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精神障碍

本词条由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 陈大春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精神障碍是以临床显著的个体认知、情感调节或行为紊乱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常与社会、工作或其他重要活动中的重大困扰或功能损害相关。精神障碍中某些严重的综合征称为精神病或重性精神病,主要是指以思维障碍和感知障碍为主的,又称为阳性症状的症状群。本病多以药物和心理治疗为主,根据不同类型其预后不同。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mental disorder,mental illness
疾病别称
精神疾病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有一定遗传风险
并发疾病
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
治疗周期
终身间歇性治疗
临床症状

感知障碍、情感障碍、思维障碍、意志障碍、思维障碍

好发人群
应激事件影响的人群、神经系统器质性改变的人群
常用药物
氯丙嗪、阿米替林、碳酸锂
常用检查
脑电图、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精神科评定量表
疾病分类

重要诊断分类系统包括国际疾病分类系统(ICD)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其中国际疾病分类系统(ICD-10)中将精神障碍类别分为:

  •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或行为障碍。

  •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 心境(情感)障碍。

  • 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

  • 伴有生理紊乱和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 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

  • 精神发育迟滞。

  • 心理发育障碍。

  • 通常发生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

病因

当前对精神障碍病因学及病因机制的研究,开始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综合对精神障碍的病因学进行全面的探索分析。另外,精神障碍病因学研究拥有前景也面临挑战。

主要病因

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

应用群体遗传学(即遗传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的家系、双生子、寄养子研究证实精神障碍具有很高的遗传倾向,孤独症的遗传度高达90%,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度也高达80%,酒精滥用/依赖的遗传度为60%,重性抑郁与惊恐障碍遗传度相对较低为40%(遗传度指群体中某一疾病可以由遗传效应来解释的部分);研究还发现,精神障碍的遗传模式并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属于复杂的多因素遗传疾病。

神经生化因素

通过已有药物对精神障碍的有效治疗,发现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可能参与了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而对神经肽及神经营养因子的深入研究,提示这两类物质也极有可能参与了精神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

内分泌因素

内分泌系统受到神经系统的下丘脑调节,反过来神经系统也接受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内分泌功能障碍与精神障碍特别是情感障碍的高共病率现象,提示神经内分泌紊乱与精神障碍发生发展可能相关。

神经发育异常

精神发育学说认为,神经发育障碍患者的大脑从一开始就未能有正常的发育,由于遗传和某些精神发育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在胚胎期大脑发育过程中就出现了某些神经病理改变,这些改变的即刻效应并不显著,随着进入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在外界环境因素的不良刺激下,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感染

早在20世纪早期,我们就已知道感染因素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精神障碍。例如通过性传播的梅毒螺旋体首先引起生殖系统症状,在多年的潜伏后,进入脑内,导致神经梅毒。神经梅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表现为痴呆、精神病性症状及麻痹。

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既可以作为原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也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还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临床上,与急性应激有关的精神障碍主要有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此外,不同人格特征患精神障碍的可能性不同。

诱发因素

移民、少数民族

相关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在种族冲突严重、流动人口多、社会组织混乱的内城区发病率最高。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身份可能是精神障碍发病的病理因素之一。少数民族群体与精神障碍的相关性在第一代移民和第二代移民中均有发现,而且在未移民的少数民族中也有发现,说明移民身份和少数民族身份介导精神障碍发病的机制可能存在差异。

城市化环境

相关结果显示儿童青少年期在高城市化环境中暴露的时间越长,个体在成年期罹患精神障碍的风险就越高,且两者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这提示城市化暴露在精神障碍病因学中可能存在重要作用。

儿童期创伤

相关研究发现儿童期的性虐待和躯体虐待和成年期的幻觉、妄想和思维障碍相关。

大麻使用

大麻的使用和精神障碍大麻的使用不仅和精神分裂症相关,随机试验研究显示,D-9-四氢大麻酚(大麻中主要的致精神症状成分)在健康志愿者中可以引起短暂的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损害,有遗传风险的个体表现出更为显著的精神病性反应。

其他

引起精神障碍的因素还可能有外伤、饮酒、孕期伤害、癌症等因素影响。

流行病学

国外研究表明,25%~30%的急诊患者是由于精神方面的问题而就诊。在美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其一生某个时段中住进精神病院,约1/4~1/3的人群将因精神健康问题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我国目前精神病性障碍约有1600万,抑郁症患者约有3000万,识别率、治疗率较低,这是我国的精神卫生事业的巨大挑战之一。

好发人群
  • 有遗传倾向的人群,本病某些类型具有遗传性,是基因将疾病的易感性一代传给一代。

  • 应激事件影响的人群,应激源主要可能是家庭、学习、工作环境中的人际关系等,以及社会生活中的遭遇如战争、灾害、意外交通事故、种族歧视,个人特殊遭遇如先天/后天缺陷等等。

  • 神经系统器质性改变的人群,由于遗传和某些精神发育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神经发育障碍。

症状

人的精神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互相联系的现象,是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常见的精神症状可以分为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注意障碍、动作及行为障碍、记忆障碍、意识障碍、自我意识障碍、智能障碍及一些常见的精神科综合征。

典型症状
  • 感知障碍中,感觉过敏表现为患者对一般强度刺激反应特别强烈、难以忍受。感觉迟钝表现为患者对强烈的刺激不能感知或感觉轻微。内感不适表现为患者诉述体内有异常的不适感。感觉质变表现为感觉性质的改变,比如“红视症”、“绿视症”知觉障碍中有错觉、幻觉和感知综合障碍三种。

  • 思维障碍中,思维形式障碍指思维的联想障碍。思维过程障碍指思维的联想过慢,或中断。思维内容障碍指妄想,妄想内容与事实不符,与患者的文化水平及社会背景也不符合,难于用摆事实讲道理方法加以纠正。思维属性障碍指患者感到头脑中的思维不受自己控制,或者体验到思维不属于自己,受外界控制。

  • 情感障碍中,情感性质的障碍指患者的精神活动中占据明显优势地位的病理性情绪状态,其强度和持续时间与现实环境刺激不相适应。情感诱发障碍指情感的启动功能失调。情感协调性的障碍指患者的内心体验和环境刺激及其面部表情互不协调,或者内心体验互相矛盾。

  • 意志障碍的临床表现有意志增强、减弱、缺乏、矛盾和易受暗示。意志增强指病态的自信和估值的行动。意志减弱指病态的缺乏主动性和进取性,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力量。意志缺乏指患者的意志要求显著减退或消失。矛盾意向指对同一事物,同时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意向和情感,但患者并不感到不妥。易受暗示性指患者缺乏主观意向,其思想和行为常常受别人的言行影响,受别人的暗示支配,自己不加分析思考,盲从服从。

  • 注意障碍指精神活动在一段时间内过度或不能集中指向某一事物的过程。常见的注意障碍有注意增强、减退、随境转移、范围缩小和注意迟钝。注意增强指的是患者特别容易为某种事物所吸引或特别注意某些活动的过程。注意减退指主动注意减退,注意不集中,或不能持久。随境转移指被动注意/不随意注意明显增强。表现为患者的注意极易为外界的事物所吸引,且注意的对象经常变换。注意范围缩小指患者的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不能再去注意其他的事物。注意迟钝指患者的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均减弱。

  • 动作及行为障碍是指动作指简单的随意和不随意的运动,如点头、弯腰。行为则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复杂随意运动,它是一系列动作的有机组合。一定的行为反映一定的思想、动机和目的。但这两个词常被合用或互为通用。精神障碍患者由于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活动的障碍,常导致动作和行为的异常,称为动作行为障碍,又称精神运动性障碍。

  • 记忆障碍主要是记忆在识计、保存、回忆、再认四个过程出现障碍,主要包括遗忘和记忆错误。

  • 意识障碍指意识清晰度下降和意识范围改变,临床上常见有嗜睡、昏睡、昏迷、意识混浊、谵妄、梦样状态和朦胧状态等。

  • 自我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自身精神状况和躯体状况的认识障碍,包括人格解体、双重人格、自我界限障碍和自知力缺乏。

  • 智能障碍指精神发育不全或精神发育迟滞。

  • 常见的精神科综合征包括幻觉妄想综合征、紧张综合征、急/慢性脑病综合征、脑衰弱综合征,常出现幻觉、紧张性木僵、近事遗忘、痴呆等症状。

并发症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脑缺血缺氧等原因均可导致脑血管性痴呆。而高龄、吸烟、痴呆家族史、复发性卒中史和低血压者等易患血管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就医

由于不同类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不同,如当出现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障碍,出现器质性基础疾病,表现为谵妄、痴呆等症状时,及时就医。行脑电图、CT等检查,其各类型疾病的确诊标准也各不相同。

就医指征
  • 有器质性基础疾病并出现谵妄、遗忘综合征、痴呆等症状者,应及时就医。

  • 滥用药物、酗酒出现精神症状者,应及时就医。

  • 出现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状者,应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优先考虑去精神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 目前有什么症状?(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思维障碍)

  • 之前有类似的症状吗?

  • 之前曾经到精神科就诊过吗?

  • 是否服用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

  • 是否有家族遗传史?

需要做的检查

脑电图

脑电活动可表现为脑自发电位及诱发电位。自发电位是在安静无外界刺激时,将引导电极置于头皮上进行描记得到的大脑持续性节律电位变化;而诱发电位即通过各种诱发方法如声、光、过度换气、药物诱发等发现的一般情况下不能发现的异常脑电活动变化。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精神障碍确诊前,排除癫痫、脑部肿瘤、脑部外伤等器质性脑部疾病。

计算机X线扫描断层摄影(CT)

能根据不同层次各种组织的衰减系数差异,显示人体有关组织、器官的解剖学横断面图像。脑部CT可显示脑室大小,如用脑室和大脑面积比值表示脑室扩大的程度。CT也可显示西尔维厄斯裂等皮质沟裂增宽的脑实质密度改变,以及脑的对称性异常和局灶性异常等。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能发射单光子同位素标记的显像剂在体内的立体分布而重建图像,目前主要用于定量、定性地检测脑血流及其变化。此外,尚通过检测受体的放射性配体以了解神经受体的占有率及其功能状况。

精神科评定量表

对心理活动进行量化并在此基础上评估其发生、发展过程与严重程度等是心理测量学的主要任务,而评定量表是用来量化观察中所得印象的具体测量工具。精神科常用量表包括症状量表、诊断量表、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其他量表。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为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该量表包括常识、领悟、计算、相似性、背数、词汇的语言功能以及数字符号、填图、木块图、图片排列和图形拼凑等操作功能测验。而人格测验最常用的是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有566条项目,前399条含14个分量表。其中4个量表是用以检验结果可靠性的疑问、掩饰、撞坏和防卫项目效度量表;10个则为临床量表,包括疑病、抑郁、癔症、病态人格、性格色彩、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轻躁狂和社会内向;后面的条目为依赖性、支配性、自我力量和偏见项目附加量表。

诊断标准

不同的精神疾病有不同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包括内涵标准和排除标准两个部分。内涵标准又包括症状学、病情严重程度、功能损害、病期、特定亚型、病因学等指标,其中症状学指标是最基本的,有分必备症状和伴随症状。另外,为尽量保证精神疾病的单一诊断,常常需要对疾病诊断进行等级排列。首先按疾病症状严重性的金字塔排列方式分主次,从顶到底为:器质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人格障碍,即如果符合等级较高的标准,就不要等级较低的诊断了;其次按当前急需处理、治疗的疾病分主次;如患者同时存在心境障碍和人格障碍,而前者已缓解或达到临床治愈,则人格障碍上升为主要诊断。

鉴别诊断

精神障碍一般诊断明确,无需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

精神障碍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做出恰当的处理建议。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需要根据病情变化长期间歇性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

氯丙嗪

该药物有较强的抗幻觉妄想和思维紊乱等抗精神病作用,也有较强的镇静作用。有口服片剂及肌肉注射针剂两种,通常使用口服片剂。其嗜睡、体位性低血压、锥体外系反应、抗胆碱能反应(如口干、便秘、心动过速等)、催乳素水平升高以及皮疹的发生率较高。

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主要是用来治疗抑郁障碍的药物,它能缓解各类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情绪,同时对焦虑、恐惧、惊恐、强迫、疑病等都具有一定疗效,但不会提高健康人的情绪。

阿米替林

该药物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药理作用时对突触前单胺类神经递质在摄取的抑制,使突触间隙NE和5-HT含量升高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对上述两种神经递质的作用选择性不高,此外对突触后α1、H1、M1受体的阻断作用常可导致低血压、镇静和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过量服用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并有致死性。

心境稳定剂

心境稳定剂也被称为抗躁狂药,是治疗以及预防双相障碍躁狂及抑郁发作,且不会诱发躁狂或抑郁,也不导致发作变频的一类药物。

碳酸锂

该药物是最经典、疗效最可靠的心境稳定剂。主要有普通片剂和缓释片两种。

  • 适应症,对急性躁狂发作以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都有治疗和预防的作用;对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的激越和兴奋躁动都有增效作用;对单相抑郁急性发作用抑郁治疗疗效欠佳的患者也具有增效作用;对血管性头痛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也有效。

  • 禁忌证,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重症肌无力、妊娠头3个月以及低钠、低盐饮食者禁用,帕金森氏病、癫痫、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性皮炎患者慎用。

抗焦虑药

主要用于消除或减轻紧张、焦虑、惊恐和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恐惧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也可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其他精神障碍伴随的焦虑症状。包括氯硝西泮、地西泮、阿普唑仑、劳拉西泮、丁螺环酮、伊沙匹隆、普萘洛尔、喹硫平和奥氮平等。

手术治疗

本病无需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也被称为“非药物性躯体治疗”或“大脑刺激术”,与精神药物及心理治疗相互补充。主要有电抽搐治疗、经颅磁刺激、迷走神经刺激和深部脑刺激等治疗方法。物理治疗可以包括电抽搐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迷走神经刺激、深部脑刺激。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通过与来访者建立一种职业性的关系,进而帮助来访者解决情绪上的困扰、纠正错误认知、改变不良行为、促进其人格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无论哪一种心理治疗流派,都强调心理治疗是一个受过专业培训的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形成的一种专业性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治疗师需要使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主要通过谈话方式来解决来访者的苦恼和问题。心理治疗主要可以包括精神分析、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

其他治疗

康复治疗

精神障碍康复的基本要求与躯体疾病康复并无二致。即是运用可能采取的手段,尽量纠正病态的精神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适应社会生活的精神功能。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社会性干预尤其是家庭干预对精神疾病康复的重要意义,为此普遍主张积极开展家庭干预措施。精神障碍康复有三项基本原则: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功能训练指利用各种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训练;全面康复是康复的准则和方针,指在心理上、生理上及社会生活上实现患者全面、整体的康复;而重返社会则为康复的目标和方向。

预后

不同精神障碍的病程特征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特征具有异质性。多数心境障碍预后较好,经治疗临床症状可以基本或完全消失,社会功能恢复。但情感障碍具有明显的复发倾向或趋于慢性化。

能否治愈

精神障碍是否可以治愈取决于精神障碍的类型。大多数可以达到临床痊愈,但是一些严重的精神疾病治疗效果往往欠佳,易复发。

能活多久

精神障碍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控制良好,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遵医嘱根据不同类型精神障碍以及病情特点进行复诊。

饮食

精神障碍者应注意膳食均衡,营养充足,避免不规律进食,暴饮暴食等,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饮食调理
  • 不宜暴饮暴食,不宜酗酒等。

  • 以清淡有营养食物为主。

  • 多进食蔬菜及水果。

护理

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并且保持病情稳定,减少复发,防止精神残疾的发生。

日常护理
  • 口服用药,患者需要了解各类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正确服用药物。

  • 心理治疗,进行日常社区内精神障碍康复,患者根据患病情况确定心理治疗时间长短。

  • 参与各种工、娱治疗站,患者接受各种康复训练,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和疾病咨询,使患者早日恢复家庭生活和社会功能。

  • 患者家属与医院保持定期联系,做好药品保管。帮助患者节律的生活制度,鼓励患若多参加社会活动,同时需要注意劳逸结合,患者家属应合理满足患者精神和物质上的需要。

  • 精神障碍患者的安全护理尤为重要,患者家属要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限制患者活动范围。对于有幻觉、以及伤人、毁物倾问的患者,家属要清除所有危险物品,预防伤害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病情监测

某些患者可能存在自伤或自杀的风险,患者家属要时刻予以关注。

特殊注意事项

对于精神障碍的患者,要进行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文体娱乐活动的训练,学习行为技能训练,就业行为技能训练。

预防

预防精神病学是临床精神病学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Caplan(1964)首先倡导对预防精神障碍的重视,并提出了“三级预防”模式,各国对于精神障碍的预防工作也就主要从这三方面展开。一级预防即为病因预防,通过消除或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来防止或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二级预防着重对精神障碍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争取在疾病缓解后有良好的预后,防止复发。就目前的现状而言,这是对许多精神障碍的病程转归及预后有重要影响的措施,是精神障碍防治工作极为重要的环节。三级预防要点是做好精神残疾者的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减少精神疾病的复发,并将这一工作深入到初级卫生保健系统之中。

早期筛查
  • 在躯体检查或门诊时病史询问。

  • 结构式访谈。

  • 自评测查其中结构式访谈和自评调查是筛查和确认内科患者中多数精神障碍的主要手段。

预防措施

预防可以仅仅指一级预防,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一般性预防干预

服务对象是一般公众或普通人群,如向他们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公众的精神卫生水平。

选择性预防干预

服务的对象是具有易患精神障碍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如对灾难幸存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以避免或减少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等疾病的发生。

指证性预防干预

服务的对象是具有精神障碍的先兆或前驱症状,或具有明显的精神障碍素质因素,但不符合诊断标准的个体。

参考文献

[1]李凌江,陆林.精神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0-24,64-81.

[2]郝伟,于欣.精神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5-121.

[3]甄芳.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3:380-38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