1。除复位固定时注意纠正外,已有畸形者应在稳定后行髁上截骨术纠正。

迟发性尺神经损害

肘外翻患者可继发出尺神经麻痹,由长期牵拉刺激尺神经所致。除应注意纠正外翻畸形外,当出现尺神经刺激征象时应做尺神经前移术,否则可发展为迟发性尺神经炎。

就医

通常建议摔倒后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表现时,及时到骨科就诊,通过X线、CT、MRI等检查,确诊是否为肱骨外髁骨折,也需注意与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相鉴别。

就医指征
  • 当遭受外界暴力后,出现肘关节疼痛难忍、肿胀且伴有活动受限时,建议立即到医院就诊。

  • 在出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现手臂功能未恢复、出现疼痛或骨折畸形愈合时,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就诊科室
  • 建议患者优先就诊于骨科。

  • 当骨折合并严重外伤时,应先行前往急诊科处理。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 遭受外伤的具体方式?

  • 肘关节功能是否受限?

  • 受伤多久了?

  • 受伤后有没有自行处理?

需要做的检查

X线

标准的前后位和侧位X线片,对于诊断肱骨外髁骨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不容易发现的无移位的骨折,建议加拍斜位X线片。X线可显示肱骨小头的骨折线多超过骨化中心的1/2,或不通过骨化中心,而通过肱骨小头与滑车间沟的软骨在干骺端处有一骨折线。

MRI

作为传统检查对软骨损伤情况及骨折移位精确评估拥有绝对的优势,对可疑骨折患儿行MRI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有无骨折及肱骨外髁软骨铰链是否连续,从而指导治疗。

CT检查

也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并可评估骨折移位的程度。

肌电图

在患者愈合恢复期,需定期进行肌电图检查,观察是否出现神经受损。

诊断标准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以及检查结果有助于确诊:

  • 有遭受外界暴力的病史,如走路或跑步时摔倒。

  • 肘关节疼痛、肿胀,以外侧明显,局部压痛也主要在肘部外侧。

  • 影像学检查见骨折线或移位。

鉴别诊断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与本病均会引起上臂局部的疼痛,因此需要予以鉴别,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的肿胀及压痛范围均较广泛,遍及肘关节周围,肘后三角关系正常。而肱骨外髁骨折肿胀和压痛主要在肘外侧,肘后三角发生变化。X线片显示,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可见干骺端薄层骨折或内侧三角形骨块,肱骨小头骨化中心与桡骨的对应关系正常。肱骨外髁骨折时,肱骨小头骨骺向外移位,与桡骨头的对位发生变化。二者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相鉴别。

治疗

通常对于无移位或移位小于2mm的肱骨外髁骨折,可进行保守治疗。当肱骨外髁骨折移位大于2mm,或骨折线累及关节面、软骨铰链不连续时,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
一般至少需要3个月可以达到临床愈合,同时也与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手术方式等有关。
保守治疗

手法复位

多数病例手法复位可获得成功,按骨折分类不同,处理原则如下:

  • Ⅰ型骨折,用石膏屈肘90°位固定患肢4周。

  • Ⅱ型骨折,宜首选手法复位,复位时不能牵引,以防骨折块翻转;前臂旋前屈曲肘关节,用拇指将骨折块向内上方推按复位。

  • Ⅲ型骨折,可试行手法复位,不成功则改为开放复位。

  • Ⅳ型骨折,则应先推压肱骨端使肘关节脱位复位,一般骨折块亦随之复位,但禁止牵引以防止骨折块旋转。

药物治疗

对于一些疼痛剧烈的患者可以给与止痛药对症处理,常用药品为尼美舒利、布洛芬、酮洛芬、双氯芬酸。也可予骨肽、甘露醇等药物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手术治疗

撬拨复位

在透视条件下用克氏针撬拨骨折复位,术中可将肘关节置于微屈内翻位以利操作。此法操作简单,损伤小,但应熟悉解剖,避免损伤重要的血管神经。

开放复位

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严重的Ⅲ型骨折移位或旋转移位。

  • 肿胀明显的移位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

  • 某些陈旧性移位骨折,复位后可用丝线或克氏针内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3~4周。

物理治疗

辅助热敷、按摩、理疗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局部血肿的吸收消散。同时适当的按摩也能防止肌肉萎缩、功能丧失等。

其他治疗

康复锻炼

  • 有移位肱骨外髁骨折在复位1周内,可做手指轻微活动,不宜做前臂旋转、用力握拳及肘、腕关节屈伸活动,以免使前臂伸肌群或旋后肌紧张,牵拉骨折块而发生再移位。

  • 1周后逐渐加大指、掌、腕关节的活动范围。

  • 3周后逐渐开始做肘关节小范围伸屈活动。去除夹板固定后,进行自主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前臂旋转和腕、掌指的功能活动,切忌强力反复被动伸屈。

预后

肱骨外髁骨折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能够治愈,若患者病情严重,可出现肘外翻畸形、迟发性尺神经炎等后遗症。一般建议两周之后复诊,以观察病情的恢复程度。

能否治愈

肱骨外髁骨折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能够治愈。

能活多久

肱骨外髁骨折不影响自然寿命,但是若产生后遗症会影响生活质量。

后遗症

若患者病情严重,可出现肘外翻畸形、迟发性尺神经炎等后遗症。

复诊

一般建议两周之后复诊,主要复诊内容为通过X线查看骨折处是否有移位,恢复情况如何。复诊前患者应注意继续保持石膏固定,不要轻易拆卸石膏。

饮食

肱骨外髁骨折病人以儿童为多见,应注意营养均衡,选用多品种、营养种类丰富的食材,可以促进骨折愈合时间,如蔬菜、蛋类、瘦肉等,禁食油腻的食物。

饮食调理
  • 避免摄入过量的脂肪、油腻之物,如肥肉等,因为会刺激和不利于骨折的愈合。

  • 建议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高钙的食物,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补充机体所需的蛋白质和钙质,促进骨骼愈合的时间。

护理

骨折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康复工作,患者应遵循个体化康复的原则,术后康复锻炼,根据患儿情况逐步负重恢复正常生活、学习。此外,应根据医嘱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骨折愈合情况。

日常护理
  •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防止摔倒。

  • 石膏托外固定期间,主要进行上臂肌肉的等长收缩及前臂肌肉的等张收缩,以防止上臂肌肉萎缩及腕关节僵硬。

  • 拆除石膏托后应行主动的肘关节屈伸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康复训练以患儿不感觉疼痛为度且不宜负重。

  • 骨折端临床愈合后,应加大肘关节主动活动,尽量使关节活动度恢复到正常范围,根据患儿情况逐步负重恢复正常生活、学习。

特殊注意事项

肱骨外髁骨折后,及时、有效、正确的术后康复锻炼是肘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故建议出院后两周复查X线明确骨折断端是否有移位,以避免出现骨不连等严重后遗症。

预防

肱骨外髁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如行走或跑步时摔伤,因此平时在生活中,预防以注意日常安全为主。

预防措施
  • 注意出行安全,避免发生意外,如车祸、被高空坠物砸伤、跌倒等事故。

  • 在进行体育运动前需要进行足够的热身活动,增加身体柔韧度,降低损伤发生概率。

  • 在工地工作或进行如拳击、对打等对抗性训练时,带好护具,在外伤发生时,有所防护。

  • 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看护,避免儿童发生外伤。

参考文献

[1]申晓宇.成人肱骨外髁骨折研究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17:1-8.

[2]于晓龙,王忠良.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相关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3):1981-1984.

[3]郭林.影像学评价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8:11.

[4]苏琦,陈芒,周敏,郑武源,廖春来.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体会[J].临床骨科杂志,2014,17(05):552-555.

[5]吴昊.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诊治[J].右江医学,2019,47(07):551-555.

[6]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第九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21-62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