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新型隐球菌病

本词条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 黄勋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新型隐球菌病是一种全身性真菌病,以中枢神经系统和肺的病变最常见,有时也累及皮肤、前列腺、骨骼系统和血液等部位。新型隐球菌病的致病菌主要为新型隐球菌,自然环境中最常见的新型隐球菌的来源是鸽子粪便,人体通常是吸入气雾化的新型隐球菌孢子而发生感染。正常人体一般具有防御能力,但是艾滋病患者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及肺外新型隐球菌病若不能及时治疗,预后较差。

就诊科室
感染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Cryptococcusis
疾病别称
溶组织酵母菌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脑积水、截瘫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头痛、咳嗽咳痰、胸痛

好发人群
严重基础疾病者、艾滋病人群、细胞免疫功能异常者
常用药物
两性霉素B、氟尿嘧啶、氟康唑
常用检查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病原学检查
疾病分类

根据发病部位可将疾病分为一下几种类型:

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为临床最常见和最危险的临床类型。

肺新型隐球菌

人体与新型隐球菌最先遭遇的部位是肺,但肺新型隐球菌病所占的比例少于15%。

皮肤新型隐球菌病

新型隐球菌病在发生血行播散时,约5%患者出现皮肤症状。

骨骼、关节新型隐球菌病

大约占新型隐球菌病的10%,表现为连续数月的骨骼、关节肿胀及疼痛。

播散性或全身性新型隐球菌病

由肺原发性病灶血行播散所引起,除了中枢神经系统之外,几乎可波及全身所有部位,如肾、肾上腺、甲状腺、心、肝、脾、肌肉、淋巴结、唾液腺等。一般症状类似结核病,出现肉芽肿病变时,个别患者在组织学上与癌性病变类似。

病因

新型隐球菌病的免疫发病机制仍未阐明,一般认为吸入气雾化的新型隐球菌孢子之后,多数感染从无症状的肺部定位开始,好发于艾滋病患者及伴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异常人群。

主要病因
  • 新型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属中的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可侵犯人体的皮肤、肺部、骨骼等全身各脏器。新型隐球菌的荚膜多糖为主要的毒力因子。

  • 新型隐球菌的新生变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鸽粪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感染源。分离出本菌的动物还有马、奶牛、狗、猫、山羚羊、貂、猪、考拉、鼠等。但至今没有从正常人体内分离到该菌株。感染途径可能是吸入空气中的孢子,此为主要途径。创伤性皮肤接种,吃进带菌食物,经肠道引起感染。

流行病学

新型隐球菌病呈世界性分布。在非艾滋病患者中,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多见,青春期以前年龄段少见,男女比例大约3∶1,没有明显的种族和职业发展倾向,呈高度散发,几乎没有见到集体发病和小范围爆发。由母婴垂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儿童,发生新型隐球菌病的年龄以6~12岁多见。

传染源

从鸽粪、水果和土壤中可分离出新型隐球菌,也可从健康人的皮肤、黏膜和粪便中分离出来。由于新型隐球菌在44℃停止生长,鸟类的正常体温为42℃,阻止新型隐球菌不向肠道外侵袭,所以,鸟类并不发病。与其他鸟类的生活习性不同,鸽子保留废弃物在鸽巢中,有利于新型隐球菌的繁殖,使鸽粪中新型隐球菌的密度可高达5×107/g。

传播途径

环境中的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也可通过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疾病,或使成为带菌者。人体通常是通过吸入环境中气溶胶化的新型隐球菌孢子而发生感染。尚未证实存在动物与人或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

人群易感性

一些正常人体内存在新型隐球菌感染,有严重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异常者如糖尿病、肾衰竭、肝硬化、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结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器官移植以及长期、大量地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等易感染和发病。艾滋病患者对新型隐球菌的易感性增加。艾滋病患者继发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在美国为5%~10%,在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发病率已明显下降,在非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可高达30%。

传播途径

人体吸入气雾化的新型隐球菌孢子之后感染,也可通过皮肤伤口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尚未证实存在动物与人或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

好发人群
  • 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继发新型隐球菌病的患病率,在美国为5%~10%之间,在非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可高达30%。

  • 严重基础疾病者,患有糖尿病、肝硬化等基础疾病且病情严重易感染新型隐球菌。

  • 细胞免疫功能异常者,患有白血病、淋巴瘤疾病易感染新型隐球菌。

  • 伴有基础疾病需长期服用激素人群、实体器官移植患者。

症状

新型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变化多样。到目前为止仍不能确定不同部位新型隐球菌病的最短、最长和平均的潜伏期。主要症状有头痛、发热、咳嗽等,有时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骨骼关节肿痛等症状,还有可能并发脑膜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截瘫等疾病。

典型症状

潜伏期为数周至数年不等。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变化多样。

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

  • 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最常见。患者起病缓慢,病初症状不明显,常有头痛,可位于前额、双侧颞部、枕后或眼眶后,多为胀痛或钝痛,呈间歇性。伴低热或不发热。以后头痛程度逐渐加重,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增加。在数周之内,随着颅内压的进一步增加,患者的头痛剧烈,可伴有恶心、呕吐、烦躁和性格改变等表现,体检可发现步态蹒跚,颈项强直。老年患者可仅表现为痴呆,其他神经系统的表现不明显。

  • 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病情恶化,病变累及脑实质,可出现淡漠、意识障碍、抽搐或偏瘫。病灶累及视神经和听神经时,可出现视力模糊、畏光、复视、眼球后疼痛,听力下降或丧失等表现。

  • 艾滋病患者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发热和抽搐的表现比没有免疫抑制的患者更为常见,病程呈进行性发展。

肺新型隐球菌病

大多数肺新型隐球菌病患者,症状轻微,可有低热、全身疲倦和体重减轻等慢性消耗症状,咳嗽、黏液痰和胸痛常见,但略血少见。艾滋病患者继发肺新型隐球菌病的病程常呈进展性,更容易发生血行播散,或者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皮肤新型隐球菌病

新型隐球菌发生血行播散时,大约有5%患者出现皮肤病变,可表现为痤疮样皮疹,皮疹出现破溃时可形成溃疡或瘘管。

骨骼、关节新型隐球菌病

大约占新型隐球菌病的10%,表现为连续数月的骨骼、关节肿胀和疼痛,出现溶骨性病变时,通常以冷脓肿形式出现,并可累及皮肤。

隐球菌败血症

隐球菌可侵入血液,引起寒战、发热、谵妄、昏迷等败血症表现。同时随血行播散至全身各器官,常见于肾脏,其他如脑脊膜、肺、肝、脾、肾上腺、胰腺、心、骨髓、前列腺、胃肠、眼等。病情凶险,常在短期内死亡。

并发症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部分艾滋病患者肺部新型隐球菌病呈现暴发性经过,多数于72小时内发生,主要有呼吸增快、呼吸困难、发绀,随着病情进一步加重会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截瘫

常见于胸、腰椎的新型隐球菌病,患者可表现为肌张力松弛、肌肉萎缩和腱反射消失,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高热、无汗、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等。

脑积水

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可并发脑积水,患者可表现为听力视力丧失、性格改变,甚至发生痴呆。

脑膜炎

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可并发脑膜炎,患者可表现为发热、寒战、烦躁不安、头痛及呕吐等。

就医

新型隐球菌病 患者出现头痛、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时应及时至感染科、神经内科或呼吸内科就诊,通过血清学。影像学及病原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但注意本病需要与结核性脑膜炎、肿瘤性疾病相鉴别。

就医指征
  • 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发热、胸痛、咯血等表现时应及时就医。

  • 当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呼吸困难、喷射样呕吐时,建议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就诊科室
  • 大部分患者优先考虑去感染内科。

  • 出现头痛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去神经内科。

  • 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症状去呼吸内科。

医生询问病情
  • 目前都有什么临床症状?(如头痛、咳嗽咳痰、胸痛、皮疹、关节肿痛)

  • 有无吸入异常气体物质?

  • 周边人群有无类似症状?

  • 既往有无特殊病史?(如艾滋病)

  • 家中是否养过鸽子?是否去公园喂食过鸽子?

需要做的检查

常规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一般在正常范围,部分患者可出现淋巴细胞比列升高。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发现新型隐球菌病引起的浸润货肉芽肿病灶。

血清学检查

新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有辅助诊断意义。

病原学检查

除外痰液检查,全身各种组织和体液标本墨汁染色、培养分离以及组织病理标本找到有荚膜的酵母菌是新型隐球菌病的确诊依据。对于确诊为新型隐球菌病的应进一步做腰椎穿刺,明确是否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诊断标准

新型隐球菌病是一种复杂多样对的临床系统真菌病,诊断依据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血清学试验及病原学检查共同诊断。

鉴别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

该病的临床表现和新型隐球菌病极其相似,主要依赖治疗性鉴别,在抗结核的治疗过程中若临床症状未出现明显缓解,则应在腰椎穿刺的同时常规做新型隐球菌检查。

肿瘤性疾病

肺部肿瘤及脑部肿瘤,肿瘤多伴有原发病灶,恶性肿瘤易出现恶病质,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鉴别。

治疗

新型隐球菌病的治疗方案根据感染部位及患者的免疫防御基础状态不同而不同,所有的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及肺外新型隐球菌病均必须进行治疗,治疗主要以一般治疗为主及药物治疗为主。

治疗周期
新型隐球菌感染主要以短期持续性治疗为主治疗。
一般治疗

降低颅内压

是降低早期病死率的关键,首选甘露醇。

纠正电解质紊乱

易发生顽固性低血钾症,注意监测血钾,及时纠正钾离子。

支持疗法

免疫力低下者予免疫增强剂治疗。

药物治疗

两性霉素B及氟尿嘧啶

二者联合用药为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的首选治疗,尤其适用于中型、重型患者,以及出现昏迷、失明、颅内神经麻痹和脑积水并发症患者。两性霉素B可有发热、低血钾、肝肾功损害副作用,出现副作用时对症处理。氟尿嘧啶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肝损害和皮疹,对症处理即可。

氟康唑

适用于神志不清的新型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患者,脑脊液培养阴性后仍需要用药10~12周。单用氟康唑可以使一部分患者治愈,另一部分患者单用只能控制危重症状,不能治愈,需要联合用药。

手术治疗

脑室腹腔内引流术

对于影像学上提示脑积水并伴有反应迟钝及昏迷的患者适用。

剖胸探查术

对于肺部病灶局限、内科治疗效果不佳,以及肺部出现广泛的肺叶实变和大块病变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主要以切除炎症病灶为主。

预后

新型隐球菌病根据不同类型预后不同,部分患者可治愈,但有复发的可能,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诊。

能否治愈

新型隐球菌病的患者部分可治愈,治愈后仍有复发可能。

能活多久

新型隐球菌病患者治愈后一般不影响正常自然寿命。

复诊

临床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临床缓解出院后,应争取每3~6个月复查脑脊液一次,持续两年,以便及早发现复发症状。

饮食
饮食调理

新型隐球菌病患者主要饮食以提高自身免疫力为主,进食主要以高蛋白及优质蛋白为主,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稳定,避免继发细菌及真菌感染。

护理

新型隐球菌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疾病恢复,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治疗原发病,同时对症治疗。

日常护理

无新型隐球菌病患者主要以高蛋白及优质蛋白为主,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感染,并且需要门诊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病情监测

患者治疗期间需要严密监测是否有并发症出现,治愈后需要定期复诊,防止复发。

心理护理

新型隐球菌病病死率较高,患者住院期间需积极配合治疗,放松心情,保持心态平和。

特殊注意事项

新型隐球菌病治愈后仍有复发可能,患者需严密随诊,且远离传染源,防止复发可能。

预防

对于大多数新型隐球菌病患者不能准确的确定感染源头,主要控制传染源为主,以及高危人群及时药物治疗。

预防措施

避免养殖鸽子,减少鸽粪污染,做好鸽子饲养的卫生管理,防止鸽粪污染空气。

参考文献

[1]贺婷,易敏.新型隐球菌感染及其特征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3,27(3):338-339.

[2]王艳芳,江凌晓.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一列[J].中国传染病杂志,2014,3,32(3):174-175.

[3]张玉主编;李进,张国范,赵成花,李延玲副主编;郭春霞,王琪,杨振浩,唐军,朱海超,赵霞,赵娟,郑坤,孙萌萌,雷冬冬编委.传染病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3.06.26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