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氮质血症

本词条由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 李航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氮质血症是由于肾功能下降,代谢废物或毒素不能及时排出,血液中的氮质产物如尿素氮、肌酐等潴留而引起的临床疾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尿量减少及尿色加深等症状,常伴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重者出现多系统并发症,如心力衰竭、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可通过治疗原发病和诱因,以及利尿、纠正酸中毒,透析等方式治疗,大多数早期病人预后良好。

就诊科室
肾内科、急诊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azotemia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钙、高磷血症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少尿、水肿、乏力、食欲缺乏

好发人群
有慢性肾病史者、大量失血者、双侧尿路梗阻者
常用药物
呋噻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常用检查
血尿素氮检查、血肌酐测定、尿蛋白检查
疾病分类

肾前性氮质血症

血容量不足或者心功能不全,导致肾血灌注量不足,从而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所致。

肾性氮质血症

亦称为急性肾衰竭或急性肾损伤,主要由肾脏本身病变所致。

肾后性氮质血症

肾脏以外的泌尿系统梗阻而致。

病因

氮质血症病因众多,根据病因发生的解剖部位可分为肾前性、肾性、肾后性三大类。由于上述三类病因导致患者肾功能下降,代谢废物或毒素不能及时排出,血液中的氮质产物如尿素氮、肌酐等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通常见于有慢性肾病史者、大量失血者、双侧尿路梗阻等病史的患者。此外,严重腹泻与呕吐、肝功能衰竭、烧伤、休克、脱水、大出血等因素也可能诱发氮质血症。

主要病因

肾前性氮质血症

由肾血流灌注不足所致,见于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如大量出血、胃肠道液体丢失等;或虽细胞外液容量正常,但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的某些疾病,如脓毒血症、肝硬化失代偿期等;或某些药物引起的肾小球毛细血管灌注压下降,如环孢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上述各种病因导致肾血流灌注不足,肾功能下降,血中氮质产物蓄积,引起氮质血症。

肾性氮质血症

以肾缺血和肾毒性物质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最为常见,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肾功能下降,血中氮质产物蓄积,引起氮质血症。

肾后性氮质血症

双侧尿路梗阻或孤立肾病人单侧尿路梗阻可发生肾后性氮质血症,如双侧肾结石、肾乳头坏死、血凝块等,引起尿路腔内梗阻,肾小球滤过下降,氮质物质无法正常排出,引起氮质血症。

诱发因素

药物

长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环孢素、他克莫司等,导致肾血流自主调节反应受损。

全身血管扩张

全身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肾灌注量下降,氮质物质无法正常排出,诱发氮质血症。

流行病学

本病多见于各种肾脏病迁延不愈而引起的慢性肾损伤人群,涉及临床各科,发病率在综合医院为3%~10%,重症监护病房为30%~60%,并发危重急性肾损伤者死亡率高达30%~80%。

好发人群

有慢性肾病史者

长期慢性肾病史,肾病迁延不愈,肾功能下降,滤过率下降,氮质产物容易蓄积,进而发生氮质血症。

大量失血者

大量失血导致肾血流灌注减少,肾功能下降,血中氮质产物蓄积,引起氮质血症。

双侧尿路梗阻者

尿路腔内梗阻,肾小球滤过下降,氮质物质无法正常排出,引起氮质血症。

症状

氮质血症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与病因有关。明显的症状常出现于肾功能严重减退时,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尿量减少和尿色加深,容量过多时可出现急性左心衰。严重者可因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而出现并发症如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和高磷血症等。

典型症状

肾前性氮质血症

乏力、贫血、面色苍白、少尿。

肾性氮质血症

肾功能下降、少尿。

肾后性氮质血症

高血压、心衰、少尿、水肿。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心律失常等。

并发症

严重者可因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而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和高磷血症等。

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产物如磷酸、硫酸等酸性物质因肾排泄障碍而潴留,可出现食欲缺乏、虚弱无力、呼吸深长等症状。

高钾血症

肾脏排钾能力下降,易出现高钾血症。

低钙和高磷血症

肾脏排磷减少,血磷增加,钙摄入不足,代谢性酸中毒而致低钙血症。

就医

若出现氮质血症的相关症状如蛋白尿、尿量过多或过少、夜尿频繁、水肿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尿素氮、血肌酐、尿蛋白等检查,尽早明确病因,以免延误病情。

就医指征
  • 长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定期肾脏功能检查非常有必要,一旦体检中发现肾功减退以及血尿素氮值异常,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发生不明原因突然少尿、无尿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 已经确诊氮质血症者,出现呼吸深长、虚弱无力、心律失常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肾内科就诊。

  • 若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严重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严重肺水肿,严重尿毒症症状如脑病、心包炎、癫痫发作等,应立即去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少尿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如果是持续性的,持续了多长时间?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少尿、水肿、乏力等)

  •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恶心、呕吐、急性心衰、尿量减少及尿色加深、食欲缺乏等症状)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血肌酐检查

多采用苦味酸法和酶法,检测患者血中肌酐浓度,同一肌酐水平对不同人群意义不同,如女性、老年人血肌酐为100μmol/L,已存在肾功能损害。

血尿素氮检查

测量血中尿素氮浓度,粗略评估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正常人血中尿素氮值为10~15mg/dl,增高提示本病的可能。

尿蛋白检查

留取患者尿液做尿蛋白含量检查,正常人尿蛋白一般为微量或少量。尿沉渣可有少量红细胞及白细胞。

肾脏B超

肾病B超检查是一种探测脏器形态、位置、局部病理变化为主的医学影像学医疗仪器,可检查肾脏的实质性和异位病变,还可间接反映肾脏受损情况。

腹部CT

进行腹部CT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腹腔脏器有没有感染性疾病、有没有占位、有没有畸形等。

放射性核素检查

将肾放射性药物静脉注入后,由肾图可判断肾血流量、肾功能等,是一种简便、安全、敏感、迅速的分肾功能测定方法。

诊断标准

氮质血症应该根据病史、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影像学检查及伴发症状等进行诊断。广义的氮质血症是指血中尿素氮或肌酐等超出正常范围;狭义指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失代偿期,即血肌酐177~451μmol/L。

鉴别诊断

尿毒症

是指肾功能衰竭严重时引起全身性机能和代谢障碍的综合征,是由于体内排出的物质在体内蓄积所致。尿毒症表现最主要的机能变化是神经系统,全身可出现精神沉郁、肌肉无力、痉挛或颤抖等,这是因氨中毒、酸中毒和低血钙所引起。造血器官因红细胞生成障碍,出现肾性贫血,并有出血和溶血现象。消化系统因受尿素在肠道产生的氨及铵盐刺激黏膜引起炎症,出现呕吐、腹泻、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症状。

肾病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大于3.5g/d)、低白蛋白血症(小于30g/L)、高脂血症以及水肿,可根据肾活检做出病理诊断。

治疗

氮质血症尽早诊断并纠正诱因,及时对患者采取干预措施,避免患者肾脏受到进一步损伤。需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适当营养支持,积极防治并发症,适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另外,患者一般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治疗周期
氮质血症患者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一般治疗

早期病因干预治疗

在氮质血症起始期及时干预可最大限度地减轻肾脏损伤,促进肾功能恢复,强调尽快纠正可逆性病因和肾前性因素,包括扩容、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低蛋白血症、降低后负荷以改善心输量、停用影响肾灌注药物、调节外周血管阻力至正常范围等。

并发症的治疗

密切随访肌酐、尿素氮和电解质变化。及时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可选用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对于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纠酸的同时需要透析治疗。

药物治疗

呋塞米

又名呋喃苯胺酸、速尿,可用于氮质血症患者全身血容量负荷过重等急需利尿的临床情况。在成人、儿童和婴儿均可应用。禁忌症包括无尿或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后者因需加大剂量,故用药间隔时间应延长,以免出现耳毒性等副作用。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病史者、严重肝功能损害者,因水电解质紊乱可诱发肝昏迷等。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不仅能降低血压,而且可以有效发挥肾功能保护作用。肾功能不全、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等禁用此药物。

营养治疗

可优先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酌情限制水分、钠盐和钾盐摄入,不能口服者需静脉营养,营养支持总量与成分应该根据临床情况增减。

其他治疗

包括腹膜透析、间歇性血液透析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通过支持肾脏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清除炎症介质、尿毒症毒素等,防治引起肾脏进一步损害的因素,减轻肾脏负荷,促进肾功能恢复,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其他脏器功能,为原发病和并发症的治疗创造条件。

预后

氮质血症结局与原有疾病严重性及合并症严重程度有关,早期诊断与治疗,肾功能大多能恢复良好,部分患者发生氮质血症后肾功能不能完全恢复。

能否治愈

氮质血症患者能治愈,但部分患者病情严重无法及时控制,可能进展为肾衰竭甚至尿毒症。

能活多久

氮质血症患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早期治疗可延缓控制病情,减轻肾功能损害。

后遗症

氮质血症患者病情严重无法及时控制时,可能进展为肾衰竭、尿毒症,甚至需终身透析治疗。

复诊

氮质血症患者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尿素氮值、尿蛋白值等值,尽量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此外,还需注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至正常范围。

饮食

氮质血症患者需酌情限制水分、钠盐和钾盐摄入,以减轻水肿和减少肾脏负荷。可食用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减少高磷高蛋白类食物的摄入,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

饮食调理
  • 酌情限制水分、钠盐和钾盐摄入,减少香蕉、海带等食物的摄入,以减轻全身液体负荷量,减轻水肿,减少肾脏负荷。

  • 可食用西瓜、冬瓜、蜂蜜、萝卜、黑芝麻、绿豆汤等清热利尿、润肠通便的食物,保持大小便通畅,帮助尿肌酐、尿素氮等物质的排出。

  • 宜多食用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例如小麦、高粱、芡实、蜂蜜等;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

  • 宜食用低磷低蛋白食物如豆油、瓜类蔬菜、凉粉等,减少高磷高蛋白类食物的摄入,如动物肝脏、鸡蛋、可乐、橙汁等。

护理

氮质血症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缓解期可适当下床活动,按照医嘱定时用药,适当运动。

日常护理

口服用药

了解各类利尿剂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

运动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血压等,增强疾病抵抗力。

病情监测

患者观察尿的颜色、量的变化,水肿患者观察水肿情况,注意观察有无急性左心衰的表现。腹水患者需每天测腹围1次,每周测量体重1次,并做好记录。

预防

氮质血症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去除引起氮质血症的诱因,纠正发病危险因素,尽可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早期筛查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肾功能,检査有无其他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及时发现并治疗。

预防措施
  • 宜低磷低蛋白质饮食,少吃过度加工食品及高盐食物。

  • 避免服用容易导致肾损害的药物,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尤其是长期服用的患者,引起肾脏损伤的可能性更大。

  • 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

  • 控制体重并戒烟、戒酒。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82.

[2]曾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氮质血症38例治疗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08(03):63-64.

[3]孙元莹,郭茂松,王暴魁.张琪教授治疗氮质血症经验[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05):473-474.

[4]张薇,朱光华,何威逊.水肿 多尿 氮质血症[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05):490.

相关问答