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结核性胸膜炎

本词条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 马靖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结核性胸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胸膜疾病,可以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进入正处于高度过敏状态的胸膜腔中引起的胸膜炎症,也可以是结核杆菌直接感染所致。临床表现为低热、盗汗、乏力、虚弱、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以抗结核为主要治疗手段,通过长期持续性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感染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tuberculous pleuritis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支气管胸膜瘘、脓胸、胸廓塌陷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低热、盗汗、乏力、畏寒、食欲不振

好发人群
青年人、无或低免疫力的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老年人、营养不良者
常用药物
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
常用检查
X线、CT、胸腔镜、血清免疫学检查、血常规检查、胸腔积液检查
疾病分类

干性胸膜炎

为胸膜的早期炎性反应,影像学检查通常无明显表现。

渗出性胸膜炎

主要表现为胸腔出现积液。

结核性脓胸

积脓较多,可能会出现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

病因

肺内的结核分枝杆菌经淋巴系统、血行播散或直接侵犯胸膜腔,结核分枝杆菌的代谢产物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炎症反应,有部分患者是因为结核菌造成的机体超敏反应而导致的结核性胸膜炎,可通过空气、直接或间接接触来传播,且人群普遍易感,可因劳累、饮酒诱发。

主要病因

主要为结核分枝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进入正处于高度过敏状态的胸膜腔中引起的胸膜炎症,有部分患者是因为结核杆菌造成的机体超敏反应而导致的结核性胸膜炎。

诱发因素

劳累

劳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易于感染结核性胸膜炎。

酗酒

酗酒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易于感染结核性胸膜炎。

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

因为密切接触后可能感染本病。

流行病学

结核性胸膜炎好发于结核杆菌感染后的3~7个月,部分可延迟感染后两年发病。

传播途径

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以及接触进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好发人群

20~40岁的中青年

流行病学显示该年龄段肺结核发病率高。

患有严重慢性病的人群

患有严重慢性病的人群通常免疫力低,易被病原体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

该类患者免疫系统处于较低的应答状态易被病原体感染。

老年人、营养不良者

老年人、营养不良者易被病原体感染,也是容易发生结核性胸膜炎的人群。

症状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病的一种,具有结核病的一般症状,如低热、盗汗、乏力、虚弱、咳嗽、咳痰、咯血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胸痛等,渗出型胸膜炎有较多渗出液形成胸腔积液,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等结核中毒症状,可并发支气管胸膜瘘、脓胸和胸廓塌陷等。

典型症状

早期,纤维素性渗出,渗出较少,可有畏寒、发热、局限性针刺样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随后产生更多胸腔积液,疼痛消失,胸腔内有体积不等的积液,一般为渗出性,偶可见血性、脓性。当结核性胸膜炎并发细菌感染或大量结核菌直接感染胸膜腔时(此种情况很少),可发生脓胸,严重的中毒症状,可有呼吸困难。

伴随症状

咳嗽、咳痰

可能是肺结核引起。

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与胸腔积液的量有关,经常是导致患者就医的原因。

咯血

部分患者可有咯血,多与肺结核有关。

全身消瘦、贫血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消瘦、贫血等。

并发症

支气管胸膜瘘

胸膜结核可穿透肋间肌蔓延至胸壁浅部皮下层进而穿通肋间肌,因重力坠积作用,逐渐向外、向下沉降至胸壁侧面或上腹壁,形成瘘管。

脓胸

严重的结核性胸膜炎可能导致脓胸。

胸廓塌陷

胸膜炎造成的胸膜增厚、粘连严重时可能牵拉胸廓导致胸廓塌陷。

就医

结核性胸膜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疾病发展极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要注意观察身体变化,一旦发现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病典型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诊呼吸内科。结核病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与肺脓肿等进行鉴别诊断。

就医指征
  • 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病典型表现的患者应及时就诊。

  • 出现胸痛、咯血等表现的患者应及时就诊。

  • 出现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诊。

就诊科室
  •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呼吸内科或感染科就诊。

  • 症状急、病情重时也可至急诊科进行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症状来就诊的?

  • 之前是否接触过结核病人?

  • 咳嗽、咳痰的情况如何?

  • 还有其他不适吗?

  • 既往有无结核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X线

胸部X线是检查结核病的有效手段。

CT

可观察胸膜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胸腔镜

本法为有创检查,可通过胸腔镜观察整个胸膜表面,并且可以进行治疗操作。

血清免疫学检查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呈现阳性或强阳性,但是结核菌素试验并不代表一定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需结合具体症状以及其他检查结果。

血常规检查

可显示是否出现白细胞正常、血沉加快。

B超

B超检查可以准确的判断患者有无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检查

可检查出胸腔积液的外观、性质、成分,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胸膜活检 

取得样本进行抗酸染色,通过结核核酸检测及结核菌培养,可以确诊结核性胸膜炎。 

诊断标准

根据以下几点即可诊断:

  • 有明确的结核病相关的临床表现,如低热、盗汗、乏力等。

  • X线、CT检查证明有胸水。

  • 胸腔镜或经皮穿刺胸膜病理异常,有其他部位结核病史。

鉴别诊断

肺脓肿

起病急,有高热、咳嗽、大量脓臭痰,X线检查可见局部浓密炎症阴影,内有空腔液平,抗生素治疗有效,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与结核性胸膜炎进行鉴别。

细菌性肺炎伴胸腔积液或脓胸

细菌性肺炎多为大片状阴影,抗生素有效。细菌感染性胸水也是渗出液,但多核细胞为主,容易出现脓胸,感染中毒症状重,胸腔穿刺检查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胸部CT多发现恶行肿瘤或有其他部位肿瘤,且大多为大量血性胸腔积液,胸水ADA低,反复穿刺抽液仍无法消除,患者同时会伴有恶性消耗性症状,胸膜活检或胸腔镜检查可对两者进行鉴别。

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和其他部位结核病的治疗一样,都以抗结核为主要手段,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治疗原则,但需长期持续治疗,感染中毒症状重者在充分抗结核同时也可短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等。

治疗周期
结核性胸膜炎一般需长期持续性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

注意休息,有利于机体恢复。

营养

加强患者的营养,有利于机体恢复。

隔离

伴有开放性肺结核的患者可进入专门的感染病医院,方便进行专业的治疗,也可以与健康者进行隔离。

药物治疗

异烟肼

对A菌群敏感,可杀灭细胞内外的细菌,可造成肝损伤。

利福平

对C菌群敏感,可杀灭细胞内外的细菌,可造成肝损伤。

吡嗪酰胺

对B菌群敏感,可杀灭细胞内的细菌,可造成肝损伤和高尿酸血症。

乙胺丁醇

抑菌药,可造成视神经炎。

链霉素

杀菌药,可杀灭细胞外的细菌,有耳毒性、肾毒性,还可能造成前庭功能损伤。

抗结核药物固定剂量复合制剂

部分患者可采用该药物治疗,但需注意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患者的用药剂量,该药物的优点是方便,患者的依从性强。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结核中毒症状,但HIV感染者不宜采用。

手术治疗

若患者因胸腔积液引起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治疗性胸腔穿刺,通过引流胸腔积液,来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

中医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可归为“肺痨“的范畴,可借助中医药进行治疗,其中月华丸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药物。

预后

结核性胸膜炎预后与发病时间长短、患者自身情况以及治疗情况有关。一般早期配合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积极配合进行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但需长期坚持治疗,初治的患者应每月复诊。

能否治愈

结核性胸膜炎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

积极配合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本病需长期坚持治疗,定期复诊,行胸部X线或胸部CT检查。

饮食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饮食以加强营养,均衡膳食为主。忌辛辣食品,辛辣食品多食易生燥热,使内脏热毒蕴结,从而使本病症状加重。若患者食欲差、药物胃肠道反应重时饮食宜清淡、多食用易消化食物。

饮食调理
  • 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口味要清淡。有胸水的患者,应该限制盐的摄入量,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食瘦肉、豆腐、鸡蛋、大豆和豌豆。

  • 多食用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如菠菜、菜心、蒜苗、卷心菜等,多吃牛肉、动物内脏、家禽和豆制品。

  • 避免食用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护理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需注意遵医嘱服药,并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检,保持愉悦的心情,对疾病的治疗一定要有信心,可以适当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有助于加快机体恢复。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戴口罩,并穿着适合的衣物,做好保暖措施,避免感冒以免加重病情。

日常护理

口服用药

患者需了解各类相关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服用。

运动

结核性胸膜炎的病人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开展运动,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

日常注意戴口罩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也应该在日常注意戴口罩,防止病原体进入空气中传播。

注意保暖

日常注意穿着适合的衣物,做好保暖措施避免感冒,以免加重病情。

病情监测

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后及时到医院相关科室进行复检。

心理护理

要放松心情,不要过分紧张,对于疾病的治疗一定要有信心。

特殊注意事项

结核的用药有严格的使用标准,一定要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避免因不规律用药出现耐药性。若一线用药出现耐药性,应及时在专科医院就诊,制定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患者注意定时去医院进行复检。

预防

结核性胸膜炎的病因主要是结核抗酸杆菌感染,与患者个人体质等关系较为密切,日常生活中应加以预防,而且应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以提高机体防护力,老年患者应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

早期筛查

一旦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病症状,就应立即前往医院做相关检查,定期拍胸片,早期发现肺结核。

预防措施

接种卡介苗

可有效预防该病。

化学预防

主要用于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且易发病的高危人群,如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口服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患者等,患者口服异烟肼可有效防止发病。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2-65.

[2]马玙.提高我国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治水平[J].中国防痨杂志,2009(01):132-134.

[3]陈敏,赖天文,陈衡华等.结核性胸膜炎内科胸腔镜下表现及其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3(06):1064-106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