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

本词条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科 宋立军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与A组链球菌密切相关。风湿性关节炎具有病情反复发作、难治愈、病程长等特点,好发于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部位,临床表现以病变部位红、肿、灼热、肌肉游走性酸楚、疼痛为特征,疼痛游走不定,可由一个关节转移到另一个关节。

就诊科室
风湿免疫科,小儿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rheumatic arthritis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心内膜炎、心包炎、心力衰竭、肺炎
治疗周期
受各种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临床症状

关节疼痛红肿、环形红斑、皮下结节

好发人群
儿童及青少年
常用药物
青霉素、红霉素、阿司匹林
常用检查
血常规、血清溶血性链球菌抗体测定、血清成分检查、尿常规
病因

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根据症状、流行病学及免疫学分析,认为主要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病毒感染与本病的发生也有一定联系。

主要病因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在关节的表现,而风湿热现已公认是继发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自身免疫的存在多认为与细菌菌体的特殊结构成分及细胞外产物的高度抗原性有关。另外,该细菌可与病毒如柯萨奇B病毒协同作用,诱发该病。

社会环境因素

拥挤的居住环境、营养不良、缺少医药的环境有利于溶血性链球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导致风湿性关节炎。

诱发因素

风湿性关节炎受天气因素影响,寒冷、潮湿的天气可诱发或加重疾病。

流行病学

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7~16岁学龄期儿童较多见,而3岁以下的婴幼罕见。好发于冬、春季节,受寒冷、潮湿天气影响而易诱发症状。近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条件的进步,发病率已明显减少。

好发人群

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症状

风湿性关节炎好发于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部位,以病变部位红、肿、灼热、肌肉游走性酸楚、疼痛为特征,疼痛游走不定,可由一个关节转移到另一个关节。典型表现除关节炎外,还有发热、心肌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舞蹈症等。

典型症状

关节痛

表现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部位明显疼痛或压痛。

关节红肿

表现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部位的红肿,可伴有灼热感。

游走性关节炎

疼痛游走不定,可由一个关节转移到另一个关节,呈依次出现症状,少数也可同时伴有关节积液。

其他症状

发热

热型不规则,可为弛张热、稽留高热,也可能是低热。一般来说,超过39℃的高热多见于关节炎,而极少见于心肌炎。发热多于2~3周后自然消退,若使用阿司匹林后,则可迅速消退。

心肌炎

患者出现心悸、气短及心前区不适等表现。心肌炎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肺底湿啰音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环形红斑

约2.4%的患者出现环形红斑,为指压褪色的淡红色环状红晕,彼此可互相融合,多分布于躯干及肢体近端。

皮下结节

常在心肌炎时出现,出现率不到2%。多见于关节伸侧的皮下组织,质地稍硬,与皮肤无粘连,亦无红肿炎症。

舞蹈病

多见于4~7岁儿童,为炎症侵犯基底结所致,表现为一种无目的、不自主的躯干或肢体的动作,如伸舌歪嘴、挤眉弄眼、耸肩缩颈。

并发症

风湿性关节炎可反复发作,容易受累于心脏,导致心内膜炎、心包炎、心力衰竭。

就医

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可累及全身多个重要脏器,若如出现关节炎、心肌炎、环形红斑等表现,应及时就医。

就医指征
  •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痊愈后,若再次出现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表现,考虑疾病复发,应及时就医。

  •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风湿性关节炎典型症状,如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应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一般就诊于风湿免疫科或小儿科。

医生询问病情
  • 症状首次出现的时间?持续了多久?

  • 病情有哪些变化?

  • 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 之前发生过类似症状吗?

  • 是否进行过治疗?效果如何?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检查关节红肿表现,有无活动受限、外形是否异常。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有助于判断感染情况,可出现白细胞计数轻度或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血清溶血性链球菌抗体测定

血清中抗体增多提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血液成分检查

用于评估全身炎症情况,可出现血沉增快,白蛋白降低等。

尿常规

患者尿中可出现少量蛋白、白细胞和红细胞。

影像学检查

X线

部分患者受累关节可能显示骨质疏松、掌骨头桡侧骨侵蚀面成钩状畸形。

超声

心脏彩超有助于判断心脏形态、瓣膜及功能有无异常。

心电图

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可以简单、快速的了解无心脏异常,如心率失常。

诊断标准
  • 发病前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

  • 出现关节及肌肉游走性酸楚、疼痛等典型表现。

  •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不同程度增高,中性粒细胞稍增高。尿中有少量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多在500单位以上,血沉多增快。

  • X线表现:部分患者受累关节可能显示骨质疏松、掌骨头桡侧骨侵蚀面成钩状畸形。

鉴别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起病隐匿,进行性关节受累,首发症状可出现在任何关节,部分关节畸形发展迅速。根据关节症状多呈小关节对称受累,以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进行鉴别。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及脊柱,四肢大关节也可发病,易导致关节骨性强直、椎间韧带钙化、脊柱呈竹节状。

Reiter综合征

主要发生在下肢、骶髂关节及脊椎,常伴有泌尿及生殖道炎症。

银屑病性关节炎

多发生在手指末端指间关节,拇指指间关节及足趾间关节,骶髂关节和脊柱也常受侵,无皮下结节。

结核性关节炎

表现为全身性结核及地热、盗汗等症状,急性期关节有轻度红、肿、热、痛,呈游走性,可有结节性红斑。

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原则为消除链球菌感染灶、抑制急性期炎症反应,通常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清除病因的首要措施,其次为抗风湿治疗。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药物治疗

抗感染治疗

应积极治疗链球菌咽喉炎及扁桃体炎,首选药物为青霉素,若青霉素过敏,可使用红霉素。

抗风湿治疗

以非甾体抗炎药为首选药物,常用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非首选药,一般用于合并有心脏炎时。

手术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为一过性关节炎症,预后良好,一般不遗留关节畸形等后遗症。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关节功能障碍,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各种矫形手术、人工关节置换。

预后

风湿性关节炎预后良好,关节症状通常可于1月内消退,一般不遗留关节畸形,但该病容易反复。

能否治愈

多数患者经系统治疗后可治愈。

能活多久

风湿性关节炎预后良好,一般不影响寿命。

复诊

本病有复发风险,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诊,以便及时发现疾病复发。

饮食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注意膳食多样化,科学合理搭配饮食,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促进疾病康复。

饮食调理
  •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橘子、番茄、黄瓜等。

  • 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肉、鸡蛋、豆制品等。

  •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过度节食,少吃油炸、腌制、熏烤食物。

护理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以预防感染为主,还应避免疾病复发或在复发时被忽视,应及时发现和处理等。

日常护理
  • 急性期充分休息,好转后适当运动,以轻运动为宜。

  • 避免劳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 寒冷、潮湿天气时,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 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改变或终止治疗,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病情监测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观察记录疼痛变化情况,关注心脏功能,及时发现疾病复发并采取相应措施。

特殊注意事项

寒冷和潮湿是本病常见的诱因,应根据环境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做好保暖防潮措施。

预防

风湿性关节炎预防的关键在于控制上呼吸道感染,阻断A组链球菌感染,其次是提高机体免疫力。

早期筛查
  • 对于风湿性关节炎高危人群,宜及早开始进行筛查,及时就医,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可采用血清溶血性链球菌抗体测定、血清成分检查等方法进行筛查。

预防措施
  • 建立良好的居住环境,避免人口密集,加强通风。

  • 增加机体免疫力,适当进行运动锻炼,保证营养充足。

  • 积极治疗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性疾病。

参考文献

[1]唐一植,靳丽嘉.高频超声介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1(18).

[2]沈尚模.骨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M].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192-195.

[3]杨慧敏,李志军.风湿热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1):1801-1802.

[4]范利锋.现代康复医学基础与实践[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36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